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打点的棒球运动术语

这数字对许多刚接触棒球的人来说,算是最难理解的,偏偏它却是打者成绩最受重视的三项数据之一。打点打点最白话的定义,就是「帮球队打回的分数」,打点越多,表示球队靠该球员得到的分数越多。因此,只要打者靠击出安打、牺牲打、野手选择、内野滚地球出局而使跑者得分时都记为打点,满垒时因打者被四坏球保送、触身球、打击妨碍及妨碍跑垒而使打者上一垒,挤回三垒的跑者时,也记打者的打点。最容易赚进打点的方法,就是击出全垒打。垒上没有跑者时,打者击出全垒打的打点是一,因为把自己送回家也有打点;垒上有跑者时,打者击出全垒打的打点,就是该全垒打得分的总和。想一下,一次打击最多可以有几分打点?那就是击出满贯全垒打的四分打点了。打点的判定,下面有几项规定:(1) 无人或一人出局三垒有跑者,打者击球造成失误使三垒跑者得分时,应判断如果没有失误,跑者可不可能得分,如果可能则打者记打点一分。(2) 无人或一人出局三垒有跑者,投手投出的第三个好球捕手没有接到,三垒跑者利用机会跑回本垒得分,虽然打者最后仍被捕手传球刺杀在一垒前,但打者仍有打点纪录。(3) 击出双杀打的打者没有打点。(4) 打者击出滚地球可能变成双杀,虽然因野手传球漏接只出局一人,而且三垒跑者也得分,但纪录上打者仍没有打点。(5) 跑者跑垒过程中,虽然发生野手持球过久或没有作用的传球情形,但只要是跑者没有中断的跑垒而得分时,打者都有打点。反之,只要跑者先停止跑垒,发现失误后,才又继续跑垒而得分时,打者都没有打点。

英文:
There are 9 players in each team,and the two teams take turns to attack and defend。
每队有9名队员,两队轮流攻防。
The attacker will hit the ball thrown by the guard pitcher with the stick at home base in turn, and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run。
进攻方将依次用球棒击中后卫投手投出的球,并趁机跑动。
The attacker who can step over 1, 2 and 3 bases in turn and return to home base safely will get one point。
依次跨过1、2、3垒,安全返回本垒的进攻方得1分。
The defending team can touch the base runner of the attacking team or hold the ball to step on the base to "block" the base runner after intercepting and receiving the ball。
防守队截球接球后,可触碰到进攻队的跑垒手或持球踏在跑垒手上“拦网”跑垒手。
If the defending team catches the ball before the ball lands, it is called "the base runner is intercepted"。
如果防守队在球落地前接住球,则称为“拦截垒跑者”。
If the pitcher throws three "good" balls to the batter, the base runner is "three strikes out"。
如果投手向击球手投出三个“好”球,那么跑垒手就是“三击出局”。
When three attackers are "killed" out of the attack team, the two sides will exchange attack and defense。
当三名袭击者被“击毙”出攻击队时,双方将进行攻防交锋。
Two teams attack and defend once for a set, the official game for 9 sets, to score more wins。
两队攻守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取得更多胜利。
The names of the defenders according to their defensive posi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re as follows:
根据防守位置和职责,防守队员名单如下:
pitcher, catcher, 1 softer, 2 softer, 3 softer, shortstop, left fielder, center fielder and right fielder。
投手,接球手,1软,2软,3软,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
The attacking team is called the batter。When the ball is legally hit out of the boundary and has not been intercepted by the defenders on the field。
进攻队被称为击球手。当球被合法地打出界外,并且没有被在场上的防守队员截住时。
the batter shall be called the "batter"。
击球手应称为“击球手”。
When the pitcher throws four bad balls or lets the ball touch the runner's body。
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让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时。
the runner "guarantees" the last base ("good" ball means that the pitcher puts the ball into the good area and the batter fails to hit the ball, "wipes the baseball"。
跑步者“保证”最后一个垒(“好”球意味着投手把球投到好的区域,击球手没有击中球,“擦掉棒球”。
"out of the boundary ball" and swings the bat in the air also belong to "good" ”In the ball category。
“界外球”和在空中挥棒也属于“好球”范畴。
"bad" means that the pitcher throws the ball out of the good zone and the batter does not swing the bat)。
“坏”是指投手把球扔出好区,击球手不挥棒)。
When a batter enters first base safely, he is called a base runner。
当击球手安全进入一垒时,他被称为跑垒手。

