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上班,就已经有三个员工离职走人了,请问这家公司还有必要待下去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作为一名职场老人,应该怎么样脱离离职-求职-抱怨-离职”的漩涡?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心态的问题吧,如果把心态放低,不要手高眼低,找一份要么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要么就工资高的工作要么就时间充裕的工作,金钱、时间、喜好你总得要占一样吧,不然你每天上班都会特别累,都会在想自己为什么要上班。

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公司觉得太忙了工资又低就做得很不开心,每天起床都会觉得特别累。感觉生活没有了盼头,像一丧尸一样行尸走肉般生活。后来决定离职,但是在辞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也过得很不开心,觉得我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各种海投简历。

有什么面试我都去,开始还会挑三拣四觉得这不行那不行的,等到后面没几个面试通知的时候我更慌张了,我怕我就这么堕落下去了。就赶紧随便面试了一家公司开始了我的上班之旅。正是因为自己太过于着急,我又陷入了在上一家公司上班的那种情绪...

开始各种抱怨,觉得工资又低啦,没有发展前景啦,又忙得很。总之就是各种不开心,每天依旧是一睁开眼睛就特别的累。于是我再辞职...这次辞职后我有好好冷静的思考过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过得那么的忙却又不充实。
想清楚原因后我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想好要往哪方面发展,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再是海投简历,而是选好自己喜欢的公司去投,即便没有自己钟意的公司来给我面试通知我也不慌,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充实自己,看书、锻炼身体、陪陪家人,就是不让自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现在我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工资不高我也接受,因为我看到我的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我做的很开心,我每天起床后都会开始期待今天又会有什么工作等着我,又会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等着我。

又一年高校的毕业季正式落下帷幕,去年告别学校的“准职场人”也已经度过了“职场体验期”,其中不乏部分人作出了新的选择。在当事人眼中,离职是“勇于追求并且忠于自我”;而旁观者却更愿意称他们为“不知安分地折腾”。

毕业生究竟为何选择频频“闪人”?跳槽又会给自己和用人单位带来怎样的影响?

98%毕业生主动离职 奇葩要求“我不忍”

现如今,像赵骁一样,短时间“切换”几份工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再往前追溯,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也就是说,毕业两年内,“痴心不改”的毕业生不足四成。

这些毕业生是被“炒了鱿鱼”,还是主动炒了老板?麦可思数据显示,在2014届有离职行为的本科毕业生中,高达98%的比例拥有主动离职经历。

去年从华东某财经类高校毕业的杨娟是“闪辞”大军中的一员。本科学财务管理的她,之前在一家私企做财务审核。

杨娟记得,入职不到一个月,老板通知几个部门的所有员工开会。但当她准时入场时,却发现顶头上司用奇怪的目光来回打量她:“你来这里干什么?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请离开。”

“老板说财务部门所有员工都要来,难道我不算吗?”想起当时的场景,杨娟仍然余怒未平,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尊重。

除此之外,惹怒她的还有老板的一些工作方式。老板亲自抓财务审核,而她要负责搞定单子。然而,无论是送单子还是拿单子,老板都要求她本人上楼。一天内,杨娟往往要跑上跑下最少七八趟。

一次,杨娟让其他部门顺路的同事帮忙捎带,不想,老板亲自打来电话。“他生气地说以后不要再让同事代送,每次一定要我本人去,太让人抓狂了”。

华东某高校经济学院的张乔乔也有类似的经历。本科毕业前夕,她进入了省城一家私企的营销部门。入职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和顶头上司“气场不和”。这位40岁左右的女主管有着出了名的坏脾气。

“她总让我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还让我送了好几次盒饭,几乎没什么在工作中学习提高的机会。”张乔乔说,因为公司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她只能靠基本工资生活,“在省城这点收入就算只填饱肚子和交房租都不够”。

第一份工作是试错还是跳板

“每天面对的不是写不完的材料和跑不完的会场,就是没完没了的方案。”就职一年,沙璐觉得自己简直要被“掏空”了。

去年9月,沙璐放弃了手里的其他6个offer,毅然迈入了这家以工作高强度著称的单位,虽然专业不怎么对口,但原因很简单:能解决北京户口。

可入了职,她才发现想象的困难不及现实中的万分之一:她的部门承接了不少新任务,单位也没有可供进人的岗位,只能逼得拿一份工资的沙璐“以一当十”。最忙的日子,连续一周睡不到20个小时,几乎要“吐血”。

