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导语: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呢?我总结了以下做法,以供参考。

  教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绩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获得。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和的课堂气氛。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起来轻松愉快,效果又佳,有的老师整堂讲得沉闷,为什么?因为他们关于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她们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上课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后者老师也用心备课,教案无可挑剔,目的明确,内容完备,方法科学,上课有条理,但学生却没有反映,老师只是一个现场播音员,把教案中所写的从头到尾讲一遍,与学生无关,甚至似乎与学生有仇,整节板着脸,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然后上完课大叫“学生不配合,没办法教”,而事实上是教师本身没有努力,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前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上讲台则情溢讲台,达到开人心智,启人思维的效果。对课堂偶发的不良现象不气恼,对待调皮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在课堂上大加批评,有问题的学生,而是留待课后先指出他们不对之处,再耐心给予讲解,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他们,从不放弃他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和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数学知识,完成了学生任务。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笔者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笔者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七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

  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注重非智力因素

  在目前的学习压力下,普遍的心理困扰有:学习竞争激烈,课业压力过重,各方面的期望过高,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等造成厌学情绪加重。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方法、战胜困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以及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

  总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鲜活的个体,实行新课程标准,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十根手指有长短,更别说是来自各个家庭的性格迥异的学生了,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然后再教给他们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成绩的提高,自然而然也提高了全班的成绩,当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答:1.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树立其信心。因为数学课逻辑性强,一旦不重视或粗心便会落伍,加之不少学生小学阶段数学学得不是很好,加上外界影响,如讲学习数学难度大、不易接受等消极语言,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阴影,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表...
  •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
    答:导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很多数学老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到底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为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
  •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怎样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数学知识水平提升,适应社会发展。而在农村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采取何种有效办法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做法。一、不断...
  •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答: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的机遇。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
  •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答:但是当他们后来发现自己的讲课获得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肯定时,都变得喜欢上讲台,争着上讲台讲课了,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看到学生们有这样的转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很有成就感。三、课堂通过培养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答: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会全面提高。因此,更新观念、坚持正确的学生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提高数学教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如何提高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
    答:1如何提高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 每个九年级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都形成了差异显著的数学能力,在备战中考阶段,教师必须要改变“一刀切”与“一手抓”的教学策略,学会从实际情况入手,将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初中生,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一般来说,笔者会根据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尖子生、中等...
  • 初中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
    答:很多同学认为是老师教学问题,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俗话说“笨鸟先飞”不是不无道理的,当然,可能老师也会存在某一方面的问题。 初中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 1 在方法上给于指导 近几年来,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一个热门话题。我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时,通常...
  • 如何挖掘中等生潜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答:在数学教学中,中等生占了绝大部分,如何提高中等生的数学成绩,是每位数学教师时刻思考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几个方面做过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信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学好...
  •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答: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