扩展资料
棒球原则上是9打9的游戏(企业活动可以更多人参与),分成AB两队。跟足球篮球两队球员都是均等人数同时在场上不同,棒球是这样的:分为进攻局与防守局。
A队进攻时B队防守;此时防守的B队所有队员上场守备,A队则是一个一个轮流上场进攻(打棒)。
同样的,当轮到B队进攻时则是A队防守,此时防守的A队所有队员上场守备,B队则是一个一个轮流上场进攻(打棒)。
听起来就类似于9打一,好像感觉乱不公平的。比赛中你会很清楚的看见,赛场上8个人穿同一件队服,1个人这穿着这种队服但是外面戴满了护具还蹲着;剩下一个别队队服的,手拿球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棒球

———河南宁陵县建立土地协管员制度的调查报告

2007年以来,河南宁陵县的耕地保护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变化。1~10月,全县土地信访量由上年的97件降为58件,土地违法案件由上年的596件降为298件,分别减少了4成和5成,并杜绝了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全县80万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日前,记者一行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探究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时,县委书记贾宏宇充满感情地说:“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

协助国土所管好用好土地

2005年年底,宁陵县1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体制改革全部到位,国土资源局和各基层所都是新班子、新人员、新任务,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在工作中却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土地违法案件频发,土地信访量居高不下,国土资源管理人员防不胜防,总是处于被动局面。正如同志们描述的那样:一会儿这个村毁田卖土,一会儿那个村在可耕地上建房;群众在农田植树还没处理好,又有人越级上访了……面对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局党组不得不坐下来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共谋良策。股所长们抱怨“监管难”、“执法难”,工作不好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土地违法点多面广,国土资源管理人员顾此失彼,等到发现已经形成事实,造成损失。有位国土资源所所长说:“俺没有千里眼、顺风耳,一个所总共四五个人,管几十个行政村,百把个自然村,好几万人,每天不停地跑还是招呼不过来。”二是基层干部配合不积极,有的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人甚至站在一旁“看热闹”。三是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不能天天住在农村,时时守着耕地,这就给违法人员提供了钻空子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跟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玩猫腻、打游击,你白天巡查,他就在夜间违法,你在村东搞宣传,他到村西去起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同志们也动了脑筋,有的提出找当地干部作“内线”,为耕地当“保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还有人认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能孤军作战,保护耕地为民生之本,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当放手发动群众,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使广大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与会人员越讨论思路越清晰,意见越统一。最后共同认识到,要制止土地违法,切实保护耕地安全,单凭国土管理部门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每个行政村物色一名得力干部,协助国土所管好用好土地,此人最好由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因为他们在广大群众中威信最高,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能担当起保护耕地红线的重任。

达成共识以后,宁陵县国土资源局当做一件大事,专门向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得到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县政府专门以宁政办〔2006〕2号文件发文,要求各乡镇从现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中,采取群众推荐、领导把关、国土资源局审核批准并颁发聘任证书的方式,为每个行政村选配1~2名土地协管员,负责宣传土地法规政策,协助国土资源所做好耕地保护和土地纠纷调解等项工作。2006年2月,他们正式聘任的498名土地协管员便在全县366个行政村走马上任了。后来,外单位纷纷前来学习取经,当时有人提出:“你们是怎样想出要配土地协管员的?”“土地协管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产物,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我们不过顺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因为他们的职责设定是协助国土资源所管理土地,所以叫土地协管员,简称‘协管员’。”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业茂的回答,使在场的参观者频频点头,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土地协管员在宁陵县79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像一株刚出土的幼苗,虽然茁壮,发育势头良好,但还需要阳光、水分、肥料等生长要素,必须精心呵护与管理。县领导一再叮嘱国土部门:“土地协管员是新生事物,一定要加倍爱护,注重培养,规范管理,大胆试验,只准成功,不能失败,把国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土地协管员上任后,确实热情高、干劲大,成了国土人员的得力助手,但不久便暴露出三个明显问题。一是个别人责任心不强,怕得罪人,遇事不开口,绕着矛盾走,多种花,少栽刺,想当“老好人”。二是国土资源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说不到理上,讲不到法上,甚至违反法律规定。他们看见农民在可耕地里栽树就赶快去制止,人家说现在粮食吃不完,种树又赚钱,为啥不能种树?结果被问得张口结舌。还有的处理宅基地纠纷时,只让双方息讼止争,究竟怎样解决却拿不出道道。三是程序意识不强。有的只知道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并因此产生了“想咋着就咋着”的错误认识,不经过层层报批,也不履行手续,随意安排宅基地,甚至把可耕地租赁给机关单位或企业使用,改变农地用途管制。为了使这支队伍尽快融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县根据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协管员”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土地协管员管理的实施方案》,建立“教育培训工程”,坚持“三项制度”,实施“约束激励机制”,使土地协管员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正确轨道。

