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会崇拜手下拜将王保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都是怎么死的

徐达:明代开国第一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谋略,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交战,每策必报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谋深,命其便宜行事。病死,后代公侯颇多,贯穿有明一代。对他的死有两种传言,一为达背部脓肿,朱元璋送去烧鹅,达明朱元璋赐其死之心,自杀而亡;一为达西征王保保,大败而归,损失数万,朱自此疏远达,并寻机杀死。前者颇感荒谬,后者亦不合情理。有机会再谈吧。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中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朱元璋因为早年邵荣的反叛,对大臣的疑心渐重,派了颇多外甥、侄子、义子进入各路大军的领导层,李文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其“气量深宏,人莫能测其际”。常遇春死后,李文忠成了军队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后,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渐接替徐达与李善长共同主政中书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记得死时只有40岁出头。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对自己忠心的人能够牵制李善长、胡维庸等人了。朱元璋怀疑李文忠的死是由于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将医治李文忠的医生全杀了。李文忠卫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邓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从其卫列六公看,他的地位应该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曾作为征南、征西将军评定云南、打到昆仑山,出甘肃西北数千里。但他比李文忠死得还早,享年也仅40岁出头。
冯胜和其兄国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将,但国用死得早。国用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之一。曾经俘虏数万士兵。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从数万人中选出500士卒夜间为自己护卫,其他亲信护卫全部撤离,只留国用一人做伴。冯胜也是个帅才,可惜也贪财。常遇春死后,逢大军出征,一般都是徐达居中,李文忠、冯胜居左右。徐达打败于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军亦败北,唯独冯胜所将大胜,可见其能力。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前文说到,朱元璋治军之严是不亚于中共的,因此对冯胜极为不满,切责之,不赏,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并多次罢兵权,又多次复兵权。徐达、李文忠死后,军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冯胜。从这个程度上讲,朱元璋手下大将尽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将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国家功勋最著的八名大臣中,冯胜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颇为朱元璋忌讳的。终于在蓝玉案爆发时,冯胜坐镇西南,当地公侯皆听其调遣。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从招回冯胜,不久赐死。

李善长的死,比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劳不亚于徐达,与徐达同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维庸案爆发后,尽管李善长暂时未被牵连,但胡是李推荐为相的。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许或知而不报胡的反情,这比较合情理。李善长眼看要善终了,结果70多的时候,终因为天上掉下几颗流星,需要杀大臣应天象,结果李被杀,株连家人几十口。

六个国公中,徐达善终,常遇春、邓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长直接因胡维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时被杀,冯胜间接因蓝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时被杀。

徐达:明代开国第一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谋略,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交战,每策必报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谋深,命其便宜行事。病死,后代公侯颇多,贯穿有明一代。对他的死有两种传言,一为达背部脓肿,朱元璋送去烧鹅,达明朱元璋赐其死之心,自杀而亡;一为达西征王保保,大败而归,损失数万,朱自此疏远达,并寻机杀死。前者颇感荒谬,后者亦不合情理。有机会再谈吧。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中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朱元璋因为早年邵荣的反叛,对大臣的疑心渐重,派了颇多外甥、侄子、义子进入各路大军的领导层,李文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其“气量深宏,人莫能测其际”。常遇春死后,李文忠成了军队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后,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渐接替徐达与李善长共同主政中书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记得死时只有40岁出头。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对自己忠心的人能够牵制李善长、胡维庸等人了。朱元璋怀疑李文忠的死是由于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将医治李文忠的医生全杀了。李文忠卫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邓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从其卫列六公看,他的地位应该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曾作为征南、征西将军评定云南、打到昆仑山,出甘肃西北数千里。但他比李文忠死得还早,享年也仅40岁出头。
冯胜和其兄国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将,但国用死得早。国用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之一。曾经俘虏数万士兵。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从数万人中选出500士卒夜间为自己护卫,其他亲信护卫全部撤离,只留国用一人做伴。冯胜也是个帅才,可惜也贪财。常遇春死后,逢大军出征,一般都是徐达居中,李文忠、冯胜居左右。徐达打败于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军亦败北,唯独冯胜所将大胜,可见其能力。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前文说到,朱元璋治军之严是不亚于中共的,因此对冯胜极为不满,切责之,不赏,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并多次罢兵权,又多次复兵权。徐达、李文忠死后,军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冯胜。从这个程度上讲,朱元璋手下大将尽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将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国家功勋最著的八名大臣中,冯胜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颇为朱元璋忌讳的。终于在蓝玉案爆发时,冯胜坐镇西南,当地公侯皆听其调遣。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从招回冯胜,不久赐死。


