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没有新的消毒方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食品杀菌方式有没有新的推荐?

  从目前现状看,国内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商采用消毒的技术,无非下面几种:
  1、热灭菌法: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紫外线消毒灭菌:紫外线(UV)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但是,紫外线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甚至引起癌变。同时,紫外线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3、臭氧杀毒:臭氧对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而且对人体有害。
  4、渗透压灭菌:渗透压灭菌利用高渗透压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在高浓度的食盐或糖溶液中细胞因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结果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5、化学试剂灭菌: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对于紫外线消毒灭菌方法,需要用到紫外线强度计来对消毒杀菌的紫外线灯进行强度检测。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星知计划#

1.1 热力杀菌技术
利用加热杀灭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既是古老的方法,也是近现代极其重要的一种杀菌技术。1804年,法国人阿佩尔(Appert)发明了将食品装瓶放于沸水中煮一段时间,能较长时间保藏食品的方法,19世纪50年代,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阐明了食品的微生物腐败机理,为杀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食品热力杀菌可分为低温杀菌法(巴氏杀菌)、高温短时杀菌法和超高温瞬时杀菌法。前两种方法,由于杀菌效果稳定,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今还广泛用在各类罐藏食品、饮料、酒类、药品、乳品的生产中。后一种方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发展为一种高新食品杀菌技术。
1.2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UHT)
超高温杀菌于1949年随着斯托克(Stork)装置的出现而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杀菌装置。超高温处理可分为间接加热和直接加热两大类型。它是使料液迅速升温至130℃以上,然后保持几秒钟,从而实现对料液瞬间的杀菌。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达到或接近灭菌的要求,而且杀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大大优越于上述两种热力杀菌法。配合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超高温式杀菌装置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目前这种杀菌技术已广泛用于杀菌乳、果汁及各种饮料、豆乳、酒等产品的生产中。
1.3 电阻加热杀菌技术
电阻加热杀菌也叫欧姆杀菌,是一种新型热杀菌方法,它借通入的电流使食品内部产生热量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带颗粒(粒径小于25mm)食品进行连续杀菌的一种新技术。
电阻加热杀菌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60Hz,它利用电极将电流直接导入食品,由食品自身的介电性质产生热量,以达到杀菌的目的。电阻加热的适用性由食品物料的电导率来决定,大多数能用泵输送的、溶解有盐类离子且含水量在30%以上的食品都可用电阻加热来杀菌,且效果很好,而一些脂肪、糖、油、未添加盐的处理水等非离子化的食品则不适用该技术。英国APV食品加工中心的试验表明,电阻加热已成功地用于各种包含大颗粒的食品和片状食品的杀菌,如马铃薯、胡萝卜、蘑菇、牛肉、鸡肉、片状苹果、菠萝、桃等。
1.4 臭氧杀菌技术
臭氧在水中极不稳定,时刻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具有强烈氧化作用的单原子氧,在其产生瞬时,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蛋白或细胞膜中的磷脂质、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菌失去活性。同时臭氧能迅速扩散进入细胞内,氧化细胞内的酶或RNA、DNA,从而致死菌原体。 臭氧杀菌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优点,自1785年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运输与贮存及自来水、纯净水生产等领域。
1.5 辐照杀菌技术
自从原子能和平利用以来,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人们成功地利用原子辐射技术进行食品杀菌保鲜。辐照就是利用X射线、γ射线或加速电子射线(最为常见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线)对食品的穿透力以达到杀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虫害的一种冷灭菌消毒方法。受辐照的食品或生物体会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进而这些产物间又相互作用,生成与原始物质不同的化合物,在化学效应的基础上,受辐照物料或生物体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害虫、虫卵、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及促进生化反应的酶受到破坏、失去活力,进而终止农产品、食品被侵蚀和生长老化的过程,维持品质稳定。
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用10KGY以下剂量辐照的任何食品,都没有毒理学方面问题,没有必要进行毒理学试验”的建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辐照在食品生产中的商业化应用。
1.6 微波杀菌技术