“教育培训工程”就是组建县、局、所三级学习网络,全面提高“协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着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县委把国土资源知识培训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作为各级党校重点教育内容,广播电视台长年开辟专题栏目,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使土地法规宣传进社区、进车间、进课堂,并定期举办培训班。国土资源局为每个“协管员”订一份《资源导刊》杂志,发送《宁陵县土地协管员工作手册》和《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各一册,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乡镇国土资源所每两周组织“协管员”开展一次业务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县坚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宅基地管理使用办法》作为必修课程,通过专家讲座、业务辅导、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协管员”入脑入心,不仅增强了责任感和依法管地的自觉性,还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柳河镇李楼行政村“协管员”曹思修深有体会地说:“想起来真惭愧,以前,自己虽然是支部书记,连处理土地纠纷有哪些责任和义务都不知道,更不懂得讲程序,搞报批,碰到啥事也不想问,现在算清亮完了,来后,谁再违法用地,甭想过我这一关!”

所谓“三项制度”:一是对“协管员”实行聘任制,不搞终身制。聘期一般为三年,称职者可连续聘用,不称职的随时按程序予以解聘。二是例会制度。各乡镇国土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协管员”工作汇报,交流信息,传达上级文件,以互相促进,并将“协管员”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及时上报国土资源局。三是领导督办制度。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土地协管员中出现的问题。国土资源局班子人员还明确分工,一人分包两个乡镇,深入村组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约束激励机制”就是,首先明确“协管员”由局聘所管的领导体制,要求每个人写出相应的责任承诺书,以便考核和监督执行。建立“协管员”工作台账和业绩档案,坚持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每年组织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对成绩突出的予以重奖。2006年7月,经认真评选,对全县30名优秀“协管员”通报表扬,每人颁发奖金500元。去年4月又在县城隆重召开会议,让80名先进工作者披红戴花,手拿装有400元奖金的红包,在县城大街上展示风采。今年4月中旬拟表彰100名优秀土地协管员。

“协管员”融入沃土之中

宁陵县36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大喇叭,那是“协管员”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国法的最好工具,他们的声音天天不断;宁陵县共有80万亩耕地,每块沃土上都有“协管员”的足迹,他们是耕地的保护者;宁陵县总人口68万,人人都是“协管员”的服务对象,凡是与土地有关的问题都少不了“协管员”的份,他们跟土地同呼吸、共命运。按照群众的话说:“他们融入沃土里面去了,跟土地密不可分。”

———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地意识明显增强。由于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是土地协管员,无形中就把耕地保护变成了农村基层干部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使国土资源管理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出现了根基牢固、活力大增的喜人局面。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土地协管员都是当地干部,天天跟土地打交道,与群众朝夕相处,实施零距离监管,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知道,问题发现快,信息传递及时,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事半功倍。局领导高兴地说:“过去是闭目塞听,常常打被动仗;现在,不仅‘协管员’及时反映情况,群众还积极举报,工作可顺劲了!”

