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案会不会被写入中国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7
如果马云会见了我,会不会写入中国历史?

可能性很小,如果你是为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日期会见并作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决策和事情,才可能被记入中国历史。

于欢案二审判决结果:
一、驳回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杜某1、许某、李某1、杜某3、杜某4、杜某5、杜某6的上诉,维持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鲁15刑初3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附带民事部分;
二、撤销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鲁15刑初3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第一项刑事部分;
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于欢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4月15日起至2021年4月14日止)。

扩展资料: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
中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指出,要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鼓励正当防卫。
参考资料: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百度百科 防卫过当

山东于欢案二审今日(2017年5月27日)开庭审理。

于欢案在舆论传播有一个更为大众熟知的名字——山东“辱母案”。2016年4月14日,山东源大工贸负责人苏银霞及其子于欢,被11名催债人限制,并受到侮辱,于欢刺死1人,一审被判无期。今年3月末,这个本来归于沉寂的案子被南周报道《刺死辱母者》重新剥茧抽丝:“母亲”苏银霞被催债人侮辱的细节曝光、儿子于欢激愤护母的隐藏性情节呈现、报警这一正常救济手段失效的事实浮出水面,“刺死辱母者”的悲情瞬间引发了千万网民的共情。
和之前备受瞩目的呼格案与聂树斌案相比,山东于欢案性质不同,且属于正在正常走司法程序的案件,但其在社会功能上却有诸多相似。此次二审之前,此案已经引发了包括法学学者、律师、媒体人在内的多个层级的社会讨论,延伸出包括正当防卫认定、法律与伦理关系、民营企业生存等多个子命题,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公众自发形成的“陪审团”。某种意义上讲,对于此案该如何判决的部分共识已经在法庭之外形成,而此次二审亦是在司法层面完成对舆论议题的讨论。
在面向历史的向度上,于欢案二审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解决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的落差。于欢一审被判无期而引起滔滔民意,源于刺死辱母者在伦理情境中的合理性与所谓法律专业主义的思路的冲突,源于朴素伦理与判决对“何为正义的”产生了不同叙述。这样大规模的舆论反弹是一种提醒:法律的诞生,就是对自然正义和人类价值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法治的推进,不是纸上规则的落地,而是自然正义和价值诉求落地。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矫正,使司法正义符合人类自然法的初衷,这种法治动态应由于欢案这类案例呈现。
于欢案二审另一个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吸纳民意以保持司法的公正向度。如前所述,在由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组成的网络舆论空间里,公众正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陪审团。在现实司法不提供此类渠道的情况下,几乎每一个带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案件,都要在这个虚拟的舆论场里进行讨论、研判甚至复议。除于欢案之外,唐慧劳教案、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都曾经过了漫长的、持续的舆论陪审,并事实上提供了一个司法系统自我纠错所需要的外力支撑。这个力量,不能被诸如“舆论不能干预司法”等抽象的说辞否定和遮蔽,而应被纳入中国司法实践的独特背景下充分考量。
法律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宏大设计,但其社会功用及效应最终因个案而形成,因对个体人尊严、权利、情感的确认而呈现。也可以说,每一个个案的公正就是法律的权威本身,而于欢案二审的结果、刺死辱母者的人的最终命运,将在时间带走绝大部分宣传性文字之后,成为观察我们这个年代法治历史的入口。法治史由案例写成,试看于欢案以何种方式被写入历史。

  • 于欢案会不会被写入中国历史
    答:于欢案在舆论传播有一个更为大众熟知的名字——山东“辱母案”。2016年4月14日,山东源大工贸负责人苏银霞及其子于欢,被11名催债人限制,并受到侮辱,于欢刺死1人,一审被判无期。今年3月末,这个本来归于沉寂的案子被南周报道《刺死辱母者》重新剥茧抽丝:“母亲”苏银霞被催债人侮辱的细节曝光、儿...
  • “辱母案”可能改判,正当防卫是否该包含特殊情感
    答:于欢刺伤杀害辱母者引发新一轮热潮,数名法律界顶级学者等呈一边倒趋势,认为“辱母”案件在二审很可能改判无罪或应显著减轻处罚,其引论点主要在正当防卫的界定上。如果二审以正当防卫改判无罪等,将是中国刑事判决历史性改革,也将影响到后期对正当防卫的出罪限度。据不完全统计,自刑法实施以来,二审改判率...
  • 于欢案是什么意思
    答:“于欢案”,是指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重要政治事件。当时由于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支持太上老君宗教组织,而随着朝廷的逐渐衰落,这一宗教组织成为民间的政治力量。于欢是太上老君宗教组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朝廷内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在官场权力斗争中,于欢遭受到了其他官员的排挤和迫害,最终被逼...
  • 于欢出狱祭拜爷爷奶奶,当时轰动一时的案件,具体有何细节?
    答:曾经轰动一时的山东“于欢案”主角于欢经过减刑提前出狱,出狱之后他祭拜了他逝去的爷爷奶奶。这起案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已经进入了当年最高法最高检的十大案件当中。这件事的起因是于欢的母亲开了一家公司,借的款项还不了,然后被借款人雇佣以杜志浩为首的11个人,将于欢母子囚禁到他们...
  • 辱母案照片入藏中国美术馆 红黄蓝也能进艺术圈吗
    答:一张叫做《中国司法:不负江山不负卿》的照片记录着2017年6月23日的法庭改判中,于欢案的主人公由无期改为有期徒刑5年。这件事缘起于同年的2月17日,于欢由于目睹母亲苏银霞被催债者侮辱,用水果刀将四名催债人捅伤,其中一名因未及时就医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于欢21岁的于欢案件在2017年引起的...
  • 于欢案是什么意思
    答:于欢案是一起涉及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的刑事案件,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在中国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发生。案件主要围绕于欢及其母亲苏银霞因债务纠纷被限制人身自由并受到辱骂、侮辱,最后于欢持刀反抗导致一人死亡、两人重伤、一人轻伤的严重后果。该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主要涉及正当防卫的界定、...
  • 于欢案案情简介
    答:4、2018年1月6日,于欢故意伤害案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2018年1月18日,于欢案二审主审法官、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吴靖在北京表示,通过二审开庭审理,最大限度地还原整个案件的事实情节,并在此基础上通盘考虑、国法、人情,最终依法作出裁判。2月1日,案件入选“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 山东辱母案于欢大婚,于欢案子究竟给社会以多少警示?
    答:对于欢来说,虽然他已经出狱。但是曾经发生的事情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他因为不能忍受吴学章等催债人对自己母亲做出的侮辱性行为而冲动杀人。这一事件引起的轰动,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而于欢案给社会带来的警示就是:法律可以是冰冷的,但法律精神一定要有温度。在一审判决中。法院给予于欢的判决是:无期...
  • 山东辱母案是怎么一回事?
    答:法院经审理认为,于欢面对众多讨债人长时间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害人存在过错,且于欢能如实供述,对其判处无期徒刑。[2]2017年5月20日,于欢案二审庭前会议召开。[3]2017年5月27日,于欢案二审公开开庭审理。[4]2017年5月27日,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庭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