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苗族和汉族都有女娲的传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民族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体系。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苗族与汉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都有很大差异,但是却都有相同的上古神话体系,虽然内容上有些微差异,但从人物事件上看,基本相吻合。
中国56个民族中,如果论古老程度,汉族自然算一个,但苗族的古老,也与汉族不相上下,按理说,两个民族的神话人物,不应该重合,那么,为什么苗族和汉族都有女娲的传说呢?
要想理清楚苗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那就得将目光放到上古时期。
相传上古时期,华夏大陆上,并存着三大部落联盟,分别是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说到这,其实大家都知道后面发生了啥?嗯,中国人都知道,哦不,地球人都知道。
先是黄帝和炎帝打,打着打着,这对基情满满的新人结合了,成了炎黄联盟,之后蚩尤这个第三者看不过去了,黄帝抢了蚩尤的炎帝,蚩尤不甘心,率领各部与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展开决战,一个人自然干不过两个人,悲催的蚩尤败了。
至于黄帝,炎帝,和蚩尤,这三人啥关系?版本很多。
有说炎帝部落本是老大,蚩尤不过是其臣属,之后蚩尤判出,攻打炎帝,炎帝不敌,邀黄帝一起击败了蚩尤。
也有说黄帝部落由于遭受大水侵袭,向南部迁徙,遇到炎帝部落,为了抢占更好的生存环境,黄帝和炎帝大战,最后炎帝失败,并入黄帝部落,而炎帝下属的蚩尤部落不服,去和黄帝抢炎帝,结果也输了。
不管啥版本,总之,他们三人有故事!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啥样的?为了更好的说明,蛋疼君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图,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懂他们三者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炎帝一脉由神农氏开始,历经八代,共五百三十年历史,神农氏承运火德,因此称为炎帝,而神农氏与黄帝明显不是同时代的人,那么与黄帝大战的炎帝又是谁?其实,炎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称号,如果把炎帝部落看成一个朝代,那么神农氏即为开国之君,尊号炎帝,之后每一个炎帝部落首领,都称为炎帝。
说句题外话,神农氏,可能也并不是某一个人,神农氏可能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神农氏尝遍百草,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尝遍百草,只能是其部落之人的集体行为。否则,不懂药性,胡乱尝试药草,一百条命都不够他作的。
而这种集体行为积累下来的经验,又教会了周边其他部落,这些小部落尊称神农氏的部落为老大,结成部落联盟,而神农部落的集体行为,又被人为的盖在了神农氏部落的首领头上,久而久之,就有了神农氏尝遍百草的神话传说。
由上所看,那么,黄帝,蚩尤,可能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名字,而是部落首领的尊称。只是猜测,没有考证,不排除这种可能。
炎帝部落的功劳很大,首先就是带领华夏部落从狩猎文明进入到了农耕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跨越,还创立了医药学,音律和八卦学说。
上图涉及到的少典氏,有蟜氏与炎帝,黄帝,蚩尤又有什么关系呢?蛋疼君引用下面几段文献记载来说明:
《国语·晋语》说“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
徐文靖《管硕记》也说:“按《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世称女娲氏,人首蛇身。”
《帝王世纪》说的:“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之母家—有蟜氏之女登,曰任姒。有蟜氏之世与少典氏世婚,乃神农之末,少典氏之子又取附宝……生黄帝;
这是说,少典氏和有蟜氏原都出自“人首蛇身”的女娲部落,即在游牧时代后期,从女娲部落的“两分组织”(男性组织和女性组织)中分离发展出来的两支世代通婚的胞族,在尚未发明农业的新石器时代之前,少典氏与有蟜氏通婚娶其女叫女登,便生下了神农,为姜性;经数千年之后,少典氏之子又与有蟜氏通婚,娶其女叫附宝,又生下了黄帝,为姬姓。
而东面的九夷部落,也是十分有名,相传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俊、羲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
至于是否是史实,毕竟历史太过遥远,并不能完全信之,但后世记载,以及神话故事口口相传,也并非空穴来风,必有出处渊源。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大部落,发展壮大了,然后部族人口太多,部分部族人向周边迁移分化,形成了新的部落。
九夷在东面,炎帝部落在东进的过程中,与九黎部落产生冲突。
