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比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明代文学形成的思想基础

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是我国的明朝时期,前后长达二百七十多年。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代社会有着与其他朝代不同的特点:第一,政治黑暗,强化君主独裁。朱元璋建立起明王朝后,一人独揽朝政大权,为巩固皇权,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组织,对全国官吏乃至全国百姓都实行监视,稍有越轨,便遭严惩,一人犯法,株连九族。对有功大臣也不例外,实行恐怖统治。清人赵翼说:“明祖借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廿二史札记》卷32)明代统治者还对知识分子和自由思想进行恐吓和禁锢,加强文化统治。所以,明代(特别是明初)的文字狱层出不穷,以此树立绝对皇权。文人为了免祸,谨小慎微成为一时风气。第二,在思想领域里,明代皇帝极力鼓吹程朱理学,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选择,从而钳制人们的思想。但是,与此同时,皇权高度集中又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堕落,明中叶以后的一些皇帝,不是修斋建醮,书符咒水,就是声色犬马、贪婪荒淫。所以,在明代,无处不见程朱理学,又无处不见对金钱、权势、女色的追求。第三,明代的商品经济极为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破土而出。一个数量庞大的市民阶层跻身于社会,他们有着特殊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务实、重利、开放,较少僵化的思想,成为不同于士、农的一个新群体。以上三个方面对明代文学新特色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代文学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地位不断提高,各类创作呈现百花争艳、全面繁荣的局面。其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对中国文学作出了最为宝贵的贡献。明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它一方面使宋元出现的长篇小说萌芽发展、壮大、成熟,另一方面又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造,所谓“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在明代最后完成的不朽杰作。由宋元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话短篇小说,在明代中后期,也出现了一个鼎盛局面,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成为这方面的代表。另外,文言小说的创作较前代也有新的变化。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内容多“粉饰闺情,拈掇艳语”,以写市民阶层的青年男女为主,更为世俗。在文体上,其显著特点是议论减少,行文中加入很多诗词。某些作品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生动,为拟话本提供了大量素材。戏曲方面,杂剧、传奇,昆曲和地方戏,相互争奇斗艳,涌现了大批的著名作家与作品,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高潮。明代戏曲的主流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明中叶三大传奇,即《宝剑记》、《鸣凤记》和《浣纱记》的出现,标志着传奇的繁荣时期的到来。之后出现了大批的剧作家和曲论家,并形成不同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明代杂剧形式上较前代也有较大变化发展,结构上不再严格遵守一本四折旧制,短剧创作兴起。音乐上可南可北,甚至出现南北合套。演唱形式也不拘成法、自由灵活,可对唱、合唱、接唱,传奇化的倾向很明显。
二是文学群体众多、流派纷呈。明代文人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以围绕或追随某些大家组成一个圈子的模式,形成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比如台阁体、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吴江派、临川派、复社、几社等等,其中有诗文流派,也有戏曲流派。他们标新立异,争讼不息。明代这些不同流派之间的论争,有着鲜明的特点。比如他们大多具有自己明确的纲领和主张,而不是停留在创作上风格相近、趣味相投上,完成了从文学实践的流派向文学理论的流派的过渡。又如明代很多流派的争论,大多是围绕“复古”与“反复古”这个中心。无论主张大相径庭,还是理论千差万别,均是以革新为出发点,希望能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于自己认可的标准。虽然他们的成就有大有小,但都能从内容、形式等不同的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与见解,为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宝库,繁荣整个明代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那些纠缠文学枝节问题,缺乏对文学根本问题的思考;存在较深的门户之见,拉帮结派;矫枉过正,另走极端等现象,是存在明显的不良影响的。
三是许多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跻身文坛,作家队伍有所扩大。正由于大批的下层文人进入文坛,雅文学(诗词散文)与俗文学(戏曲小说)出现了空前的融合。从钱谦益《列朝诗集》可见市井诗人为数不少,陋室穷巷中的民间诗人也见于其中。在传统的诗文创作领域不再属于贵族、士大夫等上层人物的同时,又有大批正统作家开始关注与参加俗文学的创作,这一特点导致了雅文学“俗化”和俗文学“雅化”的双重变化。
四是追求文学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把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准则,要求文学表达真情、肯定自我,以实现对个体意识和欲望的表达。明代文学家们有的指出“曲本取于感发人心”(徐渭《南词叙录》),有的强调“真诗乃在民间”(李梦阳《诗集自序》),还有唐宋派主张的“直据胸臆”、李卓吾提出的“童心说”、公安派和竟陵派坚持的“独抒性灵”等等,都体现了对程朱理学束缚的冲击与背离。这些主张在明中叶以后出现的才子佳人戏曲,以及言情和世情小说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格式没弄好,有时间重新给您一份

  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前后七子的文学思想
  一,明初诗文批评
  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统的近百年间,文学思想上以明道宗经为主导倾向,诗歌创作上推崇汉魏盛唐.其代表人物有宋濂,刘基,高棅,李东阳等人.
