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自我意识:是指儿童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知。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初步发展,包括物体和人的身份认知、反应和感觉。

2.意象表现:意象表现是一种非语言表达,通过图像,符号、颜色等轻松表达思想和感觉。

3.情绪调节:是幼儿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即使当幼儿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能够自我调节情绪。

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心理学问题,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等方面。

5.幼儿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有关于自己的认知,它主要包括对个人特征的认知、能力的认知和价值的认知。

6.幼儿沟通:幼儿沟通是儿童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识别、表达、解释和理解意思和信息的能力。

7.幼儿抗压能力:儿童抗压能力是儿童适应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包括他们对艰难困苦的经历的应对方法,以及在处理压力和挫折时表现的方式。

8.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发展是指幼儿思考、理解、记忆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发展。

9.幼儿判断能力:幼儿判断能力是指幼儿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能分辨真假、好坏、正确与否的能力。

10.社会发展:幼儿的社会发展体现了他们学习人类行为、含义和其他人行为影响力的能力。

扩展资料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广义

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狭义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指一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方面发展的活动。

幼儿教育介绍: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好处如下:

德国幼儿早期教育家威特说:“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那么早也不会过头”。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幼儿早期教育重点是指3到5岁前的教育。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

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

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1.自我意识:是指儿童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知。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初步发展,包括物体和人的身份认知、反应和感觉。2.意象表现:意象表现是一种非语言表达,通过图像,符号、颜色等轻松表达思想和感觉。3.情绪调节:是幼儿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即使当幼儿遇到...
  •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 自我意识:指幼儿对自己身份、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知。在幼儿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包括对物体和人的身份的认知、反应和感知。2. 意象表现:这是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幼儿通过图像、符号、颜色等媒介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 情绪调节:指幼儿在面对挑战和挫折时,...
  •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倾向于, 教育心理 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幼儿教 育, 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的一系列可以提高其心理教育水平的教育方法。心理是指人的...
  • 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3、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4、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
  •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儿童心理学的解释[child psychology] 研究 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规律 的一门学科 详细解释 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研究 对象 按年龄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 少年 期、 青年 前期等。 词语分解 儿童的解释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儿童相见不 相识 。;...
  • 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既是学习者踏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基础课程,也对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实践中帮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
  •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答: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
  •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答: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