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梯田的特点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呈现不少特点。
每一个村寨的上方,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
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那就是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
这一结构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由于梯田既能利用山地,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所以一直是我国利用山地的一种主要方法。经过历代开发,我国梯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美丽的古梯田。如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脊梯田。
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也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
湖南省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部山区,它周边的梯田达1300公顷以上,其地势之高,规模之大,形态之美,堪称世界之最。

一、哈尼族梯田(元阳梯田)特点如下

1、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

2、地势陡,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

3、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3001多级阶梯;

4、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

二、元阳梯田 

1、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2、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3、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很久以前劳动人民就在改造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形,将坡地修筑成梯田,形成层层平地进行耕作。梯田在我国东部丘陵、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广泛分布,其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哈尼梯田”堪称世界梯田奇观,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

一、位置

“哈尼梯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南段,元江南岸,包括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全部镶嵌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时隐时现,规模宏大。

哈尼族是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于我国西南的元江(红河)、把边江、澜沧江流域的哀牢山、无量山和爱尼山地域。哀牢山梯田是居住在该地区的多个民族(哈尼、彝、汉、傣、壮、苗、瑶、拉祜等)共同劳动的结晶,但正如《哈尼族简史》所说:“云南多数的山居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则当首推元江南岸的哈尼族……”。从各少数民族耕山修田的技术来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因其开拓者的缘故,这里约4.7万公顷的梯田就被称为“哈尼梯田”。

二、特点

哀牢山地形崎岖,这些梯田既不同于印加、菲律宾梯田,也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梯田,其突出的特点有:

1.面积大,海拔高,主要位于山体中部

哈尼梯田约4.7万公顷,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约1.13万公顷之多,占耕地面积的53.1%。西南少数民族虽共居一山,但各个民族大致来说是按照海拔高低分层而居。海拔144米~600米为河坝地区,为傣族居住;600米~1000米称为峡谷区,为壮族居住;1000米~1400米称为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2000米为上半山区,为哈尼族居住,由此以上为高山区,多为苗族居住,因而,哈尼族的梯田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000米的上半山区。

2.地形坡度大,梯级多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多为深切割中山地类型,地形呈V字形发育,从江边河坝到高山峻岭,海拔落差极大,梯田也因势就坡,坡大坡缓开大田,坡小坡陡开小田,大到十几亩,小到如桌面大小。一般而言,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哈尼梯田坡度在15°~75°之间。以元阳梯田为例,坡度15°~25°的有约441.2公顷,25°~75°的有约137.6公顷;在马街乡登云、鸠妈、丫多梯田,15°~25°的也在约75.9公顷,25°~75°的有约226.6公顷。这些数字说明了元阳哈尼梯田壮观与险峻的程度。以一坡而论,少则上百级,最高级数达3000~5000级,一层一层朝着天际陈铺。而闻名于世的印加梯田不过800多级。

3.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哈尼人在哀牢山区扎根繁衍后,随着人口的增多,生产粮食一直是当地人获取生活条件的惟一方式,水稻产量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人们的垦殖中,半个世纪前元阳县梯田水稻,一般亩产就可达100千克~150千克,高的可达300千克。在“地无三尺平”、“天平岭自雄”的哀牢山,稻作农耕的生产水平已经与内地平坝地区相当。元阳在云南成为一个主产粮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向外地调出大批粮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4.历史悠久,梯田布局呈良性的生态循环

公元12世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游历梯田美景后写道:“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篇游记,使这种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称。

在哈尼人居住的山坡,每个村寨上方,都森林茂密,提供着水利、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千百级梯田生产粮食;村寨由蘑菇状寨房组合成安度人生的居所;加上江河蒸腾、森林储蓄而成的高山天然绿色水库,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三、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自然因素

1.地形

云南有94%的面积为山地,核心区元阳县则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岭,这里亿万年来受元江、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两侧低下,山地连绵,地形呈V字形发育,不易耕作。为了生产粮食,必须对当地地形进行改造,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础。

2.气候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坝峡谷因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水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哈尼族居住的海拔1400米~2000米为上半山区(2000米以上水稻很难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3000毫米),年均温在15℃左右,年日照1670小时,植被介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非常适合水稻生产,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稻作梯田。

3.水源

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坝区蒸发旺盛,水汽随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遇到冷气团而冷却凝聚成浓雾和充沛的降水。

由于植被的垂直变化,哀牢山形成大面积的高山森林,这既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巨大的贮水作用,还有强大的蒸腾作用。森林中有无数泉、溪、瀑、潭、河。境内以元江、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水资源总量26.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1.47亿立方米,是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也是梯田稻作的命脉。

四、哈尼梯田奇观形成的人文因素

1.历史上的修田和种植习俗

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有耕种梯田的传统,据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后为躲战乱,唐代定居元江南岸哀牢山区,据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云南省内特产》描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证明1200年前哈尼族的梯田耕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哈尼、彝、汉、壮、傣、苗、瑶等民族共居一山,但因居于不适合水稻生长的高度,或因文化传统除哈尼族外而少有水稻种植。