  1,高棅《唐诗品汇》
  其论诗受严羽影响很大,以盛唐为法.他在《唐诗品汇》凡例中说:"先辈博陵林鸿,尝与余论诗,上自苏李,下迄六代,汉魏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齐梁以下,但务春华,殊欠秋实,唯李唐作者,可谓大成.然贞观尚习固陋,神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间,神秀声律,粲然大备,故学者当以是楷式.予以为确论.后又采集古今诸贤之说,及观沧浪严先生之辨,益以林之言可征,故是集专以唐为编也."论诗主要以体制,声调,气格,兴象等为标准.
  附录:
  《四库提要》:"《明史·文苑传》谓终明之世,馆阁以此书为宗.厥后李梦阳,何景明等,摹拟盛唐,名为崛起,其胚胎实兴于此.平心而论,唐音之流为肤廓者,此书实启其弊;唐音不绝于后世者,亦此书实衍其传.功过并存,不能互掩.后来过毁过誉,皆门户之见,非公论也."
  2,李东阳(1447——1516)《怀麓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记载:"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费侍郎廷言尝问作诗,予曰:试取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费殊不信.一日与乔编修维翰观新颁中秘书.予适至,费郎掩卷问曰:请问,此何代诗也 予取读一篇,辄曰:唐诗也.又问何人 予曰:须看两首.看毕,曰:非白乐天乎 于是二人大笑.启卷视之,盖长庆集,印本不传久矣."
  二,"前七子"诗文批评
  明代从弘治,正德之交到隆庆,万历之际的近百年间,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摹拟文艺思潮占据文坛的主要地位.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1,"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梦阳《缶音集序》:"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而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又作诗话教人,人不复知诗矣.诗何尝无理,若专作理语,何不作文而诗为耶 "
  何景明《杂言》也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
  2,提倡学习古人格调,法式
  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高古者格,宛亮者调"要求诗歌做到"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何景明批评他"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这正是李何分歧所在,同为学古,一重形迹,一重神情;一实一虚.李主气骨而往往流于刻板;何重才情而间有清新之作.
  三,"后七子"诗文批评
  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并有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作呼应的后七子兴起,把复古主义思潮又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后七子气焰高于前七子,攀龙自夸"微吾竟长夜",自比孔子.后七子多少年得志,王世贞《艺苑卮言》批评所及,更是目空一切,但晚年颇自悔.《明史》上说"元美尝曰:吾作《卮言》时,年未四十,与于麟辈是古非今,至于戏学《世说》,比拟形似,既不切当,又伤轻薄,惟有随事改正,勿误后人而已."
  1,虽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主张灵活多变,神化无迹.
  虽然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主张灵活多变,神化无迹,重视表现性情之真,讲究诗歌意境的创造,强调作家的天赋才能和对艺术的灵敏悟性,实已开公安派文学思想之先河.他说古诗之妙正在其神与境会,妙合自然,故"忽然而来,浑然而就,无歧级可寻,无声色可指",盛唐七律,"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是法极无迹,人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在表现方法上完全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有多种多样的变化"有俱属象而妙者,有俱属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调而妙者,有直下不对偶而妙者,皆兴与境诣,神完气合使之然."
  2,格调说
  "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认为格调生于才思,格调之高超在才思之深远广博,故学习古人格调,不可在形貌上摹拟因袭,而要在扩大自己的才思上下工夫.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格调'就是一切声容意兴体制之'总抽象'".
  邹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所谓'格'往往是指诗歌体制上的合乎规格;所谓'调',就是指诗歌的声调韵律."
  3,主张学古和师心的结合
  "李献吉劝人勿读唐以后文,吾始甚狭之,今乃信其然耳.记闻既杂,下笔之际,自然于笔端搅扰,驱斥为难.若模拟一篇,则易于驱斥,又觉局促,痕迹宛露,非斫轮手.自今而后,拟以纯灰三斛,细涤其肠,日取《六经》《周礼》《孟子》《老》《庄》《列》《荀》《国语》《左传》《战国策》《韩非子》《离骚》《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班氏《汉书》,西京以还至六朝及韩,柳,便须诠释佳者,熟读涵咏之,令其渐渍汪洋.遇有操觚,一师心匠,气从意畅,神与境合,分途策驭,默受指挥,台阁山林,绝迹大漠,岂不快哉!世亦有知是古非今者,然使招之而后来,麾之而后却,已落第二义矣."
