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和《弟子规》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0
三字经和弟子规,是最适合做蒙学教育的书吗?

蒙学,是中国古代对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增广贤文》、《千家诗》、《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蒙学教材。诵读这些读物,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记忆力,为学习经典打下基础,还可以明白一些人生道理。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有些读物已经不太适合作为当代儿童的读物。那么现如今,哪些经典还能够适合当下呢?



首先,《三字经》《弟子规》至今依然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蒙学教材。两文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伦理纲常,可以说是《论语》《孟子》《孝经》等经典的微缩版。《三字经》又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文化、地理、天文、历史等常识,如“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便是说的《春秋》一书的要义。《三字经》之所以到如今依然在流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通俗易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选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其内容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熟读《弟子规》有利于个人品质的形成。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选自《弟子规》



另外一个比较优秀的启蒙读物就是《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其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增广贤文》以“性恶论”思想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说尽了人间的苦难、沧桑、阴暗、冰冷、虚伪。其中有不少的名言格句千古流传,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增广贤文》的大致分为: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同时,《增广贤文》又有劝人行善的一面,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能够代表当时中国普通百姓的思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选自《增广贤文》



至于其他的读物,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大多熟已经不适合今天阅读。如《千字文》语义难以理解,其思想也主要是玄学,因此不适合儿童阅读了,就是文学系的人阅读也有一定的难度。《百家姓》只是记载姓氏,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十分发达,以《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等作品作为启蒙读物也是十分常见的。由于中国诗歌创造的时间长,数量庞大,如何选择一些适合儿童诵读的诗词是一个较大工作量。小编建议可以阅读《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因为该书的诗词基本上包含了最经典的诗词了。所谓“腹中诗书气自华”,熟读了诗词名句,能够提高人对大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可以肯定地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让孩子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古代的启蒙读物,对孩子是有用的。还是先弄清楚《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启蒙读物究竟是什么、是怎样的,然后再来看看应该如何去读这些读本。

一、什么是《弟子规》《三字经》 《弟子规》《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一起,被称为“蒙学读物”,也就是过去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读本。这些读本现在依然被一些人拿来作为孩子的国学读本,特别是在“国学热”的背景下,此类读本甚至在某些地方、某些时期还十分流行。现在不少家长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这些启蒙读物,学吧,又觉得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再给孩子学这些古代的东西,就是给孩子增加压力,可又不知道花了时间学了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处;不学吧,又怕孩子缺了什么。那还是先看看这些启蒙读物是怎么回事吧。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名叫李毓秀。他的工作是教书,在教书之余就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内容编写成了教材,这就是《训蒙文》。后来到乾隆年间,有个叫做贾存仁的,又把《训蒙文》改编一下,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指为人弟者、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规”是“规则”“规矩”“规范”的意思。名为“弟子规”,其实也就是要将其作为一本规范儿童言行举止的蒙学读物,简单说就是“立规矩”的读本。

那么,它立是什么规矩呢?其实就是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文义演绎而成。孔子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是:孩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要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那就去学习文化知识。由此可见,这是以儒家思想去培养孩子如何做人的,其实就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个“道德读本”。
而《三字经》影响更大,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儿童启蒙读物之一,与《千字文》《百家姓》合称为“三百千”。关于该书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今人普遍认为是南宋时期的王应麟。与《弟子规》一样,《三字经》也是包含了儒家思想的道德读本,同时也是包含了许多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文化读本。所以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在众多蒙书中,只有《三字经》称作“经”(经典),可见其影响之大,应该说是最具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蒙学之书,堪称“蒙学之冠”。

二、今天从古代的蒙学读本中学习什么 《弟子规》《三字经》之类都是古代蒙学读本,那么,今天的孩子有必要学吗?
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古为今用”,也就是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者用鲁迅先生的经典说法是,采取“拿来主义”,就是把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内容“拿来”,而不是“全盘接收”,也不是“全盘抛弃”。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正确态度。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必纠结到底要不要学这些古代的蒙学读本了。

