古代八百里加急的“快递员”,工作起来到底有多不容易?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大家都有一个这样的认知:快递行业是现代文明初会的产物,以人为主的服务模式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的方便快捷。但古时候也有"快递",而且及时高效,这样说你信吗?这是真的,只不过它只服务于国家军情,或者说是服务于高级人物,比如皇帝突然收到奏报:前方八百里加急!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古代的快递员了。


有急有难,总用"八百里加急"送信,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些什么讲究呢?

其实,古人虽然也需要快捷的信息共享,却因为空间上的限制,从而不得不选择慢生活节奏。但这对于国家军情而言是不包括其中的,虽然当时没有电话、飞机啥的,但该传达的消息都必须要以最快的方式送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八百里加急"件就产生了。什么是"八百里加急"?看古代影视剧的人最有发言权了:当边境或者军前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危及到国家安全的时候,就必须要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传达方式。

哦,对了,如果都如唐明皇那样,没准也会在送荔枝啥的时候动用八百里加急"快递员"。好在历史上这类的事并不多,一个皇帝不能太随心所欲了,不然下面人不服。

很多人会好奇了,这个"快递"的速度是多少,八百里究竟要几天送达?言简意赅:八百里加急件就是要当天送达的,谓之一日八百。

不过,大家不要误会,前面说因为科技限制了古人的发展,他们虽然定下这样一个一日八百的规矩,但以当时最先进的速运工具:马,来实现一日八百是有困难的。所以,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八百里加急件都会在两天之内送达。


除此之外,那些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类的快件就真的是一天送达了。是不是很惊讶古代马匹的速度?其实这个快件不是一匹马的功劳,为了保证马匹的体力,古人从边关到国都通常会每20里路修一座驿站,"快件员"便骑着马飞奔20里后,在下一个驿站进行更换提前准备好的马匹使用,如此接力赛一般才能保证八百里加急的准时送达。

有人说古时候的宝马都日行一千呢,八百里算什么。这个基本上就是文学美化啦,什么赤兔、火焰的,都是古人没有飞机而想出来的速度。就这样两天跑八百里的快件,也够"快件员"牺牲半条命的。

为什么?古时候都是土路,甚至是山路,不管什么时节,有情况就要跑,热的时候热死,冷的时候冷死,下雨刮风都不能停,一日三餐马上解决,甚至大小便都直接省了,你说这是人干的工作吗?


古代驿站配给充足,为何没有土匪光顾?土匪表示:不是不想,实在是不敢呀!

了解了八百里加急的传达过程,人们就知道了一个快件送达的必要连接点:驿站。当然,现在快递业称之为中转站,不过意思都相通。

为了让"快递员"有及时、可靠的物资保障,帮助急件快速送到目的地,驿站的配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几匹膘肥体壮的好马必不可少,这就直接促成了马停人不停的快速送件现实。"快件员"一般不是每个驿站都停,他们在马匹体力不支时会就近停靠驿站,更换马匹。

其次,简单、快速的食物打包也要跟上。可能不会是什么好吃的,但一定不能让"快递员"饿死。其实就那种情况下,饿还能忍受,渴才是最主要的,长时间长距离的颠簸,"快递员"缺水很常见,哪怕是一碗冷水呢,也要有人马上给端到跟前,可能连马也不下,喝了直接就颠了。


如此一来,驿站就有了一个"加油站"的感觉:时刻储满"油",等着"快递员"使用。特别是被称为好马的交通工具,驿站必不可少,会不会很扎眼?

但不用担心,绝对没有人敢来驿站闹事,哪怕马匹这种工具在当时比现在的汽车还值钱,但真的没有听说过打劫驿站的。

这当然还是国家政策收紧的关系,每个朝代都是如此:驿站物资为国家危急存亡的求助物资,谁敢动一下,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

你不要以为抢了就跑,别人没辙。在当时那种年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除非是王不想与你计较,或者不够重视,但如果他要重视起来,大海中也能寻出针来。

因此,国家有着严格的驿站管理条例,其中就有一条:敢对驿站进行打劫、强抢行为的,诛杀殆尽!而且这是不容任何迟疑,甚至不用经过王亲自过问的事情,国家危亡面前,这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在这样的力度打击之下,谁还敢乱来?所以,在很多影视剧可以看到,一个驿站往往没几个人值守,但安全性却是从来都稳定的。


会有人在路上打劫"快递员"吗?为什么不敢?原因说出来真是气场十足,却莫明心酸

有人说驿站不能打劫,而且太招眼,可"快递员"一个人跑在荒山僻野的路上,被下手还是很容易的呀。

这只能说你不太了解"快递员"的身份,你以为送快递的就是普通人呀?通常这种人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不但骑马工夫一流,手下也自带几把刷子,真的交上手的话,普通人根本不是对手。

另外,"快递员"在今天看不是个什么权威职业,但在古代那可是非常有气场,且有分量的工作。这当然与他手中所送的"快件"直接相关:关系整个国家安危的快件,你以为能随便交在一个普通人手里吗?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急件"快递员"服装上就不一样:除了标配的皂青色短打扮快递服之外,还有腰间一面显眼的明黄色小旗,别小看这面小旗,它一挥动就如同尚方宝剑,有着见旗回避的特殊功能。


