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观心法门,观照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佛教禅宗观心法门问题

‘离一切相,了万法如梦幻,无有可以执著分别的。地狱净土,恐怖美丽,境界好坏,都如梦幻,本无分别,心在分别。’————这些只是修学的文字相,真的觉了吗,真的解悟了吗。为什么是“梦幻”?为什么“无分别”?“地狱净土”如何一样无别?这些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这些都是悟后的真实知晓,是初破无明的境界。【明心见性,见性起修;悟后起修。】——没有见性,是不可观空的,不能真实修观的,空中楼阁不能建立。希望依顺序从基础做起:戒定慧;闻思修。还有业障也挺重——罪从心起,还从心忏。回向法界众生,回向冤情债主。
祝你道业增长,六时吉祥。

希望依顺序从基础做起:戒(戒事还需逐渐戒心)定(逐渐对境不生妄心)慧(逐渐解悟体悟佛法)——一分戒能生一分定,一分定能发一分慧;换言之,不息贪嗔痴妄谈智慧,无有般若智谈何见性,不能见性谈何真正不着相?所以见性才是真修圣胎的开始。

“理不悟,除也是迷中事。”——是这样的。理悟,就是见性明心,就是初破无明。

  你所了解的只是上座部内观的开始阶段,身念处的修习方法。
  这只是初步的入门方法,在这个方法达到一定的定力之后,需要开始修习十六观智,十六观智才是佛陀教法的精髓部分,十六观智简称“慧”------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学。

  真正的观智,是以究竟名色法为目标的,不是以概念为目标。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概念法都是组合的概念,不是真正的究竟法,观照概念那是永远不能了解名法、色法的真正构成的,由于不能亲见名色法的真正构成的最小单位,因此就永远无法解除心中的疑惑。

  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
  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
  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欲。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
  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观照概念法的,连色聚都无法见到,更别说是见到究竟色法了,色聚与究竟色法的区别请见帕奥禅师的问答:
  问7-6:色聚与究竟色之间有何差别?
  答7-6: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组成的微粒。如果禅修者能够分析这些色聚,他将能见到究竟色。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种究竟色: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某些色聚中有九种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jivita-rupa)。某些色聚中有十种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bhava-rupa)或净色(pasada-rupa)。
  [6]色聚不是究竟色,不是观智的对象。如果借着观察迅速生灭的色聚为无常、苦、无我来修行观禅,那是虚假不真的观禅。存在每一粒色聚里的究竟色才是观智的对象。所以当你见到色聚时,你应分析它们,借着透视其中的究竟色来修行观禅。
  某些禅修者见到微粒(色聚)时无法分析它们[7],而只是借着观察那些微粒的生灭来修行无常、苦、无我。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那些微粒只是概念法(pabbatti)而已;概念法不是观智的对象。如果他们那样修行,渐渐地那些微粒会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体。于是他们专注于那白色透明的物体,认为那就是色法的息灭。他们不了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体的空间(akasa),他们将能再度见到微粒。为什么他们不了解呢?因为他们并未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他们也许只以一界或几界作为对象来修行。然而由于他们的波罗蜜,所以他们能见到微粒。但是他们无法分析每一颗微粒里的四界。然后,当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体时,他们也不知道应当注意白色透明体中的空间,因此他们误以为那是色法的息灭。
  专注于那白色透明体时,有时他们的心落入有分(bhavavga)当中,而以为那就是名法的息灭。于是误以为他们已达到名色法息灭的涅盘。事实上他们连观禅的开始阶段——名色分别智——都还未达到。
  因此在修行观禅之时,你也应记住这项事实。