1.首先明确:《弟子规》《三字经》是值得学习的,学习其中的精华对孩子是有益的。受到古人、今人的追捧,其中必定有值得探究的道理。古代蒙学读本很多,而像《弟子规》《三字经》之类能够得到今人的认可,这其中的奥秘,除了其中的“道德伦理”值得孩子们“择善而从”之外,还有其他古代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于学习古代文化知识是有帮助的,同时,因其有着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句式,而这些都适合孩童阅读。因此,孩子要学习古代文化知识,汲取古代的优秀养料,除了学习经典诗歌、经典文章,这些被称为“蒙学”的东西,当然是值得学习的,值得借鉴的。
2.同时也要明白:学习古代读本,是取其精华,绝不能“照单全收”。时代不同了,知识体系不同了。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海量的,绝不是古代堪比的。古人读书主要就是读圣贤之书,至于数理化之类的科学知识基本是不涉及的。况且古代除了圣贤之书,其他可以选择的余地也不大,选来选去就是那几本,所以,人们往往就集中在那几本读本上了,以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今非昔比,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要学的知识体系是充分的、完备的,在目前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把大量时间花在古代的所谓经典上,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行有余力,可以好好学一学《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古代读本。但也不必拘泥于是否需要背诵,是否要进国学班之类。当然更不能迷信,因为随着时代变迁,孩子们的思想活跃,不能用古代的思想来限制和束缚孩子。至于其中的不合时宜的观点,更不能灌输给孩子,比如,其中的“不关己,闲莫管”“非圣书,屏勿视”等说法,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总之,阅读古代经典,一定要通过鉴别来吸收精华。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不能迷信,不能照搬。孩子还小,可能无法辨别其中的内容,况且,古代的读本,即便浅显易懂,但往往还是有着文言色彩,而且为了保证三字一句,有的读起来并不顺畅,至于其中的许多典故,更是阅读障碍。因此,孩子的阅读最好还是要在学校老师统一安排下进行。现在的课本内容是相当丰富全面的,只要是适合孩子学习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都会包含其中的。

《三字经》比较适合育儿上,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典范教材,内容涉及的比较全面,主要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授时,只是让宝宝反复记忆即可,不需要大人的解释。《弟子规》主要讲的是行为规范,教人怎样去做,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幼儿园的国学课程,安排的就是小、中班背《三字经》,大班再开始学《弟子规》,效果不错。

‍‍《三字经》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弟子规》通篇以 “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讲的东西会影响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我觉得两者都不适合,等孩子大了,在学校会学到这些东西,他自己有了思考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意思。‍‍

这些是古代的文化精华,当然适合啦,但是要让孩子去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绝对受益匪浅。

‍‍《三字经》、《弟子规》都是童蒙读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孩子读起来很容易,但两本书各有特点。《三字经》包含有历史、天文、地理、人文、道德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儿童的"百科全书",里面的人文知识、历史典故对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助益。‍‍

‍‍两本都不合适。三字经:普通人,人之初,不可能只有善的根,而没有恶的根。弟子规,只是清朝一个文人编写的小册子,里面有些隐藏的‘陷阱’,小孩读了,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真要启蒙,读诵《道德经》、《心经》即可,两本字数都不多,反正也不要求去理解!能熟背即可!‍‍

  • 《三字经》和《弟子规》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吗?
    答:《三字经》比较适合育儿上,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典范教材,内容涉及的比较全面,主要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授时,只是让宝宝反复记忆即可,不需要大人的解释。《弟子规》主要讲的是行为规范,教人怎样去做,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幼儿园的国学课程,安排的就是小、中班背《三字经》,大班再...
  • 适合儿童读的国学书籍有哪些?
    答: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2、弟子规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3...
  • 适合三年级的经典诵读
    答:适合三年级的经典诵读有《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1、《弟子规》是一本关于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的教科书,用简洁的语言、短小精悍的篇章,教导孩子们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待人接物等,其中还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常识,如怎样整理房间、怎样使用筷子等。这些规范和道德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
  • 让孩子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
    答: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行有余力,可以好好学一学《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古代读本。但也不必拘泥于是否需要背诵,是否要进国学班之类。当然更不能迷信,因为随着时代变迁,孩子们的思想活跃,不能用古代的思想来限制和束缚孩子。至于其中的不合时宜的观点,更不能灌输给孩子,比如,其中的“不关己,...
  • 语言启蒙从《三字经》,《弟子规》开始
    答:同时,我还读一些三字儿歌。儿歌不需要多,准备几个,随时反复读给他听。跟《三字经》,《弟子规》轮换着说给他听,孩子不想听的时候就停止,不强迫,他对那些感兴趣,那些歌谣就多说一些。下面分享几首我在孩子0-2岁学语言期间用的儿歌。(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
  • 儿童国学经典有哪些
    答:1. 《三字经》:是一部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洁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内容涵盖广泛,既有利于儿童识字,又能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这本书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和历史知识普及是非常有帮助的。2. 《弟子规》: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蒙学经典,根据孔子的教诲编成。
  • 弟子规和三字经哪个好
    答:都好。1、《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其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教导孩子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强调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品质的培养。2、《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其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 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区别
    答:1、《弟子规》是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2、《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二、教育对象不一样 1、《三字经》是小学生读的,按照当时的学习年两说,笼统的解释应该是在孩子儿童的时候要学《三字经》,要告知万事...
  • 让少儿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接触国学经典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