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看待生死才算是正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生死怎么样才算看明白

  淡观生死——佛家生死观浅析
  〔 作者:薛君 曾朝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1690 更新时间:2009-12-23 文章录入:admin 〕


  在这茫茫宇宙之中,总会有无数的谜团困扰着我们,而这中间最难解,又最迫切的,却是我们人类自身之谜。人生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中最为人所困惑的却是人类自身的生死之谜。在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就说道:“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诸如这些都是对人类生死的追问。那么对于死亡,现实中的我们又是怎样去面对的呢?

  一
  德国现代生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一基本态度的两个方面。"人在自觉到生的同时,又会或迟或早的派生出某种死亡意识。"死"之观念会若隐若现的伴随人的一生。生与死是相连的,一个人对死的态度是他对生的态度的总结,生与死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死亡并不是只在我们生命的尽头等我们,而是伴随着我们整个的人生。而若无预先建构起来的合情合理的生死观,必会引发对生命的贪恋,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情感,这样会使人的生命质量大为降低。
  中国虽然有着博大精深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智慧,中华民族却有着讳言死亡的文化传统。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千方百计地避免接触与死亡相关的事物。提到死亡,我们习惯于用别的词汇来代替,从而派生出许多民俗意义上的禁忌。在我们的社会里,"死亡"始终是一种忌讳,中国人还远未在死亡的问题上达到某种自觉。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平头百姓、野老村夫,到叱诧风云的英雄、不可一世的皇帝,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敏睿的哲人智士,当面对人生短暂,谁也免不了一死的现实时,无不感叹唏嘘。生与死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 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所尊奉, 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基本认识。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对生与死的看法各异,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观。
  从中国思想发展史来看,儒道释三足鼎立,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的生死观。汤一介先生曾经概括说:儒家的生死观是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儒家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是人的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和不朽。因此,儒家重视道德超越,天人合一。道家的生死观是顺应自然, 与道同体, 苦在自然之未能顺。道家强调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生时安生,死时安死。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禅宗的生死观即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对于生死,每位思想家都有自己的体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学说和理论体系。这其中佛教生死观,尤其像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广泛流传于社会。

  二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所谓"四谛",就是四条真理,是佛教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中最根本的是"苦谛"。"苦谛"的意思是说生存就是苦,不仅人的生存是苦,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苦:不仅人的现世是苦,人的前世和来世也都是苦,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间世界是火宅,是无边苦海;万事万物,芸芸众生,无不囚陷于熊熊火宅之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苦海之中,受尽苦难。
  佛法中所讲分段生死具有最基本的三种痛苦:苦苦、行苦、坏苦,通常称之为三苦。苦苦,就是直接的、具体的、客观的、痛苦的感受。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从生到死,总要接受各种苦难的折磨。行苦,是间接的、无形的、变化的、不苦不乐的感受。从生到死,能够留下的记忆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的光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人又是何等的无能为力。坏苦,是指直接的、具体的、主观的、快乐的感受必将坏灭,从而产生痛苦。所有的快乐感受,都会形成感官上的强烈对比,在失去快乐时,内心就产生极大的痛苦。在这一切苦当中,老、病、死之苦,是最根本、最自然的痛苦。生死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长阿含经》卷二佛陀说:"阿难!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生死之痛是可以解决的。对生死之痛的解决就是整个佛法的主体部分,生死问题是佛教在弘扬佛法时必须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因此,整个佛法的解脱之方有很多,不同宗派修行的方法次第和论理模式也各有特色。其中最基本的有"三乘佛法",即"依苦寻因,慕灭修道"的四谛解脱法,"推因知果,观果断因"的十二因缘解脱法,"自利利他,摄末归本"的六度解脱法。除此之外,禅宗顿悟的"见性成佛",天台圆教的"大开圆解"等等。诸法种种,无不直指生死的真正解脱,使生命以通过比较殊胜的捷径来了脱生死。

