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感德镇的感德学区沿革概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安溪的历史沿革

  1.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
  2.安溪,周属七闽地。春秋战国属越地。秦属闽中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属闽越国地。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故闽越国地。元封元年(前110),东越王叛汉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始元二年(前85年),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自立冶县,安溪属冶县。

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在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和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一路之隔。不远就是独墅湖,环境还是相当优美的。高教区里有免费的公交车可以去高教区的超市、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而且各个除了苏大,西交利物浦、南大研究院、东南大研究院什么的都比较集中,去其他学校交流也比较方便。就是离市区比较远

09年才竣工,宿舍和教学楼都是新的。前年还在苏大没毕业的时候进去转过一圈,还不错。就是绿化和二期工程还在完善,现在应该更好了吧

解放初期,感德剑斗隶属第五区,人民翻身作了主,教育同样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民国的乐德中心小学改名为霞春人民小学。1951年至1963年更名为霞春中心小学,(校址设在霞庭小学),管辖当时的感德、剑斗、桃舟、丰田等乡镇的初等教育。1963年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区域的变化,霞春中心更名为感德学区,1965年秋,剑斗学区拆迁独立,感德学区校址迁往公社所在地——感德洪佑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村由初小兴办了小学高小班。1966年秋至1969年,教育同样遭受了“文革”的冲击,学区机构被整,教师称为“臭老九”被批,教育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学区更名为“教革组”。1977年10月,结束了10年的动乱,教育又回到了春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人口增长较快,感德已有8所小学(槐植、霞春、潘田、桃舟、岐阳、龙通、石门、福德)增设了初中班。1979年秋,恢复了学区建制,教育事业朝着持续健康向上发展。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1984年秋, 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女孩入学率达95%,多村校打破了“和尚班”现象。2002年8月,学区更名为中心学校。计生纳入国法,人口得到了控制,现在校小学生人数4200人(2007学年度),幼儿园达80%,教师编制290人全部公办化。【下级组织】洪佑村委会、潘田村委会、华地村委会、大坂村委会、福德村委会、炉地村委会、岭西村委会、尾厝村委会、洋山村委会、五甲村委会、大格村委会、槐扬村委会、槐植村委会、槐川村委会、槐东村委会、霞云村委会、霞中村委会、霞春村委会、霞庭村委会、歧阳村委会、石门村委会、龙通村委会。槐植、新春两个茶场和福德林场。



  • 安溪县感德镇的感德学区沿革概况
    答:1963年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区域的变化,霞春中心更名为感德学区,1965年秋,剑斗学区拆迁独立,感德学区校址迁往公社所在地——感德洪佑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村由初小兴办了小学高小班。1966年秋至1969年,教育同样遭受了“文革”的冲击,学区机构被整,教师称为“臭老九”被批,教育处于瘫痪状态。...
  • 感德镇历史沿革
    答:截至2005年,感德镇下辖22个行政村和2个场,人口总数达到了53100人。这段历史沿革展现了感德镇从古至今的变迁与发展。
  • 感德中心学校学校简介
    答:在香气四溢的安溪县西北部,有一所充满和谐氛围的学校——感德中心学校。它坐落在美丽的洪佑村,紧邻感德镇政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该校的具体位置距离县城约68公里,这个数据来源于权威的百度地图,实际距离以地图为准。感德中心学校规模宏大,目前下辖16所完小和3所初小,以及6所民...
  • 安溪县感德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5年9月成立感德区。1956年6月改属长坑区。1958年10月成立感德公社,后又改为感德区。1965年4月为感德公社。1984年4月改为感德乡。1991年11月改为感德镇至今。
  • 安溪县感德镇的经济产业建设
    答:1991-1998年,全镇共筹资2692万元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扩建中小学校舍4.36万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1998年,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4所,在校生13002人,教职工556人;教育“两基”达标,通过国家、省、市验收。1999年开始,强化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
  • 感德的介绍
    答:感德镇地处安溪的西北部,距县城68公里。东连剑斗镇,北邻永春县一都、横口两乡,长坑乡、西毗漳平市,西北与桃舟乡交界,面积221.78平方公里。感德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全镇辖22个行政村和2个场,人口53100人。感德镇属于资源型的乡镇,蕴藏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该镇民俗文化...
  • 感德镇感德主要姓氏
    答:感德镇,原属民国前的安溪县感德里,后历经变迁,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立感桃乡,现今隶属于该区域。在1946年,乡名改为潘桃乡。这里的主要姓氏包括吴、汪、王、陈等。该镇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安溪县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坡,与剑斗镇、长坑、祥华、福田乡接壤,北邻永春县,西与漳平市相邻,...
  • 杂说安溪感德茶史
    答:在中国福建省安溪县的一个著名茶叶产区——感德镇,茶叶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感德茶因此得名。其茶业历史可追溯至唐末,已有一千多年,据传在宋淳熙年间,一位名叫黄胄的神童因其家中的秘制茶叶治愈了府台母亲的病,这使得感德茶名声大噪。元初,谢枋得为避官隐居感德,鼓励当地居民种茶,这...
  • 安溪县感德镇的其他信息
    答:一、 机构的沿革安溪县人民法院于1953年3月成立,1965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冲击,1967年1月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9月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处人民保卫组取代审判职能,1972年10月恢复建制至今,并于1985年11月设立感德人民法庭。二、 法庭历任负责人张元盛 副庭长 庭长 1985年11月—1996年10月陈炳...
  • 感德龙馨“以德感人”话“感德”
    答:感德镇,位于中国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东经117°51′,距离县城约68公里。它东邻剑斗镇,南接长坑、祥华、福田三乡,北与永春县的一都、横口乡相邻,西与漳平市接壤,西北与桃舟乡交界,总面积达221.78平方公里。作为闻名遐迩的铁观音主产区之一,感德镇得益于其亚热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