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都要求35岁以下,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35岁到60岁的人可以找什么工作?

三十五岁就像是人生的一道坎,一旦迈过去了许多人就会觉得特别迷茫,你也就相当于是步入了中年,这个时候正是你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心理承受的压力正是最大的时候。你一旦过了三十五岁,再从新找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你就需要在原公司晋升,成为公司里面别人不可替代的人。要么就是你自己辞职去创业,在以前的职业生涯里面已经有了经验和人脉,然后自己去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5岁是道坎,超过35岁就不能报考公务员了。其实并不仅仅是公务员,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招聘单位都显示招聘条件是年龄不超过35岁。事实上,他们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企业是需要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年轻人虽然花前月下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正处于人生的最好时间,通宵加班,第2天照样有精神。父母正年轻,没有家庭拖累,精力也十分充沛。过了35岁,身体就走下坡路,而这时候孩子父母,各种问题就来了。

那已经过了三十五岁的人们该何去何从呢?那首先就是可以自主创业,三十五岁往后你已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成熟人了,是有了许多的人生阅历的,并且自己也有了一定的人脉,身体状况也不错,而且还有一些积蓄,因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梦想去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

事实上,我们可以走的道路是有千千万万条的,如果说我们不可以要求社会适应自己,那我们便只可以自己去适应社会的要求。已经过了三十五岁的人们找工作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但是只要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一定会受到企业的欢迎的。

35岁以上一般都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介绍、猎头等
35岁以下更多可以通过社会招聘所得

“35岁”就像一个闪着红色光芒的警示符。

对个人而言,那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机会越来越少,似乎应该跨入一个人生新的阶段,如果依然没用取得一些让你能站稳脚跟的成绩,那么未来仿佛岌岌可危;

对公司而言,尤其是小私企,如果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35岁,这个团队将不再具有创新力、活力,一家缺乏生命力的公司,懒于奋斗的公司,大概会命不久矣。

一、一家公司对员工年龄的要求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     公司性质

公司性质包括国企、私企、外企、政府、事业单位等……一般而言,私企对于年龄的限制要多于其他企业。

(2)     岗位要求

比如导购这样的岗位,对于年龄的要求比较明确,更加偏爱年轻人。

(3)     职位级别

高管职位的年龄要求会宽一些。

(4)     行业性质

以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为例,年龄要求35岁以下,这跟IT行业和该岗位对脑力体力的要求都有关系。

(5)     老板认知

老板A:年龄大的员工工作经验丰富,成熟稳重,家庭压力大不易跳槽撂挑子,吃苦耐劳,知道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忠心。

老板B:年龄大的员工像一潭死水,麻木没有干劲,得过且过,思维固化,工作能力也没有更大的提升,不如新鲜血液更加能让公司成长。

(6)     其他因素

可见并非所有的公司和岗位都是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言。哪怕是招聘信息上标注出来年龄,也未必是硬性条件,应该根据应聘候选人的综合情况决定。

在我之前从业的某行业某公司,老板甚至要求过员工年龄不得超过30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的情况。

又希望这个人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能够胜任该岗位,又要求这个人非常年轻,甚至不仅要求一个员工如此,还要求公司整个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二、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去做什么了?

(1)晋升:一步步升级打怪,成为管理人员或者技术骨干,成为公司无法替代不可或缺的人,那么35岁的年龄分界线跟你没有关系。

(2)跳槽:跟前者背景类似,但是有能力去到更好的平台发展。

(3)主动辞职自主创业: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或技术、或资源(包括人脉和社会资源等)、商业运作能力、资金等,得以自己创业并且生存下去。

(4)被动辞职(辞退/裁员):

首先从个人情况分析,被辞退的人,一种可能是已经没有更高级的能力提升,一直在重复过去的经验,工作内容含金量低,可替代性高,对于公司而言,甚至不如招聘新人简单培训马上上手;

还有可能是,平时工作表现不错,有自己的副业,生存能力强,斜杠青年,但是岗位本身对工作要求不高,对人的要求不高,提升空间也不大,公司不再需要的情况。

再者,看他们去处。生存能力强的人,拥有一技之长的人,离开公司依旧可以生存,可以做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己去创业,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可以学习一些对年龄要求宽泛的新技能,再就业。

