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的墓志考古学意义有多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2013年8月至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发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墓,这就是上官婉儿的墓志。墓志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叙述其家世,这在唐代墓志中是不多见的。展示了上官氏家族在初唐政坛和文坛上的显要位置。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悲剧性的人物,浮浮沉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童年时代,因为祖父上官仪,有过一段显荣的经历,但因为武则天使人罗织上官仪谋反之罪而使其下狱致死,以致与其子上官庭芝一同被杀,上官婉儿被没入宫廷。因其才华得到武则天的欣赏,又因其运转政治的能力而逐渐掌握后宫的大权,直至中宗时由婕妤到昭容,达到正二品的显要官职。

       在墓志未出土前,《旧唐书》中的上官婉儿的形象以及生平记载证据链是不完整的。墓志的出土恰好解释了这一问题。墓志铭形象是太平公主一手塑造的,正史形象则受李隆基的影响。仇鹿鸣先生也认可: “但从志文的书写及葬事的安排中, 仍可看出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互相角力的痕迹。

       墓志成文时,太平公主刚刚和李隆基一起发动唐隆政变,引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帝。上官婉儿与李隆基、太平公主属于同一阵线,共同反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那么问题迷惑了,既然同属一个阵营,为什么李隆基要杀上官婉儿呢?郑雅如先生认为:“婉儿之死除了因她曾为武氏一党,也由于她身为女性却掌握权力、左右朝政,故不为李隆基所容“。如此看来,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开元四年,李隆基下令并修《睿宗实录》、 《则天实录》、 《中宗实录》。按照唐代实录的编撰原则,她的官方传记应该附在 《睿宗实录》之中,李隆基登基自然就由他说了算,因此也就明白了《旧唐书》的记载了。因为它主要取自实录、国史,故正史承袭了唐代官方自己的说法。


文学价值

       《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为初唐文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墓志中有一半的篇幅记载其家世情况,为我们从家族文学的层面研究初唐文学的演进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材料。

       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政治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联系中,特殊的政治人物又成为重要的一环,从中体现出的家族特征又影响文学史的演进历程,初唐的上官氏家族无疑是非常典型的。上官氏家族从上官弘到上官婉儿四世,政治生涯虽然坎坷,但文学上却是很有地位的。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奠定了上官仪的诗坛宗主地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上官仪都是由太宗向高宗时期过渡的重要人物。上官婉儿则是初唐诗风转变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又体现了“上官体”家学传承的因素。

      《上官婉儿墓志》是一篇很好的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政治的沉浮、历史的进退,还是家世的显荣、个人的浮浮沉沉,都通过这982个字的墓志文表现出来。又因为上官婉儿的特殊身份和墓志写作的特殊环境,墓志所用的曲笔也很值得我们重视。

      《上官婉儿墓志》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就传记文学而言,剪裁非常特别,通过家世的叙写及政治斗争中表现的描述,作者巧妙地采取了曲笔的表现方式,把这位复杂人物的成长历程和性格凸显出来。成为一篇富有文学内涵的政治人物墓志。

       文末的“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年,椒花颂声”描述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之间的友情,让人唏嘘不已。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玄妙的道,天地得到它就化成人形;气的精华,自然得到它就形成人的见识和才能。上天造人,就如同揉和黏土,制作陶范用来铸造器物,道的聚合消散、气的运行停息,往往不能齐备于一人之身。一旦齐备于一人之身,那么他一定是空前绝后、千载难得一个的人才。

婕妤姓上官氏,是陇西上邽人。她的祖先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在男子一脉,到了春秋时做了楚国的上官大夫,因此得到上官氏为姓,并代代相传。在女子一脉,到了西汉出了一位汉昭帝的皇后,家族的显贵功勋从此源源不绝。婕好的曾祖父上官弘,做过前隋滕王杨瓒府上的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和谷城公吐万绪一起平定南朝,被授予通议大夫。他学识渊博,文风多变。作为隋炀帝的门客入侍,政治上肃清江南的世家大族;持剑出征,军事上扫平了南朝残留的不祥之气。