我辈凡夫,不在觉中,就在迷中。觉即菩提,迷则众生。修道便是要由迷返觉,由不在觉中,渐至偶在觉中;由偶在觉中,修至总在觉中。这是次第之路,也是功夫之路。
观心法门本意是观照心念,你可以不加分析,只是“看”着念头,如一束光始终跟随,或如传感器,念头一动,马上照亮,所谓“念起即觉”。此觉其实即是定,无定不可能觉。定是专注义,能始终让心专注于觉,那不是定是什么?所以说啦,不用再去求其他的定,那是头上再安头,多此一举,反而做作失真。如果能始终保持觉照朗朗,在任何时候都灵明不昧,那就已经在大定之中,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这里要避免一个误区,一个基本上十个学人有九个半都有可能掉进去的误区,那就是拼命压抑心念不让起,以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知道,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或几天就是入定。很多人说我有杂念,学佛学不了,就是基于这种认识。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是一种不了解佛法的想当然的、道听途说的认知。要知道,人活着有心必有念,如果完全无念,就会象木石砖头一般,那样的话还修它干什么?直接冷冻得了。再说木石也没有道啊。观心法门从来就不是压心法门,否则就成外道了。日子久了,功夫深了,就是外道的无想定。无想定其实就是一种大妄想定,还是在轮回之中。切记,我们不要有这样的糊涂认识!要清楚,这观照本身就是一念,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念。再说了,佛是大觉者,并不是无念者。禅宗所讲的“无念”,本是不执著的意思,根本不是一般人只从字面上理解的那样。后世多望文生义,对此语误解至深,认为只有什么都不想才是道,其最终方向则直指无想定。这种误解真会害死人,枉用功夫,不解真趣,浪费宝贵的光阴。最关键的是,这种见地无法领略佛法的真髓,不但根本解脱不了轮回烦恼,反而走错方向,把自己束缚得越来越紧,了无生机不说,还更加无法证悟解脱,如同由狼窝掉进了虎穴!

六祖坛经云:“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由此可以明白,对一切外境,我们虽然了了知道(如果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车来了不知避,冷了不知加衣,饿了不知吃饭,困了不知睡觉,那不成傻子了吗?哪是什么修行?),但是不去攀缘执著,妄想纷飞,以致心离本宅。比方说,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一个人,我们知道对方过来了,当然要和人家错开,避免撞上。但是不要“再”去分辨他(她)的美丑净秽等,也不要于错身前和错身后浮想联翩,甚至构思小说。这就是“不染著”。另外,如果需要的话,心也可以起用,包括待人接物、做事和思考等。但用完便了,就把它放下,不要被其粘缚,这就是“不著”的意思。如果相反,放不下,还在牵挂着,那就是被染上了,被粘住了。再引用两个比喻说明一下,正确的做法是如同鸟从空中飞过,不留爪痕;也如同水上画画,随画随消,不留痕迹。这样就不会被外缘所染著,而始终是清净地觉照着,即“心应万物,常应常静”。这就是解脱的境界,安详的境界。不这样修,那就既解不开也脱不了,就是烦恼的境界。这是至关重要的修心口诀和应用口诀!我们应牢牢记住这两个比喻!如此一来,我们在修定观时这般去修,日常用中也是这般去用,这样才算连贯成一片。要知道打坐做功夫,是为了日常用的,如同前面所讲,是为了由迷返觉,于一切时一切处中,恒觉不迷。

观照般若】

(术语)三种般若之一。观照实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体也(般若译曰智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经疏曰:‘观照能观妙慧。’

般若有三种
1.文字般若 ----经书 佛法是智慧之学 即文字中有智慧
2.观照般若----把佛在经典的所说的境界进行理解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念佛来完成
你只要用清净心 恭敬心念 阿弥陀佛就会帮助你
念念之间 自得心开 不思不想经典中的境界就会一一体会及领悟 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修行要有长远心
3.实相般若------通过观照这个过程 回归自性 见自本性
就会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

观照般若的完成是深入经藏 通过念佛的方式来完成
念佛三昧是禅定之王 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修行方式

建议你深入经藏 必定会获得广大的智慧

就是动用第六意识让其变成妙观察智。分析念头是影子。然后就行了。不要追着境界,念头不放,
1步分析后就不管了,重关。2步不用分析了,干扰不到你了,牢关。
这是唯识里讲的观照。

