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里的第7段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3
紫藤萝瀑布第11段最后一句话理解

照应开头,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焦虑和悲痛消失,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决心要振作起来。

查看文章
七年级课文解析2007年09月01日 星期六 21:47一、单元编写意图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 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进入初中学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一 个12岁少年,对未来展开了新的憧憬和想望,追求美好的人生,是孩子们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起点上,一个12岁的少年,也将面对种种困难。集中地阅读以人生 为主题的课文,是初一新生非常需要的,从中可以得到非常有益的启示。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就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领域,可想的,可说的,可写的,太 多了,把语文与自己的生活首先联系起来,就打通了联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渠道。


选编这个单元,又注意到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力求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 《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小时候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 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生命》从动物、植物、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 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虫蚊、土砾、癞虾 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从体裁、时代、国别上说,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教材使用者不难发现编选的匠心。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近。《在山的那边》是 从小时候的憧憬和想望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 易激发兴趣。《生命生命》说的几种生命现象,都是常见的,可是一般人往往熟视无睹,课文大有开发心智之效。《紫藤萝瀑布》虽然说到当今少年未曾经验的遭 遇,但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紫藤萝花是令人喜爱的。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 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习情绪趋 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二、课文和练习说明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分两节,前一节写“小时候”,后一节写“今天”。小时候就有 一颗不甘蛰居闭塞山区之心,但是认识是幼稚的。长大后,感悟了,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信念。只要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懂得“海” 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是理想的天地,无座数山就是通向理想之路,就可以把握全诗的意蕴。联想任何一种理想和奋斗,都会感到越读越亲切。事情往往是这 样,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达到目的地的,要翻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境界。失望是因为对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认识深化了,就可以战胜失望,乃至不再 失望,就能够“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诗人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认识深化的过程。这首诗对人生是一个很好的艺术概括,当我们经过一番奋斗不能实现理想因 而感到沮丧的时候,想起这首诗,就会鼓起信心,继续奋斗,继续前进。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 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 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 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值得咀嚼。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 课文,足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 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


《生命生命》,先写三个关于生命的事例,再写三点思考,三个事例,先写小飞蛾,是动 物,再写小瓜苗,是植物,最后写自己心脏的律动。三点思考,内容很相近,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不举大象狮子老虎 等等庞然大物,只说一只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说明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到大道理,是很能启人 心智的。作者的思考也善于展开,一连说了三点。这对学生也很有启发。


《紫藤萝瀑布》的主旨也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一 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抒发自己由焦虑和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将主题提升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 但永远前进的哲理上来。这篇课文对于学生的观察、感受、联想、思考都很有启发。从中也可以领悟,对生命的思考,既可以来自自身,也可以来自生物。一切有生 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


《童趣》很有情趣,三种物外之趣都是视觉加想像形成的,这种想像是把对象“大”化、美化、理想化,诸如蚊子成了白鹤。这一篇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内容有趣,就不至于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读懂了,会对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产生好感。


下面再说说练习。练习称为“研讨与练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是需要自己动口动手做口头练习或书面练习的,有的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合作探讨的。


每篇课文只有两三道题目,五篇课文总计才14道题,体现“少做题,多读书”的原则。


14道题,大体可分五类。


朗读和整体把握;


语言品味;


结合课文内容的练笔或练说;


比较阅读;


搜集有关资料;


这里,分类作些说明。


朗读是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每课练习都有朗读的要求。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种要求,语言的表述是不可能精细化的,“课标”对四个学段的朗读要求,措词完全一样,当然不是说对初中生的要求跟小学生一个 样。一方面,课文的程度在逐步提高,朗读不同程度的课文,要求不同水平的朗读能力,一方面,语言、语调和感情三个方面都是难以表述其区分度的。总的原则 是,要求,朝着总的目标,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整体把握题,根据课文特点,选择不同策略,以求更好更快的把握。例如,《在山的那 边》要求“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把握了这两个基本形象的意蕴也就可以说把握了诗意。《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叙事性作品,要 求“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从事与理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都有议论,则要求从自己的见闻中举例印证,从举例 中即可了解学生把握文意的准确性。


语言品味题,仅设计了一道,因为诗歌语言有高度凝练的特点,所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含蓄的词语,细加品味。


每篇课文最后一道题,有的是练笔,有的是比较阅读,有的是要求搜集资料。这些题目是 根据“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大原则设计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读了《在山的那边》,要求“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要求写自己与困难作斗争的经历和经验教训。《生命生命》一课有同题文章的比较阅读。《紫藤萝瀑布》则要求搜集资料,扩展阅读。 所有这些,意在学用结合,既走进课文,又走出课文,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语文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提高能力。


三、本单元教学的两个问题


1.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是初中学段第一单元,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步,开局关系全局,至关重要。按照课程标准,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开局就应该有个新的学习方式。


教师与学生都在老路上走惯了,现在要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可,非进行系统的改革不可。


“课程标准”内容相当具体,为使每一课的教学充分体现“课标”精神,本单元教参逐课提供了“教学设计”,大的原则和具体的操作都有了,这里不必再说,这里只说说用好课标,用好教参的一个根本办法。


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呢?


