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1研究的缘起

  20世纪初,针对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作了相关论述。苏霍姆林斯基说到:“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到:“幼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独立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近年来,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完备的家园合作机构为何无法有效运行?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教师与家长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2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

  2.1社会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U·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U)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制约,这些环境包括微观系统,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等,这是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中间系统: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等,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外层系统:比如,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这些都会渗透到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去;宏观系统: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时代系统,它主要是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其中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观系统相互联系作用的程度越高、越和谐,其促进儿童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2.2自我概念理论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Asersa)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儿童的学习范围是从自己(身体)、家庭(家庭成员)扩展到学校(教师和朋友)、周围的社区环境(如社区及社区中的工作人员)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及社区是如何运作的感兴趣;家庭、学校、社区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3国内外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家长有知道幼儿园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权利,有了解幼儿园的政策和具体计划的权利,家长对于幼儿园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承担的责任进行一定的了解。家长还有义务保障子女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适合的教育,要为幼儿园教育其子女提供一定的条件。但事实上,家长的参与多少,怎么参与,完全取决于幼儿园;而家长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被管理者的身份,解决部分困难者的身份出现。具体表现“两多两少”即:多参观,少参与;多间接参与;少直接参与。

  我国研究者也广泛地探讨了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家园合作中,教师是“权威者”的角色,幼儿园的旨意要靠教师来执行,幼儿园习惯了主动出击,而家长就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就形成了向家长传递幼儿园的教育信息的家园合作内容,家长的参与是一种被动的形式上的参与。其没有知情权,没有协商权,更无监督权。

  4 家园合作的研究意义

  4.1家园合作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落实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贯彻学前教育法规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搞好幼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9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颁布了《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其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努力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可见,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相互融合,是教师与家长成为伙伴关系,是依法执教的需要。

  4.2家园合作有益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受到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国外的兰德曼曾说:“生活不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以形式和惯例为基础。我们知道自然的人不存在,甚至最早期的人也生活在文化中”。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水平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充分合作,才能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强调自我激励、自我探求和独立思考。

  4.3家园合作有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需要。实践证明,家长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与幼儿园密切合作,不仅能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增强教育的自信心,改善家园关系,而且随着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了解的增多,对孩子的学习活动的介入越来越多,他们的教育行为会进一步向着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布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呼吁家长“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种一举多得的事,家长应该遵守。

  总之,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各自都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双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两个系统之间只有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成促使幼儿朝着家园期望的共同方向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 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
    答: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充分合作,才能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强调自我激励、自我探求和独立思考。4.3家园合作有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需要。实践证明,家长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与幼儿园密切合作,不仅能使他...
  • 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答: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方面,家园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家园合作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案例1 :注意在孩子面前树立和维护老师的威信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是否拥有崇高的威信,对孩子能否正确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有...
  • 案例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有哪些变化?你认为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对吗,为...
    答: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
  • 浅谈学前教育家园合作的几种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
    答:《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是让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这也是...
  • 如何采取合理措施引导家长配合班级保教工作
    答:浅谈家长参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几点做法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方式,是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 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
    答:(一)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意之中成了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还重视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与学校老师要经常交流,密切配合老师...
  • 幼儿园托班安全家园共育小知识
    答: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拓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浅谈如何通过亲子活动发挥家长的有效作用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家园合作也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