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一生怎么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归有光生平及评价

  人物生平
  名扬海内 科举不顺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他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三十五岁时才以第二名中举。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当时主试江南的张文毅谓归有光是“贾(谊)、董(仲舒)再世”。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南下还乡后,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开始了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的生涯。四方学士纷纷慕名而来,少时十几人,多时百余人。归有光的家境一直困贫,全靠妻子王氏料理家事维持生计。居安亭期间,王氏治田四十余亩,督僮奴垦荒,用牛车灌水,以所收米粮供全家及弟子之食,让归有光专心讲学。归有光纵论文史,谈经说道,一时间弟子满门,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震川先生名扬海内,连恃才居傲的徐文长对归有光也肃然起敬。一日,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绪大绶回乡招请徐文长聚会。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徐文长才迟迟而来。问其缘由,说“避雨一士人家,见壁门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回翔雒读,不能舍去,是以迟耳”。绪大绶命仆人取那轴归有光的文章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张传元、余梅年《归震川年谱》)然而,归有光的命运却是困蹇不堪。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其间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仕途的蹭蹬,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加之失子丧妻的哀痛,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不过,坎坷的生活,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不附权贵 勇抗巨子
  明代科举场上舞弊之风甚盛,虽不重唐代的行卷之习,但是有宗师和大官僚的提携是仕进的重要捷径。归有光久困场屋,对这一科举内幕应是十分明了的。可是,他却绝不从旁门邪道挤身仕途。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归有光十分欣赏,他为归有光后来三番五次不能中式深感惋惜,几次“欲以旧谊招致之”,然归有光“卒守正不一往”。(计东《顺德府重建归震川先生祠堂碑记》)归有光屡不中式时,明穆宗尚未登位。穆宗身边的一位宠幸的宦官慕归有光之名,让侄子拜归有光为师,并几次让归有光进京私谒这位宦官,都被归有光断然拒绝。穆宗登位后,这位宦官权势更大,归有光仍然绝不与之往来。(张传元、余梅年《归震川年谱》)归有光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的品格,表现在他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在古文领域里,他始终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敢于与当时统治文坛的“巨子”相抗争。   明代自开国之初的刘基、宋濂等留下一些好文章后,文坛上就开始弥漫起一股浮饰摹古的风气。从永乐到成化的几十年间,久居馆阁的“三杨”(士奇、荣、溥)统治文坛,提倡昌明博大的文体,作文雍容华贵、平庸空泛,号称“台阁体”。于是有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起来反对“台阁体”。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句摹字拟,以佶屈聱牙为高古。李、何七子致力于诗,散文并非所长,但是声势之盛,曾左右一世。到了嘉靖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又继“前七子”而起,推波助澜,变本加厉,摹古之风愈演愈烈。归有光就是在这种散发着霉臭的摹古风气中异军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于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学家。   王世贞和归有光是同乡人,比归有光稍晚。但王世贞从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雄才博学,领袖文坛。钱谦益说:“元美(世贞字)著作日益繁富,而其地望之高,游道之广,声力气势,足以翕张贤豪,吹嘘才俊。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若玉帛职贡之会,莫敢后尘,登坛设墠,近古未有。”(《列朝诗集》)这时的归有光,虽已颇有声名,但毕竟还是一个身处穷乡僻壤的布衣老儒。同是用钱谦益的话说,是一个“独抱遗经于荒江虚市之间”的“老举子”。就是这样一个乡间穷儒生,竟然敢与不可一世的王世贞抗争。归有光在《项思尧文集序》中,批判王世贞的言辞十分激烈,其中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导之欤?”归有光公开把王世贞讥之为“妄庸巨子”,王世贞得知后甚为恼火,说:“妄诚有之,庸则未敢闻命。”归有光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见《列朝诗集小传·震川先生归有光》)王世贞在晚年完全改变了对归有光的看法,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赞云:“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他在给归有光古文很高评价的同时,也道出了自己的“迟暮自悔”之情。归有光用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使他的对手为之折服。
  晚年入仕 兢业守职
  归有光虽然“八上公车而不遇”,但还是不愿甘休,因为科举取士毕竟是封建社会下层文人仕进的唯一出路。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年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甲,壮志依旧未衰。因为是三甲,不能授馆职,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长兴地处山区,长期没有知县,大小事务都由胥吏把持,豪门大族勾结官府为非作歹,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百姓,盗贼公行,民间鸡犬不宁。当时有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上任,以待更换,但他却毅然前往。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学校,培养后进。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把无辜办了死罪的三十余人省释出狱,为无辜受诬入狱的一百零七人平了反,把鱼肉百姓的恶吏和捕卒快手严加法办。每次审判听讼都让妇女儿童环立案前,不用官话而用吴语审讯,以便百姓申诉。常常当堂决断,而极少具狱。对已入狱者按律令给衣食。一重囚母死,归有光准许他回家料理丧事后自己返回。那重囚料理完丧事后不听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归有光一心想学习两汉循吏,做廉洁刚正之官。上司之命若不便施行便搁置不办,而“直行己意”,他公开在《长兴县编审告示》中宣布:“当职谬寄百里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抚养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荐,是非毁誉,置之度外,不恤也。”在知长兴的短短两年中,归有光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深受百姓拥戴。   
  隆庆二年(1568),六十三岁的归有光迁顺德通判。按明制,“进士为令,无为迁倅”。所以归有光的升迁实为重抑。归有光曾气愤地说:“号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既是刚正不阿,又是守职安分,这是归有光性格的两个方面。他虽然对迁升顺德通判大为不满,但一到任上却还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利用马政通判的清闲,广阅史籍,采访掌故,修了一部完备的《马政志》。隆庆四年(1570),归有光到北京朝贺万寿节,同年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但仍然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归有光正恨“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而现在却时来运转,能入内阁藏书楼,读到内阁所藏异书。不幸,正在这大开眼界准备显露自己的才华,以遂平生之愿的时候,却被病魔缠身。他虽然带病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终于在第二年(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抱恨死于北京,时年六十六岁。
  著作繁富 散文扬世
  归有光一生著作繁富,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则在散文创作上。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归有光的散文“家龙门而户昌黎”,(钱谦益《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使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尤其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使览者恻然有隐”。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女如兰圹志》等文,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归有光的这些叙事散文,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象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   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中貌视十分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给人难忘的印象,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譬如著名的《寒花葬志》。