根本的办法就是备课时要先当学生,而且是按照课标精神先当一回学生。


例如,课标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备课,就来个探究性学习,先不看教 参,也不找资料,独立地探究一番。教师若自己经过一番探究,那么怎样引导和组织学生探究也就自然而然有办法了。不然,照搬教参也搬不好,苦苦思索这一课怎 样教学生探究,也想不出好办法。自己抱着探究的目的钻研课文,马上就能明白,探究总是在初懂的基础上,研究自己能够提出的问题,求得深入一步的理解。自主 探究,就是独立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常常说,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钻研就是探究的过程,吃透就是探究的目的。我们是为教学而探究,要把 自己探究的全过程摘要地记录下来,提出了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的结果是什么,探究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每一点只要记下几个字就行。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去看教参,看资料,见解相同的,你会生出“英难所见略同”的 快感,见解不同的,你会进一步思考孰是孰非,发觉自己的偏误,就有新的教训,坚信自己的正确,可以平等对话。自己思考不到的地方,也有一种教训,为什么没 有朝这一方面去想呢,在思维广袤性上为什么有这样的缺陷呢,怎样弥补这种缺陷呢,都有教训可以吸取。经过这一番探究,再考虑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就会成为自觉的要求,怎样引导、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心里也就有数了。学生初读课文后理解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我们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引导他们探究。


教师自己有了探究的经验,就知道探究首先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能力,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学生发现不了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


教师自己有了探究的经验,就知道探究也无非是联系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有所思考和感 悟,去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例如,《在山的那边》要求“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有了探究 的体验,知道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假如学生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好,可以提示一下,找一找诗人自己是怎么说的。这是很容易找出来 的,“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另一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难理解这个“全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再让学生举举例子,什么样的世界可 以说是“全新的世界”,假如学生说,我家搬进新房子,新房子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小区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住老房子那些年头,盼了一年一年,决盼 望有朝一日住上宽敞漂亮舒适的新房子,那时新房子就是我心目中一个“全新的世界”,搬进新房子第一天,真有“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的感觉。这样的回答就 很好。从小家引向国家,今天我们这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半个世纪以前的革命前辈来说,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全新的世界”。中国人民再经过半个世 纪的奋斗,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时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探究“山”的含义也是这样,看诗中所说的“山”,联系实际生活,不难领悟,“山”是 与“海”相对的一个世界,一个闭塞、落后、乏味的世界,山又是从现实到理想的奋斗之路,诗人所说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奋斗之路是漫长艰险而又 曲折起伏的。联系中国革命的历程很容易理解诗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真是翻过了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才终于攀上中国民主革 命历程上的最后一座山顶,看到了一个新中国。


引导学生探究,更重要的是学会探究,学会学习,不但知识与能力是重要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是重要的,而且过程与方法也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重要的。为此,探究不应该有了结论就为止,还应该回顾、审视自己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看看哪些 地方是有成效的,哪些地方走了弯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一步一步学会学习。确实的,重要的是善于学习。


教师自己有了探究的经验,就知道自主探究是基本的,合作探究也是必要的、看教参,看 资料,就是与教参编者,资料作者合作探究,合作就有互补性,就能受到启发。同学则是跟同学合作除了全班合作,大班计论之外,可以更多地采用双人合作,四人 合作的方式,这样可以亲密合作,大合作与小合作结合,学习方式就更加生动活泼了。


关于朗读教学


朗读的功能很多,这里不想细说。问题是怎样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朗读教学不是新举措,问题是效果不很理想。不少教师只盯着朗读比较好的几个学生,大 家拼命举手,点到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练读的机会是比较多,可是其他同学练读的机会就比较少。就是常有机会在班上朗读的几个学生,朗读水平的提 高也不理想。问题在哪里呢?在于缺乏指导,缺乏切实具体的指导。