炎帝姜承之弟姜黎的后人,以父名“黎”为姓,传至炎帝榆罔时代时,黎家九兄弟(黎贪,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以长子黎贪(号“蚩尤”)为首,伙同族兄帅旗下各部,灭掉了九夷部落,号九黎,蚩尤遂为九黎部落首领。
蚩尤遂成为“九黎”首领,部众融纳了“九夷”後裔及姜黎後代部族。
之后黄帝打败炎帝,一部分追随蚩尤仍居住在九黎国故地,另一部分则追随炎帝榆罔。
追随炎帝的族人,自不必说,之后演化为华夏族(汉族的前身),而追随蚩尤的族人,随着之后蚩尤的战败,有四处迁移分化。
之后的夷族(1949年后更名为彝族)、巴族、东巴族、纳西族、土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皆由蚩尤部分化而来。
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而苗族地区分布着许多蚩尤庙。
而有了蚩尤,自然也就有了女娲,伏羲等等这些共通的神话传说人物。
上古时代这段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实都混杂在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甚至有些历史,已经在后人口口相传中,面目全非,也或者彻底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神话故事,有不同的解说,历史记载,也有不同的版本,但不管怎么说,苗族与汉族,乃至华夏大地上生存的这56个民族,都在文化的交融中,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民族,华夏民族。

  • 为何苗族和汉族都有女娲的传说
    答: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而苗族地区分布着许多蚩尤庙。而有了蚩尤,自然也就有了女娲,伏羲等等这些共通的神话传说人物。上古时代这段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实都混杂在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甚至有些历史,已经在后人口口相传中,面目全非,也或者彻底遗忘在历史...
  • 女娲怎么可能是苗族的图腾神?
    答:女娲应该是中华民族母系时代的部族头领,后来被神话而成为女娲。而蚩尤,炎帝,黄帝是华族的三个祖先,而蚩尤又是苗族的祖先,所以苗族崇拜女娲非常正常,而且,苗族中始终保留着娲这个称呼,意思是奶奶或是女性祖先。而且苗族神话中也的确有女娲这个神,跟汉族的传说基本相同。
  • 女娲的故事???
    答:女娲用“黄土”孕育了汉族,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汉族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汉族,与滋养他们和农耕文化的黄土地,有着生俱来的、不可分离关系的历史根基。 《风俗通》还记有一个传说:“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这个传说所反映的内涵,既耐人寻味,又令人发思。它一方面固然...
  • 女娲是怎么来的
    答: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又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
  • 女娲的由来
    答: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另外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 、瑟、埙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记载中她替人类...
  • 女娲传说由来
    答:关于女娲的传说说法不一,有说先于盘古,有说后于盘古...民间流传的传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叫法,傩(nuo)公傩娘,粳兄粳妹,诺亚诺娃,亚傩兄妹,东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传说原来的人来被大洪水淹死完了,只剩下伏羲兄妹,后来的人是伏羲兄妹的后裔。这段传说比较系统,伏羲兄妹的...
  • 女娲是苗族吗,女娲的后人也是苗族人和人面蛇身吗,
    答:在苗族代代相传的传说中,女娲是他们的祖先,传说中的女娲是人面蛇身。但现在的苗人并不是人面蛇身
  •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起源自少数民族苗族还是汉族还是印度
    答:盘古开天地是苗族、印度神话的杂合,与汉族的关系较小,不过也有一些,因为汉族本身的创世神有昊天上帝、女娲、伏羲、太一,但是没有盘古。这些里面,昊天上帝就是天,也就是老天爷,所以这个是先有天后有地;女娲被认为可能是最早的创世神,但是在周代就被放弃,原因是女娲是女的,而社会需要一个男神...
  • 女娲造人,那女娲怎么来的?
    答:相传风衮部落的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生下伏羲,妹妹叫做女娲。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 女娲族的种族渊源
    答:● 伏羲停止对人类用兵的原因:因势力强弱很悬殊,应该不会是因为人类的抵抗,是否女娲做过什么牺牲?● 女娲族的宿命:为什么代代都是女子?● 妖界的所在:人间也有妖类聚居的妖界存在,其地点一直是蜀山最大的秘密。● 封神:传说仙可以被封神,但是没有人能证明传说的真伪。 (注:世界观正史为官网刊登发布,世界观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