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这两个朝代对外扩张时的民心所向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4

某种角度来讲,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就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也在一直强调统一的封建王朝下,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通过分析秦、汉两个朝代的对外扩张对国内的影响,进而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更加真实的认知。


(中国历史纪年表)

秦国一直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自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以解决北方边患。

虽然对于秦朝来讲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内地百姓在兵役、徭役和赋税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后来天下百姓最终反叛,帝国瞬间分崩离析。

后人主父偃就曾这样描述这场战争:

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饟,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公元前214年-前212年秦朝疆域示意图)

从主父偃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秦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征调了全国的青壮年前往北方戍边,从而导致内地劳动力短缺,无人耕田,生产的粮食和布匹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而且中央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至边疆,“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高企的运粮成本也在侵蚀着秦朝的统治基础。总之,这场战争在秦朝国内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震荡。

故此可以看出,秦朝时期战争虽然在边疆,但是中央政府动员的确是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以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国家和百姓是无法长时间支撑这场“局部战争”的。最后“盖天下始畔秦也”。


(陈胜吴广起义吹起了反秦的号角)

司马迁就评价道:

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集之。数岁道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费拟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


(汉武帝像)

“率十余钟致一石”,司马迁也同样提到了征讨西南夷时运粮成本高昂。而且边疆的战事也同样波及到内地,“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

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换句话说,整个四川的税赋还不足以支撑朝廷在西南夷地区的军事活动;

而朔方的战事本来与山东无关,当地人民却也被卷入其中,可见边疆用兵,内地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彼时大臣严安就对常年累月的对外战争看得比较透彻,他曾上书汉武帝说:

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濊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茏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也,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公元前89年汉朝疆域图)

这段文字里面,严安提到:汉武帝所发动的对外战争,乃是“人臣之利”,而不是“天下之长策”。


1、愿意做诸侯之民、不愿做天子之民:

秦、汉两朝的对外战争,对于社会财富和人口的消耗非常巨大,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国家疆域虽然得到了扩张,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服役的路程也越来越遥远,且当时百姓服役还要自己准备钱粮衣物等,所以百姓对朝廷发动的战争没什么好感。

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就注意到:

“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苦属汉而欲得王至甚”。

兵役和徭役苦不堪言,异地百姓承受着众多与自己无关的义务,疆域不断扩张、对外战事愈发频繁,履行这些义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彼时的民众很怀念当初的诸侯时代而不愿意做汉朝的臣民。


(西汉初的七国之乱)

2、边境郡守权力的膨胀:

自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郡守就承担着管理地方、沟通中央的重要角色。汉朝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同样采取设置郡守的方式来管理,我们姑且称之为边境郡守,与内地郡守不同,由于负有抵御外敌、对外发兵的职责,所以边境郡守往往权力更大,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大臣严安对于这一点分析得很透彻:

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旁胁诸侯,非公室之利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万世之变,则不可称讳也。

严安的忧虑不可谓没有道理。边境郡守管辖的地方大多都是关隘险峻之地,易守难攻;而且拥有数量不菲的军队和武器,天高皇帝远,简直可以称为“土皇帝”。据此,统一的中央王朝是不允许他们过度膨胀的。

若国家实力尚存,中央控制力足够强大,还能有效管理边境郡守。但如果中原内部发生战乱或者反叛活动,中央政府无暇顾及边境地区时,边境郡守就会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从两汉之际和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中,足以证明边境郡守的确可以发展为一种威胁国家统一的离心因素。


(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

3、两种离心因素,互相影响,互为诱因:

中央连年对外征战,内地百姓负担繁重,不愿履行与当地无关的义务,故此百姓对朝廷多有不满,而当中央实力渐微,无暇顾及各地郡守尤其是边境郡守时,地方郡守又可利用当地民心顺势割据为王;而郡守拥兵自重后,反过来还可以安抚属地百姓,缓解矛盾,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割据形势。