还有一些人,什么都没有,自暴自弃,长期不再工作的人也有。

(5)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单独提出来说:

那就是他们可能回家做了全世界最累最忙还没有薪水的“全职妈妈”或者“全职奶爸”。



人们之所以会在招聘的时候尽量的招聘35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原因就在于35岁这个年龄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尴尬的年龄。因为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讲,他们处于一个身体体能向下滑坡,同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因此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的牵挂。而对于那些35岁到60岁时间的工作者,他们往往有三种不同的境遇,有人会身价倍增,有的会将就而活,有的会独当一面。
身价倍增 节节攀高


第一种就是由于自己自身能力的突出,会出现被企业疯抢的状态,这种人他的身价往往会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节节攀高。往往处于这种情形的人,他们都是在某一行业经过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以后,有了一定的名气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能力的人。即便他们年龄已经达到了35岁甚至35岁以上的一个中年阶段。但是他们也没必要为自己的中年危机而感到发愁,因为他们自身实力的存在,会使得很多的企业来进行争抢,希望把他纳入自己的麾下。这种人往往是年龄越涨,阅历越丰厚,经验越老道越吃香。应聘无门 生活而活

面临这一情形的人们,他们相对于第一种来讲,其实他们在自身上是有很多不足。也许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但是毫无起色,这一点可能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因此会导致在35岁甚至中年阶段的时候,他们往往成为中年危机最受伤害的那一批人。在此之后会造成他们的失业,因此,当他们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应聘无门的情况。而在此之后,为了维持生计以及来承担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他们会选择用体力去换取一些价值相对较低的报酬。虽然说这一群体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光鲜亮丽,但是他们却在如今社会当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能力强悍 独当一面

这种人往往会选择在到了自己中年的时候进行创业。由于自己前期的努力工作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会选择开始完成自己人生的理想,向自由的一方面发展。通过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摆脱为别人打工的状态,转而由自己来进行创业,开始为自己人生理想而奋斗。这一类人往往会有两种结局,第一种是在自己的奋斗之下打出一片天地,第二种会使得自己丢掉往昔富足的生活。这一类人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他最初其实是拥有着很多人羡慕的富裕生活,但是在后来他却丢弃了自己富裕的生活,转而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举。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境遇,其实到了35岁以后这种在体力竞争上不如年轻人,在生活压力上又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的中年状态的时候,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个年龄之前尽量的去提升自身的价值,完善自身的能力。以此来应对将来自己所要面的临压力。



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难,重点是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判断,了解自己的优势,年龄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做工作,这样才能做孩子的榜样。

现代社会不比10年前了,技术更新太快,各种新东西新行业层出不穷。企业招聘大多是招新人,都会选择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的(高学历不是死读书,我公司有很多新来高学历的,他们的品质和做事能力改变了我曾经的偏见)新人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强,暂时没有生活压力,敢拼敢做!进入职场假设前两年你还在摸索阶段,那么25岁就应该基本要定了。

从25到35岁这十年是黄金时间。任何职场人都要把握好这段时间,你要么职位越做越高,要么人脉越来越广,要么自己出来做,反正要有所成绩。否则到了35岁你再出来找工作时拿什么跟年轻人比呢?说什么工作经验都是扯淡,现在很多东西更新换代太快了,旧经验不一定适合新环境,有一个好头衔(比如原单位主任或经理)比经验好使多了。

这个岁数都已经工作10年以上了,应该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找原来工作相近的,做起来也比较轻松。如果想跨行业,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具备条件了,如果想从头开始学,那一定要有一定的动力或者比较大的兴趣。中年人没有容易的,不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你所羡慕的人也有他所羡慕的人,过好自己吧。



在35岁时他们可能高升高管了,毕竟在企业里,35岁是往上升职位的起点,年纪有时候沉积下来的都是资历。企业使用员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价值,35岁左右的人也是职场老人,他们的用人成本远远高于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而频繁的跳槽就更不能证明自身价值了。

