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军开战为何总是要将军打头阵决胜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4

其实这都是影视剧的效果。如果真的两军决胜负,只有将领来打一下,那打仗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根本就不需要后面有多少人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也就无从由来了。

一般情况下,越是高级将领越会躲在幕后。如果只是单纯的小打小闹的,基本上他们都不会出面的。在大的战场里面,他们是位于军队中央的。站在战车上,观察着战场的局势变化。然后旁边就有一个鼓手,将军做各种动作,鼓手看着将军的动作而敲鼓,以此来指挥军队作战。

所谓的打头阵,只是电视剧里面才有的。当然也有不少枭雄气质的人物,所谓过五关斩六将。如果单纯的只是杀将领的话,没人能比得过关羽。但是他过关斩将是从百万军中取首级,而不是单纯的跑到军前叫嚣,然后某个将军跑出来跟他对打。

现在电视剧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假的,很多完全都不能信,甚至于古装的东西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的。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女的跟着男的浪迹天涯的那种,都是扯淡,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啊,古代女的是深居闺阁之中。



古代行军打仗,两军相遇都是将军现在前面骂几句狠话,之后将军先决斗打头阵。首先是因为两个主将打,如果能把对方主将打败,几乎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没了主将对方必定人心涣散,战斗意志全无,这样也能提高我方士兵的气势,敌方主将都死了还怕个什么,各个都会勇往直前。

其次就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打仗可不像现在这样这么多的战术,那时候打仗都是有规律的,比如不能偷袭我,要等我们双方摆好阵型再打,所以打仗也有一套流程,主将先对垒也是流程中的一部分。

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战争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多数都是电视剧要这样拍,把主角拍出来,实际上将军都是在营房中指定计划,被排出去了也是底下的将领,真的将军不可能上前线,电视剧如果这样拍,主角的戏都要没了,主角就只能用在房子里面指定作战计划,都不能横刀立马的电视剧谁看啊。



首先,两军对垒将军先决战一番是传统,就像当年的春秋诸侯之间斗争都是派出一部分代表,然后决出胜负代表是否为整场胜利一样,将军们先打仗也一样,主要是为了如果能够拿下对面的将军的话,对面可能就会军心涣散,如果多几个将军下马,基本上对面可能就会投降不干了。

然后传统虽然是传统,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打的,比如敌军将军很厉害,自己又在城墙里死守,也不一定非得出去和敌方死磕,如果是远来之军攻城的话,往往会因为粮草补给太麻烦而撤退,所以只要死守就可以最小的代价让对方撤军,然后敌方还想干的话,就会有另一种方法了,哪就是骂阵,骂阵往往也是把敌方将军逼下来互相单挑。

当然,除了这种互相阵前斗殴的,如果是两方在城外大军互相冲击的话,将军也会有身先士卒的,两方将军在将军交战时,如果能拿下对方将军,无疑是能提高我方士气的,并且身先士卒也可以让部下产生亲属感。



擒贼先擒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两军对峙,将军才是主心骨,士兵虽多,但是没了很好的指挥的话也只能乱成一锅粥。士兵们听得还是将军们的话,一般都像顺头羊一样被随意指挥。将军都没了,该往哪里走呢?只能如同困兽任意宰割了。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高处总会有一个总指挥挥旗,那就是大将的指令。

况且在那个时候一个主帅就是士兵们的底气,如果这唯一的动力都被别人斩于马下了,那他们肯定是以为是老天不让他们获胜的,所以他们一定是直接抱着兵器逃跑了。本来打仗就不是心甘情愿的,谁不想抱着老婆热炕头好好过日子啊。

古代人做事情的时候很听从上天的安排,事情的偶然和必然总是会认为是上天的旨意。如果自己的将军打赢了,那士兵的士气就会被很大的鼓舞,冲锋陷阵也会更加勇猛,这就跟打仗时敲战鼓是一样的吧。行军打仗士气是最重要的,他们需要不停地去鼓舞。



在很多小说,评书,包括电视剧当中往往给大家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就是古代两军交战的过程中,打仗往往是这样进行的,两军交战,然后双方叮咣一顿打之前都是由两军主将先来一顿打,然后决出胜负之后,胜的一方士兵再一冲击,对方立刻就被击溃,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么?

