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6:什么是社会认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关注的是,我们是如何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如何解释、记忆、预测、做出决定,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为什么在这些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错误。

人类是理性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理性事实和批判性分析,并不是为了形成观点,而是为了证实自己已经相信或者感觉到的事情,也就是让我们形成了认知偏见。

不过这并不奇怪,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做到全面全知的观察世界,所以我们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且其实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是有用且可靠的,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进行全面分析,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每个人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寻求保存认知能量,并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么按着直觉去做决定,那么忽略一些信息,要么过度利用一些信息。

那导致我们这样思考的思维,是怎么样进化来的呢?

我们经常说,刚出生的婴儿就如同白纸一样,你如何塑造它,它就会成为什么样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社会学家保罗,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三个月大的婴儿看一个简单的木偶表演,然后他们发现婴儿会想要触碰木偶,因为木偶是无害的。这代表什么呢?这代表人们在玩游戏之前,就已经能凭直觉作出道德区分了。

所以人类哪怕是刚出生,也并不是白纸,如果非要有个更准确的说法,那就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更像一张草图,把我们后天所经历的一切,会对这张草图加以细化,进行修正。

但这也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人类进化出来的倾向,就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也就导致我们大脑中有一些固有偏见。

其中最典型的偏见,叫做偏见盲点,什么意思呢?偏见盲点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客观更少偏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遇到问题,总会觉得问题是出在其他人的身上。

其次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偏见,还有证实偏见,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当我们注意接收各种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其实是证实了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我们想法不一样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忽视遗忘,甚至拒绝。

虽然我们是具有社会性的,但人类依旧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容易有自我中心偏见,所以,我们能够把新信息快速的应用到自己身上。

这些偏见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好有坏的,只需要我们注意到我们本身存在这些偏见,就能更理性地处理一些事情。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进行决策的?

在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一些事件和信息时,决策都是有两个步骤进行的,第1步是我们的自动系统,也就是直觉和感受,进行信息处理,比如我们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只接受信息,比如看到听到,就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分类。接下来,我们就会运用控制系统,假如我们有某些动机,就能靠这些有效信息,进行深思熟虑来改变最初印象。

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社会大脑,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我们能轻易的用人类术语去解释事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充满了想象力。

我们会把一些信息或者事物赋予人类的意图,动机和个性,比如,月亮是忧郁的,落叶是伤感的,我们也会把Siri,小度,小爱,看做人类。

另一个是我们的大脑有默认模式网络,当我们不需要执行某个特定任务,或者不专注于外部世界时,这个部分就开始活跃,比如你在发呆的时候。

这两个特点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在发呆的时候,或者走神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放在一些社会性事物上,比如今天和朋友去吃什么,周末和朋友去哪里玩等等。

利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做到一些事情,那就是当你想让其他人对某些记忆深刻时,不妨把这些信息,与故事结合起来。例如让孩子对某个学科感兴趣。

了解完我们的思维方式后,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促使我们做出种种决策、行为的核心的社会动机。

虽然人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文化环境,但主要的核心动机,一共有以下几种。

第1种是归属,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有意义的联系。与社会脱节会让我们失去调节情绪,控制注意力,行为和冲动的能力。

第2种是理解他人和准确预测,我们会强烈地想要准确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人和情景,以此来准确的把握人生的航向,确保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优化。我们会希望自己能够预测发生什么,并对发生的事情给出合理的解释。

第3种是控制,我们都想获得确定性,无论是事情好还是坏,我们都想获得控制感。期望自己有能够指导自己行动的自主感和能力,并保证事情成功。

第4种是被重视需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有意义,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都希望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有社会地位或积极的声誉。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动机,构成了我们的社会认知,也影响着我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把控自己的行为。

  • 《佛陀传》读书笔记之三——认知与实践
    答:每个人的处境,都是他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状况的结晶。真正了解一切,会令我们产生慈悲与爱心,进而导致正确的行为。此为正道。他同时证得天眼、天耳和来去无碍的神通。抬头望去,悉达多看见晨星在天边出现,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在熠熠生辉。不知多少次,他曾在毕钵罗树下见过这颗星星。但这个早上,就像是...
  •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答:《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一周,一本书,一篇笔记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答: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1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
  • 读书笔记4:认知失调理论
    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但事实上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害怕,所以就自己制造了恐惧。也是因为这些现象,社会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就是说,当一个人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简单地持有两种心理不一致的认知,当然,认知包含了观念、态度、信仰和观点,当这种情况产生,...
  •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三:社会信念和判断
    答:我们的记忆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结的网络,而启动就是唤醒或者激活其中的某些特定联结。 通常,我们的所做所想会受那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件的启动。 由于具身认知的存在, 甚至身体的感觉都会启动我们的社会判断 ,反之亦然。身体的温暖会强化社会的温暖,社会排斥则会让人感觉寒冷。误导信息效应:人们往往将...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答:读书方法——只取全书一个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第三章 元认识——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从被动到主动,这上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
  •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学会生存(读书笔记三)
    答:应试竞争扼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对高分低能,甚至泯灭人性的现象,我们应当痛定思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学会生存。我们不妨围绕这个生存能力的思路,来鉴定理想的学校知识,可以考虑三个层次,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诸如读写算技能和...
  • 《发展心理学》第七章学前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读书笔记二:智力发展3
    答: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存社会对个体成员的重要意义,否则很容易低估个体最终所获得认知能力的实质和水平。例如,儿童的玩具就能反映在所处社会中什么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在西方社会,学龄前儿童通常会玩玩具四轮马车、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流动本质。在儿童逐渐理解世界的过程中,社会对...
  • 《认知跃迁》读书笔记
    答:读书笔记《认知跃迁》--本田晃一 摘抄区: 1、人对自己如何评价,会决定最终做出怎样的选择。对自己的印象越好,评价越高,能实现的事情就越多。现在的你,是你自我评价的产物。 2、要提高自我评价,要蒋经理集中于“我拥有...” 3、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究竟想要感受到什么 ...
  • 2022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0篇
    答: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6 暑假期间,我读了鲁迅的文章《朝花夕拾》,似乎我又回到了童年。 我简单介绍一下鲁迅,鲁迅(1881—1936),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如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 》,《孔已己》《药》《阿Q正传》等,并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和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