婕妤的祖父上官仪一,是我朝晋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他的文才如海涛汹涌澎湃,他的道德如崖岸高耸。他是可以糅成良弓的木材,是可以磨成利剑的精铁。他博闻强识,哪怕是不入流的书籍也一一读完,使天下几乎无书可读;他文采斐然,笔法多变,如烟霞幻化莫测,成为天下文章宗主。他在官位上平步青云,在朝堂上为君王献谋划策。他为君王谋划时高瞻远瞩,他辅佐君王理政时独当一面。同僚和下属,争着来咨询和探望他;而上官氏的宅第辉煌壮丽,上官氏的荣耀代代相传。他富有却不追求奢侈,显贵却不忘贫贱之交。活着的时候有美名,皇上嘉奖的诏书摆满华丽的屋子;死了之后还能拥有皇上的垂爱,追封他的玺诰下达九泉。

婕妤的父亲上官庭芝,担任左千牛卫,出身是周王的府属。他是人才中的佼佼者,是士大夫中的第一人。他审时度势,在宫中以侍奉皇上为重,所以谨言慎行,不多说一句;在朝堂以讨论国是为先,所以能言善辩,侃侃而谈。他像万寻大树一样孤高,弘扬我朝大国风范;他像千里马一样出类拔萃,声望闻名远近。可惜他受到楚国公不幸命运的牵连,被解除官职,剥夺官服,辞别皇上,逐出京城,父子二人一起被流放,一起在忧惧中辞世。平反之后,朝廷追赠他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等官爵,食邑三千户。朝廷派人到流放之地寻访他的遗骨,可惜连裹尸的藤席°都没有找到。只有他当年写作的诗文,还藏在宫中的秘府。

婕妤,她的美好贤淑得自上天的恩赐,她的贤德明智有赖神明的襄助。她生长在诗书的花园中,随手拾取其中的精华。她以文墨作为织布的机杼,纺织出如锦绣一样精美的诗文。她十三岁就成为才人,书法精妙,精通各家书体,能力出众,急才比流星还迅速。先帝中宗拨乱反正,除旧布新,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继承李唐大统。神龙元年,册封婕妤为昭容。此时韦庶人(韦后)玩弄君权,动摇皇位,指使奸佞之臣接连挑拨,想要先帝立爱女勃逆宫人(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一。勃逆宫人也暗中谋划,想自立为帝,封贼党为臣子。昭容十分悲伤,极力进谏,迫切地表达自己的忠诚,乞求先帝发布诏令,除掉乱党。先帝心存宽厚,为妻女掩盖罪过。昭容感到事情无法实行,无计可施。于是,昭容首先请求揭发乱党罪行并治罪,但她的话无人理会。然后,昭容请求辞去昭容之位而隐退,先帝阻止她,不允许。再后来,昭容又请求削发出宫为尼,计划最终失败。最后,昭容请求饮鸩自杀,结果几乎葬送性命。

先帝怜惜昭容的才华和能力,聪敏而坚贞(此句的感,若理解为通“悯”亦可),厂求名医挽驭昭容奄奄一息的生命。过了好几个月,昭容才慢慢痊愈。昭容上表请求自降为婕妤,再三请求,先帝方才准许。等到先帝驾崩,天下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时,政令出自后宫,韦庶人想要残害百姓。篡位之事牵涉到韦氏家族,逆党想要颠覆李唐的宗庙社稷。此时皇太子李

隆基谨慎地谋划诛逆大计,位跻圣人之列,用上等的智慧挫败逆党的阴谋。既不违背天命,也回应

己白勺乌望。艮口将亡国之际挽救了帝王基业,在艰难时世中安定了了帝王之位。昭容身处危难,却泰然自若。姑且在宫中陪侍逆党,以作内应,把自己命运交给天地神明。大难袭来,突然同就役力刘所示,在以变的混乱之中死去。享年四十七岁。圣上明察,心中十分悲伤,于是下达敕令,厚葬婕妤并追赠官职。太平公主口很悲痛,赠予五百匹绢作为葬仪,派遣使者凭吊祭祀,祭词十分情真意切。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婕妤被埋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一切都依照相应的礼节来执行。随葬的龙龟八卦等物,将和婕妤的如花容颜一起销灭。随葬的乐器,也会和婕妤的尸骨一起下葬。

