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水电站的历史沿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丰满大坝谁建的?有过什么历史?

丰满大坝是日军在1937年侵占东北吉林省片区时建造的,1948年解放东北后由中国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
日伪入侵时期1942年11月初具规模,大江截流,水库开始蓄水,1943年3月25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撤退大坝还未完工,电站机组安装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50%,完成总工程量的87%。大坝总长1080米,高91.7米。库容量为108亿立方米。
丰满大坝的建立是一段无法抹杀、难以忘记的历史,是中国劳工被日本人奴役,中国东北被日本侵占的血泪史,日本人当时通过谎报做工地点或编造优厚待遇,以“吃好住好大工价,三年期满免费送回家”为诱饵,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从关内共骗招了11万人。

扩展资料
丰满劳工纪念馆
1938年以后,由伪满水力电气建设局工程处指定今丰满劳工纪念馆附近一带的沟坡为死难劳工的埋葬区。那里有三条100多米长、6米宽、4米深的天然沟渠,扔弃和浅埋了无数的中国劳工。当年因死难劳工过多,这里白骨蔽野,成为野犬吞尸的凄凉恐怖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死难劳工,人民政府建立了丰满劳工纪念馆。1964年,在纪念馆前为死难者建起一座纪念碑,上镌刻“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1984年,吉林省政府公布丰满万人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满大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满水电站

1937年4月兴建,当时是日本侵占东北时期,算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1942年大坝蓄水,1943年5月29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日本投降后先是苏联接手,据说被拆掉几台机组,后来我国自己接管。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丰满发电厂还尚未竣工,总投入资金2.37亿日元,电站机组安装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50%,完成总工程量的87%。

8月20日,苏联军队进驻丰满,次年4月11日撤走,但他们以缴获战利品的名义,将已投入运行的2号、7号机组,和正在安装的3号、8号机组,及尚未安装的5号、6号机组的主体部件强行运往苏联,只剩两台厂用机组和1号、4号机组维持最低发电需要。

据当时的技术人员估算,拆走的这些设备在当时价值高达14万美元。1950年2月14日,《中苏协议》中确定:苏联应将在中国东北从日本人手中获得的财产,也就是一批工厂、矿山的机器设备无偿地移交给中国。但这些设备至今仍未予以归还。

1946年国民党接收后,原资源委员会曾派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的美国顾问卡登和中国工程师去研究修复计划。当时曾提出炸低溢流堰,用降低水库水位来保大坝安全。但因当时条件很困难,东北也快解放,只凿掉了少量混凝土,没有继续进行。

1948年3月8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向即将撤退的吉林守军下达了蒋介石“撤退前必须彻底炸毁小丰满堤坝和发电厂全部设备”的手谕。

当晚,当班运行值长张文彬面对破坏电厂的国民党军队,机智周旋,确保了发电机组、压力钢管完好无损。翌日,饱受磨难的电站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东北解放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现有机组为1台6万千瓦,2台6.5万千瓦,5台7.25万千瓦以及1台1250千瓦小机组,共计装机容量55.375万千瓦。

扩展资料:

丰满发电厂由原东三省电力调度总司令孙继超(1928—2009)设计,1937年日帝侵占东北时期开工兴建,至1945年战败撤退时,完成土建工程的89%,安装工程的一半。

原计划装机8台各7万千伏安,2台厂用机组各1500千伏安,共计装机容量56.3万千伏安;还留有2个压力钢管,可再扩装2台机组。

1943年开始发电,至1944年已安装好4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其余2台大机组在安装中,还有2台大机组的部分设备也已到货。

其中3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的水轮机由瑞士爱雪维斯公司供应,配装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发电机;另3台大机组的水轮机由德国伏伊特公司供应,配装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发电机;还有2台大机组是仿造日本的日立制作所。

