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圃的历史!我要做手抄报的!东圃的历史!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关于广州历史的手抄报怎么做??有什么资料????

羊城晚报上有一版专门讲羊城沧桑的,你可以去找找

广州东圃镇,已于2002年12月撤销,和沙河镇分化为前进、珠吉和新塘、车陂、棠下、长兴、黄村等7个街道。均属于天河区下辖街道。
历史沿革:
东圃镇,原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朝,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东圃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年划入广州市。此後东圃地区先后隶属番禺区、郊区和黄埔区。
1956年6月后,辖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58年建黄埔公社,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东圃两次归黄埔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1984年改东圃区,1985年5月,天河区成立,东圃区(镇)划入天河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和沙河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车陂、棠下、长兴、黄村等7个街道。

扩展资料
天河区:
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东到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55″~113°26′30″,北纬23°6′0″~23°14′45″。
历史沿革:
建国前,天河区辖区基本上属番禺县。建国后,辖区隶属曾多次变更。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归属广州市郊区。
1985年5月24日,天河区从广州市郊区分出成立,成为广州市辖行政区。
1987年9月,同和镇(由同和乡和京溪乡组成)划归广州市白云区管辖。2000年9月,原属市新塘农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树4条行政村移交给天河区。
随着天河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近郊乡村逐渐改设行政街。1991~2000年,先后成立8条新街。2000年底,天河区辖有沙河、五山、车陂、员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东、兴华、棠下、猎德、冼村、天园共14个行政街和沙河、东圃2个镇。
2002年12月,沙河镇和东圃镇撤销。2005年6月7日,登峰街和杨箕村划归越秀区,新塘街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
行政区划:
截止2020年1月,天河区下辖21个街道,分别为:沙河街道、五山街道、员村街道、车陂街道、石牌街道、天河南街道、林和街道、沙东街道、兴华街道、棠下街道、天园街道、冼村街道、猎德街道、元岗街道、黄村街道、龙洞街道、长兴街道、凤凰街道、前进街道、珠吉街道、新塘街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圃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区

东圃镇(Dōngpǔ Zhèn)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代,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 年划入广州市,1958年建黄埔公社。1984年改东圃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3个街道。

  • 广州东圃的历史!我要做手抄报的!东圃的历史!谢谢!
    答:东圃镇(Dōngpǔ Zhèn)天河区辖镇。在广州市天河区东部。建于宋代,初名东圃村,后于村南扩建圩场,名东圃圩,镇因圩名。原属番禺县第四区,1952 年划入广州市,1958年建黄埔公社。1984年改东圃区,1986年建镇。2002年12月,撤销东圃镇,设立前进、珠吉和新塘3个街道。
  • 语文古诗手抄报怎么做
    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制作步骤:首先,划分版面进行排版,然后将上述文字进行筛选放入手抄报,最后加上图片和边框进行美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