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有那些原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1、“三农问题”的经济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2002年9月24日,《2002年下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分析报告》对600种主要商品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528种商品将供过于求,占总数的8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仅占12%,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调查显示,农业生产资料全部供过于求,农副土特产品有73.5%供过于求,工业产品有90.3%供过于求。因此,中国经济需要扩大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2、“三农问题”的政治影响。

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从1980-199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80年代中前期,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在农业上有了自主决定权和选择权,农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带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90年代上半期,农民开始可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则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90年代后半期,随着经济增长趋缓和乡镇企业的萎缩,特别是体制政策上的变化,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增加,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政府把解决本地下岗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规定,城市化的进程明显放慢。

实际上这个时候,中国开始出现内需严重不足,大量商品过剩的现象。而面对广大的农村,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措施,都无法来启动所谓“巨大潜在的”的消费市场。

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个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 要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有那些原因?
    答: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
  • 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答:1: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3: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最多...
  • 谈谈三农问题的成因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答:1、历史原因: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国家积贫积弱,战争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特定历史阶段,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虽然再次得到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逐渐显现。2、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国的城...
  • 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 形成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答:中国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形成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农民权益保障不足,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包括推进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等。一、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
  • 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加强三农问题的解决?
    答:一、 政府加大“三农”投入的原因分析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2.“三农”正是如此。(一)农业部门本身属于生产效率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且农业需要的水库、灌溉工程又属于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长、牵扯面广,...
  • 为什么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 ...你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_百度...
    答: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
  • “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的对策?
    答:一、农业问题 “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购销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偏低,根源在于未能有效遵循市场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政府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中国农业目前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规模经济,面对国际集约型农业的...
  • 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求尚老师的回答_百度...
    答:重视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现农民致富,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目标。在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民负担过重,传统农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严峻挑战等。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所面对的不容回避的现实...
  • 为什么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所以,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切不可估计过高、盲目乐观。 ▲农业在我国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