微波指波长在0.001~1m(频率300~300000MHz)的电磁波。它能以光速向前直进,遇到物体阻挡,能引起反射、穿透、吸收等现象,用于杀菌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微波对微生物的致死效应有2个方面的因素,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是指物料吸收微波能,使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而非热效应是指生物体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内产生强烈的旋转效应,这种强烈的旋转使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失去活性或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系统,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微波杀菌具有穿透力强、节约能源、加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且微波杀菌便于控制,加热均匀,食品的营养成分及色、香、味在杀菌后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质。微波杀菌目前主要用于肉、鱼、豆制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杀菌。
1.7 远红外线杀菌技术
对红外线的利用始于20世纪,1935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格罗维尼(Groveny)首先取得将红外线用于加热和干燥的专利。食品中的很多成分及微生物在3~10μm的远红外区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加热杀菌不需要传媒,热直接由物体表面渗透到内部,因此不仅可用于一般的粉状和块状食品的杀菌,而且还可用于坚果类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谷物的杀菌与灭霉以及袋装食品的直接杀菌。 日本三兹公司首创的红外线无菌包装机,全机由ML-501型封装机和MS-801型通道式红外线热收缩机组成。该机可根据被包装物形状和大小的不同,选用相应厚度和颜色的热收缩薄膜,同时在热辐射中灭菌,其灭菌程序简便,包装质量大大超过手工包装,而且包装效率提高6~8倍。
1.8 紫外线杀菌技术
紫外线按其波长不同可分为3段:长波段(3200~4000 ),中波段(2750~3200 ),短波段(1800~2750 )。处于2400~2800 区段的紫外线杀菌力较强,而最强的波长为2500~2650 ,多以2537 作为紫外线杀菌的波长。当微生物被紫外线照射时,其细胞的部分氨基酸和核酸吸收紫外线,产生光化学作用,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酯的化学变化,使细胞质变性,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其强度与距离平方成比例地减弱,并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弱,广泛用于空气、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车间、设备、器具、工作台的灭菌处理。
1.9 磁力杀菌技术
磁力杀菌是把需消毒杀菌的食品放于磁场中,在一定磁场强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温下起到杀菌作用。由于这种杀菌方式不需加热,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经处理后的食品,其风味和品质不受影响,主要适用于各种饮料、流质食品、调味品及其他各种包装的固体食品。
1.10 高压电场脉冲杀菌技术
高压电场脉冲杀菌是将食品置于两个电极间产生的瞬间高压电场中,由于高压电脉冲(HEEP)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从而杀死细胞。 高压脉冲电场的获得有2种方法。一种是利用LC振荡电路原理,先用高压电源对一组电容器进行充电,将电容器与一个电感线圈及处理室的电极相连,电容器放电时产生的高频指数脉冲衰减波即加在两个电极上形成高压脉冲电场。由于LC电路放电极快,在几十至几百个微秒内即可以将电场能量释放完毕,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LC振荡器电路进行连续的充电与放电,可以在几十毫秒内完成杀菌过程。另一种是利用特定的高频高压变压器来得到持续的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用的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一般为15~100kV/cm,脉冲频率为1~100kHz,放电频率为1~20kHz。 压电场脉冲杀菌一般在常温下进行,处理时间为几十毫秒,这种方法有2个特点:一是由于杀菌时间短,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远小于热处理法。二是由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处理后的食品与新鲜食品相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营养成分上改变很小,风味、滋味无感觉出来的差异。而且杀菌效果明显(N/No<10-9),可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特别适用于热敏性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1 超声波杀菌技术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10kHz的声波。超声波同普通声波一样属于纵波。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相互作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当遇到物料时就对其产生快速交替的压缩和膨胀作用,这种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足以起到杀灭和破坏微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食品产生诸如均质、催陈、裂解大分子物质等多种作用,具有其他物理灭菌方法难以取得的多重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朱绍华采用超声波发生仪作为灭菌设备,以酱油为灭菌对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2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是采用强烈白光闪照的方法进行灭菌,它由一个动力单元和一个惰性气体灯单元组成。动力单元是一个能提供高电压高电流脉冲的部件,它为惰性气体灯提供能量,惰性气体灯能发出由紫外线至近红外区域的光线,其光谱与太阳光十分相近,但强度却强数千倍至数万倍,光脉冲宽度小于800μs。该技术由于只处理食品的表面,从而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影响很小,可用于延长以透明材料包装的食品及新鲜食品的货架期。周万龙等研究表明,脉冲强光对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都有较强的致死效果,30余次闪照后,可使这些菌由105个减少到0个;脉冲强光起杀菌作用的波段可能为紫外线,但其他波段可能有协同作用。

  • 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答:餐具消毒方法有:沸水消毒法、消毒柜消毒法、浸泡消毒法、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1、沸水消毒法:这是最为普通的消毒方法,家家户户都能做到,具体有两种做法,大家视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把餐具放入煮锅,用沸水煮上几分钟即可。二是在用餐前,把餐具放在一个容器中,用沸水浸泡。2、消毒柜...
