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南川之花——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深度应用 喜结硕果——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十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应用,正在向支持“矿政管理一张图”建设的纵深方向发展。
所谓“矿政管理一张图”,就是建立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的矿政管理运行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矿政管理运行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业权登记、储量登记等数据,以矿业权管理为重点,建设满足各级矿政部门的矿业权审批、查询统计、矿业权监管等需求的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实现省、市、县三级矿政数据的动态共享和应用;同时形成矿政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和提升矿政管理的水平,为全国和各省(区、市)的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经验与技术保障。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0年10月,在湖北召开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试点交流会。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时任总工程师张洪涛(主席台右三),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主席台左三)等出席会议
随着各省(区、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完成,全国项目办启动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研究工作。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全国项目办于2010年初,启动了8个深度应用试点研究项目。这8个项目包括核查成果应用于日常监管与矿业权人生产调度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编制矿业权分布图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修改完善矿业权设置方案与勘查开发规划图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完善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试点、核查发现问题处理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建立综合信息系统试点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深度应用试点研究,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0年5月中旬,全国项目办在重庆市南川区召开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开发应用试点工作研讨会,讨论确定了深度开发应用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和应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10月14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试点交流会,及时交流总结试点工作成果,对湖北省和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验收。10月底,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湖北省和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2010年GIS论坛上展出,受到广泛关注。

湖北、南川矿政管理信息系统

湖北省“一张图管矿”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搭建起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集成了湖北省影像图、储量核查、矿业权核查、矿业权设置方案等数据,初步实现了监管、审批和统计三个功能。该省分三步实施“一张图管矿”试点工作:第一步,选择宜昌市夷陵区磷矿作为试点,探索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法、技术思路,建立矿政管理综合系统基本框架,初步实现省、市、县矿政管理三级联动;第二步,将宜昌市所辖县(市)的所有矿种纳入矿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范围,形成宜昌市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第三步,在全省各市(州)建成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形成湖北省矿政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平台建成后可以为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提供监管、审批、统计等多种功能和服务。通过开展“一张图管矿”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矿政管理运行系统,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配置、全程监管。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湖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荣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矿业权实地核查、储量核查与动态监管为核心,以满足实际矿政监督管理工作为目标,以资源开发管理为重点,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入库、查询、统计、储量动态监管、矿政监管和WEB信息发布等,将成果应用于矿业权审批、矿山开发管理、储量管理、执法监督管理,实现对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一张图”综合应用。这个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有: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一键式”入库,简化繁琐的数据整合建库工作;储量数据动态更新及历史回溯,系统支持矿业权申请登记数据动态更新、巷道数据动态更新、储量数据定期更新、地质灾害点动态更新、储量数据统计、现状储量汇总和历史储量回溯。用户可按期进行储量数据的录入及编辑操作,系统自动记录历史现状关系,保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现势性;多种矿政监管方式,系统支持越界审查、压矿审查、禁止性开采区审查、监管人员外业核查等多种方式的矿政监管,针对审查结果进行相应地管理;“一张图管矿”的数据组织,系统通过统一坐标框架基础,使得矿政管理各类业务数据能够任意叠加显示,同时在矿政管理日常审批过程中,系统根据业务审批规则,自动与各专题图层进行综合分析、汇总输出分析结果,实现“一张图”矿政管理审批;系统支持矿业权数据的二维、三维一体化浏览、图形叠加分析、检索查询等,并实现对矿山地质三维建模分析,实现二维、三维一体化的矿政管理模式。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被评为2011年中国GIS优秀工程金奖。图为中国GIS协会专家现场检查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南川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荣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各试点单位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建议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矿政管理一张图”的基本理念,在县级行政区初步实现了徐绍史部长提出的“一张图管矿”的基本功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需求。这些试点的基本成果有:
初步明确了数据的基本组成;
县级行政区的GIS平台选择多元化。
基本明确了系统功能实用并逐步完善的建设要点。
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基本构架。
提出以县(市)级行政区作为数据组织的基本单元。
提出了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交换模式。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1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暨矿业权实地核查总结表扬电视电话会议
两年来,各地纷纷结合实际,探索构建“一张图管矿”信息系统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且拥有统一标准的“一张图管矿”机制,为整合和沉淀矿产资源数据提供了基础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面、内容丰富、反映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为推进我国“矿政管理一张图”工程建设,实现矿政管理操作便捷、精确管理、高效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阶段,全国项目办将继续加紧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的要求,推进成果数据的共享、保护与应用,将核查成果全面应用于日常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中,服务于各级矿政管理部门、广大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真正使实地核查成果进一步发挥成果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后续管理和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1年11月1日,在国土资源部等13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暨矿业权实地核查总结表扬电视电话会议主会场,中心主任严光生(左)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胥燕婴赠送移交矿业权实地核查形成的基础控制点数据