  评价:
  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其艺术特色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②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菊窗记》,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归氏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入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还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已讲过多次,讲的最差的就是将文章翻译、串讲了一次。当我有了文本细读和教学设计的意识之后,这篇貌似简单的文章,便变得有意义起来。
第一步:直寻现量,直击文本。时间为5分钟。
读书第一步就是不带任何成见、不看任何解释的直接理解与感悟。也就是说,教学生读书,首先要教学生像普通读者那样去读书。作为普通读者,拿到《项脊轩志》,并不是先看翻译,不是先了解背景材料,而是直接面对文本。我引用了三条材料:
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钟嵘《诗品》
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王夫之 《姜斋诗话》
第二步:情感把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当随意提问了几个同学阅读的最初感受之后,便从文章的体裁入手,进行情感把握。这篇文章是散文,准确地说就是“志”,“志”就是“记述”,记人的叫“志”,记地的叫“记”。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作者的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接下来,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学生也很容易回答,是承上启下。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承上启下的句子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我请同学们想了一下自己写到过渡句时,一般将其放在哪里?很多同学说是后一段的开头,或者单列一段。于是,我就跟学生讲,粤教版教材将这句话放在第一段的开头是没有道理的。
找到这句话之后,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请从多重侧面探讨归有光“喜在何处,悲在哪里”?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核心问题。
学生首先探究的是“喜在何处”。经过概括,答案是:环境优美,居处高雅,诗意的读书生活,丰富的精神世界,甜蜜的爱情婚姻。其实这个地方很简陋,称之为“陋室”一点也不过分。但正如“陋室不陋”一样,归有光可以在此自由自在地读书,享受独处的时光。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为什么在此种植“兰桂竹木”?为什么不种植大柳树和白杨树?其实,兰桂竹木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植物,同时也是某种精神的象征。兰桂,寓示着君子,竹木,象征着高雅。这些植物恰恰是归有光个体精神追求的象征。二是“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这种动作只能出现在独处的场合,大庭广众之下“偃仰啸歌”或“冥然兀坐”,都会被视为精神有问题。也就是说,“喜”是我们作为普通读者阅读的感受总结。
其次,学生分小组讨论了“悲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分别总结第二段、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意思即可。概括如下:家道中落,四分五裂,功名无望,遥遥无期,母亲驾鹤,妻子离世。
第三步:背景分析
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书,同时还要站在更高的位置,站在更丰富的资料立场上,给学生补充相关知识,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本。于是,在学生对文章进行情感把握之后,我抛出了三条背景材料:
1、归有光的家庭状况:“县官印不如归家信”。远祖归隆道,宋朝人,曾居住太仓县之项脊泾。曾祖归凤中举,官武城令。祖父、父亲均未有功名。祖母的祖父夏昶,太常寺卿。
2、归有光的个人资料:1540年中举,时年33岁,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1565年中进士,时年60岁,授湖州长兴县知县,后为顺德(邢台)通判。1570年,南京太仆寺丞(从六品),时年65岁。1571年,卒于南京,时年66岁。
3、本文的写作背景:第一至第四段:写于【 】岁。母亲去世:作者【 】岁。吾妻来归:作者【 】岁。妻子去世:作者【 】岁。复葺南阁子:作者【 】岁。最后一段:写于【 】岁。
讲述了这三条背景材料之后,我又一次带领学生走进了文本本身,特别是第二三四五段。
归家原是名门望族,现在却四分五裂。叔伯分家,鸡飞狗跳,而归有光却猫在南阁子里读书。对这个问题就有两层解读:一是归有光在南阁子里读书,可以暂时抛开家庭的纷纷扰扰,独处于自我的精神空间,享受读书的时光,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比这更可喜的了;二是归有光在南阁子里读书,真的能够抛开家庭的是是非非吗?或许,读书对他来说,原本就是一种逃避。也就是说,表面上是喜,其实是悲,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虚无感,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感。他并不能真正抛开家族的恩恩怨怨,或许,他还想通过读书获取功名,重新振兴家族呢。
