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的社会组织理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关于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

这方面的理论挺多的,大的来说社会学的主流视野都关注过组织,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与互动论都有论述,此外还有很多各领域的研究也都涉及组织,比如集体行动、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学等等,都有关于组织的观点。组织社会学自己也有很多理论,可以看周雪光的书,或者翻一下于显洋的书。我自己熟悉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这块儿,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其实也算得上组织理论吧,毕竟他的观点简单说来是,规模越大,行动者参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越低。后来引申出用组织规模控制集体行动的一派。

组织社会学
研究对象组织社会学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社会组织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人或小群体构成的一种有特定目标的协作系统。社会组织的雏型产生于古代社会,它的普遍出现是与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相伴随的。自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来,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组织逐渐介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组织数量增加、组织规模扩大,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理论。
社会组织理论早期的组织理论大体分为 3个学派:①管理学派,又分为古典管理学派和科学管理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结构学派。它们都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组织活动效率等,但是探讨的方向各异。组织社会学是在结构学派的基础上,吸收另外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
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H.法约尔。他认为,各种社会组织尽管目标不同,遇到的情况各异,但存在着结构与程序上的共同性。从这些共性中可以发现一些适用于各种组织的普遍的管理原则。法约尔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命令统一原则。命令统一原则是从公司的最高主管到工人之间,只采用单一的、直接的命令系统。与这种管理系统相对应的是直线式组织结构。设计这样的组织结构,必须考虑管理跨度和层次的问题。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发明家、工程师F.W.泰勒。他探索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职能化组织原理。管理者专司管理职能,其活动要以科学为基础,受规章制度的制约。管理的实施必须以职能式组织结构为基础。
人际关系学派源于早期的工业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G.E.梅奥。1927~1932年,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通过试验,认识到组织成员的心理状态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心理状态又影响人的行为,影响劳动生产率。他们发现,在社会组织中除了有目的地设计和建立的正式关系体系外,还存在着以感情、个人的实际作用等为基础的非正式关系体系。“霍桑试验”引起了研究者和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人际关系、非正式结构的关注。
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首推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韦伯于18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世纪企业组织对历史的贡献》是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社会组织的论著。他对组织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他在分析导致复杂的社会组织产生的历史因素的基础上,用"理想型"的方式叙述官僚制组织的特征。他首先区分了权威的三种类型,描述了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认为“合理-合法的权威”存在于官僚制组织中。官僚制组织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类型和组织形态。
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基本沿着上述三个学派的研究方向发展。始自法约尔、泰勒等人的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逐步发展为管理科学;始自梅奥等人的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发展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韦伯从社会学角度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发展为组织社会学。1938年哈佛大学出版C.I.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一书,反映了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研究的趋势,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唯一完整地、有系统地论述社会组织的理论性著作。书中指出为了阐明经营者的职能,必须阐明组织的本质,把人、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巴纳德第一个把组织称为一个系统,对社会组织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40年代中期以后,英、美等国众多的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见解,组织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组织社会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在1956年发表的《组织理论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阐述了社会组织是对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发挥某种功能的、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组织化的一种社会系统。组织本身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对组织来说也发挥着特定的功能。社会学中的其他理论,如交换理论(见社会交换论)、冲突理论等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家越来越注重对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及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和定量分析。

研究内容组织社会学主要研究:①组织目标。包括组织目标的构成、分类,组织目标的确立,组织目标与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关系,组织目标的置换和承续等。②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各自的功能及相互关系。③组织过程。包括组织决策过程、管理过程、沟通过程等。④组织冲突。包括组织冲突的原因、类型,冲突的解决等。⑤组织与所使用的技术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⑥组织变迁与组织发展。包括变迁与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技术、过程等。
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们利用各种组织把资源集中起来,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活动。开展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效益,正确理解和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促进社会现代化。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5366/
http://auction1.paipai.com/8AC0BD18000000000401000033F056CA

