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的干流概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汾河的流域概况

汾河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5.5%,耕地面积1738.6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9.54%。河川径流20.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50亿立方米。(包括河川基流11.0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3.5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7.2%。汾河流域包括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六市中的41个县(市、区),人口887.5万,农村人口698.6万,人均耕地2.49亩。汾河自宁武县管涔山雷鸣寺发源地至太原市兰村为上游,兰村至灵霍山峡入口为中游,以下为下游。上游河长216.9公里,流域面积7705公里,除局部相间有河川地,小型盆地及阶台地约共占10%以外,其余多属砂页岩、变质岩或灰岩土石山区。宁化以上为管涔山林区、植被优良,宁化以下植被一般,水土流失较强,尤以黄土地区为最,岚河是本段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出兰村山口以后,进入太原盆地,直至灵霍山峡入口,是为中游。河长157.6公里,流域面积15526公里,其中太原盆地5050公里。中游灌溉事业发达,早在2000多年前即开始引水灌溉。汾河两条最大的支流——潇河、文峪河分别在本段东、西岸汇入。潇河属植被条件一般的砂页岩地层土石山区及黄土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文峪河上游为关帝山林区,中游浅山区植被相对较好。山西省会太原地处其北端,往下还有晋中、汾阳、介休等重要城市,城市及工业需水量及农业灌溉用水量庞大,当地水资源不能满足需水要求。自义棠进入灵霍山峡后,即为下游。河长335.4公里,流域面积16595公里。灵霍峡谷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4200公里,属砂页岩及灰岩地层土石山区,为下游洪水主要水源之一。出灵霍山峡后,即进入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本区水资源相对富饶,土地肥沃,光热条件殊佳,向有山西粮仓之誉。 到20世纪末,汾河流域内有耕地面积129.6万公顷(1944.7万亩),占山西省总耕地面积的30%。有效水浇地面积47.6万公顷(714万亩),为山西省有效水浇地总面积的43%。流域内共有人口1266.2万,为山西省总人口的39%,人口密度321人/平方千米。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25亩,人均占有水浇地0.9亩。粮食总产283.5万吨。汾河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收入靠粮食、蔬菜和养殖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梁、谷子以及山药蛋、豆类为主,为山西商品粮生产基地。流域内,特别是沿河两岸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太原东西山,晋中的富家滩、南关,临汾的霍州、辛置等地均为重要煤矿与发电厂址所在地。2000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山西全省的44.4%,人均国内GDP高出全省12%。全流域农业产值为全省的40%,而工业产值占全省的51.50%。

在昔阳县境内,其上游有白马河和松塔河两大支流,松塔河为主流。松塔河发源于昔阳县沾尚乡马道岭,先后汇入龙泉河、木瓜河后,在寿阳县芦家庄与白马河汇合;在晋中市榆次区,在东赵乡大发村龙门河汇入,在北合流涂河汇入,在源涡村出山口进入平川区。源涡以下有涧河和牛耕河汇入,流经清徐县,在太原市小店区的洛阳、南马村之间汇入汾河。 潇河在寿阳境内流长78.5公里,流域面积863.65平方公里。其中有许多河段水面宽阔,水流很大很急,形成许多小瀑布群。 太原境内长18.5公里。 全流域面积3720平方公里,其中源涡以上山地丘陵区3090平方公里,源涡以下平川区630平方公里。

关于汾河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后,《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汉书·地理志》汾阳:“北山,汾水所出。”《括地志》:“汾水源出岚州静乐县北三十里管涔山。”可见,古籍中多有汾河源头记载,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但具体位置语焉不详。
