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咏怀是什么体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山村咏怀》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

原文
山村咏怀
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体裁就是五言绝句。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这首诗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应该是五言绝句

是一首五言律诗。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翻译: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 一去二三里叫什么诗
    答:一、原诗: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二、体裁:五言绝句 三、题材:山水田园 四:译文:一口气走出二三里,路过一个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子,家家冒着炊烟。路边有六七座亭子;亭边花开繁茂,(一个小孩高兴地数着)“八枝 ,九枝,十枝”。
  • 《山村咏怀》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
    答:山村咏怀 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体裁就是五言绝句。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这首诗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
  • 山村咏怀是什么体裁
    答:是一首五言律诗。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翻译: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 《山村咏怀》,它是一首什么诗(体裁)
    答: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答:《山村咏怀》作者:邵雍朝代:宋朝体裁: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
  • 山村咏怀的整句古诗
    答: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山村咏怀一去二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古诗 是诗歌体裁,根据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诗...
  • 古诗一望二三里作者是谁
    答:作者是:北宋哲学家邵雍,原名叫做《山村咏怀》。作品原文:《山村咏怀》 北宋---邵雍 正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 诗评| 《山村咏怀》(邵雍)——考考你总结中心思想
    答:看到炊烟人家,直到亭台楼阁,观赏路边散落花枝。配合着数字的逐步而连贯的递增,青崖狂客出现了一个意象,那就是快。这让青崖狂客想起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作者想表达什么,青崖狂客不知道。但结合人生经历,青崖狂客读这首《山村咏怀》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快乐。
  • 笔画最少又简单的古诗
    答:笔画最少又简单的古诗有:《山村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古诗: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
  • 中小学必备古诗词
    答:1、山村咏怀【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