后文其实也说明了,项脊轩其实并不是一个清静的所在,而是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这种“干扰”,既是亲情的,也是功名的。母亲去世时,作者才8岁,一个十七八岁的人,对于八岁之前的事情是非常模糊的,普通人也是如此。正是在他人的不断转述中,自己才能构建起童年的生活。老妪的出现,恰恰给作者提供了一个构建童年世界特别是与母亲相关的生活的机会。只可惜,老妪还在,项脊轩还在,而母亲却早已离世,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紧接着就是大母的来访。这个片段也很有意思,祖母显然是专门来访,或许是对家族的前途充满了担忧,或许是对家族的过去充满了留恋,总之,他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还在读书的归有光身上。她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明说,是对作者说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关爱;第二句是自言自语,但似乎是有意让作者听见,说我们家几代人读书都没有成功,没有人做官获取功名,那就寄托在你身上了;第三句又是明说,而且还带来了一支象笏,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寺卿夏昶公所用,你或许也会用到它。其实,归有光一辈子也没有用到这个东西,因为他的官职太低,根本就没有多少直接面圣的机会。这句话还有一个问题,即使归有光有机会用到象笏,也不会用太常公的这支,因为皇帝会赐给专属于自己的象笏。
第四段含义不多,但原文的第五段被删除了。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又补充上去了。这一段的内容是: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段话有自嘲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豪情壮志,是一种由读书而产生的的自信。
本文的第五段讲述的是自己与妻子的相处与相离。文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句话其实暗示了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试想,妻子只是无意之中在娘家提起了南阁子,估计谁也不会放在心上,只有多次提、反复提,别人印象才会深刻;而且,原文是“诸小妹”,这就说明作者不止对某一个妹妹讲过,而是多次讲,逢人便讲。讲述这句平淡无奇的话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在妻子看来,这是丈夫读书的地方,甚至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虽然太简陋,但这里很幸福,而且以丈夫为自豪。“爱屋及乌”,反过来,“爱屋及乌”,也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妻子对作者充满了感情,才会不断向别人提起丈夫读书的南阁子。还有一个问题,作者的妻子文化程度并不高,她不会写字,更不了解什么历史文化,所以才会“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所以她在转述的时候,并不称这个地方为“项脊轩”,而是称为“阁子”,这也符合妻子的身份。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作者与妻子感情深厚,可惜好人不长命,六年之后,妻子去世了,这给青年时代的归有光再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庭院中的枇杷树,郁郁葱葱,亭亭如盖,但斯人已去,伤如之何!
第四步:美学探究
在更深入地把握了文章的情感之后,我和学生进入到了美学分析的环节。前人对此有所论述,例如王锡爵在《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中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黄宗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说:“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不过,我略有改动。首先,我改变了以往的探究什么艺术成就和写法的说法,而是启用了“美学探究”这个术语。其次,我不再提什么抓住生活片段和细节进行描写等陈词滥调,而是引入了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一个术语:断片美学。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一书中说:“回忆就是由一系列断片和细节构成,真正的完整的往事是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些断片和零散的生活细节。”这个环节我将其设置成为“语言训练”的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列举文中出现的各种“断片”,例如某些语言断片、实物断片、情感断片、动作断片等,比如:某所,而母立于兹。儿寒乎?欲食乎? 象笏。瞻顾遗迹,如在昨日。或凭几学书。枇杷树。
然后用两个例子进行示范。
1、象笏:象笏作为一个断片,是功名的象征,是家族繁荣的象征。归有光祖上曾是名门望族,当时流传“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但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未获取功名,以布衣终老,于是作者稚嫩的肩膀已经开始承担起兴盛家族的重任。
2、枇杷树:枇杷树这个断片不仅承载着人事变迁,而且承载着作者对于妻子的浓浓思念。《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就是桓温,他感叹的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去,而归有光感叹的是物是人非,枇杷树亭亭如盖,妻子却永远逝去,两相对照,内心的绝望之情可想而知。

