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井陉之战的战争背景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击败刘邦,本来看汉军势大投靠刘邦的诸侯,看到刘邦战败纷纷脱离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派汉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楚军侧背发展,就是这一战略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元前205年,曹参、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当时,黄河北北方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虽然是三个中立割据,但汉为了扩大势力是必须要消灭的三个墙头草。汉要灭楚,就必须先翦除这些诸侯国,使项羽陷于孤立。韩信针对这些割据势力只图据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点,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的作战计划。它得到了刘邦的赞许和批准。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1],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公元前204年,汉楚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由于一度楚占上风,魏、赵、燕、齐等依附项羽。汉王刘邦的大将、左丞相韩信,率领大军,对这些小国进行痛击。

韩信首先大破西魏兵,生俘了叛汉的魏王豹。接着又同张耳一起,一举歼灭代军,擒住代相夏说。隆冬十月,韩信率领数万大军,准备东出井陉(今河北省进陉)攻赵。赵国的国君赵歇和他的大将陈余,听说韩信就要来进攻,便集结兵力,号称20万人马,准备迎战汉军。

谋士李左车向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献计道:“汉军来势凶猛,我们应该利用有利地势,用智才能取胜。请您给我3万精兵,从小道迎上去,截住他们的粮草和军需物资。您要深挖沟,高筑墙,坚守到底,形成对峙之势。让韩信他们前进,打不了仗;后退,又无退路。这时,我再出奇兵不断偷袭骚扰,让他们得不到半点接济。这样,他们就会不战自败。”

陈余是个迂腐透顶的书呆子。听了李左车的计策,不耐烦地说:“兵书上说,兵力十倍于敌,就可以进行围攻;两倍于敌,就可以交战。我军数十倍于敌,敌军又远道而来,我们以逸待劳。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我们不敢正面迎战,却要躲避起来,岂不让诸侯耻笑我陈余太软弱。他们就会轻而易举地来攻击我们。”李左车见陈余是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不采用自己的计策,便愤然而去。

出井陉口往东,就是南北走向的大河,叫绵蔓水。陈余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把赵军的大本营扎在大河东岸较远的山坡上。显然,这是一个圈套:引汉军渡河,背水作战。

韩信派出的侦探悄悄溜进赵国,暗中探听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赶忙回来报告了韩信。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便筹划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计划。

按照计划,韩信率领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井陉国进军。军队过了井陉,在离赵军30里的地方扎了宫。这时已是半夜了,他挑选出二千骑兵,让每人拿一面红色的汉军旗帜,趁月色掩护,悄悄地从山间小路,绕到赵军大营的后面,埋伏在丛林里。临出发韩信为他们送行,并命令道:“明晨将交战,等到我军佯败。赵军见我军溃败逃走,一定会全部出营追击我们。你们趁此机会,立刻冲进敌营,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咱们的旗帜。”接着,又让他的副将弄一点食物给骑兵们吃。他坚定地对士兵们说:“你们先随便吃点吧,等明天我们打败赵军,要大摆庆功宴。”士兵们很快地吃完饭,便悄然出发了。

韩信率主力部队,趁着月色,越过井陉口,渡过大河,在东岸面对赵军、背靠大河扎下大营,摆开阵势。将士们都觉得这样的摆阵法无疑于白白送去挨打。然而大家都知道韩信神机妙算,善于用兵,虽然有怀疑,但谁也不好发问。

赵军将领望见汉军背水摆阵,不禁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要知道背水摆阵,是兵家大忌,等于断绝自己的退路,使自己陷于绝境,自取灭亡。陈余见韩信中了圈套,心中不仅暗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汉军大宫里的号角呜呜地吹响了。韩信率领一支精兵,打着帅旗,带着大将的仪仗鼓乐,大吹大擂地向赵军进攻。

陈余看到韩信亲自带领汉军来攻,笑道:“韩信,你终于出来了,今天叫你有来无回!”接着,把令旗一摆,大声命令:“全军立即出击!”