———许多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过去土地纠纷和土地违法案件,分别占宁陵县信访和各种案件总数的80%和45%,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行土地协管员制度后,由于这些人在村中德高望重,说话灵,办事得力,通过调解先后就地解决土地纠纷358件,制止土地违法案件273起,避免了上访或越级上访,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不安定因素。逻岗镇和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土地协管员李秀旺,不但成功化解许多辖区内土地纠纷,还到邻县调处相关问题。该村王永宪、翟红业与睢县许庄孙万东地挨地,因计算方式有误差半亩,争执五六年,械斗两次。他带着土地法规政策只身前往,跟对方村领导密切配合,通过查阅土地承包合同,丈量耕地面积,反复做思想疏导工作,用真情打动双方人员,最后化干戈为玉帛,达到了和睦相处。石桥乡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林说:“前年我刚一上任,办公室门口蹲着几个上访人员,该乡全年共发生土地纠纷65起,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实行土地协管员工作机制后,由于工作重心前移,2006年成功化解包括10起积案在内的全部信访案件26起,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扬。”

———耕地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在宁陵县798平方千米土地上和1052个自然村的各个角落,“协管员”像守卫边防的战士那样辛勤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发现土地纠纷就调解,遇到土地违法案件就制止,不仅使基本农田长期保持稳定,还努力做好土地复耕工作。程楼乡沟厢西村北地原有30亩良田,是有名的“金不换”好地。从2003年开始,就有人不断在承包地里栽树,引发许多矛盾,结果16户承包者都在那里种上了树,改变了农地用途。该村党支部书记、土地协管员陈玉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召开专门会议,针对不同情况,逐人逐户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长达8个月的艰苦努力,硬是将2000多棵杨树全部清除,使这些耕地恢复了原貌,焕发了生机。

———“协管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由于“协管员”都是由农村主要干部兼任,建设新农村是党的一项中心任务,“空心村”治理和土地整理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土地协管员很自然地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特别是那些“空心村”整理的先进典型,如胡举、李七庄、孙迁、袁庄等,村支部书记兼任土地协管员后工作更加主动,业务更加娴熟。刘楼乡胡举行政村“协管员”金永良,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他带领群众将三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村,节省土地400亩。他们开街道、盖排房、建学校、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商丘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柳河镇袁庄行政村“协管员”杨振学,在宁陵县国土资源局支持帮助下,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空心村”治理密切结合,铺设了四纵三横的柏油道路,整理空闲地310亩,填坑造地12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大棚百余座,不久前商丘市政府在那里召开大型现场会议,大力推广他们的经验。

———促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迈入先进行列。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兼任土地协管员,实质上是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着聚集效应。同时,这个县还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退居二线的处级干部中,聘请一批土地执法监督员,形成了“县、乡、村和县土地执法监督员”四位一体的“3+1”执法模式,保证土地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并建立耕地保护体系,设立耕地保护专用基金,制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计分办法,促进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地籍、信访、土地利用、砖瓦窑场治理等在商丘市名列前茅;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遥遥领先,在该市第一批达标;耕保工作做到了“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新闻宣传报道去年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名列前茅。

(原载2007年11月21日《中国国土资源报》,与袁可林合作,本人为第二撰稿人)



  • “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
    答:日前,记者一行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探究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时,县委书记贾宏宇充满感情地说:“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 协助国土所管好用好土地 2005年年底,宁陵县1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体制改革全部到位,国土资源局和各基层所都是新班子、新人员、新任务,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在工作中却遇到一个问题...
  • 如何充分发挥土地协管员作用
    答:工作实践证明,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他们主要发挥了六大作用。一是宣传员作用,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村委会的大喇叭经常有他们的声音;二是“千里眼”、“顺风耳”作用,能把全县各个角落出现的土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反馈给国土资源部门;三是调解员作用,土地矛盾纠纷数量大,情况复杂,土地协管员能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初...
  • “学·用·写”的结合
    答:在编辑们的指导帮助下,从去年至目前,先后在该报发表文章18篇,其中2007年11月21日头版头条刊载的《土地协管员功不可没》调查报告,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前来参观学习,那篇文章就是袁可林和我共同采写的。使人备感欣慰的是,我这一写,形成了轰动效应,感染和辐射一大片,从文秘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