墓志铭如下:

上官氏是世家大族,功勋卓著,源远流长,名士和高官辈出。上官家族生下的婕妤,发扬家族的卓越才能。她进入宫中任职,真是能力与职位吻合如符契!此为第一首。

婕妤遇难,就像娥皇女英仙逝,像宛委山崩塌,像明珠在旋涡中沉底,像珍贵的和氏璧碎裂。看着婕妤坟前的松树和梗树,静听婕妤坟墓周边的松风之声。千年万年不绝,这是婕妤诗歌的吟诵之声!此为第二首。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时期有“巾帼宰相”之名的内舍人,她的墓志内容补充了她在唐隆政变被杀后,由太平公主礼葬的相关信息。

墓志是什么?

就是古人去世之后,我们会有一个词叫做“盖棺定论”,古人会将他的生平记录在墓志当中,随着墓主人一起下葬。墓志一般会有哪些内容?首先墓志的盖上面,会有表明身份的内容,比如上官婉儿的墓志上面写的是“大唐昭容上官氏铭”;把这个盖打开之后,下面一块石板上面就会写上她的生平、姓名、籍贯、死因、葬时、葬地等信息。

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大概是900多个字,介绍了她一生的经历。当然,因为上官婉儿在历史当中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后,她和韦皇后一起被杀,自此之后她在史籍当中基本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这份资料对我们后人了解当时的历史以及上官婉儿这个人是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上官婉儿的墓志透露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信息,当时她生前的政治好友,在历史当中也很有名的太平公主,去让睿宗皇帝为上官婉儿建墓葬、书写墓志,也可以看出当时在武周时期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结盟?亲疏关系如何?可以侧面印证史籍当中记载的一些内容。

另外上官婉儿的墓志跟史籍当中的记载还有一些出入的地方,比如说上官婉儿在墓志当中记载的是“陇西上邽人”,但是在新唐书、旧唐书当中记载的是“陕州陕人”。陇西上邽人是在今天的甘肃天水,而陕州陕县是在今天河南的陕县,所以这个记载也是有出入的,需要考古学者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西安地区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地下有很多达官贵人的墓葬。由于现代化的建设,很多地方需要进行开发,所以这些墓葬也就会被发掘出来。上官婉儿墓葬所在的咸阳市也是要进行开发,当时就对这片地区进行了勘探,就发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型的墓葬,这个墓葬有斜坡的墓道,有5个天井,还有弧形的墓室,判断应该是唐代时期一个比较大型的墓葬。

但是这个墓葬在发掘的时候发现它被损毁得比较厉害,当时考古学者一度以为是被盗了。但是在发掘过程当中却没有发现相应的盗洞,也没有发现后面的历朝历代破坏的痕迹。随后又发现了这块保存完好的墓志,才知道这是上官婉儿的墓葬,我们在正式场合一般都称之为唐昭容上官氏墓。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认定,是说上官婉儿的墓之所以被毁,并不是因为盗墓,而是因为上官婉儿去世后没多久进行了一次官方的毁墓,因为当时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他的政见其实是跟上官婉儿相违背的,即使上官婉儿当时已经在政变当中被杀害了,但还是没躲过后来的清算,官方下令将上官婉儿的墓给毁了。

通过这一细节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到了当时的政治生活,包括唐代到了中期的时候,上层政治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动,从武周王朝到后来的开元盛世,期间出现了哪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实在这个墓葬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线索。

考古工作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种文明并不是我们口述的文明,而是这些考古挖掘出来的实物去证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