李善长的死,比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劳不亚于徐达,与徐达同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维庸案爆发后,尽管李善长暂时未被牵连,但胡是李推荐为相的。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许或知而不报胡的反情,这比较合情理。李善长眼看要善终了,结果70多的时候,终因为天上掉下几颗流星,需要杀大臣应天象,结果李被杀,株连家人几十口。


六个国公中,徐达善终,常遇春、邓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长直接因胡维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时被杀,冯胜间接因蓝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时被杀。

王保保之所以能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是因为他曾经两次打败朱元璋。

公元1368年,明军大举北上,徐达的部下汤和进军至韩店,与王保保的军队交锋,结果明军大败,“战于韩店,明师大败”。汤和的部队和王保保的部队都是当时天下最精锐之师,最终王保保胜。

当然,在元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王保保也无可奈何。他在沈儿峪损失几万部队后,带着妻儿到黄河边,自制了木筏子,逃之夭夭,“至黄河,得流木以渡”。而王保保的这一逃逸,却给后来的明军留下很大隐患。

1371年,徐达北征,目的就是要消灭王保保的力量。对于此番北征,尽管刘伯温早就跟朱元璋预警过“扩廓未可轻也”,但明军还是有点麻痹大意。明军长途跋涉到了岭北,遭遇王保保的部队,在明军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居然被王保保击溃,损失惨重,“大败,死者数万人”。

此次战役对明军最大的打击是在此之后,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军队再也没有能力大规模出击北方了。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明军长途远袭,失去地利,同时明军带的火器虽然杀伤力大,但因为其笨重,长距离运输反而成为负担。而王保保又善于防御战和奇袭战,明军吃亏,也是很自然的事。

扩展资料:

王保保是汉名,因为他父亲家和母亲的娘家都受汉化已久。亲生父赛因赤答忽“喜读书,习吏事,有远略,能骑射,才力过人”,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曾经做到了翰林学士、太尉。王保保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

他是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父亲死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养子。

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和舅舅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后来察罕帖木儿大意遇刺身亡后,甚至卷入元廷皇上和太子的党争及军阀混战,最高时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元亡后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保保



洪武开国后,朱元璋一次宴请群臣,煮酒论英雄。

洪武皇帝问群臣,当今之世,谁才是真正的奇男子?

众人说那当然是“常十万”常遇春常大将军。

朱元璋不以为然,说常遇春纵使神奇,可我还能使之为臣。而那个王保保,我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徐达埋头喝酒,没有说话。老大这样高调评价刚刚击败自己的敌将,自己一生的敌人和对手,其中意味,难免深长。

连大明开国皇帝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王保保在大明初年迅速走红就不足为怪了,当时市人闹街吵架,口头禅就是“你有种你他娘的去把王保保给捉回来给我看看”。

一个退出中原的异族败军之将,有如此高的声誉,纵观历史舞台,王保保可谓第一人。

朱、陈火拼,朱、张火拼,朱、方火拼,当中原大地上各路江湖儿女为争江山、抢地盘而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所有人好像都忘记了一件事——元帝国蒙古人还是这块地盘上的老大。

老大怎么不出来维护治安,维持地界和平,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老大干嘛去了?

蒙古人也在打架,内讧!