遇到紧急情况,小旗拔出来一挥:谁敢动?动者必死。如此威风,谁不见了连忙躲呀。与此同时,"快递员"进了城,也一样没人敢拦,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块御赐金牌,拿此牌他就能直接将信送到大殿上。

另外,国家对于"快递员"的安危还是很在意的,毕竟他关系着整个国家大事。所以,各朝虽然有着不同的法律条文,但几乎都是相同的腔调:敢打劫信使者,天涯海角必诛。这是重罪,不用等皇帝发话,当地的官员不拿出罪犯来交待,自己的官帽都戴不了啦。

当然,有些亡命之徒是不计较什么砍头之罪类的处罚的,管你金牌、尚方宝剑呢,只要有钱他什么都敢做。但问题是"快件员"看上去八面威风,一路无人敢挡,但口袋里比脸都干净,没事冒着死罪,谁去抢一封与自己没任何用处的书信呢?

由此又可以看出,当年那些送"顺风快递"的人实在不容易,表面看很威风,气场十足,但实际上就是份苦差,没油水不说,还接个活就得累到臭死,这是极容易过劳死的工作呀。


事实上,古代人不仅有八百里加急这样的快件传送,还出现过什么烟火烽台、锣鼓传音类的信息共享手段。只不过这八百里加急相对距离上要更靠谱一些,烽火、敲鼓什么的很容易被混淆视听,所以也就慢慢被淡出使用手段了。



古代的快递员工作非常辛苦,不仅要整日在马背上,而且还有时间限制。一旦超出时间,将会受到惩罚,甚至丢掉工作。

一句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顾不上休息,在驿站稍作休息后就继续赶路。

非常不容易,八百里加急的任务,他们需要一刻不停地赶路才行,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没有。

首先是交通工具,仅仅只能依靠快马加鞭,颠簸劳碌,其次是路程,古代的路并不如当今社会的平坦大路好走,也没有导航系统,一切只能依靠人力以及以往的经验

  • 古代八百里加急的“快递员”,工作起来到底有多不容易?
    答:在这样的情况下,"八百里加急"件就产生了。什么是"八百里加急"?看古代影视剧的人最有发言权了:当边境或者军前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危及到国家安全的时候,就必须要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传达方式。哦,对了,如果都如唐明皇那样,没准也会在送荔枝啥的时候动用八百里加急"快递员"。好在历史上这类的事并...
  • 唐朝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快递”
    答: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
  • 古代常常出现的几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为何没有人敢抢劫呢?
    答: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骑手骑着快马在路上飞驰而过,手里举着金牌,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这就是古代的加急信件,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对此有过描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
  •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如果放到现应该是何身份?
    答:我想知道古代信息传递速度最快的是“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有多快。 很多人八百里加急件与现代顺丰快递相比 但是,信息是越早送达越好,如果不能马上送达对战争结局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就会给军队和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国古代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设定信息传播水平,...
  • 揭秘:古时候的八百里加急一般用于什么情况?
    答:而在宋朝,宋高宗赵构急于求和,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就是那种朱漆金字牌,他接到的是“五百里加急”文件。此时,“八百里加急”是历朝历代的极限情况,一天飞驰八百里,已经是快到了不能再快了的速度。那么,传递军事文件的“快递小哥”或者是驿长失职怎么办?对驿站的驿长和驿丁都...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答:古人用快马传递的方式,也包括每天300里、每天400里、每天600里的速度来到传递信息。特别紧急的与国家军情等相关的特殊重要情况,也有我们常常注意到的:“八百里加急。”历史上,“八百里加急”快马应该就是最快的速度和时效了。据说,每一个驿丁和马匹最大的奔跑急限都有限,而八百里加急这个速度,多...
  •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答: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强盗根本就不敢抢“八百里加急”的文书急件。三、不敢抢的原因 古代快递员送文书急件的时候,对速度要求很严格,通常来说日行二三百里是平常速度,急件便是日行四五百里,再急的话,就是日行八百里。于是,为了追求速度,快递员必然是一个人“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单兵...
  • 电视剧里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古代驿站是怎么运作的?
    答:中国古代能够持续稳定的管理面积如此大的国土,驿站系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按照事情的紧急性,古代驿站分为不同里程的“加急”。比如三百里加急,意思就是每天的前行速度为300里,600里加急就是每天前进600里,而800里加急则是每天前进800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岭南地区订购一箱荔枝,想要...
  • 唐朝“八百里加急”快递有多快?
    答: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可见,传递速度已达到每天五百里以上。 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或称“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驿丁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
  • 古代快递行业有多发达?八百里加急有多快?西瓜视频科普物流发展_百度...
    答:到了宋朝,基本的制度都沿袭于唐制,快递业的发展出现了"急递铺",这急递送件会配有铜铃,就是提醒路人有急递通过,速速避让。各朝各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能看出当时国家的繁荣程度。古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到了唐朝时期,才出现了八百里加急。但其实八百里加急不是说负责送物的人日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