归有光一生可以这样来评价:

一、名扬海内 科举不顺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他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三十五岁时才以第二名中举。

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当时主试江南的张文毅谓归有光是“贾(谊)、董(仲舒)再世”。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南下还乡后,他移居就近的嘉定安亭江上,开始了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的生涯。四方学士纷纷慕名而来,少时十几人,多时百余人。

归有光的家境一直困贫,全靠妻子王氏料理家事维持生计。居安亭期间,王氏治田四十余亩,督僮奴垦荒,用牛车灌水,以所收米粮供全家及弟子之食,让归有光专心讲学。归有光纵论文史,谈经说道,一时间弟子满门,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震川先生名扬海内,连恃才居傲的徐文长对归有光也肃然起敬。一日,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绪大绶回乡招请徐文长聚会。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徐文长才迟迟而来。问其缘由,说“避雨一士人家,见壁门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回翔雒读,不能舍去,是以迟耳”。绪大绶命仆人取那轴归有光的文章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张传元、余梅年《归震川年谱》)然而,归有光的命运却是困蹇不堪。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其间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仕途的蹭蹬,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加之失子丧妻的哀痛,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不过,坎坷的生活,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二、不附权贵 勇抗巨子

明代科举场上舞弊之风甚盛,虽不重唐代的行卷之习,但是有宗师和大官僚的提携是仕进的重要捷径。归有光久困场屋,对这一科举内幕应是十分明了的。可是,他却绝不从旁门邪道跻身仕途。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归有光十分欣赏,他为归有光后来三番五次不能中式深感惋惜,几次“欲以旧谊招致之”,然归有光“卒守正不一往”。(计东《顺德府重建归震川先生祠堂碑记》)归有光屡不中式时,明穆宗尚未登位。穆宗身边的一位宠幸的宦官慕归有光之名,让侄子拜归有光为师,并几次让归有光进京私谒这位宦官,都被归有光断然拒绝。穆宗登位后,这位宦官权势更大,归有光仍然绝不与之往来。(张传元、余梅年《归震川年谱》)归有光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的品格,表现在他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在古文领域里,他始终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敢于与当时统治文坛的“巨子”相抗争。

明代自开国之初的刘基、宋濂等留下一些好文章后,文坛上就开始弥漫起一股浮饰摹古的风气。从永乐到成化的几十年间,久居馆阁的“三杨”(士奇、荣、溥)统治文坛,提倡昌明博大的文体,作文雍容华贵、平庸空泛,号称“台阁体”。于是有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起来反对“台阁体”。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句摹字拟,以佶屈聱牙为高古。李、何七子致力于诗,散文并非所长,但是声势之盛,曾左右一世。到了嘉靖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又继“前七子”而起,推波助澜,变本加厉,摹古之风愈演愈烈。归有光就是在这种散发着霉臭的摹古风气中异军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于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学家。

三、晚年入仕 兢业守职

归有光虽然“八上公车而不遇”,但还是不愿甘休,因为科举取士毕竟是封建社会下层文人仕进的唯一出路。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年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甲,壮志依旧未衰。因为是三甲,不能授馆职,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长兴地处山区,长期没有知县,大小事务都由胥吏把持,豪门大族勾结官府为非作歹,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百姓,盗贼公行,民间鸡犬不宁。当时有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上任,以待更换,但他却毅然前往。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学校,培养后进。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把无辜办了死罪的三十余人省释出狱,为无辜受诬入狱的一百零七人平了反,把鱼肉百姓的恶吏和捕卒快手严加法办。每次审判听讼都让妇女儿童环立案前,不用官话而用吴语审讯,以便百姓申诉。常常当堂决断,而极少具狱。对已入狱者按律令给衣食。一重囚母死,归有光准许他回家料理丧事后自己返回。那重囚料理完丧事后不听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归有光一心想学习两汉循吏,做廉洁刚正之官。上司之命若不便施行便搁置不办,而“直行己意”,他公开在《长兴县编审告示》中宣布:“当职谬寄百里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抚养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荐,是非毁誉,置之度外,不恤也。”在知长兴的短短两年中,归有光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深受百姓拥戴。