  • 食品行业车间的消毒方式?
    答:食品车间常见消毒方法及灭菌方法1.高效消毒法:能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含氯消毒剂等,如:对车间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氯气消毒水源、次氯酸钠消毒浸泡工作服等。2.中效消毒法:能杀灭除芽孢外的致病微生物,包括巴氏消毒法、醇类、酚类、超声波等,如用75%酒精进行...
  • 罐装食品怎么样安全消毒杀菌
    答:到目前为止,罐头类仍是唯一不须冷冻,可常温流通的食品。这些食品未达到彻底杀菌,必须经过高温长时间杀菌,但是色香味就很难得到保障。我国目前主要的为罐装食品消毒方式有:1.物料从储槽以NEMO泵定量:定压打进管内加热杀菌,冷却出来,全部在密闭管中进行,不受外界或空气的污染,在整套设备可加入CIP...
  • 对肉类熟食怎么杀菌好呢?
    答:对于保质期来说,微波杀菌肯定要高于普通杀菌方式,但是多久需要测定的,这个和你添加的添加剂,配方有很大的关系。高温杀菌是最常用的,高温不是用开水煮,而是把你的熟食放进杀菌锅里过一下就出来了。不会变味的。你又说不能高温,还想用微波炉,那不是高温吗?还有熟食要用食品真空包装袋而不是用...
  • 餐具消毒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摘要:餐具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餐具的消毒也是十分重要的。餐具消毒是采用高温蒸汽等方式杀灭餐具表面病原体的过程,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消毒、煮沸消毒、漂白粉消毒、消毒柜消毒等等,一般消毒时先去掉餐具表面的污垢残渣,然后用消毒液清洁餐具表面,最好用清水冲去消毒液,消毒...
  • 食品行业安全的杀菌消毒方式是什么?求介绍
    答:安全的杀菌消毒方式就要做到杀菌后无残留。能够对车间环境、生产设备、人员、工器具和生产、生活用水等进行消毒,杀菌彻底,且杀菌后无毒、无害,安全。可以考虑丹麦DCW杀菌设备,杀菌后可分解,无残留安全。
  • 罐头食品常用的杀菌方法有哪些
    答:罐头杀菌的方法有加热杀菌、火焰杀菌、辐射杀菌和高压杀菌等,应用最多的仍是加热杀菌。常用杀菌方式有间歇式静止高压杀菌、间歇式静止常压杀菌、连续式常压杀菌等。而且,小型罐头在用巴氏杀菌时,可直接用常压冷却。但直径在102mm以上的罐头在116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杀菌时,以及直径<102mm的罐头在121摄氏度...
  • 食品加工中用到的容器用什么方式消毒比较好?因为天热了,处理不好的话...
    答:那要看是什么容器了。如果是不锈钢的,用开水消毒或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如果是塑料容器,用臭氧消毒或75%酒精消毒
  • 食品厂车间消毒用什么好呢?
    答:而是使用臭氧是目前最绿色环保,而且消毒还彻底。臭氧在QS认证中有一下的作用。并且秦皇岛相关技术人员表示,臭氧在QS认证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臭氧消毒彻底没有污染。1.生产车间空气及设备、器具表面和工作服的杀菌消毒。2.生产加工用水的杀菌净化和高浓度的臭氧消毒液。3.是冷藏盒食品保鲜。
  • 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哪些
    答:4、食品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采用错流过滤或死端过滤方式。5、食品超高压灭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