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为何要听从赵高之言陷害扶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对于李斯这个人,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了解。能从一介小吏,官居至帝国丞相,在秦王一扫六合之中大放异彩,你说能是常人吗?不,我绝不相信他是一个没有远见之人。可就是他,却在始皇归天之后,听从宦官赵高之言陷害公子扶苏,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毕竟珠玉在前,又是名正言顺,他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

然而,我们思索前因后果,不难发现,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执政理念不同

如果说是天意弄人,那便是始皇南巡之时,陪在他身边的是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而如果再往深里说,王朝倾覆的源头,不难发现与远在蒙恬处监军的长子扶苏也有很大关系。

(李斯)

始皇在他临死前,曾经写下过一封遗诏,让丞相李斯发往公子扶苏处:“参加丧事的处理,灵柩等到咸阳之后安葬。”意思其实就很明白了,这番话表明是要扶苏回朝来继承皇位。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赵高竟然截留了这份诏书,并借此隐瞒了始皇的死讯,最后还胆大包天地篡改了遗诏的内容,下令赐死公子扶苏,让胡亥上位。是什么让他这样胆大包天呢?归根结底是他看透了人心。

(胡亥)

对于丞相李斯,他不仅是始皇归天的见证者,在朝堂中还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获得他的认可,大事可成一半。而李斯这个人的弱点是什么呢?同样出身卑微的赵高自然一清二楚。那便是贪恋权势。作为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他不甘心自己退出舞台。可挡在他前面的,在始皇死后,却成了公子扶苏。

他师从荀子,一直以来信奉的是法家的帝王之术和王霸之道。

可公子扶苏呢?他师从儒学大师淳于越,是坚定的儒家学派支持者。倘若公子扶苏上位,开始奉行儒道治国,他自然无用武之地。再加上他一手促成了焚书坑儒,儒家学派人士把它视为大敌。一旦他大权旁落,而这些儒士成功上位的话,他甚至难以功成身退,搞不好还晚景凄凉。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如果真的无动于衷,而这些又是会必然发生的。

因此,即使扶苏是始皇钦定的继承人,也是有能力承担这片山河的继承者,他也不得不违心一次,同意赵高的谋划。

(公子扶苏)

而对于公子扶苏来说,儒学成就了他,却也毁了他。大秦始皇帝以法立国,以暴政立世。对于这个庞大的帝国而言,第二位皇帝自然是一位仁爱的守成之君即可,公子扶苏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始皇帝也一直视他为继承人,一直多加培养。(加重色)可是他呢?不仅辜负了始皇帝,也辜负了大秦。

一封伪造的赐死诏书传来,也不验明真假,便真的拔剑自刎,不得不说是愚孝。他但凡有点血气,知道轻重, 自然知道始皇归天,六国余孽一定会开始叛乱,大秦帝国难免有倾覆之危!可他无动于衷,浑然不加思考自己身上的担子。若他真的懂得,也应该回咸阳看个清楚。毕竟,他可是嫡长子,是一直以来公认的继承人。若是与蒙恬携带大军回来,又有哪些宵小敢以下犯上呢!

生死危机,无能为力

面临这样选择的李斯,其实心里也是备受煎熬。他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骄傲。对于帝国而言,公子扶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才情往日里有目共睹,会是一位仁厚的君主。可对于他而言,让与他政见不和的公子扶苏上位,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而这个选择,在两重威胁下,让李斯放下心神,果断的选择了同流合污。

最近的威胁自然是源自赵高,如此诛九族的大罪已经对他脱口而出,倘若意见不能达成统一,这沙丘之地,怕也会成为他的葬身之所。毕竟他只是一个文臣,此次护卫始皇南巡的将领已经被收了,容不得他说个不字。因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是虚与委蛇,还是另有谋划,这个浑水他是躺定了。

至于远的威胁,自然是树敌太多。身为法家集大成者,虽说商鞅之事让他有所收敛,可自古以来改革之下,必然会触动旧阶级的利益,得罪很多权威者。倘若没有统治者的支持,别说仕途上无以为继,就算真的丢官下野,也能图个安稳结局。

因此在这左右继承人的威胁之下,相对于政见不合的公子扶苏,平庸至极的公子胡亥显然更符合他的利益。毕竟从龙之功,他的丞相之位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权欲之心膨胀

先不提李斯为公子扶苏的岳父,单单以仁厚著称于世的扶苏在继位之后,便也不会想要除掉身为帝国功臣的他。所以,李斯参与沙丘之谋的动力,与其说是恐惧自己可能被兔死狗烹,不如说是仍然渴望着继续掌握权力。

毕竟与赵高胡亥合谋,不异于与虎谋皮。因此李斯的想法也很值得玩味。毕竟他们势单力薄,出师不正,仅凭这份漏洞百出的遗诏便能说服那些留守的臣子,简直是在质疑他们的智商,需要担的分险很大。