  三
  在佛教中,将人的一生分为过去(前世)、现在(今世)、未来(来世)三部分,这就是平时所说的"三世"。人的现世的状况如幸福、灾祸等,都是由前世的行为表现如行善、作恶等所决定的,而现世的行为表现又决定了来世的生活状况。这种行为表现就是佛教所说的"业",而行为的力量则被称之为"业力"。《华严经·入法界品》云:"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每一种业(行为)都会形成一定的结果,并构成行为者直接感受的作用,这就是业的因、缘、果、报。经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勿以恶小而为之,刹那造罪,殃堕无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所讲业报就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行为负责论
  在佛教中,从业因、业缘到业果、业报,构成了一组人生因果链。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又可以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即是众生死后轮回转生的趋向,包括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与恶业相应的转生趋向是地狱、恶鬼、畜生三道,又称之为"三恶道",与善业相应的是阿修罗、人、天三道,又称之为"三善道"。人世间的凡人都在三界六道中重复着生与死的循环。但是,如果一个下等贱民这辈子能够积大德行大善,下辈子就可以成为富贵之人,或者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反之,一个富贵之人这辈子如果不做一件好事,下辈子就可能成为贱民,更严重者可能还会下到十八层地狱。在人生的终点,人们同样非常痛苦,难以面对。每个人都无法战胜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但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却给予了人们面对死亡的勇气,死亡并不可怕,也没什么关系,因为肉体上的消亡,不过是另一个循环的起点。今生的行为和来世的幸福环环相扣,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个节点。
  既然轮回是生命循环不已的现象,它是具有不稳定性和束缚性的,那么消除这种不稳定性和解脱这些束缚,也就成为改善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解脱生死轮回,又成为了佛法的意趣所在。佛教认为,生死轮回的束缚,是完全可以超越的。只要能够破除生命中的"我执",解放这个被束缚的"自我",净化生命中的负面因素,使生命呈现其本来的面目,就可以突破以"我"为轴心的苦轮,从而彻底的解脱生死轮回。当然,超越生死轮回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禅定"和"智慧"。修习禅定就可以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使生命逐渐臻至稳定安详;修习智慧则可以解脱烦恼痛苦的束缚,从而达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洒脱境界,还生命的真实,回归自由的生命乐园——净土。

  四
  科学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生活节奏在快速的旋动,师道人心在不停的转型。然而现实却是这样充满了狭隘和局限,成为了世界的通病。现实的无奈,不满和无知,也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低谷。针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诸多痛苦而言,死亡之痛乃是苦中之极苦。而佛教生死观的首要目标就在于解脱死亡之苦,揭示死亡之真相,超越死亡之束缚。
  铃木大拙说:"生与死是不可分离的。这种不可分离性是必然的绝对的而不会因为人们的好恶有所改变, 这样, 死的意义同时也还意味着生的意义。因此, 探寻死的意义, 实际上也就是探寻生的意义、探寻生与死的意义。" 佛法生死观认为,明白生死,了悟生死,这绝对不是消极、胆怯、懦弱的表现,而是如实观察的结果,正是一种对生命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局限充满挑战性的无畏精神。
  佛教生死观在现代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是它有效的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将人的生活局限在今世的生死观,将"一世"扩展为"三世",并以无限轮回的方式达到永恒,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渴求不朽的基本需求。其二,它通过因果报应,使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是世界人生具有某种道德秩序和意义,因而也满足了人们对意义的基本需求。
  今天,对我们来说,生与死依然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科学的间题,也是人生价值观念的问题。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不同,对待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们所要作到和追求的是除去自己心造的阴影,摆脱挂在心头的"闲事".想通了,就能从烦恼中解脱,懂得生命中的自在,真正的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来原: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868&ArticlePage=2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看这本书:
  佛眼观生死—大师谈世事(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
  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佛学,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禅,是安定我们身心的一剂清凉散。本书中佛学大师们从佛
  教的视角,用现代人的观点,对人生、社会、生死作出的新的解释,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们灵活幽默的智慧,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止于无形,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生”的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没有所谓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如果非得定一个正确的标准,那么“坦然”就是“正确”。
如何才能“坦然”呢,说一句可能惹来争议的话:你觉得在“适当的时候”你“应该死”,那就是“坦然”面对死亡。很多人自然会质疑: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乐观的面对生活,享受生活,怎么能认为自己应该死呢?请注意是“适当的时候”,而不是“马上”。
我认为,人生就像欣赏一部戏,如果你很投入的看戏,无论情节是喜是悲,你都会愿意继续看下去,而不希望戏剧马上收场,可是戏剧是不可能永远也演不完的,也许在你不断期待剧情的时候,希望戏剧永远也演不完(就如同你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打算的时候,希望永远也不死)。然而理性地思考一下,戏剧无限的发展下去,必定会味同嚼蜡,人生无限的发展下去,也会失去意义。所以戏剧应该有一个结尾,人生也应该有一个结局。