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界面

2008年5月,正是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在各省市相继启动的时段。当时,四川省在全力抗震救灾,无暇他顾,直到一年之后,在依然严峻的地灾形势下,四川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克服重重困难,为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勇敢担当!
震区迎难而上启动核查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在各省(区、市)相继启动之时,四川正经历着撕心裂肺之痛,抗震救灾已是压倒一切的燃眉之急。全省的地勘和测量队伍,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单位的同行们,踏着余震的颤动,为了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给群众带来新的危害,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在灾区每一个地质环境脆弱的地方。救灾、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成了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除此之外,四川已无暇他顾。

实地核查成果数据检查与数据库建设现场

转眼之间,时光已进入2009年6月,震区的灾后重建已初见眉目。6月15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果断决定全面启动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此时,距离国土资源部要求2009年12月底结束全部野外实测工作的时间只剩下6个半月,但需要实地核查的矿业权却有近万个。在这短短不到200天时间里,要完成资金筹措、组织队伍、培训人员、野外实测一系列工作,实在是紧张万分。
作为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的组织者,四川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重重困难面前没有退缩,他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与参与实地核查的各支兄弟队伍一起,密锣紧鼓地开始了行动。
三个人挑起技术支撑重担
震后矿业权实地核查的技术支撑工作,省厅决定由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承担。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与技术要求》,负责全省矿业权数据清理,确定实地核查基本数据,指导各市(州)开展实地核查;负责质量监督,实地核查成果验收,成果料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及更新全省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编制全省实地核查工作成果及总结报告等工作。

四川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修改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会会场

承担如此繁重任务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由于震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只能抽出3人。而2010年5月后,因其中一人被省厅派遣赴阆中挂职,只剩下2人。这也许是全国最小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了。
省规划院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地矿室主任李发斌,他毕业于兰州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硕士,而后又成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博士,今年刚过不惑之年,专业知识十分丰富。他的助手景明和方坤都是“80后”,分别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前前后后,就这么3个人,硬是咬牙挑起了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组织协调的重担。
经费的申请和管理、培训和各种有关会议的组织,文件起草、工作月报报送、核查简报编写,市、县核查单位的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监督检查……此外,还有地矿室的本职业务要穿插兼顾,如矿产资源规划、县(市)地灾调查与区划、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等,3个人每天都像上紧的发条,在加速运转。“5+2”、“白加黑”是常态,不能回家是家常便饭,以至于李发斌的老母亲最后也只好无奈地表示:“以后不能回家就不用给我说了,能回家时再告诉一声,好给你准备饭。”可李发斌说:“我们这点辛苦算什么?负责震区实地核查的队伍那才真叫辛苦呢!岂止是辛苦?每分钟都是在用生命挑战困难,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压倒一切的勇气,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
用生命和责任追赶工期

野外实地调查

德阳市的什邡、绵竹在全省180个县市区中,震前综合经济实力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两市又同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受损十分惨重,是震区10个极重灾县之一。由于灾情极为严重,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市、县财政捉襟见肘,腾出资金支持矿业权实地核查十分困难。矿业权人震后目睹山河破碎,对身处断裂带上的矿山能否继续开采疑虑重重,失去信心,对矿业权实地核查冷眼相对,面若冰霜。加之龙门山地槽边缘拗陷带中南段之什邡——绵竹复式褶皱带,虽然给什邡和绵竹留下了二叠系石灰岩山体和深逾千米的大峡谷等地质奇观,地质作用造化了雄奇的险峰、峰林、断崖、峡谷及冰川遗貌,然而这些地貌却又给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灾区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可谓山重水复。但是,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41队和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却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甘愿承担零利润的压力,毅然挑起了什邡和绵竹矿业权实地核查的重担。
作为一支专业地质勘查队伍,141队震后已经承担了大量的地灾巡排查和地灾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等工作,在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为了完成什邡市的矿业权实地核查,仍然抽调了一批技术精湛、思想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地核查项目部,深入什邡山区进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