用般若(智慧)来观察事和诸法

用心目来看时世间事

  • 禅宗观心法门,观照是什么意思
    答:观心法门本意是观照心念,你可以不加分析,只是“看”着念头,如一束光始终跟随,或如传感器,念头一动,马上照亮,所谓“念起即觉”。此觉其实即是定,无定不可能觉。定是专注义,能始终让心专注于觉,那不是定是什么?所以说啦,不用再去求其他的定,那是头上再安头,多此一举,反而做作失真。
  • 请问禅宗观心法门与上座部内观法门的联系与区别?
    答:这只是初步的入门方法,在这个方法达到一定的定力之后,需要开始修习十六观智,十六观智才是佛陀教法的精髓部分,十六观智简称“慧”---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学。真正的观智,是以究竟名色法为目标的,不是以概念为目标。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概念法都是组合的概念,不是真正的究竟法,观照概念那是...
  • 关于小乘四念处与禅宗的观心法门的区别!
    答:禅宗的观心法门,属于观照法门,观照的对象是“心”。观照即是觉照。从根本上来说,觉为体,照为用,体必有用,用不离体,如镜体必有镜面,镜面不离镜体,二者不可分。从修证的角度来说,必是有觉方能照,照随觉,如同影随形,还如同立竿而见影,觉照基本同步。无觉则迷失,迷失就无法照。
  • 元音老人:如何观心
    答: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么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
  • 观心正脉
    答:而观心一法,就是摒弃一切外在的仪轨,直探心源,穷究根本。既是捷径,也是唯一正途,减少了以化城当宝所的误区。行人当珍惜再珍惜!!! 古人说:“二六时中不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忽然穷到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就是说的这个单刀直入的殊胜法门。 观心的第二、三个阶段,是破“所”,第四个阶段是破“能”...
  • 冥想的时候如何观心念
    答:观心法门从来就不是压心法门,否则就成外道了。日子久了,功夫深了,就是外道的无想定。无想定其实就是一种大妄想定,还是在轮回之中。切记,我们不要有这样的糊涂认识!要清楚,这观照本身就是一念,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念。再说了,佛是大觉者,并不是无念者。禅宗所讲的“无念”,本是不执著...
  • 参禅办到是什么意思?
    答:参禅办道是一种探寻生命的意义、寻求内心平静的修行方式。禅宗的核心思想是“观心”、“明心”,注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洞悉自己的本性,以此寻找真正的自我和真正的生命意义。参禅办道是靠禅修来升华人性,达到陶冶心灵,净化心智,开发无限潜能的目的。参禅办道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但需要内心的力量和...
  • 关于小乘四念处与禅宗的观心法门的区别!
    答:我个人一点看法:心念处和观心同多异少。同者都是培养观的能力,然后见本性。可以说路子都是一个方向的。异者繁琐无用,不如忽略,大体就是一种。我认为心的觉受就是受念处,所以心念处不可能是心的觉受。第二个问题,破无我,连非想非非想处定都还有我,更别说还没有入定时方法的区别了,不...
  •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答:观照心念反应的情况是观法。又如经行时,观照脚步的动作是观身,观照经行时肢体的觉触是观受,观照所受的心念反应是观心,观照心念反应的情况——有执著无执著等是观法。以此类推,在日常生活的随时随处,只要有举手投足的动作处,有身心的任何反应时,均可练习四念处的禅观法门了。
  • 佛教禅宗观心法门问题
    答:为什么是“梦幻”?为什么“无分别”?“地狱净土”如何一样无别?这些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这些都是悟后的真实知晓,是初破无明的境界。【明心见性,见性起修;悟后起修。】——没有见性,是不可观空的,不能真实修观的,空中楼阁不能建立。希望依顺序从基础做起:戒定慧;闻思修。还有业障也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