元末政局混乱,不仅蒙古统治者与其他被压迫民族的矛盾重重,蒙古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解的地步。

从元顺帝上台伊始,先是钦察权臣家族的燕铁木儿把持朝政,后来又是蒙古蔑儿乞部的伯颜专权。后来好不容易把伯颜解决掉,顺帝终于可以自己作点主,在名相脱脱的辅佐下,好好治理几近崩盘的时局。

或许是元顺帝在位时间太长(三十二年),他的儿子(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和高丽老婆(皇后)奇皇后不干了,开始提前抢班夺权。

作为计划之一,名相脱脱在率兵围攻高邮时被临时撤换,并流放至云南后被太子逼死,元顺帝对局势基本失去控制。

老婆、儿子不听话,中原百姓造反,西边的蒙古诸王也没闲着。陈、朱大战的时候,窝阔台后王阿鲁辉贴木尔率兵想自立门户成为第五大汗国,与元帝国老死不相往来,虽然没能成功,还送上了脑袋,但也牵制了元廷十万大军,劳师费财。

高邮一战后,元中央政府已经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他们把重心放在了扶植和鼓励地方蒙古豪强自行组织部队为国家出力干活,扑灭起义军。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元帝国各地方军事势力迅速膨胀,涌现出了朵尔直班率领的毛葫芦军、逯鲁曾的黄军(张士诚一度也加入到黄军系统),察罕帖木儿军、答失八鲁都军。

这些地方势力打着镇压义军的旗号,拿着中央政府的钱财物,却没有几个的兴趣是放在和农民义军死磕上,农民义军没镇压下去,却多了几只穷狼饿虎。

他们成了势,就不愿老老实实地等朝廷发救济放津贴,自己动手,扩展地盘,掠夺资源。

其中之最大的两股势力——察罕帖木儿军与答失八鲁都军开始了火拼。

察罕帖木儿又称李察罕,畏兀儿人,是入居河南的探马赤军户。农民起义后,察罕帖木儿和罗山人李思齐率领着几百农民组成“义军”,对付红巾军,收复了不少城池,很快发展到万人,在朝廷的支持下慢慢成为最具实力的地方势力。

答失八鲁都军则由四川行政省参知政事答失八鲁都组建,属于半官方半民间性质,在抵抗红巾军进侵荆襄中立下大功,并一度占据了襄阳。

察罕帖木儿平民出身,初期的地位远在答失八鲁都军之下。可是察罕的战功和扩张速度都远比答失八鲁都快,也渐渐成了元廷的红人。对此答失八鲁都忧愤而死,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孛罗帖木儿,最可恶的人不是红巾军,而是察罕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军队,开始了和察罕军的摩擦和交火。

他们各自都需要寻找自己的靠山和势力,两人很自觉地投靠了不同的势力,孛罗帖木儿效忠元顺帝,察罕则成为太子系。

察罕帖木儿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被红巾军降将王士诚、田丰所暗杀,他没有子嗣,他的外甥、养子王保保成为了他的军队的接班人。

王保保的父亲是王姓汉人,母亲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既接受了汉式的文化教育,又传习了蒙古人的好武的传统。王保保文武双全,身材魁梧,深得察罕的宠爱,收其为养子。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的时候,察罕派他到大都送粮,元顺帝接见了他,并赐给了他一个新名字——扩廓帖木儿。

元顺帝当时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在几年后将成为他和他的子孙们的救世主。

孛罗帖木儿趁察罕军换新主帅,并且主力都在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市)与杀父仇人红巾军王士诚部激战,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十月发动对其地盘的全面入侵,侵占了王保保所属的真定等地。

王保保并没有急于回击孛罗帖木儿,而是继续猛攻益都。益都城池坚固,王保保后来挖掘地道而入,破益都,挖出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察罕帖木儿,随后一举平定山东。

之后,王保保率军回师,在晋陕一带大打出手,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月,在冀宁大败孛罗帖木儿,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二人大打出手之际,元廷内部的争斗也在升级。太子系继续打击异己,帝系重要势力代表御史大夫老的沙在太子的逼迫下,被迫投奔孛罗帖木儿。太子系又逼迫顺帝下旨解除孛罗帖木儿兵权,孛罗帖木儿眼睛一横,翻脸不认,带兵杀入大都,掌握了元政。