四川省召开矿业权实地核查市(州)成果验收会

此次实地核查地点均在大山深处,受灾情况尤其严重,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随时可能袭来的泥石流和山洪不仅让实地核查工作步履维艰,更时刻威胁着核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震后交通断绝,只能背着仪器步行,头上是松动错位的巨石,脚下是坎坷不平的碎石小道,身边是枝条横斜的刺丛,每到一个工作地点,都要在非常险恶、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环境中走上六七个小时。
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物资缺乏。往深山里运送粮食和饮用水十分困难,在最艰苦的时候,缺粮断水是常事。但大家充分发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同吃同住,合理分配补给,以惊人的毅力支撑了过来,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实地核查任务。
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承担了绵竹市的实地核查任务。他们同样是每天都以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争分夺秒地加速工作。一次,一个作业组在清平乡一把刀附近进行测量,忽然发生了余震,身边的山体上石头哗哗地往下滚落,一块碗大的石头“砰”地砸在了作业车的顶棚上,所幸人员都有惊无险。还有一次测一个地下矿山,为了当天干完工作,早上9时就下井。井下巷道弯弯曲曲,由于震后一年多没有开采,支撑松动,危石高悬,每走一步都需要仔细观察;坑道坑坑洼洼,许多地方积水,冰凉刺骨,不知深浅,走在里面,如行鬼城。那天也遭遇了余震,地面晃动,顶板直掉石头。但大家依然坚持测完,到下午6时多才上来,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大家又累又饿,才想起整整一天,竟然没顾上吃一口东西。
正是这些同志的艰辛付出,使四川省的实地核查工作全面启动虽然晚于全国一年,却依然按时完成了全部任务,谱写了一曲天崩地裂后的实地核查壮歌。

矿业权实地核查最早的探索者是重庆市南川区国土资源局。

南川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四川盆地的东南边缘,境内多山,是黔北地区通往重庆主城的要冲,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南川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煤矿、铁矿、铝土矿等20多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重庆第一位,已查明储量达到1亿多吨,远景储量3亿多吨。煤炭查明矿产地15处,探明储量2.05亿吨,预测深部煤炭资源1.75万吨。丰富的矿产资源造就了矿业的发达,矿产品开发及加工已成为南川重要的支柱产业,矿业总产值占全区GDP的1/3左右。矿产资源管理与土地管理一样,都是南川区国土资源局的重头戏。

“逼上梁山”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09年7月,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辛世杰(主席台右二)、副局长周时洪(主席台左一)等出席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重庆市南川区试点成果验收暨现场交流座谈会

南川区国土资源局分管矿产资源的副局长徐仁勇2003年进入南川局,当年就碰见一件棘手事。南川区东城办事处所辖的桂花屋基所处地势较高,岩溶发育,周边环绕四家煤矿,造成地下水疏干,几十户居民二三百口子人生活生产用水极为困难。一点点紧巴巴的水洗了脸洗脚、洗了脚喂牲口,洗件衣裳要下山跑好几里路。村民们忍无可忍,扶老携幼,挑着水桶,端着盆盆罐罐到区政府集体上访。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四家煤矿各自的责任,关键是各矿井下采掘系统尤其是采空区范围要弄清楚。然而这四家矿山都没进行过井下实测,各矿开采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都不准确,责任认定困难。只好请了一家地质队来开展井下实测,四矿联网测绘,采用同一坐标系放到同一张图上,终于分清了责任大小,使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全国项目办专家邓平安(右一)等在重庆南川煤矿井下抽查讨论

这件事引发了徐仁勇副局长的思考:南川区现有的80多家煤矿,85%是乡镇企业,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多为虚假图纸;另一方面,煤矿勘查时使用的是自己独立的西南石油坐标系,与国家通行的“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不一样,发证范围与实际开采范围不一致,采矿与发证两层皮。南川区仅煤矿分布区域就有200多平方千米,已造成房屋受损120万平方米,6万多人缺水。但矿政管理的基础却如此薄弱,井下采掘情况不清,资源占用情况不清,矿政管理如何加强?

2005年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更是使徐副局长感到了开展矿山实地核查的紧迫性:南川后山煤矿突发透水事故,由于掘进时误穿了老采空区,老坑积水涌入采掘面,造成7名矿工兄弟不幸遇难。

南平镇跃进小学由于采空区塌陷造成危房,被迫搬迁。不料迁到新址后,学校刚建成又发现房屋开裂下沉,再次成为危房。

彻底搞清采矿地下现状已是当务之急。

2005年,南川区国土资源局果断启动了矿业权实测工作。到2006年,南川区已完成全区所有煤矿分布区域范围内的统一测绘控制网;62家煤矿建立了井口2~3个GPS测绘控制点;完成了所有煤矿的井下实地测绘。实测后,每宗采矿权都提交了采掘现状对照图、核查成果表、核查成果报告书。

典型示范 领跑全国

2007年,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启动,项目总负责谭永杰博士带领一个调研组来到南川。南川区的工作让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一个有很强说服力的示范典型吗?当然还有很多东西要继续探索完善和深化。他当即决定,把南川区列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的试点,南川区的矿政管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一是在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时,同时开展了地质测绘工作,以弄清煤矿地质、构造情况,查明煤层的空间赋存状态,产状及厚度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后,提交储量计算图、占有资源储量动态平衡表、储量核实报告等成果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储量动态管理。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09年7月,南川区时任区长谭家玲(右一)、区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徐仁勇(前左二)向到南川考察的矿业权实地核查现场会代表介绍有关情况

