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格律知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近体诗格律知识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句数、字数,这个好理解,不多赘述

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由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头晕,以致于把格律看成为表达内容的镣铐,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律诗的格律,本来就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其实,律诗的格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每一句句子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粘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反或是相反类型。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有个学生问过我,为什么每联间的平仄要相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首联出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的话,那么对句的二四六字则必须为(仄平仄),基于近体诗的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间的原则,如果颔联的二四六字不与首联对句的二四六字相粘同为(仄平仄)的话,那它只有重复首联出句,成为(平仄平)了,以此类推,每一联的平仄都会重复首联的平仄,那读起来该有多单调呀。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孤平与拗救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第五字和第六字用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如果光是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倒也无所谓,那叫小拗,可以不去管他的,可第六字也用了仄声的话,那就是大拗,问题便很严重了,其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救它,即把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个字改成平声,那就行了。比较有名的例子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在古代都是入声)。五言用法和七言同,较著名的例子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大拗的救法有时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孤平拗救一起用,因为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五字若改成平声,那么第三字的平仄就无所谓了。呵呵,因此,这第五个字可真是个宝贝啊,只要一用平声,则出句的五六字,本句的第三字,就可以随意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拗体,即三仄尾。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把第三个字用成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这样的拗体是不可以救的,但是在唐人的诗句中也较常能看见,如老杜的“江流石不转”。
今人尽量少用为好。

注意:律诗入韵的句子二四六字平仄必须要分明,前面讲的这些拗救,除孤平拗外,其出律而救起的例子全部都是不入韵的句子。


用韵
隋代陆法言《切韵》把同韵同调的字归并成类,同类的字可以互相押韵,即是一个韵部,共206个韵部,唐人规定近韵可“同用”,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同用”韵合起来,减为107韵,后人又减一韵,成106韵,这就是所谓的“平水韵”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韵脚)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句、绝句二四句必须押韵(不管律诗绝句,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且一般是押平声韵(仄韵诗因其太少,故从略)。这就是用韵上的基本格律。

近体诗用韵要求很严,除首句可用邻韵外,一般不允许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少的窄韵也不能出韵。

当代人有愿意用新韵的,按照普通话入韵就可以了。对于某些把“情、同”放在一起的新韵书,还是不看为好。

对仗
通俗一点说,对仗是指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其实,对联是从近体诗的对仗发展而来的)。对仗有工对宽对之分,工对比较严格,必须家花对野草,山川对河岳,三千对八百,宽对则比较松一些,只要句子结构成分相对应就行了,如体词(即现代汉语中的主语和宾语成分,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对体词,谓词(即现代汉语中的谓语成分,包括动词、形容词)对谓词就行了,譬如,“他们”对“小鸟”,“楼高”对“心跳”,都算是宽对。绝对的工对和宽对一般不太多,律诗的对仗多数都是些半工半宽的句子,譬如“脸红”对“心跳”。“脸”与“心”都是身体部位,算是工的,可“红”与“跳”一为形容词,一为动词,充其量也就是个宽对,所以这样的对子就是半工对。

古代汉语是没有词性的,因此,对仗主要得从意义和结构上来看,有些初学者,老喜欢钻对仗的词性,发现一个词性不对,马上喊失对,这是很可笑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死”是什么词性?“灰”又是什么词性呢?

律诗的颌联、颈联一般来说,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需对仗。在律诗中,特别是在五律中,有时会出现颔联不对仗的情况,这属于律诗的别体,不宜提倡。

对仗有工对、借对、流水对之分。
工对,词性词类和句型都相对的对仗。是律诗对仗最基本的形式。

借对,就是借音、借义相对。如杜甫七律《野望》中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白”和“清”本不算工对,但“清”和“青”同音,因同音关系借“清”为“青”,这样“白”就和“青”相对了这里的“借”是只借“音”不借“义”,使人因同音关系而联想到另一个字,并不涉改变诗意的问题。又如杜甫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席”,“寻常”和“七十”本来不相对,但“寻”和“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在这个意义上,“寻常”包括着数字概念,故这里借来和“七十”相对,当然,这也不涉及改变诗意的问题。前者借“音”,后者借“义”,这两种情况都是借对。

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立,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就象流水不能分开一样,但它们在词类和结构上仍然要相对。如我在《上海楼市》中所写的“一苑千般弄,三年两倍升”就是流水对。

律诗一般只要求颌联、颈联对仗,但也有首联对仗的,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尾联对仗的,如前举杜甫诗;也有全首用对仗的,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绝句本来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全首对仗的,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诗最工,所以我建议学诗者最好从杜诗入手。近体诗的对仗用得好,可以使诗生色。但过分追求对仗工整必然束缚思想,这应该正确对待,不能舍本逐末。

上面介绍了近体诗的基本格律,我认为对待诗律应取的态度是:承认格律,掌握格律,为了思想内容的需要,在必要时可以突破格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诗律为我服务而成为诗律的主人。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句数、字数,这个好理解,不多赘述