有生必有死 生死循环才是人间正道 正如太阳起落 草木枯荣 妄图长生是不可能的 人从已出生开始 就是为了一个终点而奋斗 那就是死亡 不论走上哪条路 最后的终点都只有一个 而死亡又是另一个开始 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 如何正确面对生死?
    答:首先要肯定死亡的必然性,接纳它的存在性,这样就不会过分的畏惧和担心死亡,活的才会更轻松洒脱。再者,要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性,这样就不会厌倦生活,就能积极乐观的过好每一天。身体是上天赋予的,所以只要上天还没有主动收回去(比如灭顶之灾,绝命之病等),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性,那就好好的...
  • 如何看待生死
    答:生死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类似于季节的更替。死亡只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种观点强调接受和平静面对生命的起伏和终结。另一种看法是将生与死看作是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机会,人们相信生命的有限性激励着我们珍惜和充实每一刻,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目标,这种观点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许多宗教和灵性...
  • 说说看如何正确看待生死问题?
    答:有生就会有死,循环往复不断的轮回,世间万物皆逃不过于此,这本来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宿命,既来之,即安之。生死,人们却为它悲,为它喜,为它哭,为它笑,从此人世间便上演着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动人的故事。是生重要还是死更重要,相信很多人会说同等重要,这是用来维持这个世界的动态平衡的唯一方式,...
  • 谈谈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
    答:生死观: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与死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但作为社会化了的人,则有一个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古代,杨朱提出“贵己”、“重生...
  • ...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你是如何看待生死这一大问题的?
    答:人生大事无非是生离死别,人的出生和死亡自己都无法掌握,只能被动接受。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死呢?人从出生就走在死亡的道路上,应该看尽沿途风景,生死离别应该坦然面对,看破生死,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生活。一、人从出生就走在死亡的道路上,应该看尽沿途风景。人从出生开始,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只有死亡...
  • 怎样正确面对生死?
    答:很多时候,越是常见的事物,越难了解;越是基础的问题,越难回答。古往今来,看多了生死的人,比比皆是;看淡了生死的人,为数不多;看透了生死的人,寥寥无几。西方的智者哲人,尤好探讨人生、人性的问题;而对于生死,他(她)们并未得其要领。即便如孔子这般伟大的思想家,也百思不得其解,...
  • 如何理性地看待生死?
    答:生死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怕的。因为人,都会慢慢老去。然后,平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躲,是躲不掉的。怕或者不怕,它都会如约而至。呵呵。对待别人的离去和对待自己的离去,是截然不同的。生死路上,靠自己,靠善恶,靠修行,靠慧根,哪怕是上帝抑或佛,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那路,不止一条。每一...
  • 怎样看待生死
    答: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天平上,他所选取的对应物是什么,直接决定他的价值的取向。5.12地震发生后,即将到龄停飞的邱光华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到救灾一线去。地震发生5天之后,他才得知,自己家中...
  • 哲学怎样看待生死
    答:生与死是公认的哲学第一话题。20世纪法国大哲学家加缪有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看待死亡,决定了人活着时该做什么。《论幸福》书里第三篇《玛西亚告慰书》就专门讨论了死亡这个话题。在塞尼卡看来,理解无常是能正确看待生死的...
  • 怎么看待生死的问题?
    答:合理、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死观念宣传,在学校里也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是为了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两件事一直都被长辈们视为忌讳话题,那就是性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