早期的组织理论大体分为 3个学派:①管理学派,又分为古典管理学派和科学管理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结构学派。它们都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组织活动效率等,但是探讨的方向各异。组织社会学是在结构学派的基础上,吸收另外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的四条管理原则,1. 建立真正的劳动过程,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2.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3. 将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4.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 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在工作的规范化,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率。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出版。
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H.法约尔。他认为,各种社会组织尽管目标不同,遇到的情况各异,但存在着结构与程序上的共同性。从这些共性中可以发现一些适用于各种组织的普遍的管理原则。法约尔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命令统一原则。命令统一原则是从公司的最高主管到工人之间,只采用单一的、直接的命令系统。与这种管理系统相对应的是直线式组织结构。设计这样的组织结构,必须考虑管理跨度和层次的问题。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发明家、工程师F.W.泰勒。他探索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职能化组织原理。管理者专司管理职能,其活动要以科学为基础,受规章制度的制约。管理的实施必须以职能式组织结构为基础。
人际关系学派源于早期的工业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G.E.梅奥。1927~1932年,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通过试验,认识到组织成员的心理状态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心理状态又影响人的行为,影响劳动生产率。他们发现,在社会组织中除了有目的地设计和建立的正式关系体系外,还存在着以感情、个人的实际作用等为基础的非正式关系体系。“霍桑试验”引起了研究者和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人际关系、非正式结构的关注。
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首推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韦伯于18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世纪企业组织对历史的贡献》是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社会组织的论著。他对组织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他在分析导致复杂的社会组织产生的历史因素的基础上,用“理想型”的方式叙述官僚制组织的特征。他首先区分了权威的三种类型,描述了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认为“合理—合法的权威”存在于官僚制组织中。官僚制组织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类型和组织形态 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基本沿着上述三个学派的研究方向发展。始自法约尔、泰勒等人的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逐步发展为管理科学;始自梅奥等人的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发展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韦伯从社会学角度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发展为组织社会学。1938年哈佛大学出版C.I.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一书,反映了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研究的趋势,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唯一完整地、有系统地论述社会组织的理论性著作。书中指出为了阐明经营者的职能,必须阐明组织的本质,把人、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巴纳德第一个把组织称为一个系统,对社会组织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40年代中期以后,英、美等国众多的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见解,组织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组织社会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在1956年发表的《组织理论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阐述了社会组织是对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发挥某种功能的、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组织化的一种社会系统。组织本身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对组织来说也发挥着特定的功能。社会学中的其他理论,如交换理论(见社会交换论)、冲突理论等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家越来越注重对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及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和定量分析。
70年代以来,新制度学派提出许多看似非理性的组织行为有其内在理性逻辑,提出了“合法化机制”。
80年代以来,格拉诺维特、博特等人发展了社会学网络学派。





  • 组织社会学的社会组织理论
    答:早期的组织理论大体分为 3个学派:①管理学派,又分为古典管理学派和科学管理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结构学派。它们都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组织活动效率等,但是探讨的方向各异。组织社会学是在结构学派的基础上,吸收另外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弗...
  • 关于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
    答:这方面的理论挺多的,大的来说社会学的主流视野都关注过组织,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与互动论都有论述,此外还有很多各领域的研究也都涉及组织,比如集体行动、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学等等,都有关于组织的观点。组织社会学自己也有很多理论,可以看周雪光的书,或者翻一下于显洋的书。我自己熟悉集体行动...
  • 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各阶段主要思想
    答:成熟阶段:阐述了社会组织是对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发挥某种功能的、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组织化的一种社会系统。组织本身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对组织来说也发挥着特定的功能。社会学中的出现了社会交换、冲突理论等组织理论。
  •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内容提要_百度知 ...
    答:他从事实出发,把人类行为 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韦伯提出...
  • 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各阶段主要思想
    答:组织社会学的独立发展: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吸引了众多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5. 组织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早期强调组织结构的共性,发展阶段关注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成熟阶段则将社会组织视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功能性系统,并引入了社会交换和冲突理论等新视角。
  •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组织的概念是什么
    答:在社会学领域,社会组织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大致上,这个概念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解释方向:1. 广义的社会组织包括所有的人类集体活动,无论这些活动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这不仅包括了正式的组织,如企业、社团和政府,还包括了家庭、朋友圈等初级群体。2.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
  • 社会原理中的组织什么意思?
    答: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他对组织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认为“合理—合法的权威”存在于官僚制组织中。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沿着上述三个学派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管理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等学科。社会学中的其他理论,如交换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也对组织理论...
  • 组织社会学探讨
    答:1、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 2、正式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具体包括:第一,每一组织都有其确定的目标,组织内的每个人也有各自的目标;第二,组织有一定的独特心理结构,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第...
  • 社会科学理论有哪些
    答: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多种理论,如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1. 社会学理论是研究社会组织、人际关系、文化、制度及其变迁的理论。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变迁、文化冲突等议题,通过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象征互动主义理论等。
  • 出版了《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并被称为“现代社会学之父”的是
    答:马克斯·韦伯又被称为“现代社会学之父”,与卡尔·马克思(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丛书中,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次序。权力有三种:理性的权力、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