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被称为千年药乡。

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自然资源主要有以锑矿、铅锌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和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先后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有晚霞湖、仇池山、伏羲崖等旅游景点。



  •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什么?
    答:被称为千年药乡。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中国虎乡还是千年药乡
    答: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 为什么甘肃西和是半夏之乡?
    答:所以甘肃西和县收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寄来的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 西和县在古代的称呼是什么?
    答:县名沿称至今。唐置汉源县,宋为西和州,明改西和县。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2000年,西和县辖2个镇、22个乡:汉源县 长道镇、石堡乡、西峪乡、大柳乡、苏合乡、卢河乡、兴隆乡、稍峪乡、马元乡、晒经乡、姜席乡、赵五乡、十里乡...
  • 西和县是哪个省哪个市
    答:西和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被誉为全省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半夏之乡”。这里中药材品种丰富,旱半夏品质优良,产量超过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境内树木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38.6%。此外,西和还富含铅、锌、锑、铜、金等矿产资源,尤其以南部铅锌矿区和崖湾锑矿著名,探明的...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答: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电话区号是0935西和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陇南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秦岭山脉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西和县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独具魅力。西和县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翡翠明珠”,有着“千佛洞之乡”的美誉,著名的麦积山石窟...
  • 西和县是怎么来的?是从礼县分离出去的吗?
    答: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如今的西和县下辖16镇、4乡,幅员面积1861平方公里,...
  • 西和县旅游景点介绍 西和县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答: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区、康县,西与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接礼县、天水秦州区。面积1861平方公里,人43.4017万人(2011年),辖9镇11乡,384个村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先后年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 关于西和民风民俗的作文
    答:甘肃乃至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而以陇南西和县的乞巧节最有特色。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从农历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初七,整整7天8夜。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可以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它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之一。持续...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
    答:1989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和防护林建设县之中,1992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之一,并被列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一岸两翼”范围。又是甘肃省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重点县之一。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的西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