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主要结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求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结论。

1: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块数要牢记
2:看测力器和温度器的要求
3:最后一单元的什么推断的话
……
还有很多,我都不记得了,加油,你一定要加油哟!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 向下 )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 。
2、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极昼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极夜 )。
3、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 动物)、( 植物 )和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 生态系统 )。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为( 食物链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5、橡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叫_弹力_。橡筋拉得越长,弹力越 大 。
6、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 植食动物 );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 肉食动物 );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 杂食动物 )。
7、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 )。每个时辰合现在的 两 小时。子时是 23时 至 凌晨1时 。
8、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花纹)、(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等,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有(给车轴涂上润滑油)、(滑冰鞋)。摩擦力分为(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9、通过实验发现,每分钟摆来回摆动的次数与 摆绳长短 有关,与 摆锤重量 无关,与 摆动幅度 无关。
10、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国家建立了许多 自然保护区,还专门颁布了《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 狩猎 和 采伐 ,不准 破坏当地自然环境 。
1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称为地球的 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地球 自转 现象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公转 。
12、将吹足气的气球放手后,气球向 后 喷气,同时推动气球向前运动的力叫 反冲力 。
13、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人们旅行和计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整个世界分为(24)个时区,我国从西到东横跨(5)个时区,为了使全国各地有一个统一的时间,便于(工作、学习和交通),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1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
15、我国古代使用计时器有( 日晷 、滴漏、沙漏)等,其中日晷是利用(太阳)计时的,滴漏是用(水)来计时的,沙漏则是用(沙子)计时的。摆钟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石英钟),精度达到了300年只差1秒。在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中,人们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原子钟),20世纪60年代,射电天文学中激动人心的发现——(脉冲星)是目前所知的最精确的时钟,比原子钟还要精确10万倍。
16、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蜡烛钟)、(水钟)、(沙漏)。
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水钟 )和( 泄水型水钟)两类。
17、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后)喷气,小车在气球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反冲力)。
18、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快)。
19、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摩擦力)。
20、我们的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行驶60厘米,我可以( 增加载重量)或(减少拉力 )。
21、我们做的螺旋桨小车,螺旋桨产生的风向后吹,小车向(前)方向运动。
22、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地心说 ),又称地静说,是由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天文学家(托勒密)加以发展的。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提出的。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体运行论》
23、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首先提出来的。(布鲁诺)因为拥护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烧死,(伽利略)也因此被送进宗教裁判所。
2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25、我们提水、背书包时,都会感到有一个向下的拉力,这个力叫 重 力。橡皮筋拉长或绞紧时产生的力,叫 弹 力。升空的火箭,箭体靠 反冲 力向空中运动。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摩擦力 。
26、 钟表以 时 , 分 , 秒 等单位来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或60秒。
27、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 。
28、(傅科)是 法 国的一位科学家。他利用一个长摆做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后来人们把这个实验叫(傅科摆)
29、草、羊、老虎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草→羊→老虎。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羊、老虎)。
30、各种水域中,生活着大量人的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浮在水中,随水流动,所以叫做(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不仅是小鱼、小虾和贝类的食物,还是一些大鱼的食物。浮游生物也分植物和动物,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如(绿藻、蓝藻);浮游动物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草履虫、小瓜虫)等。
31、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2、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世界上的一些动物和植物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你知道哪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吗?珍稀动物:(扬子鳄、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金丝猴、朱鹮等)珍稀植物:(水杉、银杏、珙桐)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概念: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6、空气是传播声音 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9、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第三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1、 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
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 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许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1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15、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一、电: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高压电有5500V以上。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4、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6、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7、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2、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13、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
14、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5、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二、新的生命
1、 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 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 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6、 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种子。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 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8、 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 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0、 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1、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栗子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的有莲蓬、椰子等;利用动物传播的有苍耳等。
12、 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13、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种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14、 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5、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三、食物
16、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17、 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8、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19、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糖类和脂肪能变成热量、力气。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20、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21、 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多种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22、 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潮湿、温度、空气有无、光照强弱等因素。
23、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4、 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25、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四、岩石和矿物
26、 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等。
27、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沉积而成的岩石是页岩。经过地球运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浮石。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是化石。
28、 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30、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答: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答: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徐正富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答:主要可以做两个实验:1、高锰酸钾溶解:器材:高锰酸钾、小勺、烧杯、水。结论:紫色液体云雾状散开。2、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打开灯帽,用火柴自下而上斜点灯芯,在外焰加热,完后用灯帽盖灭,拿起再盖。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要点:(教育版)天气 1、 天气符号:(太阳)晴、(云、半个太阳)晴天...
  •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四年级上
    答:一.实验目的 水蒸发速度快慢的控制因素 二.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影响谁的蒸发快慢 2.建立假设:假定温度的高低可以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3.设计方案:①实验材料:酒精灯,两块载玻片,两个镊子,胶头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②实验方法:用胶头滴管。
  • 小学科学四年级《空气里有什么》实验报告单
    答:步骤1:用火柴点燃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入盛水的水槽,再用去底饮料瓶罩上,盖上瓶盖,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上升了一点。结论: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支持燃烧。(氧气)步骤2:往水槽加水至瓶内水平,再打开瓶盖,点燃火柴迅速插入瓶内。现象:火柴立刻熄灭。结论:空气中有另一种气体不...
  • 小学科学四年级《空气里有什么》实验报告单
    答:步骤1:用火柴点燃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入盛水的水槽,再用去底饮料瓶罩上,盖上瓶盖,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上升了一点。结论: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支持燃烧。(氧气)步骤2:往水槽加水至瓶内水平,再打开瓶盖,点燃火柴迅速插入瓶内。现象:火柴立刻熄灭。结论:空气中有另一种气体不...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这么写
    答:实验:用A4纸四小张,三张打孔,下面用夹子夹住,按一定距离平放,再用手电照,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实怎样用 科学实验首先要有思路,想做什么样的实验,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之后是准备实验器材,可以上淘宝、科乐空间等地方购买。最后是动手实施、反复改进。今年来随着欧美STEAM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的家长...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知识点
    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答: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1、填空。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着。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4、(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5、在搜集有关运动...
  • 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答:现就四年级上课的体会反思如下:《溶解的快与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慢”,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