日本投降时先由苏联红军接管,拆走了几台机组。后来我国接收时,还剩下2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合计14.3万千伏安,相当于14.25万千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满水电站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丰满发电厂还尚未竣工,总投入资金2.37亿日元,电站机组安装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50%,完成总工程量的87%。8月20日,苏联军队进驻丰满,次年4月11日撤走,但他们以缴获战利品的名义,将已投入运行的2号、7号机组,和正在安装的3号、8号机组,及尚未安装的5号、6号机组的主体部件强行运往苏联,只剩两台厂用机组和1号、4号机组维持最低发电需要。据当时的技术人员估算,拆走的这些设备在当时价值高达14万美元。1950年2月14日,《中苏协议》中确定:苏联应将在中国东北从日本人手中获得的财产,也就是一批工厂、矿山的机器设备无偿地移交给中国。但这些设备至今仍未予以归还。
1946年国民党接收后,原资源委员会曾派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的美国顾问卡登和中国工程师去研究修复计划。当时曾提出炸低溢流堰,用降低水库水位来保大坝安全。但因当时条件很困难,东北也快解放,只凿掉了少量混凝土,没有继续进行。
1948年3月8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向即将撤退的吉林守军下达了蒋介石“撤退前必须彻底炸毁小丰满堤坝和发电厂全部设备”的手谕。当晚,当班运行值长张文彬面对破坏电厂的国民党军队,机智周旋,确保了发电机组、压力钢管完好无损。翌日,饱受磨难的电站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东北解放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现有机组为1台6万千瓦,2台6.5万千瓦,5台7.25万千瓦以及1台1250千瓦小机组,共计装机容量55.375万千瓦。相当于总容量63.9万千伏安,超过了日本原设计的56.3万千伏安。通过1回154千伏和5回220千伏高压输电线分别向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地送电,是东北电网中的一座骨干电站,不仅提供大量电量,还起到系统中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重要作用。
丰满大坝全长1080米。左侧为溢流坝段,为孔口式溢流堰,堰顶高程252.5米,有11个孔,各宽12米、高6米。设计泄洪量9020立方米/秒,校核最大泄量9240立方米/秒,用差动式跃水槛消能。发电厂房位于右侧,长189米、宽22米、高38米。



40年代刘俊才任水满电站总工程师。建国后调一机部。

  • 丰满水电站的历史沿革
    答:1948年东北解放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现有机组为1台6万千瓦,2台6.5万千瓦,5台7.25万千瓦以及1台1250千瓦小机组,共计装机容量55.375万千瓦。
  • 丰满水电站历史沿革
    答:丰满水电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电站尚未竣工,苏联军队在撤离时,拆走了部分设备,导致损失巨大。1950年,《中苏协议》虽提及归还部分财产,但这些设备至今仍未归还。国民党接收后,曾计划修复电站,甚至考虑过炸低溢流堰以保大坝安全,但因条件限制未能实施,仅部分工程进行。1948年,国民...
  • 吉林地名的来历
    答:吉林历史沿革 吉林历史久远,早在40000到70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沃土上劳动、生息和繁衍。按时间顺序 周为肃慎地,汉为挹娄、扶余地,唐为渤海地,辽为上京、东京等道,金为上京、咸平等路,元属辽阳行中书省,明为女真地,领于奴儿干都司,清初为吉林将军辖区,清末民初为吉林省。按地理民族 除汉族外,还有三大族系...
  • 丰满水电站的历史沿革
    答:1948年东北解放后,即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现有机组为1台6万千瓦,2台6.5万千瓦,5台7.25万千瓦以及1台1250千瓦小机组,共计装机容量55.375万千瓦。
  • 丰满发电厂历史
    答:丰满水电站的历史沿革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丰满发电厂还尚未竣工,总投入资金2.37亿日元,电站机组安装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50%,完成总工程量的87%。8月20日,苏联军队进驻丰满,次年4月11日撤走,但他们以缴获战利品的名义,将已投入运行的2号、7号机组,和正在安装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