当然,并不是一概而论,职场是残酷的,企业永远只是站在自身立场思考问题,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使命和宗旨。但是客观环境如此,35岁确实是职场很艰难的一道坎儿,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敢闯敢干,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发掘出来,这样通过时间的积累,到了35岁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身之所”。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根据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35到60岁的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要么都自己创业,要么是猎头公司主动挖,根本不用自己找工作。

  • 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35岁以下,那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_百度知 ...
    答:1. 尽管某些职位在招聘时会设定年龄上限,但这并不意味着35岁以上的求职者就没有工作机会。2. 实际上,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仍拥有多样化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机遇。3. 转行是一种可能,如果原行业不再符合个人需求和职业规划,转行至新的领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4. 自主创业也是一条路径,对于有激情和能力...
  • 找工作时单位都要求35岁以下,那35岁以上的人怎么办呢?
    答: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但太多岗位默认把招聘门槛放在了“35岁”这条线上,是一种不公平。毕竟世间亿万人群,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确保一路畅顺,永不触樵。35岁不是原罪,只是必须到来的岁月。
  • 找工作普遍要求35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干嘛去了?
    答:大部分情况下,同样的工作35岁之内也可以胜任,那么招聘35岁以内的求职者,一方面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因为工龄段,工资可以给的低一点;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更旺盛,投入产出比会更大。既然是双赢的结果,大部分公司要求入职年龄35岁之内了。具体分析如下:第一、35岁以内和35岁以上的职场人,有什么...
  • 为什么许多岗位都有35岁的年龄限制?这是一种歧视吗?
    答:企业往往将35岁视为人力资源的分水岭,认为年长员工在精力和体力上不如年轻人,可能需要更多休息,如熬夜加班的适应性降低。同时,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重,请假照顾家人等情况更为频繁。此外,雇佣年长员工的成本可能相对较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设定了35岁的年龄限制。然而,35...
  • 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答:继续学习: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进修或转岗:可以通过进修或转岗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技能,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总之,35岁以上的人仍然有很多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可以通过转行、自主创业、继续学习、进修或转岗等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发展...
  •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35岁到60岁的人可以找什么工作?
    答:35岁是道坎,超过35岁就不能报考公务员了。其实并不仅仅是公务员,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招聘单位都显示招聘条件是年龄不超过35岁。事实上,他们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企业是需要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年轻人虽然花前月下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正处于人生的最好时间,通宵加班,第2天照样有精神。父母正年轻,没有...
  • 企事业单位招聘年龄一般35岁以下,那么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呢?_百度...
    答:企事业单位招聘年龄一般35岁以下,那么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呢?我们平常正在看招聘职位的过程当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企业单位也罢或是机关事业单位也罢,招人新入职员工的需求上,在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内容,就是关于新入职员工年龄限制,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35岁以下这样的一个年龄限定。因此很多...
  • 招聘都要求35岁以下,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呢
    答:人们之所以会在招聘的时候尽量的招聘35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原因就在于35岁这个年龄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尴尬的年龄。因为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讲,他们处于一个身体体能向下滑坡,同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因此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的牵挂。而对于那些35岁到60岁时间的工作者,他们往往有三种不同的境遇,有...
  • 企业招聘年龄一般最高到35岁,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
    答:有能力的人不会有职业瓶颈期,不会在35岁的时候出去找工作。并且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可能已经成为了公司中的高管,特别有奋斗力。如果能力不出众,就极有可能在30多岁的时候被裁掉,就需要重新找工作了。这个时候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去一些小公司中当普通的职员,勉强赚一些钱养家糊口。职场...
  • 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答:很多单位在招聘人的时候都限制在35岁以下,是为了保持公司的活力。让公司能够进驻新鲜的血液。并且大部分找工作的人也都在35岁以下。因为35岁以上的人基本上工作已经稳定,如果工作没有稳定,他也会有一定的顾虑。选择去创业或者是往管理层走,并不会选择从基层开始打工。而且很多35岁以上的人大多数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