二是通过矿业权实地核查将坐标系转为精度更高的西安1980坐标系,准确获取了矿山基础资料后,对部分矿山存在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违法行为,针对不同情况依法进行了查处或对存在的问题分类进行了解决。同时对煤矿的监管方法也进行了调整,实行“处罚与预防结合,并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有效地预防了煤矿违法开采行为的发生,和谐了管理人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三是以储量动态管理成果为依据,通过井下核查煤矿当月动用储量为基础,按照各矿批准的采区回采率和含矸率(贫化率)的指标来核定产量。核定的产量同时作为税务部门确定征税的主要依据。几年来,累计查出企业瞒报产量近40万吨,增加财政收入3000多万元。

四是在掌握矿山井下采掘现状的基础上,要求矿山企业或聘请专业机构对地面重要构建物等进行调绘,实测位置,年检时适时更新《井上下对照图》,有效防止了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组织开展采矿引发地灾责任认定100多起,解决500多户2000多人的房屋受损问题,责任方赔偿受损方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有效化解了矿农矛盾。

五是按核查的最新情况编制了全区1∶2.5万煤炭资源开采现状图,清楚反映了煤炭资源、矿山开采现状、影响开发的重要地质构造等内容,明确反映了原煤矿采矿权设置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按不同情况在矿业权设置方案中分类予以处置,从而合理布局了煤矿采矿权和探矿权。

2009年7月25日,全国各地代表在重庆市南川区观摩学习

2009年8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重庆市南川区试点成果验收暨现场交流座谈会上,南川区的做法被概括为“一夯实五破解”的矿政管理模式。即通过全面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夯实矿政管理基础;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破解资源储量管理难题;以储量动态管理及矿业权动态核查为依据,破解矿山监管难题;以储量动态管理成果为依据,破解煤炭税费征收难题;以矿业权核查及储量动态管理资料为基础,破解矿山地灾防治管理难题;依据矿业权实地核查及储量动态管理成果,破解资源整合难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一矿政管理模式,为中小型矿山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样本,对于提高矿政管理水平、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为各省(区、市)进一步推进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提供了经验。

深度应用再结硕果

2010年,南川区又成为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应用试点,在全国项目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向更高的层次登攀,探索建立集成各种地学、矿政管理数据为一体的区(县)级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南川区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2010年5月,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深度开发应用研讨会在南川召开

短短一年,南川区的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包括核查成果管理、储量动态监管、矿政监管模块、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矿业权审批子系统、三维矿业权管理子系统等多种功能。目前,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系统已投入运行,经过持续改进和完善,目前在数据管理、业务功能及运行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均已实现成熟应用。该系统以矿业权核查成果数据库为基础,在规范日常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矿业权实地核查与储量动态管理联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刘连和司长(右二)和谭永杰(右四)、湖北陈洁(右三)、重庆南川徐仁勇(右一)等在讨论南川典型成果图件,总结南川经验

2010年11月,在全国项目办主持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试点交流会上,以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为首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南川区的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基本完善,达到了试点工作的预期目的,为探索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一张图管矿”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比较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框架。

南川之花,再度盛开。



  • 盛开的南川之花——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七
    答:2009年8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重庆市南川区试点成果验收暨现场交流座谈会上,南川区的做法被概括为“一夯实五破解”的矿政管理模式。即通过全面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夯实矿政管理基础;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破解资源储量管理难题;以储量动态管理及矿业权动态核查为依据,破解矿山监管难题;以储量...
  • 深度应用 喜结硕果——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十
    答: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矿业权实地核查、储量核查与动态监管为核心,以满足实际矿政监督管理工作为目标,以资源开发管理为重点,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入库、查询、统计、储量动态监管、矿政监管和WEB信息发布等,将成果应用于矿业权审批、矿山开发管理、储量管理、执法...
  • 专家眼中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三
    答:这些成果包括核实了矿业权权属的基础数据;推动了矿业权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全面解决;建立了覆盖全国矿山的地测基础设施;完善了矿业权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探索了‘一张图管矿’的科学模式;开启了矿政管理由‘被动整治’到‘科学精细’的历史进程;树立了一批矿政管理的优秀典型;促进了矿业权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拉近了和...
  • 矿业权实地核查的总设计师——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五
    答:基于这个思路,全国项目办于2010年初启动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应用试点研究工作,选择重庆市南川区、黑龙江省黑河市、江西省赣州市、河南省洛阳市和湖北省、福建省作为试点,之后又相继启动了山东省和河北省试点,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探索建立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推进日常矿政管理工作和“矿...
  • 矿业权登记数据存在的问题
    答:通过对浙江长兴、重庆南川、山东平邑、辽宁铁岭、云南个旧等典型地区实地考察和与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研讨,梳理出矿业权基础数据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矿业权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现象突出 由于技术水平、历史遗留等原因,我国相当数量的矿山存在边界界定不清的情况。由此导致的矿业权交叉重叠、超层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