太子逃出京城,投奔王保保,调集王保保大军,杀向大都,这次却被孛罗杀了个大败而归。

爱猷识里达腊和王保保都不甘心,再次调集重兵准备重来。在大都的孛罗却被顺帝干掉,原因是专政的孛罗在京城荒淫无度,引起了共愤,顺帝被迫除掉了这个自己很依赖的势力。

太子系赢了,爱猷识里达腊重回大都,王保保也因护送有功,被封太傅、左丞相。

王保保对窝里斗已经有点烦了,他请命带军去和朱、陈、张一决高下。

顺帝和太子都很高兴,封他为河南王,代太子亲征,总制关、陕、晋、冀、鲁东等地兵马。

没想到王保保挥动帅令的时候,手下的四个大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没一个听他的号令。和南方起义军打,四人从来没想过,当然也不愿,他们推举李思齐为盟主,反叛。

王保保很没面子,率部与这四个不听话的小弟打了近一年,胜负难分。

元廷对王保保很失望,罢了他的兵权。王保保灰溜溜地率军屯居泽州(今山西晋城)。

想做匡正扶乱的盖世英雄,已是不可能,此时的元帝国,神仙也难救。

失望的王保保率兵占据了太原,杀掉了元廷所置官吏,自己做老板,与元中央政府决裂。

这年是公元1368年,王保保杀进太原的时候,朱元璋也在应天称皇帝,建立明帝国。

朱元璋开始了对蒙古人的清算。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到了新兴的大明王朝这边,洪武皇帝手里拥无数的好牌,而他只需要轻松地祭出一对组合,就可保证战无不胜。

徐达与常遇春。

徐达字天德,与朱元璋一样,出生在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家庭,是朱重八的老乡和幼时好友。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徐达听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消息,时任郭子兴军中九夫长的朱元璋回乡招兵。

没有任何犹豫,徐达决定跟着朱哥走,开始了一生的追随。

到郭部不久,徐达见郭军中上下不团结,互不相容,于是劝大哥朱元璋辞职下海另组队伍,二人一拍即合。朱元璋向郭子兴提出辞呈,带着徐达等二十四人到定元等地自立山头,从小做大。

在创业的过程中,徐达永远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和兄弟。朱元璋被孙德崖所抓,徐达奋不顾身,到对方营中替换朱元璋为人质,最终和平解决了朱元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显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及对大哥的一片忠诚。

而朱元璋崛起的每段路上,旁边总有徐达的身影。

没有徐达就没有朱元璋,在明帝国建立的路上,论战功徐达若排第二,永远没人敢排第一。

从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后,平定张士诚,灭方国珍,朱元璋所用的是一套固定班子,徐达为大帅,常遇春为副帅。

现在,他依然用这套组合发动北伐灭元之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在应天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聚集几乎明王朝所有的高级将领,主要议题只有一个——北伐灭元、恢复河山。

会议上,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兵二十五万,北征元帝国,驱逐蒙古人。

会上朱、徐二人均否定了常遇春直逼大都的主张,而是步步逼进。先取山东、去其屏障,再回师河南、断其羽翼,再拔潼关、据其户槛,最后进军大都。

实力最强劲的王保保,则是北伐中最后才去拔的钉子。

从公元(1367年)十月开始,徐、常大军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山东,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任务。于1368年二月率军转攻河南,占据汴梁。四月在虎牢五败王保保之弟脱因帖木儿,占据洛阳,并逐一收复河南等地,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战略任务。

当年五月,徐达分兵派大将冯宗异占据了潼关,完成了第三阶段的战略任务。

大都已是明军即将到嘴的肥肉。

1368年闰七月初二,徐达从汴梁出师,渡黄河,连下卫辉、彰德、磁州、邯郸。二十三日取德州、长芦(今河北沧州)。二十五日在河西务(今天津武清东北)大败元军。

二十七日,徐、常大军终于站在了大都城下。

大都为辽、金、元三朝都城,城方六十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池之一。但是元廷的连年内战,之前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已经替徐、常大军毁坏了大都的很多防御设施。