意义重大,有颠覆传统历史记载

唐隆元年(710年),时为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联合姑母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将控制朝廷、谋求皇位的韦后集团彻底消灭。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核心成员都在“唐隆政变”中被杀,唐朝顶级的政治女性仅剩太平公主一人。在“唐隆政变”中被杀的政治女性中,最令后世感到同情的便是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传统史学界认为,上官婉儿尽管和太平公主有较好的关系,但却与韦后是一伙人,《旧唐书》记载的是“时昭容上官氏常劝(韦)后行(武)则天故事”,所以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亦可以理解。
然而上官婉儿坟墓的出土,碑文却颠覆了历史,尤其是填补了她的一段人生经历,以至于有学者研究之后感慨:怪不得李隆基要杀她,因为这既是一个政治大敌,也和一个人极为相似。
2013年,考古专家在陕西空港新城北5里处发现了上官婉儿墓地,墓长36.5米,局里地面的深度是10.1米,当考古专家费了大力气进入墓地后,却惊诧的发现里面遭到了大破坏,陪葬品几乎没有。

在清理墓室的甬道时,专家们发现了一块被厚厚尘土掩盖的墓志,只见墓志中有这样六个字“年十三为才人”。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在13岁时,被册封为唐高宗李治的才人,是武则天的“情敌”,这一段史书上没有记载,42岁时被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个父子皇帝。这段经历和武则天极为相似。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是一个非常有政治能力的才女,其在当时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左右局势,就算无法达到武则天的高度,也绝对是一股能够动摇皇权的政治势力。所以,有学者感慨的认为,难怪李隆基要杀她,因为杀上官婉儿,既是防备出现武则天第二,消除了隐患,也除掉太平公主的一条膀臂。

至于历史上所说的上官婉儿与韦后一档,其实也是失实的。根据墓志铭记载,上官婉儿和韦后关系并不是很好。当年安乐公主仗着韦后的宠爱索要"皇太女”的身份,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结果遭到了上官婉儿的极力反对,甚至差点饮毒药而死。可见,上官婉儿并不是韦后的党羽,而是太平公主一派的。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才人,且与韦后不和,这两点都属于重要的历史,为何正史却不记载呢?或许是当权者为了削弱上官婉儿的影响力吧,从而让李隆基的刻意杀伐合理化。



上官婉儿墓志上的982个字,记载了一些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内容,其中包括上官婉儿的生平经历以及她的家族史,墓志上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爆炸性的,因为这里面的内容完全颠覆了一些之前史书上的记载,虽然墓志上所记载的文字并不是很多,但信息量其实还是很大的。

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上曾记载过他是河南三门峡人,但上官婉儿的墓志上却记载她的祖籍是甘肃天水,这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冲突,祖父既然在河南三峡,上官婉儿又怎么会在甘肃天水呢?这个实在是让人想不通,但后来专家解释说上官家族最初是由南方迁移到甘肃天水的,但在之后又有了分支,有的则到了河南三峡,有的则继续留在甘肃天水,所以说虽然两个人墓志上所记载和祖籍不同,但其实并不矛盾。

历史上记载上官婉儿是14岁嫁给了唐中宗,但墓志上却记载上官婉儿是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和武则天的经历是有一些相似的,然而这在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记载的,历史上还记载过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但墓志上却记载她和韦皇后并不是一派,她还曾经拼死阻止过韦皇后密谋之事,最后一个爆炸性消息就是关于上官婉儿之死了,历史上记载上官婉儿之所以被杀害是因为表忠不成,但墓志上记载是因为怕有后患,所以在仓促之中将上官婉儿杀死。

墓志上最后还记载了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非常的难过,于是派人去吊祭还出了一大笔钱,不过有人说上官婉儿的墓也是因为太平公主才得以修建的,因为在当时太平公主权势非常的大,以上就是上官婉儿墓志上所记载的内容了。