1992年12月由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西水资源》(P-5):汾河“发源于管涔山、宁武县东寨镇的雷鸣寺泉”。199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分册(P-93):汾河“发源于省境宁武县东寨镇西雷鸣寺泉。”1999年12月,由省史志研究院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山西通志·水利志》(P-29):“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2004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李英明、潘军峰主编的《山西河流》(P-25):“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子山下水母洞,和周围的龙眼泉、象顶石支流汇流成河。”由省水利厅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汾河志》(P-2):“今日汾河,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脉南麓东寨镇北楼子山脚下的雷鸣寺泉,此处竖立有‘汾源灵沼’石碑一尊,被视为汾河之正源。其实汾河真正的源头还应从正源雷鸣寺泉向北向西上溯16公里,至岔山乡宋家崖村之西北与五寨县交界处。”
2011年,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在承担国务院下达的、与全国同步的河湖普查任务(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时,利用1:5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影像图、2.5米影像数据和其他资料,多次上下交互确定,然后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与国务院普查办、流域普查办及市、县级普查办进行了大量沟通协商,制定普查指标和表格,下发到基层填报、处理、汇总、审核、上报,最后再次进行审核、评估、确定,形成了普查成果,确定了从神池县延伸过来的一条沟道为汾河源头,该地处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管辖,位于历史水文认定的雷鸣寺泉上游。 汾河发源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流经(忻州市)宁武、静乐、(太原市)娄烦、古交、万柏林、阳曲、尖草坪、杏花岭、迎泽、晋源、小店、清徐、(吕梁市)文水、孝义、(晋中市)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临汾市)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运城市)新绛、稷山、河津、万荣6市29县(市、区),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汾河干流具体流向情况是:
汾河出源头,左岸与洪河汇合后改为西南流,再南流出宁武县,进入静乐县境内。汾河过静乐县城区,西南流左岸接东碾河、右汇西碾河,下过静乐水文站,南流进入娄烦县。在静游镇东北500米处汇入上游最大支流岚河。汾河过静游穿过一段长约4千米的石灰岩峡谷河段,到达汾河水库,水库坝址在杜家曲村。汾河在龙尾头进入古交市境内,接纳了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大川河,过古交市区到寨上水文站,其下因受石千峰阻挡,汾河流向改为东,河道迂迥曲折,峡谷夹岸,在河南村下游流出古交市。一直向东北流去,至柏崖头汾河右岸接纳柳林河后便进入汾河二库库区。出汾河二库流向改为东南。至此为上游段。
汾河出兰村峡谷,有兰村泉汇入,下游500米,有汾河一坝引水枢纽工程,它是汾河中游干流河道唯一的拦河堆石溢流坝,是在古代水工建筑基础上多次改建而成的现代水利灌溉工程汾河灌区的上游引水口。汾河过一坝南流,至南北固碾村附近左岸接纳杨兴河。汾河再南流进入太原城区。该段两岸从胜利桥上游155米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千米,于1996年至2000年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综合整治与美化,建成带状的滨河胜景,改善了城市环境。
汾河出太原城区南流,西南25千米悬瓮山下,有晋祠泉汇入。汾河再西南流,潇河注入。汾河再下进入清徐县境。经汾河二坝,出清徐,流淌于祁县、文水县之间。汾河在祁县境内左岸,昌源河汇入,汇入之前接纳了象峪河(古称象谷水)和乌马河。
汾河至新堡附近流入平遥境内。汾河入平遥县境在蒋家堡附近过汾河三坝,该坝是汾河中游河道下端一处引水枢纽工程,向汾河灌区供水。
汾河入介休界先后有磁窑河和最大的支流文峪河汇入。于洪相村下游西北接纳龙凤河。汾河西南流6千米过义棠水文站东南流出介休。
汾河出介休西南流至灵石县地界,曲行10余千米到达县城。在县城上游1千米左岸接纳静升河,过县城向下游南流1千米干流突成90度弯折向西流,后有双池河汇入。汾河在此间迂迥穿行在灵霍山峡间。相传在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曾路过此山峡,见其峡窄谷浅,便带领民众奋力劈山斩石,疏浚水道,使汾河顺利穿过。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就说的是这段故事。汾河在王庄进入霍州市境内。南流有郭庄泉水汇入。
汾河入洪洞县境内,进入下游段。拐向南偏西流,再下到达左岸的赵城镇。汾河再南流到洪洞县城城北折向西流于左岸汇入洪安涧河和霍泉汇入。
汾河从洪洞出境到韩村进入临汾市区,有喀斯特大泉龙祠泉。汾河在临汾南流后折向西流再折向南流,在左岸接纳发源于东部山区的涝河和巨河的合流。汾河再南流,进入襄汾县境。汾河在襄汾境内有两条洪水峪沟从西部山区进入平川区入汾河。一为豁都峪,一为三官峪,均属季节性洪水涧河。
汾河出襄汾经曲沃县、侯马市边境。汾河在此几经流转,进入新绛境内,有浍河自左岸汇入后,流向基本折向西流。又有三泉河自右岸汇入,上游有鼓水灌区。
汾河进入稷山县境,干流河道在此呈南北较大幅度的摆动,行至底史村北出稷山县境进入河津市。再向西流进入宽广平缓的汾河入黄口。汾河河道因受黄河东侵夺汾之势的影响,时常呈南北向上下移动变迁。远至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故道入黄,近至上移到河津中湖潮东湖潮一带入黄。