赵军打开营门,部队一拥而出,漫山遍野地向汉军杀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韩信见时机已到,便命令:“全军假意溃逃!”这一来,汉军向水边阵地逃去。赵军见汉军败退,便不顾一切地向前追击。

韩信带领的部队退到河边,跟原来背水列阵的主力会合了。他回转身来,高声喊道:“将士们,敌人杀过来了。现在我们后退无路,只有死里求生,立功的时候到了,杀啊!”顿时,汉军将士们发起了勇锰的冲击,绵延水边展开了一场血战。这时,埋伏在山坡上的二千骑兵,发起了突然袭击,冲进了赵军大营,遍插上红色的汉军旗帜。

在水边的阵地上,韩信指挥着汉军,拼命厮杀。汉军个个精神百倍,勇猛无比。这时,赵军已经精疲力尽,支持不住了。陈余眼看一时无法取胜,急忙下令撤退。可是回头一看,才发现大事不好,见自己的营寨,插满了汉军的红旗。这一下,赵军惊慌失措了,秩序大乱,自相践蹋。这时,汉军埋伏的二千骑兵,也冲出赵营,左突右攻,配合着背水阵地,两面夹击,把赵军打得大败。斩杀了陈余,并活捉了赵王歇。

接着,韩信和灌婴又在齐地大败楚军,彭越也在梁地袭击楚军断了楚军的粮道。霸王陷入进退两难之境。汉王趁机派人来讲和,条件是:“霸王将刘邦的父亲太公、夫人吕氏放回;楚汉双方以鸿江为界,以西属汉,以东为楚。”霸王同意了这种“楚河汉界”的划分,放了刘太公和吕氏,收兵东归。





  • 井陉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出井陉口往东,就是南北走向的大河,叫绵蔓水。陈余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把赵军的大本营扎在大河东岸较远的山坡上。显然,这是一个圈套:引汉军渡河,背水作战。韩信派出的侦探悄悄溜进赵国,暗中探听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赶忙回来报告了韩信。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便筹划了一个以少胜多...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背景及起因
    答: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背景及起因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
  • 井陉之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答:公元前205年十月,韩信统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集结大军于井陉口防守。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就是河北获鹿西10里的土木关。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
  • 井陉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打的?
    答: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韩信在井陉口一带与赵军作战,进一步击溃项羽在中国的割据势力,最终以少量的胜利赢得了战争。井陉战争的背景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击败刘邦。原来他看到汉军实力强大,投靠了刘邦的诸侯。看到刘邦战败,离开刘邦,使得很多诸侯选择中立...
  • 井陉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答: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赵国太傅、兼任代王)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赵军大败,...
  •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答:井陉之战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在彭城项羽击败了刘邦,诸侯们原本觉得汉军势力比较强大而选择投靠了刘邦,这会儿看到刘邦战败了,诸侯们就慌了神,态度发生了大转变都开始保特中立了,这样就严重威了汉军的侧翼力量。局面对于刘邦越来越不利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把战略...
  • 韩信井陉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答:井陉之战的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彭城项羽大败,诸侯原本认为汉军更强,选择投靠刘邦。现在看到刘邦战败,诸侯们慌了,态度大变,都开始保持中立,严重威胁汉军的侧翼部队。形势对刘邦越来越不利。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听取了一些建议,调整战略方针积极坚持,左右两翼共同发展,最后从敌后进攻。韩信剧照...
  • 我想了解下历史上著名的"井陉之战"
    答:井陉之战,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谱写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精彩篇章。唐代诗人王涯在《从军行》里,生动描述了井陉大战。盛赞韩信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参考资料:http://w...
  • 井陉之战简介
    答:井陉之战简介 井陉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打败之后,项羽在彭城之战取得胜利后,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艰难。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刘邦采用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其中命令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渐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
  • 井陉之战怎么读
    答:井陉之战的读音为:jing xing zhi zhan。井陉之战的介绍:井陉之战又称:背水一战,是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派汉军统帅赵王张耳率领三万汉军与淮阴侯韩信、北平侯张苍以及祝阿侯高邑率领单独的缻度军会合,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牵制作战。井陉之战的背景:公元前205年,韩信率军击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