(赵高)

因此李斯虚与委蛇怕是更多,对于扶苏与赵高胡亥的争斗,他是乐享其成的。扶苏胜,他解释一番也能脱身,反正迟早下野,对于权欲熏心的他而言没比这更差了。而倘若胡亥胜,他便是从龙之臣。赵高作为一个宦官,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而胡亥又是平庸至极,他甚至能更进一步,达到比肩吕不韦的地步。

因此,他选择了孤注一掷,在短暂冷静之后,又陷入了某种狂热。只不过,他终究是小看了赵高,最后搞得众叛亲离,惨遭腰斩,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因为李斯和扶苏的关系不好,他觉得扶持胡亥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

因为扶苏和蒙恬的关系比较好,如果扶苏即位那么丞相就是蒙恬,李斯可能就不会被重用了。而扶持胡亥上位,李斯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为他担心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不保,如果扶苏上位,那蒙恬就会替代自己,所以他会那样做。

  • 秦朝名相李斯被实施酷刑,临终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答:结果文种被勾践赐死,范蠡选择了去经商。由此出现了一句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道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白的,汉朝的韩信就属于其中之一,结果他被吕后设计害死了。秦朝时期的秦始皇没有杀害功臣,但是在赵高最终将李斯处死。李斯是大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这时候的李斯属于只...
  • 大秦赋中王绾为什么要向吕不韦举荐李斯?
    答:2.王绾其实是一个实力派的人物。在大秦赋中他的出场还是比较少了,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在历史上的成绩还是蛮有功劳的。毕竟在当时他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当时的他觉得李斯确实蛮有才华,而且一直都是非常仰慕他了。才向吕不韦推荐他。而且当时的他出的建议...
  • 秦朝李斯被残忍处死时,说了什么遗言?
    答:帝国的创业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千古名相李斯,在临死前的最后遗言,竟无一字豪言壮语,却去憧憬起那普通人的幸福来。这真是人世间最残酷的玩笑。 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紧抱着权力二字,不死不休呢?李斯有大才却无伟魄,可见与此。 午时三刻已到,监刑官至,先命将李斯刺字,次割鼻,再断左右足趾,然后割去生殖...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为何被赵高整得死去活来?
    答:在一般人眼中,丞相李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赵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无论从权力还是威望上讲,赵高都无法与李斯相提并论,因而产生困惑:大丞相怎么就被小宦官弄死了呢?由于历史的误传,让人们放大了李斯的“大”,缩小了赵高的“小”,也忽视了权力斗争的基础—...
  • 李斯为什么要背叛始皇帝
    答:一、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因 李斯背叛嬴政主要是李斯的懦弱和无可奈何。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朝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已经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李斯这个时候选择背叛,和利益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事件牵连到了李斯整个家族的存亡。奸臣赵高和李斯之间明争暗斗也在不断扩大,李...
  • 帮忙写一篇作文有关李斯的。
    答:他妒嫉韩非的才华,设计把自己的同窗好友害死,卑鄙之极,令后人不齿。由此看之李斯的人生观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样的一个人坐在一人之下万人至上的位子上,天下黎民苍生的利益你可想而知了。的确,在权力的面前李斯已不是那个才高齐天,谋深入海的天才政客了,而是一个为君王扫清一切统治障碍的锋利...
  • 李斯为何要帮助胡亥继位,害死自己的女婿扶苏?
    答:那么李斯为什么要跟赵高合谋呢,他与扶苏之间是否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呢?遗诏公布后,朝堂上下为什么没人替扶苏说话呢?仅仅一个蒙毅逃到北地报信。法家思想,格格不入作为皇子的扶苏,在深宫的温室中长大,掌握的知识都是来自书本上的,为人生性仁善。不像秦始皇,从小在赵国市井的残酷生活中长大,性格坚韧...
  • 李斯对秦始皇一直忠心耿耿,为何最后一刻却选择了背叛秦始皇呢?
    答:不仅有才干,而且有立场,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下,李斯的立场和秦始皇站在了一起,这才赢得了秦始皇的赏识,逐渐成为了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这也被认为是李斯和秦始皇之间的知遇之恩和忠诚。李斯的确是忠于秦始皇的,他们政见相同、才干非常,但李斯的忠诚里面,还有对权对势的忠诚和对现实...
  •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谁要负主要责任?
    答:他的暴政他的残酷统治,给人民带来无比痛苦的生活,人民无法活下去,只有起来推翻他。皇帝打下天下坐天下,要让人民吃饱肚子过好日子,安定和谐生活,人民对你的改革秦朝之亡,亡在李斯。当时最有权威的是李斯。李斯处于贪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而且对扶苏,蒙恬之间有芥蒂,为了自保,听信大...
  • 李斯列传读后感 七百字左右 速度
    答: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取得了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