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9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修养。

  2、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在朱熹所指的“人欲”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
  比如,他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也认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不能避免的欲望,也无需“灭”之。
  再比如他说“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因此,朱熹并不是一概反对人的欲望,而是要人们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3、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 只有通过明理,才能灭去私欲,所以朱熹更多地讲“明天理、灭人欲”。
  2)“存理灭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朱熹《大学章句》认为人的本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这就是复归于人的本心,即所谓“明明德”。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就是要通过明辨天理人欲的不同,才能恢复"人之初性本善"的境地。
  3)“存理灭欲”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朱熹看来尽去人欲这事不易说清楚,“须是格物精熟,方到此”。意思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分辨出哪些属于私欲,应该控制住。

  4、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也太绝对化了。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比如说,皇帝可以有许多个妻子,一般宫吏和富人也可以有数个妻子,这都不算是人欲。如果女子不安守本分,企图嫁给心爱者,这就是人欲。臣子娶数个妻子,享受锦衣美食,也不算人欲;但是如果想做皇帝,这就是人欲。朱熹说,这中间的区别是非常微妙而难以掌握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他要求学者应该认真体会。

存天理、灭人欲首先是统治阶层的道德原则。统治阶层之中,又首先是要求皇帝能够存天理而灭人欲。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道德规范,以便约束自己的内部的个别成员,使他们把行为限制在当时的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程朱理学存理灭欲的理欲观,作为道学伦理学说的核心和其哲学理论的最终归宿,对后世影响很大。程朱从道德理想主义出发,试图以存理灭欲的主张来限制当政者的私欲膨胀,引导皇帝和士大夫们一心为公,并使百姓归于善良,社会保持稳定。但他们由此提出的禁欲主义,如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而反对寡妇再嫁等等,却使他们的良好愿望落空。宋明理学在解决理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和危害,就是在从印度传来并在当时影响很大的佛教禁欲主义的刺激下,片面总结传统学术的寡欲、无欲思想而形成的运思方向上的根本性偏差。

人人必读:程朱理学的极端误导

由是儒者皆不敢言因果,亦不敢教人努力为善,以彼常以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即是自私自利为训故也。

夫无所为而为善,实为为善之极则,乃圣人分上事,何可以此教普通人。若教普通人,则是阻人为善,导人为不善矣。

然圣人虽能无所为而为善,圣人亦尝有所为,非完全无所为也。

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过而未能,是平生有所为也。

曾子平日以三事自省,及至临终,方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是始终有所为也。

颜渊问仁,夫子告以克己复礼。及问其目,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两答皆有所为,非无所为也。

孔子见尧于羹,见舜于墙,见周公于梦。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皆深有所为也。

宋儒唱高调,欲以自鸣其高,而不知适与圣人循循善诱之道相反。其自误误人,以及天下后世也,大矣。

因为程朱这些人的误导,导致后世儒者都不敢说因果的道理,也不敢教人努力行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还有一个极端错误的训言: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即是自私自利。

要知道,无所为而为善,这个属于行善的极致目标,属于圣人的身份才能做到的事情,怎么能用这个标准来苛求普通人呢?如果你用这个标准来苛求普通人,那就是阻碍他人发心向善,这是引导别人做不善的事情啊。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劝人向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如果你整天唱高调子,用不切实际的要求去苛求初学者,这只能说你不懂观机逗教,因果自负。

比如经常有人问:学佛是不是必须吃素才能学佛,必须持戒才能归依三宝?

对于初学者,吃素并不是学佛的必要条件,你可以边吃肉边学佛,等你学到一定程度,你自然而然就不想吃肉了。

如果你说学佛必须要吃素,那很多人就对学佛敬而远之了,说学佛太难了,要吃素啊,我做不到,干脆不学了。

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这个标准太高,理学家用这个高调子来苛求普通人,于是很多人都变成虚伪的道学先生,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是丑陋不堪。

在佛教当中,对于初学者,我们对于他们大大小小的善行,都应当随喜赞叹,哪怕并不纯净,哪怕只有细如微尘的善心,我们都可以随喜赞叹。而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吹毛求疵。

对待自己,随着你修行日久功深,你就可以逐渐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如何避免三十三种不净布施,学习三轮体空的道理,学习逐渐绝四相,学习逐渐无所住而生其心。

理学家扯个虎皮冒充高明,其实犯了一个我们常说的大忌: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即便是圣人,虽然他们能够无所为而行善,但是圣人也曾经有所为,并不是完全无所为啊。

比如蘧伯玉二十岁的时候,能够发现自己前十九年的过失,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能够发现前四十九年的过失,想要减少自己的过错,却发现做不到,这就是一生都有所为啊。

曾子每天用三件事来自省,也就是常说的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等到临命终时,这才松一口气,说:《诗经》说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可以不用这样了。

这就是从始至终都有所为啊。

颜渊问仁,孔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克服自己内心不合理的私欲,让自己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这样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颜渊又问目,前面说的是纲领,目的意思就是细则,于是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两个回答,都是有为,并不是无为。

孔子见尧于羹,见舜于墙,见周公于梦。这个也是前面所说的见先哲于羹墙的典故,估计孔子也有这样的情形。

孔子这样孜孜不倦的求仁,年过七十的时候,还希望老天爷再给几年时间,能够用来深入学习《易经》,避免大的过失,这些都是深深地有所为啊。

宋儒这些人唱高调子,希望用这个来标榜自己的高明,却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与圣人循循善诱的教法恰恰相反啊。

宋明理学的自误误人,遗祸天下后世,后果非常严重啊。

出自:

《印光法师文钞》四卷、

续编《文钞》二卷、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存天理、灭人欲首先是统治阶层的道德原则。统治阶层之中,又首先是要求皇帝能够存天理而灭人欲。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道德规范,以便约束自己的内部的个别成员,使他们把行为限制在当时的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修养。2、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
  • 如何理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程朱理学存理灭欲的理欲观,作为道学伦理学说的核心和其哲学理论的最终归宿,对后世影响很大。程朱从道德理想主义出发,试图以存理灭欲的主张来限制当政者的私欲膨胀,引导皇帝和士大夫们一心为公,并使百姓归于善良,社会保持稳定。但他们由此提出的禁欲主义,如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而反对...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简单来说就是思想较为保守的老一辈们被思想较为激进的新新人类吓着了,于是努力强调礼数和伦理试图恢复秩序.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使“重农抑商”的中国社会受到冲击,与之相连的宗法礼教也受到挑战.同时,由于宋太祖“重文轻武”,立碑不杀士大夫,让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相对开放的年代.在这种思想界...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提出的,同时这也是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的名言。朱熹的天理人欲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 “存天理,灭人欲。”究竟该如何理解
    答: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就有可能把属于社会伦理的“天理”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而被任意赋予各种规定,从而造成如清代戴震所说的“以理杀人”。当然,这...
  •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答: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 你如何看待朱熹所说的天理和人欲?
    答: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杰出的人。对当时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 如何理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儒家理学派怎样的世界观...
    答:"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即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此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