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如何理解“闻”与“行”之间的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行”应是什么意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篇》)
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我被弄糊涂了,敢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退缩,所以鼓励他前进;仲由好胜,所以让他后退。”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怕再听到另外一件事。
以下还有一种解释,据考来自苏轼《论语说》: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新注句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传统译注〕
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新注〕
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
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
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
〔新译〕
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
〔新注题解〕
“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
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君子怕自己和名望不相称。子路很有名气,就怕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文质不符。“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同样,居上流,天下之善皆归焉。子路有了名气,就怕自己名不副实。
子路能声名显赫,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只要真正做出成就,声望自会有。一些人总是为求名而求,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立自立,不达自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也会强加于已。如社会上树立的一些先进人物,有许多事迹,都是无中生有加工的。当然,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有闻”,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不闻”。

闻,有听说,听见的意思!是有准备性的!行,有动与做的意思!是有目的性的!听闻之后!可以行动可以去做!也可以不行动可以不做!所以两个字之间有关联性!也可是独立性!

  • 子路如何理解“闻”与“行”之间的关系?
    答: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新译〕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新注题解〕“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
  • 子路问:“闻斯行诸?”
    答:子路问闻斯行诸,意思是询问是否一听到某种知识或道理就能立即行动起来。以下是 子路所问的核心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在古代的儒家教育中,子路问到的“闻斯行诸”代表了一种追求立即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态度。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回答,但在核心意义上,它涉及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
  • 子路问:“闻斯行诸?”
    答: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我被弄糊涂了,敢问为什么。”孔子说:“...
  • 《论语》先进篇22:子路问:闻斯行诸?
    答: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他揭示了冉有性格上的谦逊,需要进一步的激励和引导,因此鼓励他去实践。而子路则相反,兼人者需退一步,意味着他的性格倾向于冒进,孔子希望他能更加审慎行事,深思熟虑后再行动。孔子的回答,既体现了对弟子个性的洞察,也展示了教育的智慧。他明白每个人的性格特质和成长...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答: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子路是个急性子,因为这种...
  • 子路问:“闻斯行诸?”
    答:子路粗鲁、孔武,所以孔子抑制他,要他做事依礼三思而后行。其实,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何止这一则?略撷几例以作说明。关于“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什么意思
    答: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是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子路是一个谦虚上进又讲究实践的好孩子,子路如果没能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实践到位,子路就不想去学习新的东西。此句出自《...
  • 《论语》 子路问:“闻思行诸?” 翻译
    答: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这是典型的因材施...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学到了什么
    答:1、持续学习和实践:这句话表达了子路对学习的态度,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聆听新的知识,但并不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是积极去实践,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但也要勇于实践,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知行合一:子路对于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还期待能够去实践,去验证...
  •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 关于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
    答:2、闻斯行诸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