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堤沙坝影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河流的河口段由于水流特征的变化以致泥沙在主流线附近形成围住河口的弧形堆积体,称“河口沙堤/沙坝”。
沙坝对海岸侵蚀和淤积的影响:沙坝阻挡河水流入海洋,不利于泄沙排洪,加速河道淤积,加重防洪压力;阻碍船只航行,不利于航行安全。减轻咸潮上溯的影响,保障上游饮水安全。

  • 沙堤沙坝影响
    答:沙坝对海岸侵蚀和淤积的影响:沙坝阻挡河水流入海洋,不利于泄沙排洪,加速河道淤积,加重防洪压力;阻碍船只航行,不利于航行安全。减轻咸潮上溯的影响,保障上游饮水安全。
  • 沙坝的形成过程
    答:沙坝是一端与陆地相连,一端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海底垄岗地形,沙坝的形成与底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关,河流携带泥沙到达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坦,流速降低,受海水的顶托作用,不断堆积后形成了沙坝。沙坝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露出水面。沙坝是海岸带巨大的水上堆积地貌,形如堤坝,故名沙坝,又称沙堤。...
  • 沙堤和沙坝一样嘛
    答:一样,沙堤又称沙坝,沙坝长达几千米,宽达几百米,高出海面可达数米。由于堆积的位置不同而有岸外坝、拦湾坝、连岛坝之分。沉积物来源和波浪作用方向的变化常发育成弧状、环状、钩状等多种形状。
  • 海洋的沉积作用
    答:潮坪上的沉积物粒度具有自陆向海由细变粗的趋势;沉积物表面常具有泥裂、波痕、爬痕等现象。 2.沿岸沙堤、沙坝和沙嘴沉积 沿岸沙堤是位于高潮线附近、大致平行海岸的堤状地形。沙堤的形成是波浪横向搬运作用的结果。沙堤一般由砾石、粗砂和贝壳组成,具交错层理。沙坝是离岸有一定距离、大致平行海岸的长条形海底垄岗地形...
  • 海岸地貌及堆积物
    答:连岛坝(tombolo)是连接屏障体(岛屿)与海岸的沙堤(图 8-6b)。在有屏障的海岸,在屏障体(岛屿)与海岸的阴影区,波浪的相向运动使动能降低,沙粒堆积,最初形成滩角(beach cusp),继而扩大成沙嘴,最终连接成连岛沙坝。 图8-6 沙嘴和连岛坝形成过程 海积阶地(marine deposition terrace)和海蚀阶地(abrasion terrace)在...
  • 海岸带地貌及其沉积物
    答:沙堤-澙湖海岸是在沙质海岸堆积体及其封闭或半封闭海湾形成澙湖构成的海岸。有的堆积体分布在水下尚未露出海面,为水下沙坝,也有露出海面成为离岸堤或岛状坝,如靠近海岸或与之相连的堆积体为海岸沙坝。水下沙坝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如挖沙破坏沙坝,海岸将会受到强烈冲蚀而使陆地上的道路、农田、村舍或...
  • 三角洲的成因是什么
    答: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二、类型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尖头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鸟足状三角洲.①尖头状三角洲,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②扇状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③鸟足状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三角洲很多,主要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
  • 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与近代变化
    答:水下浅滩发育地区往往见有河口扇、潮沟、潮滩、水下沙堤、沙坝等。水下浅滩向外即水下岸坡,下限水深可达20~40m。近岸一侧陡,平均坡降750×10-3,向外海逐渐变缓,坡降为60×10-3。由岸向海物质组分由粗变细地有规律地变化。 台湾浅滩位于台湾岛西南侧,由40m水深线围成,面积达8800km2,分布着数以百计的水...
  • 苏中东部第四纪以来海岸带变迁与演化
    答:长江口南部岸线大致在扬中夹江附近南延于茅山东麓与长荡湖之间[2],泰兴黄桥一带长江河口沙坝开始形成。苏中东部的东台、海安以东、如东、南通、启东等地尚为水域。 3 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3.1 夏商时期 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夏商时期,海面开始逐渐下降,岸线东移,然后又趋于稳定,在沿岸又发育一道新的滨海沙堤(东冈),...
  • 冲积平原为何不会被河水掩盖而成河道?
    答:冲积平原顾名思义就是河流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河水漫出河道、带著流沙在河道四周沉积而成。洪水过了,河流可能已经改道到低洼的地方形成新河道——黄河下游历史上就是这样发生了多次改道,也可能仍然留在原来的河道上。改道后留下的旧河道可能成为湖泊,太湖就是这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