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哪些风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湖北和安徽各有哪些风俗?

  湖北风俗

  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吃热饭:在土家山民家中做客,吃饭是很讲究的。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手里的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
  新盛点热饭,就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样做以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和家庭富裕。“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

  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

  武昌旧俗甘蔗节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象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祗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或“东岳菩萨”。

  名人与东湖

  东湖风景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受到中外首脑和知名人士的青睐;东湖风景区的发展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学者名人的关注,他们对东湖的整个规划建设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意见。下面是一些历史照片,即是有力的佐证。建国之后,毛泽东居住的地方,除中南海外,在东湖居住的时间最长
  朝武当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 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地旅行社往往会在这些时候开设武当山一日游的项目,收费在200元左...

  卿龙降瑞福 王府接财神—卿龙(首义园)传统庙会文化节

  1、卿龙降瑞福王府接财神—卿龙(首义园)传统庙会文化节时间:2004年1月 22日—2月6日地点:武昌首义广场、武昌首义园主办单位:武汉市文化局、武昌区人民政府、武汉卿龙酒业公司协办单位:武昌区旅游局、武昌区文体局、武汉老三届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昌区文化馆、武昌

  襄樊民俗 人生礼仪习俗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

  天门"三棒鼓"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 、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 东南亚国家,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随州节日礼俗

  春俗,在立春前一天,官吏迎春于东郊,远近老幼杂处观礼欢呼,以竞观为乐.立春 之日,官吏亲击鼓三然后鞭土牛,称之为"击春鼓".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贺新年晨五鼓设香烛,陈果饼,酒食,拜神祉,依序拜尊长,非至亲不面贺,惟以红帖投其祝贺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 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 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 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荆州花鼓
  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
  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 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牢
  武汉风俗嬗变的过渡特征

  清末民国时期的武汉,从时间上说,属于中古与现代之间的近代。这是一个过渡时代。此时社会风俗的膻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方面古老的传统习俗拼命要 保住地盘,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习尚在艰难地夺取阵地。守旧势力与 革新势力激烈斗争的结果,导致了古老的传统习俗与新的社会风尚的并存

  襄樊方言

  天文地理晒老爷儿(晒太阳)荫凉坡儿(荫凉地)旋磨风(旋转风)麻风雨(
  毛毛雨)飘泼桶倒(大暴雨)下罩子(雾)天道(天气)月黑头(黑夜)撂天地儿
  (野外)紧高头(最高处)紧里头(最里边)挨根儿(附近)这儿嗨

  儿(这里)那儿嗨儿(那里)哪儿嗨儿(哪里)床头起(床根前)墙根□(底下)
  (墙根下)末脑...

  襄樊民俗

  家族 旧时,襄樊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 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
  http://tieba.baidu.com/f?kz=111655990
  http://www.516sc.com/web/hubei_fs/

  安徽有哪些风俗?
  看这里
  http://club.city.travel.sohu.com/r-hefeishi-54535-0-11-0.html
  http://minsu.folkw.com/ProvincePage.aspx?ID=11
  http://www.516sc.com/web/anhui_fs/

湖北人结个婚,既然还有这样的习俗,也太奇怪了吧!

1、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2、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

3、湖北崇阳人在嫁女儿的时候,都会把家具打造成一个古老的样式,而且在给客人泡茶的时候会带有花椒盐巴,给客人吃的菜都是大块的肉,大块的鱼,这些体现了崇阳人的热情好客。

4、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后正式命名为天沔花鼓。20世纪80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

5、跳三鼓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



1.
服饰习俗 服饰方面,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装束。楚人的衣着具有地域色彩,历史上曾冠之以“楚服”和“楚制”的专称。与中原民族相比,楚族性格活泼,无拘无束,富于创新精神,敢于别具一格、表现个性,这种民族性格和精神也...
2.
闹春习俗 据记载,房县在农历正月十三上街闹春习俗起源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正式文艺巡演则从1987年起,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城区及附近乡镇的民众一大早就陆续涌向县城,把大街小巷围得水泄不通,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 湖北独有的风俗
    答:3、在湖北武昌,正月初四被定为“新婿贺年”的日子,新女婿回岳父母家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玩笑而不生气。而在黄陂,拜年的顺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如果家中有人去世,会在门口贴上写有“服”字的篮纸,以示谢绝贺年。4、除夕夜,武汉人会有贴对联、门神、福字和窗花的习俗,...
  • 湖北春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
    答:1、团风人在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年轻人吃鸡翅,象征“展翅高飞”,而当家人则吃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2、荆州、沙市一带的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象征“实实在在,吉祥如意”,荷包蛋因其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寓意“银包金,金缠银...
  • 湖北有哪些风俗?
    答:2、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3、湖北崇阳人在嫁女儿的时候,都会把家具打造成一个古老...
  • 湖北有什么风俗呢
    答:2. 除了春节,湖北还有诸多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庆祝方式,尽管各地的具体活动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深刻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3. 湖北的民间习俗同样独具特色,例如腊八节食用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尽管这些习俗在现代...
  • 湖北有哪些风俗传统文化
    答:戏剧艺术、饮食、龙船文化。1、戏剧艺术:湖北有22个地方剧种,有属于皮黄系统的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属于花鼓系统的东路花鼓戏,湖北花鼓戏,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属于高腔系统的清戏,最具影响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12、饮食:春节期间的第一餐通常会喝鸡汤...
  • 湖北的独特风俗是怎么样的?
    答:湖北的独特风俗如下:1、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2、湖北秭归人第一...
  • 湖北有什么风俗
    答:4. 过年时,湖北的一些地方会饮用鸡汤,这象征着清泰平安。年轻一代希望展翅高飞,因此会选择吃鸡翅膀,而家中的顶梁柱则会吃鸡头,寓意出人头地、事业有成。5. 饺子的形状类似于古代的银钱元宝,因此在农历新年期间吃饺子被认为能够吸引财富。6. 按照传统习俗,饺子应该在年三十晚上的子时食用,这个时刻...
  • 湖北的民风民俗
    答:还可以逛逛集市,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节日气氛十分浓厚。4、"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5、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 湖北的风俗有哪些?
    答:3. 湖北武昌的“新婿贺年”习俗定在正月初四。新女婿回岳家时,需承受岳家人的戏谑,而应保持礼貌。而在黄陂,拜年的顺序则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中如有丧事,会在门口贴上“服字”,表示谢绝拜年。4. 除夕夜,武汉人会有贴对联、门神、福字和窗花的习惯,同时举行祭祖活动。
  • 湖北人有什么习俗
    答:2. 蔬食习俗:湖北地区的蔬菜食用方式多样,包括鲜食、泡菜、腌菜和干菜。泡菜历史悠久,常年可做,而晒干菜也是一道风景。湖北人喜欢将泡菜放在吊锅上煮,加上季节性的鲜菜,如黄瓜、苋菜、扁豆、萝卜等,风味独特,开胃下饭。3. 汤品文化:湖北人热爱汤,汤的制作多种多样,有排骨汤、鸡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