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中,感觉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普通心理学 感觉现象

彭的书上有啊!在感觉那章下面分作视觉、听觉、其他感觉,每个分类下面都有讲各自的感觉现象。视觉的基本现象啊、听觉的基本现象啊什么的。

当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使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降低或升高的现象.

比如我们一直听很小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会暂时性的提高,而我们持续听很响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会暂时性的下降.

感觉的基本规律如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感觉的适应。这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感觉的对比。这是2 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叫联觉。

5、感受性和练习。在生活实践中,人的感受性通过练习可以得到提高,这一规律在感觉缺陷(盲、聋)者和专门从事某种职业者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扩展资料

感觉的现象

1、适应现象
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改变,但由于连续或重复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发生了暂时的变化。

2、对比现象
各种感觉都存在对比现象,当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比另一个刺激强的现象称为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3、协同现象。当两种或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感觉水平超过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相乘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知觉规律



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例如落在我们皮肤表面的灰尘、频率高于20 000赫兹的声音、0级静风(风速小于0.3米/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里两个陌生人的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心理学用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二者的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为:
E=1/R
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这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是不一样的,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视觉的韦伯分数是1/100,听觉的韦伯分数是1/10,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30。

二、感觉适应的规律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叫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生活中也常常能观察到听觉适应的现象。例如,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呆一会儿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一般认为,听觉适应会使听觉感受性暂时降低,而且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在一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人耳对该频率声音及邻近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会降低,而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不会有影响。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说的是嗅觉适应。不同的刺激,嗅觉适应的时间不同,有的只需一两分钟,有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嗅觉的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味觉适应的经验。如果我们把一种物质放进嘴里,很快,物体的味道实际上消失了。而且,对一种味道的适应能显著地影响到随后吃进的东西的味道。例如,当我们吃了甜的食物,再吃酸的食物时会觉得更酸。
触压觉的适应较快、较明显。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大约三四分钟后便能感受到。痛觉是很难适应的。
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是难以适应的痛觉,对于有机体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我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我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觉不敏感。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四、感受性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性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种某一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的现象,叫做感觉的代偿作用。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某些特殊职业要求从业者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因而这些从业者相应的感觉比一般人敏 锐。例如,有经验的磨工能看出0.000 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每分钟1 300转与每分钟l 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听出每分钟1 300转与每分钟l 400转的差别;音乐家的听觉比常人敏锐;调味师的味觉、嗅觉比常人敏锐。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得到发展,因而教师要尽可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感官的训练,使他们的感觉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感觉的基本规律如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感觉的适应。这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感觉的对比。这是2 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叫联觉。
5、感受性和练习。在生活实践中,人的感受性通过练习可以得到提高,这一规律在感觉缺陷(盲、聋)者和专门从事某种职业者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扩展资料
感觉的现象
1、适应现象
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改变,但由于连续或重复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发生了暂时的变化。
2、对比现象
各种感觉都存在对比现象,当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比另一个刺激强的现象称为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3、协同现象。当两种或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感觉水平超过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相乘效应。



  •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的概念
    答:一、什么是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觉”这个词,如“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与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感觉”的意思并不相同。在心理学中,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
  •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知觉~20200517
    答:三、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似动现象:空间并没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也称动景现象、Φ现象(fai) 似动主要有:诱导运动(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月亮从云层中钻出);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据心理医生说: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
  • 普通心理学知识笔记
    答:1、心理学的定义 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②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 和应用心理学。 2、普通心理学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WHAT?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WHO? 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研究任务WHY? 把心理学各个分支研究的成果集...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9——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二)
    答:        格式塔理论强调我们大脑的先天结构会如何影响我们将刺激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的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知觉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是将知觉体验分为图形和背景。图形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一个简单的模式,心理学家有时候将其称为...
  •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
    答:- 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
  • 是什么2,认识过程的三个特点是什么定
    答:在普通心理学中,认知过程指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性质及对象间关系的过程。赫伯特·西蒙认为,人类认知有3种基本过程:(1)问题解决:采用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和计划过程法。(2)模式识别能力: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须认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等同关系、连续...
  •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
    答: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如下:(1)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
  • 关于心理学
    答: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
  • 大学心理学考试内容
    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规律2.心理现象可以分为 ① 心理过程 ② 个性心理 ③心理状态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属于人的认识过程4.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
  • 普通心理学中的认识过程
    答:在普通心理学中,认识过程指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性质及对象间关系的过程。樂问题解决人类认知有3种基本过程之一是问题解决,采用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和计划过程法。模式识别能力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须认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等同关系、连续关系等。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