  • 上官婉儿的墓志考古学意义有多大?
    答:《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为初唐文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墓志中有一半的篇幅记载其家世情况,为我们从家族文学的层面研究初唐文学的演进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材料。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政治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联系中,特殊的政治人物又成为重要的一环,从中体现出的家族特征又影响文学史的演进历...
  • 如何评价上官婉儿墓墓葬发掘的价值?
    答:在他看来,上官婉儿墓的发现,尤其是墓志的出土,对研究唐代历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该墓距唐朝长安城遗址约25公里,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即公元710年)8月,与史料记载相符。2014年1月7日,最新一期《考古与文物》期刊全文刊登了上官婉儿墓志全文,这位富有盛名的唐代才女...
  • 上官婉儿墓志现身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展出,具有哪些考古价值?
    答:但是考古人员还是发现了非常珍贵的东西,也就是现在存放于陕西博物馆的上官婉儿的墓志。上官婉儿的墓志上就只有短短的九个字,但是也对考古事业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毕竟上官婉儿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位女性,所以有关于她的东西。还是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也非常值得大家去博物馆参观。
  • 上官婉儿的墓被挖开,专家意外揭开她的过往,你如何看待考古工作?
    答:就拿上官婉儿的墓来说吧,上官婉儿的墓,是一座建在斜坡上的比较特殊的一种墓室,南北通透。组成部分比较简单,主要是墓道、天井、再加上几个甬道和墓室这几部分组成,水平长度可以到三十六米,深十米。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墓志铭上的悼文将近一千字,字迹工整,内容详尽,主...
  • 上官婉儿墓志铭内容是否足以作为质疑正史的重要依据?
    答:据最新消息,2022年4月28日起,上官婉儿的墓志在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展出。墓志是对一个人的盖棺论定,是当时人写的当时事,其真实性、可信度极高,即使有某些溢美之词,但历史事实总不会编造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上官婉儿墓志内容的重要史学价值。一是可以据此推翻过去的籍贯记载。过去的史书中,都称...
  • 上官婉儿墓的出土给了我们哪些新史料?
    答:上官婉儿墓中本有壁画可以考证,但是墓葬的上方就是农田,长期浇灌之下,墓葬的壁画被摧毁,现在只能看见模糊的颜料。上官婉儿的墓葬出土,虽然没有很多的陪葬品给考古专家们研究考证。但是墓志铭之中的记载对当时的历史还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为何上官婉儿的生平会被史书曲解,应该还是李隆基在其中所动的手脚...
  • 上官婉儿墓惨遭破坏,墓志铭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历史真实 !
    答:上官婉儿的墓志铭有1000多字,墓志铭中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上官婉儿曾在武则天之后被唐中宗李显封为昭容。读过唐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上官婉儿14岁被武则天解除官奴身份应召入宫,后来被唐高宗李治封为昭仪。唐高宗李治是武则天的丈夫,是唐中宗李显的父亲,也就是说,唐中宗李显把老爹唐高宗李治的小...
  • 上官婉儿墓的出土给了我们哪些新史料?
    答:上官婉儿下葬时是罪人之身,是政变的失败者。出了零星的陪葬俑,墓里什么金银珠宝也没有。墓室的毁坏也代表着政治上的否定。上官婉儿墓葬内发现残缺骨块,但没有盛装动物祭品的容器碎片,因此骨块可视为人骨。但是它朽坏得很厉害,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上官婉儿的墓志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 上官婉儿墓志首次面向公众展出,这有什么意义?
    答:4月28日,在陕西博物馆公开面世的上官婉儿墓志引发了大波网友的关注,自此这位历史上的巾帼宰相的生平终于被大众熟知。而我个人认为上官婉儿的墓志面向公众展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有助于公众更加了解这位历史人物。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上官婉儿是唐代杰出的女政治家,14岁时因文采出众被武则天看重,留...
  • 上官婉儿982字墓志首次公布太平公主赠巨资助其安葬
    答:墓志保存完好,镶嵌在甬道内,由青石制成,刻有32行33字的正书,内容涉及上官婉儿的家族荣耀和她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和安乐公主划清界限,甚至愿意以死明志,这表明她在中宗朝后期与相王、太平公主联合对抗韦后。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有着深厚的联系,她们同龄,且在宫中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