比如我们来这样的一段描述,下列这个场景,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小说演义中:

士兵排好阵型。双方的将领,乘白马或红马,持长枪或大刀,着银盔或金甲,纵马出列,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此时对方军队中既不用乱箭射他,也不用群起殴他,竟然也是一样,闪出一员骁将,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接着,就是两个人的单挑。其实这很扯淡,古代行军打仗主帅居中军大营,调动指挥,层层保护,能攻进中军大营的,离全军覆没已经不远了。可别相信白痴的电视剧。

将军是个和个人功夫不沾边的职业,甚至是瘸子残废,胜于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统筹补给、协调部卒。极少数将军亲自上阵杀敌的,比如岳飞、霍去病、窦宪基本都是亲帅骑兵长途奔袭,亲力亲为,与战术关系密切。即使岳飞上阵都是队伍阵型搭配,左右各司职责,从来不是无脑冲锋。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小说作者的一厢情愿,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多么霸气,多么英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仗剑走天涯的”的原始向往,小说作者也是如此。



  • 古代将军出征前为何都要回家一趟呢,里面都什么秘密?
    答:在古代的时候,将军在出征之前,都要回家一趟。我认为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因为古代的时候,一场战争往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将军在离开之前要回家做一些准备,和家人告别一下,这是人之常情。不管是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在现代,都避免不了战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越来越高,连同交通也越来越...
  • 狄青具有什么军事才能?
    答:第二天清晨,当宋军营中整好队列旗鼓,各将领在帐前等待号令的时候,狄青已率军越过昆仑天险,下令后面诸将迅速率队跟上。宋军就这样巧越昆仑关,直扑侬智高的巢穴邕州。 侬智高听说宋军已向邕州扑来,一时乱了阵脚,慌忙派兵迎战。正月十七日,两军在邕州附近的归仁铺遭遇,狄青按照出帅前制定的方略,让步兵打头阵...
  • 谁厉害得连岳家军五将打不过,岳帅无奈挂免战牌?
    答:最后无奈挂了免战牌,他就是金弹子,也是金兀术的侄子。当时金弹子出来的时候,牛皋想要去会会他,这个牛皋其实没啥本事,但是每次都喜欢打头阵,可以说勇气可嘉,结果碰到金弹子,被金弹子三锤打的双臂酸麻,直接跑了,董先看到以后,也想去挑战一下,结果没到七八回合,也抵挡不住,这一下就惹恼了余化龙...
  • 古代皇帝占有欲都很强 成吉思汗为何还将自己妃子赏赐部下
    答:这术赤台也不是一般人,他本来是扎木合的手下,由于不满扎木合的残暴统治,于是带领大军归附与成吉思汗,然后就跟随着成吉思汗参加一统蒙古的伟大战争。他极其擅长骑射,骑术了得,也因此深得成吉思汗器重。而且他还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将军,每次上阵杀敌都是他一个将军打头阵。在之前讨伐克烈部的时候,...
  • 昆阳之战中,刘秀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答:驱赶老虎、豹子、犀牛和大象等猛兽打头阵,又请了一个身高二米多的巨人顶在阵前助威,自从秦、汉数百年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刘秀这一边,守城的人马加起来不到一万人,面对大兵压境,如何迎敌,将是个问题。 王邑的实力完全可以辗压绿林军,似乎屠城已成必然。然而,结局让人大跌眼镜,刘秀以三千人的敢死队...
  • 古时候打仗的时候,人多就一定有用吗?
    答:对于谢玄的建议,前秦领导层均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如果,让骑兵打头阵无异于送死。可是,苻坚和苻融这两兄弟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如果,趁着晋军渡河时,让骑兵轻装上阵,闪击晋军,势必会挫败敌方。最终,在苻坚的指挥下,前秦全军后撤,给谢玄的骑兵留出进攻的空间。苻坚的作战思路是没错的,两...
  • 因为李广的原因卫青未能围歼单于,回朝之后李广会怎样?
    答:汉武帝面授机宜,不让李广打头阵,李广坚持要当先锋,结果是李广带着怒火离去,这也是导致他迷路的主要原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五路大军走丢了两路,卫青那一仗打得很艰苦,最后还被误认为是自己逼死了李广,也遭到了李广之子李敢的报复...
  • 话说战争
    答:波斯士兵在逃生欲望的驱使下拼命反抗,而雅典人本次战役的伤亡大多发生在这里,包括雅典军政长官卡利马什,以及十位将军中的两位都在此牺牲。最终波斯人在损失七艘战舰以后,大部队得以安全撤退。此役波斯军队共阵亡六千四百人,而雅典方面仅仅阵亡一百九十二人。双方阵亡数字的悬殊差距充分体现了希腊密集阵对波斯方阵的压倒性...
  • 隋唐第一悍将秦琼,是不是经常在战斗中偷懒?
    答:”这时候的秦琼秦叔宝,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出了隋唐第一悍将的威名,以至于他的大铁枪插在两军阵前,几十个王世充部下力士都拔不出来——估计也是不敢拔,怕下次见面的时候秦琼找他们要枪。秦琼的那杆大铁枪,成了大唐镇国之宝,在几代君王之后,还在大型祭祀...
  • 伊阙之战的结果及影响
    答: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兵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