切实具体的指导,其实只要拿一个片段甚至一两个句子作为例子来教。能念好一个段落,也就能念好一大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让一个同学起来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没有 指导,简直可以说没有朗读教学。试看教唱京剧,就不是简简单单地叫学员唱一遍就算了,他是一句一句教,一遍一遍教,乃至一个字的唱腔一招一式的教。这是可 以借鉴的。其实朗读也是很不简单的。朗读教学应该跟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对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得越深入越细腻,朗读起来感情传达得越好。通过朗 读,又可以加深体验与领悟。真正朗读得好,可以说他对课文一定理解得很到位。拿《走一步,再走一步》来说,那里面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要朗读得好容易吗? 不很容易。教师应该挑一个片段,或挑几个句子,一遍一遍教。比如说,五个孩子,除杰利之外,简直是坏孩子,“我”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他 们却说“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心里体会这些孩子的心肠和口吻,自己范读一遍,再让学生分别练,读得不那么好的要矫正,这样才 算是指导。再拿“我”的两句话说,“‘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掉死的!’”要念得好,就要教学生设身处地想想“我”当时的心情,要念出 哭腔来,念出恐惧心理。待父亲一番指点鼓励后,“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这“看见了”三个字,心情有了变化,但是恐惧感并未完全摆 脱,要念得有分寸,也不容易,也应该教读。朗读教学,是一种训练,“训”好才,能练好,没有“训”,没有指导,是很难练好的。


本单元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很多,要说的教参上都说了,这里不再多说。

百度

紫藤萝瀑布里的第7段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
匿名 | 2010-10-02 | 分享
紫藤萝瀑布里的第7段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
10分钟内有问必答前往下载
我来解答

推荐回答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首先要联系历史背景,写作时间——1982年。再看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还应注意,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付傻傻123 | 2010-10-02
5
4
相关问题
紫藤萝瀑布第11段最后一句话理解42
2010-10-24
紫藤萝瀑布 第七段中“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124
2010-09-28
有人知道紫藤萝瀑布在哪吗?谢谢9
2008-09-02
有谁知道紫藤萝瀑布是谁写的7
2011-01-03
紫藤萝瀑布中心句含义90
2008-10-02
《紫藤萝瀑布》这个标题的含义是什么?82
2008-09-21
紫藤萝瀑布第8段的含义33
2009-01-07
更多相关问题 >
用APP一键提问“紫藤萝瀑...”的问题
回答
生命的美好与永恒以及顽强的意思
随着你我懂啦 | 2010-10-14
2
0

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更多知识
紫藤萝瀑布答案2310
紫藤萝瀑布阅读答案723
紫藤萝瀑布的读后感 200字521
紫藤萝瀑布阅读答案(急)514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急急急啊232
求助关于"紫藤萝瀑布最..."的问题

cf超人HB的知道|退出|设置
电脑版|客户端|联系我们|反馈 ©2014 Baidu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首先要联系历史背景,写作时间——1982年。再看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还应注意,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命的美好与永恒以及顽强的意思

  • 紫藤萝瀑布里的第7段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
    答:还应注意,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付傻傻123 | 2010-10-02 5 4 相关问题 紫藤萝瀑布第11段最后一句话理解42 2010-10-24 紫藤萝瀑布 第七段...
  • 紫藤萝瀑布的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的理解 有谁知道啊 说下啊
    答:首尾呼应,表现作者从花的身上获得了力量,感到了生命的永恒,开始投入到新的生活.以前老师讲过这个问题,所以记下来了.
  • 紫藤萝瀑布的最后一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答:“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楼主指的是这一句么?这句与第一自然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首尾呼应。作者从紫藤萝的身上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便“加快了脚步”。您还可以看看这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http://baike.baidu.com...
  • 初一课文 紫藤萝瀑布 先写了(?)次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
    答:10-11自然段 悟花
  • <<紫藤萝瀑布>>怎么分段?
    答:第一段(1-6):看花。侧重描写紫藤萝花的盛开景象,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这一部分写花由“大”到“小”,有严密的顺序。第二段(7-9):忆花。先写“我”没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与生的喜悦”,在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
  • 课文紫藤萝瀑布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答:回答:第一段1-6 作者赏花,繁花似锦 第二段7-9 作者忆花,思绪万千 第三段10-12 作者悟花,振奋精神
  • 宗璞 紫藤萝瀑布
    答: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
  • 紫藤萝瀑布第一部分1-6段,赏花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答:第一段1-6 作者赏花,繁花似锦 第二段7-9 作者忆花,思绪万千 第三段10-12 作者悟花,振奋精神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描写了紫藤萝瀑布盛开的状貌。花瀑——花穗——花朵,由远及近,有整体到局部。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第...
  • 《紫藤萝瀑布》的分段及段意谁知道啊?
    答:第1—6段);忆花(第7~9段)和思花(第lO~ll段)三部分组成。看花---繁花似锦--花瀑 花穗 花朵 侧重描写藤萝花盛开的景色。忆花---思绪万千---赏花的感受 忆花的劫难 颂花的生机 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悟花---生命永恒 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 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
    答: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描述了紫藤罗花盛开的胜景,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