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的“新造车”:头部阵营占91%市场,边缘车企生存渺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一场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资金升级战”,已然打响。

昨天上午,小鹏汽车宣布完成签署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

同在昨天早上,哪吒汽车宣布启动C轮融资,将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

除此之外,蔚来获合肥市战略投资70亿、理想汽车将于7月3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威马汽车加速推进D轮融资…

显然,“上位圈”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杀出资金重围,进入与传统车企、特斯拉竞争的下半征程。

与之相反,边缘造车新势力在向着另一个极端快速推进。

博郡“目前已无土地厂房等可变卖资产”;赛麟“耗尽59亿融资”;拜腾“上海和北京办公室已撤租、南京工厂关停”……

熬过2019年资本寒冬后,造车圈的形势也开始明朗,新势力正沿着两个方向迅速分化。

一批以拜腾为代表的汽车造梦者已经“坐吃山空”;另一批稳在头部的造梦者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持盈守成”,保住自身的领跑优势。

1、造车新势力的“二八定律”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菜多提出:“任何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演化至今,已变成大家所熟知的二八法则一一即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

在造车新势力内部,“二八定律”的现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6月,造车新势力整体销量为4.5万辆,排名前五的车企销量份额占比高达91%,分别是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吒。

从销量不难看出,造车新势力内部已经开始出现销量梯队分化,而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向头部集中。

换句话说,除了头部造车新势力外,无论是拥有产品抑或是没有产品的边缘车企,市场空间正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而这些落后者,如若拿不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命运似乎也一眼到头——注定成为这“造车热”时代下的牺牲品。

正如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所言:“没有任何一家造车企业能在脱离产品和市场的支撑下实现长久发展。”

随着资本开始向头部车企靠拢,边缘车企的突围之路也将愈发渺茫。

2、“二”的艰难坎坷路

在这群“八”倒下之前,“二”的前路也并非好走。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下降25.0%和33.1%。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39.7万辆和39.3万辆,更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

在新能源市场趋冷的情况,头部造车新势力如何“创造”份额,是下半年关乎生存的重要命题。

从市场定位来看,5家头部新势力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其中,威马、小鹏和哪吒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二者均定位10万-30万元之间的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蔚来与理想,则定位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相对而言,小鹏、威马和哪吒所在的主流市场容量较大,但竞争也最为激烈,包括比亚迪、吉利、广汽、长安等国产品牌均落位于此区间。

蔚来和理想所在的高端市场,车型数量不多,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然而市场整体容量有限。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大型SUV销量占国内乘用车整体销量的比重仅为2.2%。

此外,无论蔚来、理想还是小鹏、威马,都绕不开特斯拉Model3。

今年6月,特斯拉销量达到14954辆, 1-6月累计销量达到45754辆。

这个销量数据是什么概念?

上半年“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加起来,仅仅只是4.5万辆,也就跟特斯拉持平的水准。

销量上的对比,足见特斯拉所带来的压力之大。

可以想象,随着持续深入和销量提升,头部造车新势力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将呈几何上升。

一方面,规模化生产对产品质量、销售、服务的全面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往往是经验有限的造车新势力所欠缺的。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又必须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产品新卖点和品牌新内涵,这也是众多自主品牌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接下来,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路不会好走。

3、功夫拍案

在洗牌加剧的大环境下,造车新势力的“二八定律”将加速演化。

伴随着头部车企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边缘品牌逐渐消亡,这样的趋势很长一段时间将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边缘车企似乎注定成为这残酷时代下的牺牲品。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在这群边缘车企消亡背后,也表明我国新能源市场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推进。