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让沙璐透不过气来,但为了户口,她只得暂时把理想踩在脚下,“只要拿到了,我马上辞职”。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3%在毕业半年内已经离职。其中,个人发展受限(50%)和薪资偏低(43%)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7%)、对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24%)、就业没有安全感(16%)等也被提及。

2014年6月,一所211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的翟丽进入某法律咨询公司。因为家境较为殷实,她更注重能在职场中“学到点儿东西”。

工作初期,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翟丽充满了工作热情,并且很快就“拔得头筹”,半年后,她就**内部考核当选为部门经理。

但角色转变后的翟丽却有了苦恼。她认为,做法律主要在于服务,行业的口碑能使公司有更长远的发展;但公司高层更愿意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拓展业绩上,造成了很多人才的流失。在多次与领导沟通无果后,翟丽选择了辞职。

什么是求职者眼中的好单位

在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HR叶婷眼里,决定毕业生离职的因素有二:一是家庭原因,父母需要员工离开目前所在城市,回家乡发展;二是员工的行业选择有所转变。

从事HR行业近10年的陈浩,更愿意把频频跳槽归结于毕业生的“试错”:部分年轻人在求职前期,或与职场接触不够,或没有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诉求,导致在毕业季匆匆**,而到公司报到后才逐渐“反应过来”,只好又重新回炉。

“毕业生快速的离职,频繁更换工作,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影响,不能单纯归结为物质原因或个人原因。”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近15年、目前在乐道互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负责人的易萌这样表示。

易萌解释,对于95前后的孩子来说,60后~70后的父母明显比50后~60后的父母思想更加开放,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在毕业生求职时,有些父母没有做到正确引导。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现在社会比较浮躁,网络上也不乏很多炒作吹嘘。20多岁还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时,毕业生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安心现有的工作”。

易萌表示,不能正确分析自己,心态失衡,难以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也是毕业生频频离职的原因。

求职者眼中能够留住人的单位是怎样的?

沙璐觉得,短期来看,需要有相对和谐的环境,良好的同事关系,除了基础的生活外有所结余的薪金,工作和业余生活的界限不至于太模糊。而长期来讲,则需要单位有较为成熟的运转模式,愿意带人的前辈,以及令自己进步和学习的空间。

赵骁则寄望于单位的发展方向能和自己的规划有所“共振”。因为进入了一个自己喜欢又相对擅长的行业,他不在意将工作和生活交叉,“对物质无所谓,那肯定对精神方面有更高要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大展拳脚”。

频频跳槽的孰是孰非

虽然来来去去颇为潇洒,但实际上,赵骁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经过一年,他感觉自己相比于忠于一份工作的同学而言,竞争力更弱了。“他们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开始积累资源了;而我还在不断进入状态”。

有3年工龄的罗潇也觉得,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中。这几年,她分别做过婚庆公司的助理、新媒体的编辑,也去过朋友的店里帮忙统筹。在搜罗“下家”时,罗潇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经历“加分”,反而还贬值了——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年龄、活力等都是问题;较成熟的职场人而言,前几段经历毫无继承性,在社会招聘时也极难出彩。

据麦可思数据,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内无离职经历的群体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更高。麦可思研究院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频繁离职影响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月收入低、就业满意度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也有引发职场新人离职的可能,这会进一步造成有离职经历群体的“三低”情况。

跳槽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于求职者来说,“闪人”时要注意什么?