隆庆二年(1568),六十三岁的归有光迁顺德通判。按明制,“进士为令,无为迁倅”。所以归有光的升迁实为重抑。归有光曾气愤地说:“号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既是刚正不阿,又是守职安分,这是归有光性格的两个方面。他虽然对迁升顺德通判大为不满,但一到任上却还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利用马政通判的清闲,广阅史籍,采访掌故,修了一部完备的《马政志》。隆庆四年(1570),归有光到北京朝贺万寿节,同年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但1750年仍然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归有光正恨“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藏书楼,读到内阁所藏异书。不幸,正在这大开眼界准备显露自己的才华,以遂平生之愿的时候,却被病魔缠身。他虽然带病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终于在第二年(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抱恨死于北京,时年六十六岁。

四、著作繁富 散文扬世

归有光一生著作繁富,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则在散文创作上。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归有光的散文“家龙门而户昌黎”,(钱谦益《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使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尤其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使览者恻然有隐”。

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女如兰圹志》等文,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归有光的这些叙事散文,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象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

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中貌视十分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给人难忘的印象,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



很多的悲剧都发生在了他身上,晚年又抱恨而终。一生十分坎坷崎岖。

  • 归有光一生怎么样?
    答:归有光就是在这种散发着霉臭的摹古风气中异军突起的勇士,是一位敢于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学家。 三、晚年入仕 兢业守职 归有光虽然“八上公车而不遇”,但还是不愿甘休,因为科举取士毕竟是封建社会下层文人仕进的唯一出路。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年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
  • 归有光生平及评价
    答:(见《列朝诗集小传·震川先生归有光》)王世贞在晚年完全改变了对归有光的看法,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赞云:“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他在给归有光古文...
  • 震川先生小传文言翻译
    答:归有光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才华上,更在于他对文学和历史的贡献。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之,归有光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历史造诣成为明末清初文坛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具有时代价值,更具有永恒...
  • 归有光简介
    答:归有光一生着作繁富,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则在散文创作上。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
  • 那个在妻死之年手植枇杷树的人,你还记得吗?一生坎坷,抱憾而亡
    答:归有光自幼就非常的聪明,九岁时候就已经能够写文章,十岁的时候就写出了上千字的《乞酰论》,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参加童子试,在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一个第一名。归有光「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因此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了希望,开始参加科举。 所有参加科举之人,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十年...
  • 归有光:世上最苦的一颗枇杷
    答:他一生都在逆水行舟,他清楚所有的航向,不过可惜的是他一生都没有快过逆水。从出生开始,归有光就被认为是不平凡的,是命运之子。“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他降生的时候,祖母听见他的哭声就颤颤巍巍走过中庭,和叔伯们商量后给他取了个很有象征意味的名字:有光。以后的日子归有光的使命就是让...
  • 作堂三楹是谁
    答:归有光一生经历坎坷,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中,后移居至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归有光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历任多地县令,治政廉洁公正,颇受百姓爱戴。他勤于笔耕,散文风格朴实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被后人誉为“震川文派”的创始人。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
  • 归有光简介
    答:归有光的书法也备受称赞,他的行书和草书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流畅而有力。归有光的才华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和散文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归有光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的才华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 归有光,亦喜亦悲的一生
    答:从《项脊轩志》里,读出归有光的人生 19岁时归有光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更是憧憬。“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条件虽然艰苦,然而对未来的希望让他苦中有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心潮澎湃。“明月半墙,桂...
  • 人物|| 归有光的坎坷科举路(完整版)
    答:归有光一生中娶过三个妻子,王氏是第二个,陪伴了归有光十六年。但很令人惋惜的是,归有光在自己的名作《项脊轩志》中所写的那位妻子,却不是这位王氏。《项脊轩志》中的是归有光的第一次妻子魏氏,在归有光二十三岁的时候嫁给归有光,从《项脊轩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归有光和魏氏感情很好,但也是天不从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