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险送命,预防低血糖,再谨慎也不为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取量是糖尿病患者的必做事宜,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宁低勿高。但事实上,偶尔一次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而低血糖对身体的危害是以分秒计算的。它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威胁生命。

老年糖尿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动大

老年糖尿病根本特点就是血糖波动比较大,用药少了血糖就高,用药多了血糖就低,就会发生低血糖,对于老年糖尿病,要重视低血糖的教育,因为老年糖尿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2、胰岛功能下降

老年人胰岛功能在逐渐的衰退,对于血糖的控制就相对差一点,正常人当进食以后血糖升高的时候胰岛的β细胞会很快分泌出胰岛素,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分泌也增加,这样血糖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老年人的胰岛素分泌一般是相对延迟的或者是分泌偏低的,这种情况都会导致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少,而血糖降低的时候胰岛素反倒是分泌的多,这样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3、老年人相对依存性差

老年人相对依存性差一点,记忆力差一点,很多老年人在打了胰岛素之后有可能去干其它的事情就忘记吃饭了,还有的老年人会吃了降糖药以后就忘了,又吃一次药,这种情况下也是增加低血糖发生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4、老年人的自我监测差

老年人的自我监测相对差一点,有的老年人可能由于一些身体状况进食会减少,应该及时的调节药物,及时的监测血糖,如果不及时的调节药物,没有很好的监测血糖,也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5、降糖药物的蓄积作用

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较常见的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肾功能减退,所服降糖药不能正常由肾脏排泄掉,久而久之,降糖药在体内蓄积量越来越多,从而引起持续而严重的低血糖。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随时调整降糖药剂量,或改用非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格列喹酮降血糖作用可靠,约95%代谢产物经胆道及肠道排泄,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6、药物降糖作用增强

磺脲类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降血糖作用增强: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保泰松、复方新诺明、双氢克尿噻、氯贝丁酯、胍乙啶、利舍平、可乐定等。降糖药与上述药物同时应用时,可发生低血糖,应注意减量。

7、患者进食量少未调整降糖药剂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量易受某些因素影响,如食物种类、情绪、胃肠道疾患等。若出现进食量减少时,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否则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出现。

低血糖的危害在业界达成共识的一句话是“一次致死性低血糖可以抵过10年的糖尿病治疗”,足见低血糖对机体伤害的严重性。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做好血糖监测

最好做到每周二次全天血糖监测,包括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必要时加凌晨3:00,根据血糖波动,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老年患者如睡前血糖偏低,小于5.6mmol/L,要及时加餐,同时减少降糖药物用量,防止低血糖。反复晨起高血糖时,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药物用量,要防止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晨起高血糖现象,要及时监测夜间血糖,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2、加强糖尿病教育

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科学合理的应用降糖药,不能偏信广告,滥用自制降糖药。

3、适当放宽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如糖化血红蛋白可由6.5%放宽至7.0%以内,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餐后1小时血糖在9mmol/L以内。

4、避免使用作用过强的药物

避免使用作用过强、过快的格列齐特,慎用长效的格列美脲及格列吡嗪,尽量使用作用温和、中效的格列喹酮等。最好是与二甲双胍合用,以发挥协同作用,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如果用胰岛素注射,最好选用长效制剂。

5、按时进餐

做到生活规律,按时进餐,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及时进餐。

6、不要随意增大运动量

运动量应比较恒定,切莫随意增大运动量,并在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食物、葡萄糖以作备用。

7、严格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医嘱用药,切莫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每次用药前要核对剂量,以防用药量过大。

8、常备口服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家中常备口服葡萄糖,必要时准备葡萄糖注射液。任何糖果、白砂糖都不能代替葡萄糖,有些阻止糖转化的药物对白砂糖等糖果升糖有阻止作用。葡萄糖是最有效的。如果服用葡萄糖后症状仍不缓解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不可延搁,以防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

9、患者不要独居一室

一定要让患者身边的人知道患者病情,以及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问题,及如何帮助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以防万一,最好不要独居一室。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险送命,预防低血糖,再谨慎也不为过
    答:1、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动大 老年糖尿病根本特点就是血糖波动比较大,用药少了血糖就高,用药多了血糖就低,就会发生低血糖,对于老年糖尿病,要重视低血糖的教育,因为老年糖尿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2、胰岛功能下降 老年人胰岛功能在逐渐的衰退,对于血糖的控制就相对差一点,正常人当进食以后血糖升高的时候...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倒会怎么样?
    答: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晕倒的现象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在老年患者身上,低血糖的危害有时候比高血糖更加的严重,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比如说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会导致反应性的高血糖,从而导致病情加重,长期反复的发作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低血糖晕倒会有生命危险,严重低...
  • 糖尿病人半夜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如何科学控糖呢?_百度...
    答:晚上睡觉产生低糖尿病人要及时有效内服或是打姨岛素或是降血糖药,要依据病人的状况及时调整用药治疗,尤其是患尿毒症的与此同时还伴随其它病症的病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随着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的病人,是要立即留意病人的病况,随后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并且在注入的与此同时要掌握恰当的注射方式,否则会危害胰岛...
  • 农历春节日夜颠倒 30岁糖友低血糖昏迷险送命
    答:农历春节期间很多人都日夜颠倒、作息不正常,一般人假期结束前调整即可,但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用药后作息不正常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机会,严重更会引发昏迷、脑伤等致命威胁。一名30岁壮年糖友,向来都有低血糖问题却不自知,春节期间与朋友连日彻夜狂欢,某个凌晨竟无预警地应声倒下、昏迷不醒,友人连...
  • 糖尿病患者也会发生低血糖症状吗?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
    答:同时建议患者可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来预防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比如多吃水果、蔬菜、谷类食物、各种豆类、肉类、鱼类这些可缓慢吸收的食物,可帮助保持血糖稳定。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老年人特别是单独居住的老年人更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时、定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
  • 糖尿病低血糖怎么办
    答:大多发生在夜间、清晨等,不属于疾病。容易发生这类情况的人可以少吃多餐,争取每隔3小时就吃一些东西。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补充糖分、水果、饼干等,症状可很快得到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出现这种类型低血糖的人,应定期检测血胰岛素水平。反应性低血糖:这类发病人群处于2型糖尿病之前的阶段,...
  • 预防夜间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答: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均衡饮食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
  • 跨年熬夜一觉不醒!糖尿病患「节庆低血糖症候群」可能致命
    答:「比如跨年的时候,醒著的时间拉长,中间虽然有吃东西,但因为醒著,身体需要的糖分能量比较多,打药之后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然后跨完年直接去睡觉,就可能发生危险。」林嘉鸿说。林嘉鸿说,不是说禁止糖尿病患开心跨年,只是最好要随时监测自己的血糖,如果吃东西间隔拉长、药物剂量就要调整,但也不能一...
  • 猝死的原因
    答:大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血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
  • 糖尿病患要当心这种急性并发症 死亡率竟然高达20%
    答:一般人想到糖尿病可能引发的急性并发症,而且会威胁生命安全的,就是低血糖,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的低血糖,经常会让病患陷入昏迷状态而让旁人无法查觉异样,而延误送医时机,其实,糖尿病患还会有2种高血糖的急性并发症,都是足以让人致命的高危险疾病。HEHO君曾写过一篇《糖尿病不止是个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