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的东圃有什么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广州东圃是属于天河区的吗

广州东圃镇,已于2002年12月撤销,和沙河镇分化为前进、珠吉和新塘、车陂、棠下、长兴、黄村等7个街道。均属于天河区下辖街道。
历史沿革:
东圃镇,原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朝,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东圃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年划入广州市。此後东圃地区先后隶属番禺区、郊区和黄埔区。
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58年建黄埔公社,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两次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1984年改东圃区,1985年5月,天河区成立,东圃区(镇)划入天河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和沙河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车陂、棠下、长兴、黄村等7个街道。

扩展资料
天河区:
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东到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55″~113°26′30″,北纬23°6′0″~23°14′45″。
历史沿革:
建国前,天河区辖区基本上属番禺县。建国后,辖区隶属曾多次变更。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归属广州市郊区。
1985年5月24日,天河区从广州市郊区分出成立,成为广州市辖行政区。
1987年9月,同和镇(由同和乡和京溪乡组成)划归广州市白云区管辖。2000年9月,原属市新塘农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树4条行政村移交给天河区。
随着天河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近郊乡村逐渐改设行政街。1991~2000年,先后成立8条新街。2000年底,天河区辖有沙河、五山、车陂、员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东、兴华、棠下、猎德、冼村、天园共14个行政街和沙河、东圃2个镇。
2002年12月,沙河镇和东圃镇撤销。2005年6月7日,登峰街和杨箕村划归越秀区,新塘街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
行政区划:
截止2020年1月,天河区下辖21个街道,分别为:沙河街道、五山街道、员村街道、车陂街道、石牌街道、天河南街道、林和街道、沙东街道、兴华街道、棠下街道、天园街道、冼村街道、猎德街道、元岗街道、黄村街道、龙洞街道、长兴街道、凤凰街道、前进街道、珠吉街道、新塘街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圃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区

东圃镇(Dōngpǔ Zhèn)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朝,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东圃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年划入广州市。此後东圃地区先后隶属番禺区、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58年建黄埔公社,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两次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1984年改东圃区,1985年5月,天河区成立,东圃区(镇)划入天河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和沙河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车陂、棠下、长兴、黄村等7个街道。

建国后,辖区曾多次变更,沙河地区先后隶属于广州市沙河区、石牌区、冼猎杨区、白云区、东区和郊区;东圃地区先后隶属于番禺县、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地区两次转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

1985年5月24日,天河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从广州市郊区分出来,成为广州市辖行政区。新建区时,只有沙河街、五山街、员村街、车陂街、以及沙河区(镇)(含同和乡、京溪乡)、东圃区(镇)。当时面积102.5平方公里,人口20.04万人。

此后辖区经过多次变化。1987年9月,同和镇(由同和乡和京溪乡组成)划归白云区管辖。1992年4月杨箕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1994年2月,原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凤凰农工商公司属下的柯木塱、渔沙坦两行政村划归天河区。1994年8月,沙东村二队(自然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2000年9月,原属广州市新塘农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树4条行政村移交给天河区。2003年1月,新塘街玉树行政村划归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随着天河区城市化的发展,近郊乡村逐渐由行政村改设行政街。1985年建区后先后成立有18条行政街:石牌街(1987.3成立)、天河南街(1992.10.9成立)、兴华街(1995.8.11成立)、沙东街(1995.8.11成立)、林和街(1995.8.11成立)、棠下街(1997.11.18成立)、天园街(1999.9.30成立)、冼村街(1999.12.29成立)、猎德街(1999.12.29成立)、黄村街(2001.10成立)、元岗街(2001.10成立)、珠吉街(2002.12成立)、新塘街(2002.12成立)、龙洞街(2002.12成立)、长兴街(2002.12成立)、凤凰街(2002.12成立)、前进街(2002.12成立)。

2002年12月,沙河镇和东圃镇撤销。

2003年底,天河区辖有沙河、五山、车陂、员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东、兴华、棠下、猎德、天园、冼村、黄村、元岗、珠吉、新塘、龙洞、长兴、凤凰、前进,共22条行政街。

2005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天河区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杨箕和中山一2个居委会、沙东街道部分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天河区新塘街道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管辖

  • 广州天河区的东圃有什么历史???
    答:建国后,辖区曾多次变更,沙河地区先后隶属于广州市沙河区、石牌区、冼猎杨区、白云区、东区和郊区;东圃地区先后隶属于番禺县、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地区两次转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1985年5月...
  • 广州东圃的历史!我要做手抄报的!东圃的历史!谢谢!
    答:东圃镇(Dōngpǔ Zhèn)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代,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 年划入广州市,1958年建黄埔公社。1984年改东圃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3个街道。
  • 天河区新塘村的历史
    答:建国后,辖区曾多次变更,沙河地区先后隶属于广州市沙河区、石牌区、冼猎杨区、白云区、东区和郊区;东圃地区先后隶属于番禺县、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地区两次转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 1985年5月24日,天河区...
  •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
    答:东圃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东圃镇还是一个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圃镇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在1990年代初期,东圃镇开始进行城市化建设,引进了一些大型企业和商业机构,如华南城、百信电器等。这些企业和商业机构的入驻,为东圃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00...
  •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
    答: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天河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广州市中心,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现代城市风貌。在经济发展方面,东圃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广州市的重要商业和经济发展中心。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商家,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
  • 天河区历史沿革
    答:宋皇祐三年(1051年),天河再次归属番禺县管辖。元明清三朝,天河基本受番禺管辖。至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东圃成为鹿步司的中心,管辖包括今天河、黄埔和部分白云区的地区。民国元年(1912年),天河归属鹿步司,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天河区的范围有所扩大。新中国成立后,沙河和东圃地区多次归属不同...
  • 广洲天河区有几个镇
    答:天河区历史上有沙河镇和东圃镇,清代属番禺县鹿步司管辖,民国时期基本上属番禺县第四区管辖。建国后,辖区曾多次变更:沙河镇地区先后隶属于广州市沙河区、石牌区、冼猎杨区、白云区、东区和郊区;东圃镇地区先后隶属于番禺区、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60年5月和1973...
  • 谁能帮忙介绍下广州市东圃小学
    答: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是一所具有近70年历史的老校,由民国军政人物潘文治先生于1936年8月创建。一直以来均被定为区、镇中心学校。2002年被评为天河区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地处广州天河东圃中心地带,历史悠久。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58人。学校各项设施先进齐备,校风优良,在周边社区...
  • 广州东圃是哪个区?
    答:东圃镇是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的辖镇。位于天河区东部。建于宋朝,初名东圃村,後於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
  • 东圃汽车客运站东圃客运站简介
    答:位于广州天河区东部的东圃汽车客运站,坐落在中山大道、环城高速和广园快线等关键交通线路的交汇点,其设施完善,占地总面积达到12718㎡。该站采用两层立体发车模式,设有24个发车卡位,目前运营着60多条客运班线。在省内,东圃汽车客运站的线路覆盖了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区域,连接粤东、粤西方向的城市,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