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教育孩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教育不分古今,那么古代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现代的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请看我为大家带来的几则古代人教育孩子的故事!欢迎阅读!

  古代人怎么教育孩子

   郑板桥临终教子

  郑板桥之诗、画、书法,堪称清代一绝。其诗雄浑、其画飘逸、其书法险峻,其为人不甘随波逐流,其临终教子更令人感慨万分。郑板桥才气过人,因傲视权贵,宦海沉浮并不得意,身为小吏终其一生。然而,曾历任县令,虽两袖清风,家境亦并非贫寒。或许担心其子没有经历贫寒,或许郑氏教子有脱俗之标准。临终之时,郑板桥对其少子难以放心。病床前,亲人悲痛难忍。弥留时,郑板桥终于再显精神。其子问父,有何教诲?父对子曰:“欲尝亲蒸之馍。”老父之命难违,其子下厨逡巡。书房读书习字之人,手忙脚乱于厨房,欲蒸馍犹如临阵。几番操作,几番难成。父亲奄奄一息,积聚精力等待,终于没有等到儿子功成。郑氏之子,嚎啕大恸。痛悔平日未能学有一技,深感平凡小事学之不易,遗恨没能满足父亲于临终。亲手为父亲更衣,枕下留有纸条,上有字迹:“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心灵之震撼,终生铭记。老父临终难以瞑目,莫过于希望自强自立。靠人不如靠己,此乃郑板桥教子之良方。临终震撼,此乃父亲爱子之深意。或许,郑氏深知其子自立能力欠缺;或许,郑氏历经坎坷深感自立于世之关键;或许,懊悔此前没有给予有效指引;或许,这是父亲无奈之希冀。


   孟母教子良方

  孟轲幼时丧父,仇氏育子苦心周详。“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经典故事,蕴涵多少含辛茹苦。慈母风范,精心培育一代贤良。孟母深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为子选择良好环境,三迁居所,不畏奔忙。孟家原居邹城郊外,马鞍山下之凫村。山麓坟莹处处,丧葬之事寻常发生。儿童嬉戏模仿葬礼,孟母心痛,迁居十里外之庙户营村。此村“日中为市”商贾喧嚣,孟子耳儒目染,游戏锱铢必较。孟母惟恐儿子沾染市侩之气,半年之后再次搬迁。来到邹城学宫附近,居处虽漱隘不堪,但朗朗之读书声,令孟母安心。  孟母深知:“业荒于戏而精于勤”,教育子女树立恒心。孟子天生灵性,亦有孩童贪玩之秉性。一次逃学玩耍归家,母亲将织成锦绢拦腰剪断,并教诲曰“废学如断绢!”“断织督学”一幕,深刻铭记于幼小心灵之中。从此,孟子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学有所成。

  孟母深知:“不寻明师学以难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孟母亲自寻觅,为十五岁爱子访求启蒙。当时,孔子之孙子思,于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闻名。受母亲鼓励孟子来到曲阜,从此开始学习儒家学说。五年苦学,学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孔子衣钵,成为儒家“亚圣”。

   窦燕山教子义方

  古人教子,满目琳琅;窦氏燕山,堪称榜样。蒙学《三字经》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俱成栋梁,令人多少人仰慕。付出多少苦心,让人无限遐想。  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人,原名窦禹钧。祖籍蓟州渔阳,渔阳古属燕国,故后人称其燕山。初,窦燕山富有,然为人不善,以势压贫。乡邻借粮,小斗出,大斗进。而立未得子,日夜忧叹。某日,夜梦故父劝其痛改前非,积德行善,顿翻然悔悟。  从此,窦燕山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结善缘。乡邻家贫,无力为女置嫁妆或娶亲者,窦氏均慷慨解囊,成人之美。延请名师,举办私塾,凡乡邻子女皆纳之。贫者,亲登门接之,免其学费,广受乡人赞誉。之后,其妻连生五子。燕山身教言教,十数年如一日,精心培育,时刻关心起居,尤甚品德修养。五子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称窦氏五龙。当时,侍郎冯道曾赋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对窦燕山“五子登科”之事倍加赞扬。“义方”者,“仁义”也。父辈身教必对其子影响至深,桃李不言,其下成蹊。注重己身修养,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患后辈有不良。