对守护这座千古都城,蒙古人没有信心。当徐、常大军兵临城下,他们选择了逃跑。

二十八日,元顺帝从健德门逃出,奔往上都。

八月二日,徐、常大军无抵抗进驻大都,宣告着元帝国的灭亡。

灭国后的蒙古人才明白他们真正的对手时,已经晚了。元顺帝和王保保重新合好,王保保又重新被任命为元廷的梁王和左丞相,王保保率部奔向大都,企图收复大都。

王保保不来,徐、常大军的下一个目标也是他。老谋深算的徐达趁王保保倾巢而出太原空虚,率主力袭奔太原,取其老窝。王保保还没打到大都,就听到了太原被袭的消息,忙掉过头来回援太原,被徐达、常遇春的骑兵部队夜袭,大败。王保保穿鞋一只,骑老马一匹,狼狈地逃到了甘肃。后来又退至漠北,结束了自己在中原的征程。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徐、常(常遇春病逝后由李文忠代替)大军平定陕西,基本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

王保保的命运

如果仅以在中原的表现,王保保是完全配不上朱元璋赠予的“天下第一奇男”的称号的,王保保的成名之作在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为彻底解决北元蒙古政权的威胁,命徐达、李文忠、冯宗异三路并发,共十五万大军,深入漠北剿灭北元残部。王保保再一次和徐达相遇,并成功复仇,徐达大败而归,死伤数万,在王保保面前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败仗。

之后,对王保保,朱元璋采用了和平攻势,曾先后七次书信劝降,但王保保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一次,朱元璋一度派出王保保的老对手也是老朋友李思齐当说客。王保保对李思齐热情款待。李思齐临走时,王保保说,留点东西做纪念吧。李思齐说,我没带礼物啊!王保保说那留下一条胳膊吧。说客李思齐只好自断一臂。

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王保保病逝。没有了王保保的北元,很快在明帝国和瓦剌人的双重打击下走向灭亡。

徐达的命运:

朱元璋在建国后,开始了对开国功臣的清洗,幸免的极少,但对徐达,洪武皇帝真找不出什么错来。作为臣子,徐达太本分了,虽然功高位重,却严以律己,不贪财,不贪权,不贪色,不结党。皇帝对他的赏赐,徐达一律分给部属。自己生活之节俭,连同样节俭的老朱也看不下去。有点不怀好心的朱元璋曾经把自己作吴王时的宅子赐给徐达,徐达当然不受。老朱把他叫到这座宅子里喝酒,灌醉徐达后抬他到自己住过的屋中休息。徐达醒来,立即找到大哥磕头直呼死罪,誓死不受。

这样的臣子,老朱想整治也真找不出什么理由,所以徐达在皇帝朱元璋的眼皮底下活了十八年,很不容易。

洪武十八年,徐达病逝世于应天。关于他的死,有野史说徐达背上生毒疮,快好的时候朱重八送来蒸鹅一只。蒸鹅火重,吃了必会再激发毒疮。徐达看着大哥的好意泪流满面,知道自己终究逃不过,当着使者的面吃完整只鹅,当晚毒发身亡。

野史已不可考,但平定天下后的徐达,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战争猜想:

朱元璋为什么要力挺一个手下败将王保保呢?其实纵观王保保生平,虽堪称名将,但其战绩并不算辉煌,和老对手徐达相比也远远落于下风。开国皇帝为什么要长蒙古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请注意朱元璋的评语是在洪武开国平定天下后,看似一句简单的评价,其实却透露出了老朱放马南山,狡兔亡走狗就得烹的决心。朱元璋打压手下的这群牛人,或许从对王保保的一句简单评价就可以看出端倪。