  四,唐宋派散文批评
  在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弥漫文坛的时期,也有一些作者另辟蹊径,与之抗衡.在散文方面就有被称为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明史· 文苑传》"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明史·茅坤传》"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所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八大家文抄》.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
  唐顺之的"本色"说
  《答茅鹿门知县二》中说:"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臣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复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 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类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 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
  第二节 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和李贽的"童心"说
  明朝从嘉靖后期开始,文艺上出现了一股反复古的新思潮,至隆庆,万历逐渐扩大.其核心是强调文学源于人的心灵,以师心代替师古,要求文学冲破礼教藩篱,摆脱理学的束缚,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并主张任性而为,不受任何束缚,以真实,自然与化工造物同体为最高审美原则.
  附录:
  郭绍虞先生说:"卓吾是当时一个怪人.性褊窄,而读书又眼光甚锐,能时出新意.为文不阡不陌,作字亦瘦劲险绝.对俗客则寂无一语,遇胜友则终日晤言,滑稽排调冲口而发.为和尚而独存鬓须,服儒冠而身居兰若.怪怪奇奇,所以很不合于流俗,而卒致为人所构陷."(《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童心"说的理论渊源
  孟子有"不失赤子之心"
  老子有"能婴儿"的提法
  禅宗有"本来心"的佛性
  王学左派有"赤子良心"之说,李贽的思想受王学左派的影响很大.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是王阳明的高足,江苏泰州人,死后,讲席传给其子王辟,李贽就是王辟的弟子.所以李贽的"童心"说的直接理论渊源是王学左派的"心学".
  二,"童心"说的具体内涵
  1,提倡真情,反对假理
  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附录:
  他在《杂说》一文中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吐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宁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而终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
  2,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盛行的假道学
  "童心"为什么会失却呢 李贽认为首先是"闻见道理",这个"闻见道理"就是当时的程朱理学,是这个"闻见道理"使"童心既障",而造成"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的现象.甚至说:"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这真是道前人所不敢道,振聋发聩,这种叛逆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他曾无情地揭发了当时口不离程朱理学,标榜"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家的极端虚伪性,指出他们不过是"欺世盗名",借"道学以为富贵之资""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三教归儒说》)"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表面上自诩要"厉俗而风世",实际上他们正是"败俗伤世者".(《又与焦弱侯》).
  三,"童心"说的意义
  这种理论完全突破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藩篱,在思想内容上完全是新质的,闪烁着启蒙主义的光辉,在文学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公安三袁"的"性灵"说,对明代的小说,戏剧创作及其理论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节 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袁宏道《叙小修诗》说:"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公安派"打出"性灵"的旗帜,是针对复古派的末流在创作上的泥古格调,在文坛曾引起不小的震动.
  一,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因袭模拟——"变"
  1,"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说:"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骚之不袭雅也,雅之体穷于怨,不骚不足以寄也.后之人有拟而为之者,终不肖也.何也 彼直求骚于骚之中也.至苏,李述别及《十九》等篇,骚之音节体致皆变矣,然不谓之真骚不可也."
  2,"法因于敝而成于过"
  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说:"夫法因于敝而成于过着也.矫六朝骈俪飣餖之习者,以流丽胜,飣餖者,固流丽之因也,然其过在轻纤.盛唐诸人以阔大矫之,已阔矣,又因阔而生莽,是故续盛唐者以情实矫之;已实矣,又因实而生俚,是故续中唐者以奇僻矫之;然奇则其境必狭,而僻则务为不根以相胜,故诗之道,至晚唐而益小.有宋欧,苏辈出,大变晚习,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于情无所不畅,于境无所不取,滔滔莽莽,有若江河.今之人徒见宋之不唐法,而不知宋因唐而有法者也.如淡非浓,而浓实因于淡.然其弊至以文为诗,流而为理学,流而为歌诀,流而为偈诵,诗之弊又有不可胜言者矣."