2.科学合理的管理

在这样坡度大的山区,如果没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所开之田会前功尽弃。哈尼人以树为守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的“森林-水源-梯田”系统。

在灌溉上,也有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从开沟挖渠、用工投入,到沟权所属、水量分配、沟渠管理和维修等等,无不精心经营。

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一至数个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存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也因此保持了哀牢山水、土、肥、田自然生态的完整,在今天看来,堪称生态农业的典范。

但是,在这样的地形区,惟一不足的是,由于山高岭峻,出门就要爬坡上坎,其劳动强度和难度比平坝地区要大许多倍。因此,“哈尼梯田”更加突现哈尼人的勤劳、智慧。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和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

6 浏览3402017-03-09
哈尼梯田的四绝分别是什么??
哈尼梯田有“四绝”:一绝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二绝地势陡,从15度的缓

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
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仅汉文字史料记载就有 1300 多年的历史,中国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其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 17 万亩梯田,其中集中连片的达上万亩,从山脚到山顶 级数高达 3000 多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内涵深厚、独特、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用水的独特方式,对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文学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特点。哈尼族与其它各民族平等相等,和睦共处,这种人与人和睦相亲的特点,也是红河哈尼梯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它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是中外任何梯田都无可比拟的;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日益加快和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红河哈尼梯田理应得到世界级的珍惜和保护,理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 我国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哈尼族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就是哈尼族梯田了,梯田代表着哈尼族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一个独具天工的伟大杰作。处在高原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哈尼族人们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还开创了新事物,不得不说,哈尼族是一个智慧勇敢的民族,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
  • 很多人在说哈尼族人的梯田提醒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你能说说其生产特色...
    答:也是补充生存资源的绿色宝库。 (二)哈尼族梯田文化是人与自然 和谐的产物 哈尼族梯田文化是人类顺应自然、遵 从自然,又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创造,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 一方面,哈尼族梯田是哀牢山地貌环 境下因地制宜的巧妙创设。哀牢山为云岭 山脉的一个分支,苍苍茫茫,绵亘千里, 和与之...
  • 哈尼梯田的水系特征是
    答:该梯田的水系特征如下:1、哈尼梯田的水系分布呈树状结构,每一级梯田的水源都来自上一级梯田的尾水,通过暗渠输送到下一级梯田,这种树状水系结构保证了每一级梯田都有充足的水源。2、哈尼梯田位于亚热带地区,降雨充沛,为梯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哈尼族人民通过修建水渠、水塘等水利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并...
  • 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的秋日梯田,独具一格的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由于哈尼梯田地势特殊,峰顶地势较高,容易遭受太平洋夏季风的热湿空气的侵蚀,全年雨量充沛;而且这里的温度很高,温度也很高。哈尼族的祖先,利用地形和地形,在这里建造了一片梯田,水源来自高山,从更高的地方流淌下来,将水资源均匀分布,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梯级文化风景。云南是一个旅游区,到底有多美?
  • 哈尼梯田有什么特点?
    答:这一特点也是云南水文化特别丰富的原因之一。当地少数民族的水文化包括水的概念,水与宗教的关系,水与社会活动。诸如此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云南傣族人非常流行的“泼水节”,今天我们可以直接参与其中。云南水资源在这里,水不仅达到了补充生命能量、灌溉食物的目的,还具有一定的神圣意义。哈尼梯田说到当地...
  • 红河哈尼梯田所在省份
    答:哈尼族垦殖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
  • 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的秋日梯田!独具一格的哈尼梯田是怎么形成的?
    答: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元阳的梯田,这个位于云南南部的县城,却有着如此惊人的风景。梯田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出名的梯田就在元阳。元阳的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经过千年的历史,一手一锄开创出来的。哈尼族人在家乡被占领,不得不放弃原本的家乡,来到元阳,当时的元阳只是一片荒山,是哈尼族人一手一锄头辛苦开创...
  • 哈尼族梯田的特点有哪些
    答:哈尼族梯田 在每一个村寨的上方,都会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这里是水源、柴薪、炭火的供源地。在村寨的下方,是层层叠叠的千百级梯田,为当地的哈尼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两者之间,则存在着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而江水位于梯田的下方,梯田里的水汇入江河,然后河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并形成降雨,重新...
  • 哈尼人因地制宜,修筑的梯田位于哪里?(请不要答非所问,谢谢- -)_百度...
    答: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
  •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好在哪里?
    答:哈尼梯田湿地分布于海拔 144—2000m、坡度在 15—75。的山坡上,具有独特的垂直特征,高程变化是其垂直特征的主要驱动力。村民的房屋根据地势坐西向东,错落有致。村寨上方,是茂密的森林,为梯田提供水源;村寨下方,层层梯田从西向东缓缓地延伸到河谷一带,500多亩,大约2000多级。这一生态系统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