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由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头晕,以致于把格律看成为表达内容的镣铐,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律诗的格律,本来就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其实,律诗的格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每一句句子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粘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反或是相反类型。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有个学生问过我,为什么每联间的平仄要相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首联出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的话,那么对句的二四六字则必须为(仄平仄),基于近体诗的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间的原则,如果颔联的二四六字不与首联对句的二四六字相粘同为(仄平仄)的话,那它只有重复首联出句,成为(平仄平)了,以此类推,每一联的平仄都会重复首联的平仄,那读起来该有多单调呀。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孤平与拗救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第五字和第六字用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如果光是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倒也无所谓,那叫小拗,可以不去管他的,可第六字也用了仄声的话,那就是大拗,问题便很严重了,其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救它,即把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个字改成平声,那就行了。比较有名的例子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在古代都是入声)。五言用法和七言同,较著名的例子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大拗的救法有时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孤平拗救一起用,因为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五字若改成平声,那么第三字的平仄就无所谓了。呵呵,因此,这第五个字可真是个宝贝啊,只要一用平声,则出句的五六字,本句的第三字,就可以随意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拗体,即三仄尾。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把第三个字用成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这样的拗体是不可以救的,但是在唐人的诗句中也较常能看见,如老杜的“江流石不转”。
今人尽量少用为好。

注意:律诗入韵的句子二四六字平仄必须要分明,前面讲的这些拗救,除孤平拗外,其出律而救起的例子全部都是不入韵的句子。


用韵
隋代陆法言《切韵》把同韵同调的字归并成类,同类的字可以互相押韵,即是一个韵部,共206个韵部,唐人规定近韵可“同用”,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同用”韵合起来,减为107韵,后人又减一韵,成106韵,这就是所谓的“平水韵”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韵脚)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句、绝句二四句必须押韵(不管律诗绝句,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且一般是押平声韵(仄韵诗因其太少,故从略)。这就是用韵上的基本格律。

近体诗用韵要求很严,除首句可用邻韵外,一般不允许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少的窄韵也不能出韵。

当代人有愿意用新韵的,按照普通话入韵就可以了。对于某些把“情、同”放在一起的新韵书,还是不看为好。

对仗
通俗一点说,对仗是指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其实,对联是从近体诗的对仗发展而来的)。对仗有工对宽对之分,工对比较严格,必须家花对野草,山川对河岳,三千对八百,宽对则比较松一些,只要句子结构成分相对应就行了,如体词(即现代汉语中的主语和宾语成分,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对体词,谓词(即现代汉语中的谓语成分,包括动词、形容词)对谓词就行了,譬如,“他们”对“小鸟”,“楼高”对“心跳”,都算是宽对。绝对的工对和宽对一般不太多,律诗的对仗多数都是些半工半宽的句子,譬如“脸红”对“心跳”。“脸”与“心”都是身体部位,算是工的,可“红”与“跳”一为形容词,一为动词,充其量也就是个宽对,所以这样的对子就是半工对。

古代汉语是没有词性的,因此,对仗主要得从意义和结构上来看,有些初学者,老喜欢钻对仗的词性,发现一个词性不对,马上喊失对,这是很可笑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死”是什么词性?“灰”又是什么词性呢?

律诗的颌联、颈联一般来说,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需对仗。在律诗中,特别是在五律中,有时会出现颔联不对仗的情况,这属于律诗的别体,不宜提倡。

对仗有工对、借对、流水对之分。
工对,词性词类和句型都相对的对仗。是律诗对仗最基本的形式。

借对,就是借音、借义相对。如杜甫七律《野望》中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白”和“清”本不算工对,但“清”和“青”同音,因同音关系借“清”为“青”,这样“白”就和“青”相对了这里的“借”是只借“音”不借“义”,使人因同音关系而联想到另一个字,并不涉改变诗意的问题。又如杜甫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席”,“寻常”和“七十”本来不相对,但“寻”和“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在这个意义上,“寻常”包括着数字概念,故这里借来和“七十”相对,当然,这也不涉及改变诗意的问题。前者借“音”,后者借“义”,这两种情况都是借对。

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立,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就象流水不能分开一样,但它们在词类和结构上仍然要相对。如我在《上海楼市》中所写的“一苑千般弄,三年两倍升”就是流水对。

律诗一般只要求颌联、颈联对仗,但也有首联对仗的,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尾联对仗的,如前举杜甫诗;也有全首用对仗的,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绝句本来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全首对仗的,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诗最工,所以我建议学诗者最好从杜诗入手。近体诗的对仗用得好,可以使诗生色。但过分追求对仗工整必然束缚思想,这应该正确对待,不能舍本逐末。