   司马光俭朴教子

  司马光北宋杰出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屡官天章阁侍讲、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后追封为温国公。先生生活俭朴,著述宏丰,一部《资治通鉴》,名传青史,一生教子,修身为要,俭朴为重。  生活慈爱,先生节俭纯朴以身教。司马光“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常教诲其子曰:“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并以家书之体撰有论俭约之文,劝戒子女切忌奢侈,祟尚俭约。  事业关怀,先生谨身节用以启蒙。为完成《资治通鉴》历史巨著,司马光曾让司马康参与锻炼。看其子用指甲抓书页,耐心传授爱护书籍之法:读书前,先净案;读书时,坐端正;翻书时,侧指轻。爱护书籍,严谨作风,令其子终生受益无穷。寓教于理,先生循循善诱以真诚。告诫其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之教子警句,已为世人经久传诵。遵父教诲,司马康以俭朴自律,学有所成,博古通今,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为官做人廉洁俭朴而后世称颂。

   曾国藩教子家风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湖南双峰人。生前声名显赫,身后褒贬纷纭。镇压天平军有功于清庭,封为一等勇毅侯,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然则,其教子家风,却着实令人崇敬。曾公教子,重育家风。身为清末理学大师,治学严谨,培育家风,细微严明。教子勿望十事,一曰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曰尽孝悌,除骄逸;三曰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曰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五曰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曰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曰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八曰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十曰择良师以求教。一代宗师,思虑远宏。  曾公教子,见地脱俗。名列三公富贵显赫,却教子牢记两项箴铭,一曰: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曾氏说:“凡人皆望子为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二曰:杜绝奢侈懒惰,培养勤俭谦劳精神。曾氏从不准子女懒睡,要求读书、写字、赋诗三者并重,此为勤;不准其积钱买田,衣勿华美,此为俭;不准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此为谦;在家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此为劳。曾公教子,言传身教。对子女要求极严,亦勤勉自身。黎明起床办公,平时读书写字,生活十分节俭,日三省吾身。因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便经常写信教育子女。军务繁忙至深夜,亦抽空阅读子女书信。曾公家书数万言,语重情深感后人。曾公教子,光耀子孙。曾国藩有二子,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亦为清末出色之外交官。次子纪鸿尽管中年早逝,但在数学研究上造诣颇深。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成为教育家和学者。一家四代人才辈出,令人仰慕良好家风。



  • 古代怎么教育孩子
    答:古人教育子女,主要是从忠孝节义这四方面来要求的:1、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第一要义,教育子女要尽孝;2、如果国家有难,在忠孝难两全时,要以大义为重,大义就是尽忠,在忠孝选择时,要以忠为优先,教育子女要尽忠;3、节是指做事讲信用,守规矩,古人对礼上的规矩要求很严,没信用没规矩是很...
  • 中国古代教育孩子的例子
    答:中国古代教育孩子的例子 1、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
  • 有关教育子女的古代典故有哪些?
    答: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子女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答: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我国古代家书家训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写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观点都从自己切身体会说开去,...
  • 古人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名句
    答:一、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家颐《教子语》对于那些富贵人家,教育子女,一定要重视道义。对于那些贫贱人家,教育子女,一定要让他们坚守节操。二、吾亦不甘为庸庸者,近来阅历万变,一味向平实处用功。——《曾国藩家书》我当然也不甘心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但近些年来...
  • 古代教育孩子典故
    答:“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
  • 在古代家长如何教育儿女的?
    答:我们都知道,古今中外,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社会一个重要关注话题,如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们规定回家的时间期限,也就是门禁的意思就不可以超过那个时间回家,否则要被家长惩罚,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说了一些现代教育方法,那么就会有不少人疑惑,在古代家长如何教育儿女的?如...
  • 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有哪些
    答: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而无怨无悔。古人家教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 按图索骥 【典故】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
  • 古代人怎么教育孩子
    答:教育不分古今,那么古代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现代的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请看我为大家带来的几则古代人教育孩子的故事!欢迎阅读! 古代人怎么教育孩子 郑板桥临终教子 郑板桥之诗、画、书法,堪称清代一绝。其诗雄浑、其画飘逸、其书法险峻,其为人不甘随波逐流,其临终教子更令人感慨万分。郑板桥才气过人,因傲视权贵,...
  •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看古人如何教育孩子!
    答:帮助的人:2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 历史 的文明古国,一直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古人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诸葛亮教子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