  • 汾河的干流概况
    答:关于汾河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后,《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汉书·地理志》汾阳:“北山,汾水所出。”《括地志》:“汾水源出岚州静乐县北三十里管涔山。”可见,古籍中多有汾河源头记载,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但具体位置语焉不详。
  • 纳汾河从我国流入什么境内
    答:汾河干流具体流向情况是:汾河出源头,左岸与洪河汇合后改为西南流,再南流出宁武县,进入静乐县境内。汾河过静乐县城区,西南流左岸接东碾河、右汇西碾河,下过静乐水文站,南流进入娄烦县。在静游镇东北500米处汇入上游最大支流岚河。汾河过静游穿过一段长约4千米的石灰岩峡谷河段,到达汾河水库,...
  • 山西汾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最好条理一点!
    答:断流,据实测,汾河干流在介休县义棠水文站1958年4月最早出现断流,至2001年底,累计断流天数为4443天。一年内断流天数最多的也出现在此站,1999年断流计320天。入黄口河津站从1956年设站到1989年,有19年发生断流。水质,20世纪末,汾河在总计评价的673千米河段中,无一处水质达到Ⅱ类,符合Ⅲ类水质...
  • 黄河第二大支流
    答: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纵贯山西省境中部,流经太原和临汾两大盆地,于万荣县汇入黄河,干流长710公里,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重轻。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远的影...
  • 从汾河日趋干涸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汾河流域地处山西省中部和西南部,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的水母洞,干流全长695公里,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3%,流经全省6个市的45个县(市、区),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从战国时秦穆公“泛舟之役”直到上世纪60年代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汾河水资源的记载.近年...
  • 黄河最大的支流是哪个?流经哪些省市?
    答: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天水于凤阁岭进入陕西,至潼关县港口镇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766平方公里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由陕西省潼关汇入。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
  • 汾河的水利概况
    答: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汾河干流上游,地处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北,上距汾河发源地管涔山122公里,下距省城太原市8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水库1958年建设,1961年运行,设计总库容7.21亿立方米,最大回水长度18公里,最大回水面积3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大(Ⅱ)型...
  • 渭河和汾河水文特征
    答:渭河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地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有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在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汾河水文特征汾河属于黄河的...
  • 汾河流向哪里
    答:1、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汾河干流上游,地处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北,上距汾河发源地管涔山122公里,下距省城太原市8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水库1958年建设,1961年运行,设计总库容7.21亿立方米,最大回水长度18公里,最大回水面积3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
  • 黄河汾河和渭河流经省份
    答: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境内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域范围主要在陕西省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