词的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 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 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 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 “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 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 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 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 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 还有好多尚未收入。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 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 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 创调与变体。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 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 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 的自由。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 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落不平之感,岳飞 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抒发激烈的壮怀,读来使人慷慨悲愤,押的便是 入声韵。然而姜夔的《满江红》(仙姥来时),遐想湖上女神,却换押平韵, 声情遂变作缓和舒徐,富有潇洒优游的情趣。姜夔《长亭怨慢》自序云:“予 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该词中有句 如:“阅人多矣,谁得以长亭树?树若有情,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 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写景抒情,卷舒自 如,浑如散文。但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故虽随意为长短之句,而自然合乎律度, 适应歌者口吻。“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与规律高度统一的产物。 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 南宋则越来越严密。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 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世言东坡不能歌, 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 《跋东坡七夕词后》 又云: ‘歌之曲终,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 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跋东坡七夕词后》又云:“歌之曲终,觉天 风海雨逼人。”从其他记载也可看到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念奴娇》(大江东去)也都被“善讴者”歌唱或赞赏过,说明还是合 乐可歌的,只是有些地方突破声律的束缚。大凡过于不守音律也许失却词的韵 味,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重要的是运用音律为情意服务。如《声声慢》调 在李清照以前作者多押平韵,而李清照却选押仄韵,又用了话多齿音、舌音字, 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可见她要求作词的严辩音律,却正是自由地 运用之以突破陈规进行创造,而不是作茧自缚。宋代许多绝妙好词,虽然长短 错落,自由卷舒,有的类同口语、散文,而吟诵起来的韵味盎然,富有节奏感。 个中奥妙是很值得我们体味的。有些例子,则未必可取。如张炎 《词源》 记 其父张枢“作《惜花春早起》云:‘琐窗深’。‘深’字音不协,改为‘幽’ 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 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 按“深”“幽”与“明”情景大不相同,竟如此改来改去,即使改得完全适应 歌喉,遵律虽严,却并是值得效法的文学创作态度。
记得采纳啊

诗韵 《唐韵》、《广韵》二百零六个韵部 宋刘渊骈为一百零七韵,金朝平水人王文郁骈为一百零六韵,简称《平水韵》,近体诗压韵分部奉为标准。 压韵的字必须声调相同,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 陆游《书愤》艰、山、关、斑、间,十五删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被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对粘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仄对 中原被望气如山。 平粘 楼船夜雪瓜洲渡, 平对 铁马秋风大散关。 仄粘 塞上长城空自许, 仄对 镜中衰鬓已先斑。 平粘 出师一表真名世, 平对 千载谁堪伯仲间。 仄 对仗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被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下三连 压韵句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 一生好入名山游 仄平仄仄平平平 鸟飞不到吴天长 仄平仄仄平平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平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仄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鸣翠柳 仄平仄平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上青天 平仄平仄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平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仄 律句 1.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2.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4.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平 压韵句主要的节奏点(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一个孤零的平声字。 宪章亦已沦 仄平仄仄平 救拗 本句自救 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为 仄仄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仄平平仄平 溪流自摇沙水清 仄仄仄平平仄平

  • 《诗词写作常识》
    答:5.我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有什么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
  • 诗的格律有哪些要求?
    答: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
  • 五七言诗的格律。
    答:旧体诗歌分为古体与近体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除了必须押韵以外,没有其他的格律要求。一部分绝句不要求符合格律,称为古绝,亦是古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为区别于上述属于古诗的绝句,这种近体绝句又称为律绝),必须符合严格的格律要求。以下所讲诗词格律,主要是针对近体诗的。依照旧诗通常的习惯,本...
  • 格律是什么
    答:但从理论上讲,格律诗应是可以换韵的; 5.脚分明; 6.不可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 7.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 8.不可撞韵; 丁 9.尽量避免挤韵(诗文中不恰当的地方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不管平仄如何,干扰韵美效果,称“挤韵”。) 10.尽量做到高要求:用韵上层楼。 四、定句:指每首诗有一定的句...
  • 写诗的格律知识
    答: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 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 “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 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 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
  • 写出古典诗歌(诗词曲)的基础知识
    答: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
  • 诗的格律三美
    答:诗的格律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拓展知识: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
  • 如何学作诗
    答:打油诗和藏头诗除了要符合格律外,还要注意诗的意境和气氛。常见的一般以嵌名、示爱和祝福居多。这就要求全诗要符合相应的意境。 以下回答“如何作好打油诗和藏头诗”是我的个人见地,不知是否对你有用? 1.必要的诗词格律常识。如韵、律、绝、平仄、对仗、粘对、孤平、拗救等基本知识和规则一般要掌握。所以平时应...
  • 怎样更快更好的掌握古诗词的格律?
    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一个词牌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品背上个一两首,写的时候对着成品的平仄、押韵规律往里套,一定不会出错。但缺陷就在于词中的可平可仄之处,就往往难以得知了,对自由创作的约束便显得更大一些。如果不清楚基本知识的话,我给你两个链接你去学习一下。入门:王力 《诗词格律》(...
  • 请教近体诗中的平仄知识
    答:写近体诗(律诗、绝句)讲平仄是起码的知认,但是格律诗的格律是古时留下来的,而古时的平仄与现在又不同,古时仄声包括上、去、入声,而现在没有入声字,(也就是说古时的入声字分别... 写近体诗(律诗、绝句)讲平仄是起码的知认,但是格律诗的格律是古时留下来的,而古时的平仄与现在又不同,古时仄声包括上、去、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