从对天下第一奇男子的评价后面,可以看到金陵城内明帝国政治血洗前的阴影。

夜狼啸西风/文



  • 朱元璋为什么会崇拜手下拜将王保保?
    答:王保保之所以能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是因为他曾经两次打败朱元璋。公元1368年,明军大举北上,徐达的部下汤和进军至韩店,与王保保的军队交锋,结果明军大败,“战于韩店,明师大败”。汤和的部队和王保保的部队都是当时天下最精锐之师,最终王保保胜。当然,在元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王保保也...
  • 元末,王保保基本上都打败仗,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他,屡次招降他?
    答:因为王保保在以前是一位地主,如果他是蒙古人的话,至少不应该在当地当地主。毕竟在古代那个时候特别讲究血缘关系,所以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一直以为他是个汉人。曾经在一次为了招降王保保,说你既然是一个汉人,为什么忘掉了自己祖宗的姓名,反而用一些胡人禽兽的名以为美。正是因为这种奇妙的误会下,让朱元...
  • 为何朱元璋异常喜爱扩廓帖木儿(王保保)?
    答:朱元璋是对王保保的喜爱,是对这位对手的敬佩,佩服他的能力,也是出于想招降的目的,一直夸赞他,有虚情假意的成分。后来朱元璋又把王保保的妹妹嫁给自己儿子,成了自己儿媳妇。这不是挑拨王保保和北元的关系嘛。朱元璋和王保保完美诠释了得不到的整个心理转变。
  • 王保保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得到朱元璋的倾慕?
    答:总的来说,王保保因其出色的军事能力和不屈的气节得到了朱元璋的倾慕,是一位非凡的英雄。
  • 朱元璋很佩服哪位元朝将领,将其称为奇男子呢
    答: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靠着起义,征战四方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的,而王保保则是元朝当时唯一一个能打的将领,朱元璋对他也是有爱惜之心,常常希望能招降他,但是王保保非常忠诚于元朝,一直在战场上和朱元璋相持。要说朱元璋手下能打的将领也是很多的,在明朝开国将领中,徐达、常遇春等都是万人敌的猛将,但是在...
  • 王保保打仗非常差劲,为何朱元璋还称他是奇男子?
    答:王保保打仗其实不差劲,只是生不逢时,遇上了骁勇善战的明朝军队,因此才接连败仗,朱元璋手下的常胜将军常遇春,遇上了王保保,也是吃力不讨好。由此可见,王保保其实带兵打仗的能力并不差,更有统筹全局的能力,朱元璋十分欣赏他这一点,因此认为他确实是个奇男子。王保保不配合朱元璋的招降,朱元璋...
  • 王保保到底是什么人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想拉拢他
    答:给大明的北伐军造成很大麻烦,可是态势上的被动局面依然不可变。元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王保保其实给老朱送上过助攻,这种助攻老朱不光不会感谢,反而会回报以鄙视。所以,朱元璋对王保保所谓的“喜爱”,其实有点牵强,无非是王保保尚具备反抗能力,希望快点斩断残元的爪牙罢了。
  • 王保保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对他评价很高
    答:王保保是元朝一位著名的将领,而且十分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1.元末明初,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都已经失去了先祖的勇武。唯有王保保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对抗命运的安排。甚至连朱元璋都对这位大元忠臣是高看一眼。那么王保保有何才能,让朱元璋对其有这样高的评价?王保保原名扩廓帖...
  • 王保保那么效忠于元朝,为什么却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答:所以在当时元朝对王保保很是信任,称呼他为第一大将,让他专门跟明军作战。朱元璋最开始很爱惜他的才华,但到最后也明白了王保保的心思,他根本不会投降到明朝这里做官,所以到最后朱元璋消灭了王保保带领的部队,给了他一个最好的结局。其实朱元璋之所以特别喜欢王保保,除了他比较有才华之外,还有一点...
  • 王保保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得到朱元璋的倾慕?
    答:保保死,北元亡!没有王保保守护的北元支撑不了多久,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派蓝玉灭掉了北元。4.王保保明明是个常败将军,为何被称为奇男子?4.1像关羽一样忠义纵观王保保的一生,可以发现此人十分忠义,颇似当年的关二哥。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曾经七次写信招降王保保。王保保对此的回应是“留使者不还。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