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民风民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湖北宜昌的民风民俗有那些

1、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其中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



2、下堡坪民间故事
下堡坪乡及周边流传的民间故事有两千多个。这里能讲50个故事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其中能讲100个故事以上的有二十多人。
3、土家族撒叶儿嗬
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歌舞。历史悠久,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古时就有“击鼓以悼哀”、“其众必跳”的风习。“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
4、兴山民歌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
5、青林寺谜语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其村名就是一个谜语。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祖国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青林寺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

湖北省地区广泛,各个地区风俗都不同,可以看看这个旅游网站http://www.51yala.com/list/list_1805_1.html

湖北历史悠久,代表性的民风民俗有:

1、跳三鼓: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

2、“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

3、归元庙会:每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吸引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游客们在尽情欣赏各种娱乐表演之时,还可以逛逛集市,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4、"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

5、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湖北习俗: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孝感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湖北习俗: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孝感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湖北过春节习俗有哪些呢?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在湖北,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有民谣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年,不管在物资短缺年代还是经济发达时期,从来都是人们渴盼的特殊节日。湖北省群艺馆研究员、《楚风楚俗》等湖北风俗画册的拍摄者吴志坚感慨,“龙凤呈祥、高跷龙灯、海马、赶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浓郁的荆风楚韵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朴的湖北年俗,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谈年饭”边吃边聊迎新年
武汉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边地区(沔阳、汉阳、黄陂、孝感等地)迁入的,因此,武汉的过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过小年时要请灶神,除夕这天,男人还要将水缸挑满,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喜事一起来”。等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
武汉的年夜饭,一般要上“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湖北过春节习俗还有哪些呢?
除夕夜漫山遍野“点坟灯”
在湖北江汉平原上,特别是农村地区,每到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习惯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灯”,也叫“送灯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坟上,再点上蜡烛祭祖。不过,这种风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让吴志坚难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郧西县“上坟灯”的经历,有一年,他还特意带儿子一起去郧西过年。
十五晚“赶毛狗”唱“灯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门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赶毛狗”的歌谣。毛狗就是狐狸。它原来和人是朋友,但却常偷鸡吃。激怒人类放火烧了它的老窝。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烧草竹赶毛狗的风俗。“赶毛狗”的风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据说,只有赶走了毛狗才会六畜平安,田地不长杂草。
“利川灯歌”起源于利川市柏杨一带,距今有上百年历史。利川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龙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知名的“龙船调”前身就是利川灯歌。目前,《利川灯歌》已经成功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在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正月十五晚,还有唱“灯歌”的风俗。一到十五的晚上,当地农民就会组成几十人的队伍,高举着扎成龙形的花灯,走街串巷,经过谁家门口,谁家就放鞭炮,几热闹。如果队伍停在了谁家门口,就会开始唱“灯歌”,周围会唱的人都会跟着唱……

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

  • 湖北襄樊的民风民俗
    答:保康民俗:薅草锣鼓 保康民俗: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是在湖北襄樊保康当地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顶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薅草 20人左右即打锣鼓。 薅草锣鼓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
  • 湖北人和广州人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差异在哪里{要全面,要细致,}_百...
    答:1、语言不同:湖北人讲汉话,广东人讲粤语。2、饮食也有差异:湖北人嗜辣汤浓,广东人口味较清淡,讲究原味。3、信仰:湖北人多信灵异,广东人重风水,信黄大仙。4、性格:湖北人多急躁,好吵架;广东人性子相对较慢,重物资,没有时间吵架。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民风民俗400字<湖北的风俗
    答: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民风民俗400字<湖北的风俗 8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 手机用户10526 2012-03-24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万 采纳率:3% 帮助的人:238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一. 春节 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
  • 湖北荆州的民风民俗
    答:荆州习俗: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 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湖北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就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
  • 蕲春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答:蕲春的民风民俗有很多,诸如春节和婚礼的哭嫁等民俗都很有特色。一、蕲春的介绍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以北,隶属黄冈市,著名“教授县”,以人才辈出著称。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蕲春县是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故里所在地。二、婚嫁民俗 1.结婚当天...
  • 湖北剁饼子是什么意思?
    答:接着,用“捶子”轻轻打薄,擀成圆形的扁饼。最后,将扁饼放进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由于剁饼子制作过程繁琐,因此也成为了家庭间互相赠送的礼品。湖北剁饼子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在长时间的制作过程中,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更加显露了湖北省土家族民风民俗的特色。
  • 巴东县的民风民俗
    答:● 丧葬丧葬,包括丧葬礼仪、丧葬风俗两个部分。由此形成的丧葬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其社会功能表现为血缘与亲族关系的联系与强化、社群与社会集体意识的整合、社会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延续。位于中国湖北省巴东县神农溪流域上的纤夫,其丧葬习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其“哭而不悲...
  • 咸宁的民风民俗
    答:民间文学艺术特色鲜明,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远赴欧洲十几个国家演出和展览,呜嘟、高筒提琴是全国独有的民间乐器,提琴戏是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民间叙事诗在全国民间文学殿堂占有重要的位置。风景名胜:通山九宫山:九宫山位于湖北通山县境内,横亘于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中段,...
  • 写湖北民风民俗的作文,快快,我在线等..不要到网上随便抄一个给我...
    答:就是写湖北民风民俗的作文!... 就是写湖北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张桂梅帮助的只有女生吗? www8382505 2009-03-19 · TA获得超过2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
  • 关于荆州的民风民俗的小学生作文
    答:跳丧鼓 跳丧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丧鼓,唱孝歌,这种民间风俗几乎流行全国各地。旧时习俗,成年人死后要在家“停灵”三至七天;守灵时,不仅灵前要灯火通明,而且往往要请会唱孝歌的歌师击鼓唱歌,通宵达旦,彻夜不息。绝大多数地方唱“孝歌”都是只唱不跳,惟有荆州及鄂西地区是又唱又跳,故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