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角色意识,体验角色责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2020年的端午节,女儿跟同学去自习室学习了,我家爸爸、我和儿子临时起意决定去远足——沿湖外环七公里。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一直想做而没做的角色互换的游戏: 让孩子当一天家长 。孩子快十二岁了,跟孩子进行简单交流后,角色互换游戏立即开始。将近一天的角色互换游戏过程中,孩子比较入戏,我也比较入戏,我家爸爸就不很入戏,不自觉的就回到家长的位置。

按照远足的计划,我们的小家长开始准备出行的东西:水、纸等,还安排我去准备遮阳防晒的。整个远足七公里的路途中,小家长冲在前边,引领带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家长想吃火锅,但我们家爸爸前几天有点感冒,坚持不吃火锅,大家长又回来了,但小家长不愿意啊,一定要做主,最终我们吃了火锅(已经延迟满足两次了),爸爸去另外一家吃自己想吃的面条。回家后,我和爸爸休息,小家长继续玩儿他自己的(平板+看书)。总之在今天这个体验中,小家长有时候也会不在角色,但只要稍一提醒,立即就可以继续进入角色。

对当天的“角色互换”我有这样几个真实的感受:(1)孩子比家长更容易入戏,孩子很享受当“小家长”这个角色,反倒是我们家长很不习惯,尤其是我家爸爸;(2)孩子当了“小家长”后,更有责任感,更有担当;(3)孩子当了“小家长”以后,底气立即不一样了;(4)当了“小家长”,自己形象高大了许多,行事更加积极主动。

结合这个角色互换的初衷,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角色意识就是让孩子知道:我是谁,在哪里,我应该做什么。现实生活中缺乏角色意识的人太多了,譬如:那些回到家里还是班主任的妻子或妈妈,列车上跟乘务员正常要求对着干的某单位领导;角色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家庭里就要开始培养。角色意识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核心,每种角色都有自己的“应然”脚本:责任。作为父母,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责任:(1)成为孩子的榜样;(2)帮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好习惯;(3)帮孩子实现梦想。孩子的责任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学习,健康成长。如果在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的角色出现错乱,必然导致生活的混乱。

一个学生具有角色意识,她就会主动思考,并为他的学生生涯做准备。她会思考: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从而主动打造自己的学习历程。她身边的老师、家长、学校、社区网络,包括家里的图书、社区的图书馆,甚至整个学期、暑假都会成为他自我成长的资源,她知道在不同的阶段提前为自己做准备,既做好当下角色,也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孩子的角色意识将决定着他成长的速度和可抵达的高度。

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因为:(1)角色意识意味着身份。不仅知道自己是谁,还要创造更丰富的“我是谁”的内涵,主动的创造角色。当孩子走进幼儿园或学校,他主要的任务是成长和学习,但还可以鼓励他主动创造更丰富的角色,譬如申请做班干部,从而增加自己锻炼的机会。(2)建立和强化角色意识的方法。角色意识不会自然而然生成,需要我们去建构。譬如玩角色转换的游戏,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全情投入,要做到“干什么像什么”。玩后要及时复盘,收获多多;3)在角色中了解社会关系。学生扮演老师、小助手或班干部,在扮演这些角色时需要什么责任,需要怎样跟同学处理好关系,这些都是将来社会关系的雏形。

(1)角色在社会中意味着责任、承诺;角色意识和决策责任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的。有角色意识的人就会主动的担当责任,反过来也促进角色意识的形成,这个责任有时候是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的要求、道德的规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就是责任;作为家长,陪伴鼓励孩子、支持他的梦想就是责任;(2)在家务活动中体验责任感。让孩子养成从下做家务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3)在班级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放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避免包办代替,给孩子独立担当的机会。让孩子在角色中体验,在复盘中整合。