毕竟优胜劣汰,本就是一个良性健康新能源市场所需要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两极分化的“新造车”:头部阵营占91%市场,边缘车企生存渺茫
    答:从销量不难看出,造车新势力内部已经开始出现销量梯队分化,而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向头部集中。换句话说,除了头部造车新势力外,无论是拥有产品抑或是没有产品的边缘车企,市场空间正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而这些落后者,如若拿不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命运似乎也一眼到头——注定成为这“造车热”时代下的牺...
  • 造车新势力出现三级分化 第一梯队5家企业占据90%以上销量
    答:7月5日,汽车预言家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2020年1-6月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共完成销售约4万台。其中前5家企业销售车辆占比高达90%。 总体来看,尽管今年车市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以及新能源市场的低迷,但新势力车企的表现整体呈增长表现,或许这也是因为头部车企的销量不断提升所致。 具体销量来看,以威马、蔚来、小鹏...
  • 何小鹏说的没错,有些新造车卖着卖着就两极分化了|汽车产经
    答:考虑到何小鹏所说后半句“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是一种趋势而非单月数据,我们又对比了头部新势力今年前4个月和2021年的平均数据:出现大幅波动的只有威马。 而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到三年前,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2019年是威马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份,彼时其个人用户占比尚有54%,但到了2021年直接跌到了44%。 作为对比,...
  • 造车新势力“钱途”两极分化,资本选择对象是基于怎样的逻辑
    答:反观造车新势力,其售卖出的用于非营运的新车占比超过了九成。多为个人用车或单位用车购买。这一点显然更加符合资本投资背后的市场化需求和标准。马曰:不难看出,虽然资本热钱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谨慎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谨慎更多地在于选择投资对象上,并非对待这个市场本身的投资力度。我们看到了新造车...
  • 新势力2023销量榜解读 华为理想飘红 蔚来小鹏堪忧
    答:值得一提的是,问界2023年全年累计交付量为9.44万辆,虽然整体距离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10万辆门槛还有一步之遥,但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每月环比净增长都超过25%,已经足见其成长潜力。而按照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说法,问界2024年起单月交付能力预计达到3万辆,并将冲击全年60万辆的销量...
  • 2020年上半年新造车销量排行:谁还在地狱里挣扎?
    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原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而这个词现在更像是为2020年上半年新创造车企业而生。 2020年年初,美团创始人王兴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在他看来,新创造车企只有3家可以存活。这三家究竟是谁,到底是三家还是四家,尽管谁能成功上岸还是一...
  • 各自认领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BAT入局造车的成绩究竟如何
    答:BAT的这盘造车“棋”,已下至中盘 如果把BAT渗透造车业,看作是它们各自的一盘“大棋”,那么这盘棋已然下至中盘。通过不断地资金投入,BAT在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中的效果也愈发清晰可见。在众多造车新势力还未完成量产交付的时候,代表着BAT的蔚来、威马和小鹏汽车已经走在了这些新造车企的前列,...
  • 10万辆是分水岭,二线豪车品牌两极分化,特斯拉能否杀进头部?
    答:不仅头部的德系BBA表现出色,二线豪车多数也可圈可点,比如:雷克萨斯增幅高达25%,低调的沃尔沃也增长18.4%,更高端的保时捷也增长了8%。但二线豪车阵营已经开始两极分化,捷达路虎就暴跌了13.5%,DS更是提前出局了,淘汰赛开始。开挂的雷克萨斯与掉队的捷豹路虎 从销量上看,二线豪车与头部的BBA差距...
  • 小米VS百度,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行业最后的盛宴,谁会是赢家?
    答:但在新势力造车的下半场,市场经过六七年的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新造车势力已经出现了 “蔚小理” 的头部格局,也即蔚来、小鹏、理想稳居新造车势力第一阵营,销量明显领先于其他新势力品牌。那么,对于新入场或未来想要入场的玩家来说,未来的几年将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最后的盛宴。小米和...
  • “蔚小理极”已大势所趋!极氪跻身头部新势力顶流
    答:中秋国庆小长假都无法阻隔新能源品牌晒出9月交付量的热情,而得益于8月成都车展期间新品上量及终端持续的优惠政策,多家造车新势力抓住了“金九”的售车黄金时刻,销量势头都颇佳,理想、蔚来、小鹏、极氪等品牌均实现同比增长,继续领跑造车新势力阵营。而纵造车新势力,目前格局逐渐清晰,头部新势力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