易萌指出,在跳槽之前,员工应该全面评估和审视自己。在她看来,频繁跳槽者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客观环境。“跳得太频繁说明,你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判断和选择能力比较弱”。

她进一步指出,很多工作一个星期你就知道怎么做了,但是知道不代表能做到,也许你需要3年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状态。此外,频繁跳槽也会让人际关系如蜻蜓点水,没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别人,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展现自己。

“不要在不如意的时候跳槽,人在低谷时作的决定往往缺乏正确判断。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想清楚自己下一步发展是什么,下一份工作是否能满足发展的条件。”易萌强调。

员工离职和你入职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三个员工离职要看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原因集体走人,我觉得你没有必要担心。在公司里面做事,看的是自己的能力人工作,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不行。每一个老板都想把好员工留住。

  • 今天第一天上班,就已经有三个员工离职走人了,请问这家公司还有必要待下...
    答:员工离职和你入职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三个员工离职要看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原因集体走人,我觉得你没有必要担心。在公司里面做事,看的是自己的能力人工作,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不行。每一个老板都想把好员工留住。
  • 入职第一天就离职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答:1、入职第一天老板问我喜欢什么运动,还说全部门员工都要跑一次马拉松,我知道跑步对身体好,但运动的方式有一百种,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跑马拉松的。 2、本来想着,刚来不懂业务,公司应该会给安排培训,先熟悉一下公司,了解一下业务,但没想到的是,上班第一天就加班到11点半,第一天就这样,以后加班的日子还有尽头吗...
  • 上班第一天,发现公司离职率高达56%,我要不要选择辞职?
    答:我个人认为对于这样的情况,你不应该选择辞职,因为辞职率高的话,也不一定就是公司的原因,而你应该静下心来努力沉淀自己,从而提高个人的能力。
  • 上班第一天,发现公司离职率高达56% 但公司福利很好,该怎么办?
    答:有一些企业因为历史的缘故,因为企业管理者们的缘故,窝里斗比较严重,彼此之间各行其是,“小帮会”比较严重,职工身临其境,一不小心就会被去算计,每日惦记着如何说话更合适,猜想领导干部、上级领导说话的意思,没法专心工作,离去也好。一般一个公司工资待遇非常好,职工却不稳定,这样的事情初创公司比...
  • 怎样才能留住新员工干货
    答:第一,企业忽略新员工的第一感受,是导致新员工产生现实冲击的最直接因素。 新员工第一天上班就会通过"感受"来判断是否留住本公司。当新员工抱着美好的憧憬和满怀的热情踏进新的企业时,他往往希望他的到来能受到企业管理层和部门同事的欢迎和重视,看到他所要开展工作的硬件设施已配置好,否则会失去有才能的新员工。 第...
  • 第一天上班要注意些什么?
    答:第三、 和公司的同事大致都认识一下,有比较合得来的可以做朋友,如果有老乡那就更好,因为在同一个公司,老乡是比较靠得住的人。很多时候他可以帮助你,真心的指点你一二。通过他的口中也可以了解公司最真实的情况。 上班第一天很关键,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情需要格外小心、格外留意,很有可能一件事做不好,就会有人给你贴...
  • 工作时间12个小时,3个员工,如何保持2个员工一直是上班状态
    答:两个人一班,每个人上两天休息一天就可以了啊 第一天一个人去上班,你去给顶一天 后面就顺了
  • 职场新人,上班第一天,应该怎么做呢?
    答:职场新人,上班第一天,应该怎么做呢。职场新人,注意不要太高调就行了,多看多学习,少说话少表态。第一天其实不会有什么事情,了解一下公司产品、公司项目流程等等。职场注重合作共赢,适当表达善意即可。另外,恭喜你踏入职场。
  • 今天第一天去正新鸡排上班,不知为何那里两个员工背着我议论我说我脑壳...
    答:你好,第一天上班,员工背地里议论你,是因为你没有和店里的员工们处理好关系。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嘴巴要甜一点。如,"小哥哥,小姐姐,我初来乍到,希望你们多多关照"。2,不懂就要问,多向他们请教,一定要虚心哦。只要你态度诚恳,谦虚好学没有哪一个人会排斥你的。3,刚去上班,要勤劳肯干。
  • 上班第一天就辞职合适吗
    答:没关系的,及时止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入职第一天,你就有离职的想法,说明这个公司并不适合你。可能是你发现办公室的职场氛围跟你不合适、你不喜欢。或者是你觉得工作内容并不是你想要的,等等。无论是哪种原因,当你在入职第一天就产生离职的想法时,说明你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