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不同,我们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这个需要学习上的平衡。我有时候会帮助孩子做一个角色的罗盘,把自己的各种角色都写到罗盘上,比如说学生、家中的弟弟、班干部等等,让孩子们看看他在不同的角色中投入多少,让孩子主动觉察,分析角色重心。(1)每个人都有阶段性角色和阶段性重心。譬如:6岁以前角色是儿童,主要任务是玩耍;6岁以后进入小学,大部分时间除了玩耍重心要向学习偏移;到了18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他很大一部分角色就是一个公民,要有法律担当;25岁毕业了从学生身份转为一个工作者,他的重心就是工作,成家后角色增加了夫妻、家长,重心会重新调配,在调配过程中会找到不同阶段的重心,找到不同重心中的责任。(2)在调整中建立角色意识和角色平衡能力。角色平衡能力会出会出现在孩子一生中的很多地方,家长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孩子能把生涯平衡处理好,生活就会非常从容,从而远离忙乱。生涯平衡的智慧无论家长、孩子都需要。

希望以上四点分享能引起大家都共鸣,更好的建立角色意识,体验角色责任。

  • 建立角色意识,体验角色责任
    答:(1)角色在社会中意味着责任、承诺;角色意识和决策责任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的。有角色意识的人就会主动的担当责任,反过来也促进角色意识的形成,这个责任有时候是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的要求、道德的规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就是责任;作为家长,陪伴鼓励孩子、支持他的梦想就是责任;(...
  • 《秘书心理学》第二章:秘书的角色意识
    答:(一)责任意识 (二)服从意识 (三)服务意识 (四)参与意识 (五)公关意识 (六)法律意识 (七)原则意识 (八)主体意识 四、辨析有关观点,形成对秘书角色的正确意识 (一)“高级保姆”说 贬低秘书工作,工作性质误判 (二)“人格失真”说 贬损秘书的形象,贬低秘书的人格 (三)...
  • 对角色意识,自律意识,安全意识,法纪意识的理解?
    答:角色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社会角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义务、权利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对其他角色有所了解和尊重。这种意识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自律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情绪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和调节的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自律意识越来越...
  • 角色与责任主题班会方案
    答:班长: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确实很重要,但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更重要。责任感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反映。对别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 1、学校好比一座房子,那么你觉得学校这座大房子怎么样,漂亮吗? (有漂亮的地方,也有不漂亮的地方) 2、同学好比木匠,房子建得怎么样,就要看我们这些木匠的手艺。你是个...
  • 幼儿的角色意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什么教师需要指导幼儿增强角色意 ...
    答:幼儿的角色意识确实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指导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模仿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医生、老师等。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责任,从而逐渐建立起角色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
  • 孩子在面对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时,如何培养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
    答:教授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团队中遇到挑战时,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集体寻找解决方案。这有助于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模拟真实世界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游戏,让孩子体验真实世界中的团队合作场景。例如,可以模拟开一家餐厅,让孩子们分配不同的工作,如厨师...
  • 用“角色意识”释放四种情商威力
    答:角色意识的力量并不止于此。当我们面对职场的恐惧和压力时,理解角色的责任以及遵循普遍的职业道德原则,是消除焦虑的关键。它如同盾牌,抵挡外界的干扰,让我们内心坚定,勇往直前。在皮皮仲的成长历程中,角色意识的塑造成为他情商提升的基石,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是值得我们长期投入的投资。心理层面的...
  • 如何明确自己的角色责任?
    答:要想明确自己的角色责任。首先,可以从领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中进行了解。也就是说每一次领导分配任务的时候,仔细询问在这次的任务中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断地在每一次任务中总结自己的角色责任。当然,这只是最初进行角色定位时的方法。而作为员工更要懂得主动在企业内部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准确...
  • 青春期教育如何通过强化自我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影响个体发展?
    答:青春期教育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意识,他们从自我意识的觉醒迈向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不仅关乎他们的主观愿望,更体现在他们能够适应并胜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等。在这一过程中,青春期教育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帮助他们塑造并提升社会角色获得的能力。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