  3,"各极其变,各穷其趣"
  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他在《序小修诗》中说:"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 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 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 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 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二,强调抒发真情,不拘形式法度——"真"
  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中说:"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
  三,崇尚审美趣味,力求摆脱知识义理的束缚——"趣"
  1,自然之趣
  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2,新奇之趣
  袁宏道在《答李元善》中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

明代文学思想与哲学思想之变化相辅相成。与明朝初年的天理流行相应的以明道为核心的三合一文学观中,孕育着天机自然的种子,而作为天机自然之内核的“真”与明代中期的良知之学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以童心为髓的迩言之流行,性情说在此背景上完成了向性灵说的转化。作为思想和文学发展之自然结果的性灵说,以其对传统诗教的独特理解,成为明代以后文学发展的潜隐线索。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力。由于士人对朝政失去信心,他们的创作便也从鸣国家之盛转向了私人生活情趣的抒写。更为重要的是白沙心学的出现,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的局面,由理入心,追求心灵的本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真性情;在审美趣味上由典则雅正转向纯任自然的明净的美。白沙心学及其文学观念的出现,深刻而内在地影响着晚明重情的文学思潮。

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明朝前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文学思想呈现出比较开放的态势。文学家们思考现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美感的表达方法,以及探求人性的本质。在此期间,形成了以陈献章、杨慎、柳永、辛弃疾等为代表的“江南文学”和以白朴、徐霞客、赵孟頫、董其昌等为代表的“北方文学”。这两种文学高度流畅、热情奔放、感性而极富智慧。明朝后期,随着政治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文学思想变得更加理性和规范。此时的文学践行“格物致知”的唯物主义观念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庸道德”思想。明中后期的文学家如王世贞、李震、黄宗羲、蒲松龄等,注重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总体来看,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表现出了早期的开放、感性、热情和后期的理性、规范、明晰等不同特征。

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前期的文学思想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承传,而后期则强调对现实社会和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前期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古文诗歌和散文中。这些作品注重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家们还强调的规范性和人格的完善,对文学的形式和艺术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期的文学思想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感受的表达。文学作品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以及对政治、社会、经济等现实问题的深度反映。同时,作家们也开始尝试使用口语化的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以吸引更多普通读者的兴趣。总体来看,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呈现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展示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过程。

  • 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比较
    答:一、“童心”说的理论渊源 孟子有“不失赤子之心”;老子有“能婴儿”的提法;禅宗有“本来心”的佛性;王学左派有“赤子良心”之说,李贽的思想受王学左派的影响很大。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是王阳明的高足,江苏泰州人,死后,讲席传给其子王辟,李贽就是王辟的弟子。所以李贽的“童心”...
  • 明代文学有哪些特点
    答:明代后期文学: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取材面也较广。这是明代后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此同时,诗文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小说、戏曲创作繁荣的现象之所以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 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比较
    答:明朝前后期的文学思想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前期的文学思想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承传,而后期则强调对现实社会和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前期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古文诗歌和散文中。这些作品注重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家们还强调的规范性和人格的完善,对...
  • 明代诗歌有哪些流派?各流派主要的文学主张有哪些?
    答: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
  • 简述明代诗歌的发展
    答:5、第五时期 为万历、天启年间。其时学舌七子者,已形成“剽窃成风,万口一响”(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的诗歌创作危机。6、第六时期 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这期间诗歌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既是政治结社又是文学团体的复社、几社里的几位诗人身上。
  • 明朝时思想文化及科学的发展 明朝时思想文化及科学的发展介绍
    答:2、明代书院的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国书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3、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4、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
  • 明朝前期文学有什么发展?
    答:我们大致地把从明初到成化末年(1368~1487)的一百多年界定为明代文学的前期。可以看到,这是文学史上一段相当漫长的衰微冷落的时期。元代末年所形成的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在明初以残酷的政治手段所保障的严厉的思想统治下戛然而止。洪武七年被腰斩的高启,唱出了由元入明的文人们内心中的无穷悲凉。而...
  • 为什么在明朝和清朝前期的思想,文学领域会出现反封建专制和追求民主的进...
    答:明初开始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解放,开始反对封建专制,到了明中后期西方的文艺复兴思想传到中国,像徐光启这样的开明人士就开始在中国传达资本主义思想.到了清朝这种西学东渐的趋势加强,人们的思想自然更加的追求民主,反对专制.在这其中顾炎武等人就是代表.而清朝后期的战争也给中国带来了...
  • 明代文学有怎样的发展?
    答:不过明初是把朱熹思想定为一尊的,思想界经长期沉闷后,王阳明的心学就作为一种打破沉闷的思想问世了。明朝传统经学的地位:在明朝,传统的经学基本是不景气的。官方有明初颁布的《五经大全》,类似高头讲章,私家著述不重训诂,好师心自用,所以被后人讥为空疏。史学方面也有“知今而不知古”之讥。
  • 明朝时期的小说体现出哪些思想特点
    答: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一直在文化形态上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上产生发展成长的宗教,它与古代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尤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对古代小说影响深刻。佛道所创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谲变幻的仙道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