秦汉时期的对外扩张,历史大多给予的是正面积极的评价:两个朝代在我国版图轮廓、民族融合以及政治文化制度形成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但是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对外军事活动带来的还有逐渐高涨的民愤、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据,而这些都对以后王朝分裂和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秦汉这两个朝代对外扩张时的民心所向是怎样的?
    答:秦汉时期的对外扩张,历史大多给予的是正面积极的评价:两个朝代在我国版图轮廓、民族融合以及政治文化制度形成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但是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对外军事活动带来的还有逐渐高涨的民愤、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据,而这些都对以后王朝分裂和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秦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答: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发于战国,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明确提出这一政策并大力推行,在实践上到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基本国策。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了积极的作用。商鞅变法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全国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的重农抑...
  • 中国王朝从北往南统一,为什么明朝和民国相反?
    答:二丶自战国渐成尚武之气,经秦汉夯实,民族文化一直推崇,直接影响到唐代对外的扩张。民风彪悍,能打能杀,民族精神中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是华夏民族自秦至唐历史的总基调。因此,由北方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是从唐朝以后,由于宋王朝文治的国策而导致的尚武锐气的消蚀,自建国就...
  • 为什么感觉古代北伐很少成功?
    答:2、三国鼎立之时南方才开始崭露头角 汉朝的大一统使南方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江南和巴蜀两大经济文化中心,而这便为汉末东吴和蜀汉两个政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这一时期,北方的经济文化实力仍远胜南方,所以北方一旦稳定,便是蜀汉和东吴的末日。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北伐?除了刘备的托孤和兴复汉室的责任之外...
  • 为什么结束大分裂局面的大统一朝代总是短命
    答:2、西晋,毁于内忧外患。内忧:司马氏是继承曹魏的基础之上统一中国的。可以说也是经历了残酷战争,这个时候也应该恢复生产为主。但是,我们知道,西晋第二个皇帝是个痴呆,造成大权旁落,八王之乱祸端由此而起。而且西晋贵族前所未有的穷奢极欲,不拿百姓生活当回事。这样的王朝是不可能长久的。外患:...
  • 中国王朝从北往南统一,为什么明朝和民国相反呢?
    答:根据这个被攻,能坚守,是站在万世基础业的第一的地方。从战国开始渐渐对尚武产生了兴趣,经过秦汉巩固了地位,民族文化一直受到推崇,直接影响了唐代对外扩张。民风凶猛,可以将其击毙。有民族精神中的锐意进取心和上进心。因此,从北方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是唐朝以后,由于宋朝文治的国策,...
  • 为什么历史上不承认“新朝”
    答:王莽代汉而立,是民心所向,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只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篡权。事实上,王莽哪点比不上哀帝、平帝,除了他不姓刘? 值得注意的是,王莽既是众望所归,为何称帝才十几年便会“人心思汉”,烽烟四起呢?这只能是由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造成的。而这一系列措施,又无不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集中反映。 儒家的最高...
  • 如果扶苏成为二世,秦朝会不会长治久安?
    答:大声斥责,还让扶苏去边关监军。这就导致了后来沙丘之变赵高等人篡改诏书,而扶苏却不在始皇帝身边,结果秦二世继位,不理朝政,奸臣赵高趁机排挤忠良,把持朝政。秦二世刚即位,农民起义便爆发了。由于赵高等人排挤忠良,导致秦国大量的忠臣能将投降项羽刘邦等人,后来刘邦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 中国历史上为何未能吞并如下国家?
    答:中国的历史版图,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是沿着龙脉进行扩张的。姬轩辕和蚩尤的战争是在东龙发生的。一直延续到周朝。秦始皇,雄才大略,给南下的军队下令,即使国亡也不得归。南下的军队即使秦朝灭亡也没有回去,死死地占据了南龙。而楚汉相争,主要集中在中龙。之后的历朝历代,始终占据这中国的3大龙脉...
  • 请问唐朝是被谁所灭?
    答:唐朝是被朱温给灭亡的,公元907年,朱温见时机成熟,逼迫李柷把皇位禅让给他,朱温后来命人毒杀了李柷,李柷死后,后梁议定的谥号为“哀皇帝”,没有庙号,故史称“唐哀帝”。唐朝907年灭亡: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末期爆发黄巢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