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井陉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赵国太傅、兼任代王)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赵军大败,陈余被斩。

成语“背水一战”典故由此而来。

战争背景

韩信与曹参破魏国后,请求率兵精兵三万向北进攻代王陈余及其所扶植的赵王赵歇。汉王刘邦派张耳同往。

十月,根据刘邦战略部属命令韩信与张耳率三万人下井陉击赵。赵王歇命成安君陈余聚兵于井陉口迎击。当时,赵军号称有二十万(实数没有[ “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险厌难行, ]如此狭窄的地方,这种地形无法支撑十万规模兵力),且先扼守住通向赵国的路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刘邦亦率领靳歙周緤汉军等主力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军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杀掉了赵王歇,项羽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被汉军击退。

战场地势

井陉口是太行山的险要关隘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汉军欲取赵国就得要先通过这条驿道。

两军部署

赵国谋臣李左车主张将韩信的队伍逼到崎岖难行的井陉口,赵军深沟高垒坚守,不与汉军正面交战,再派三万精兵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围困汉军,使之因粮草不济而败。但陈余认为韩信兵少而疲,而且南路还有汉军总指挥刘邦率领主力进攻,北路还有陈稀会师,如果汉军三面夹击那是进退两难。于是决定,占据有利的地形,遵从兵书上“倍则战”的道理,正面与汉军交锋。

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陈余有动摇之心后,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半夜时点两千轻骑,命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乘天黑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嘱咐他们一见到赵军倾巢而出就偷入敌营,换上汉军旗帜。

在明方面,韩信摆出大将旗仗,令汉军主力全部到井陉口的河边背水列阵,以更增陈余的轻敌之心。

战斗经过

首先韩信向赵军叫阵。陈余见中路韩信张耳偏师兵少,南路还有汉军总指挥官汉王刘邦率领靳歙、周緤、灌婴、周勃、召欧、卢绾、刘贾汉军主力进攻并且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代地北路又有曹参陈稀会师汉军,万一汉军三路包夹将对自己不利,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接战不久后诈败,假装逃得连战鼓和旗帜都来不及带。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这时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则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

汉军因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咬紧牙关拚命,与赵军殊死决战。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于是打算退兵。谁知一退到营前突然发现营垒已插满汉旗,赵军以为汉军已经捉了赵王和他的将领,队形立时大乱,兵士四散逃命。这时退到水边的汉军掉回头来趁势反击,配合关内的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

战果

陈余被斩于泜水上,赵歇在襄国被刘邦俘获,亦死 。

后记

战后汉军将士问韩信:“怎么这违反一般兵法的背水阵竟能取胜?”韩信笑道:“兵法上不是都说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而致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



  • 以弱胜强的小故事100字不多不少
    答: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
  • 谁能帮我描述一下从战国七雄到楚汉争霸的整个历史,最好包括一些重要事件...
    答:⑫井陉之战 、 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 井陉之战 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 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
  • 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答: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大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这一巨大战役,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渐渐成为流传极广的两个成语。 二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 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
  • 石家庄的10个历史大事
    答:鲁迅:他最大的聪明之处,就是不加入共产党。蒋介石:他统率了中国最广大的军队,他统治时期,是中国疆域 最完整的巅峰,他收回了台湾。张学良:逃兵、政治冒险家,汉奸。林彪:抗日名将、中共含金量最高的元帅。张灵甫:北大才子,抗日名将,后内战中为共产军所害。彭德怀:民族英雄。直接指挥中国军队和...
  • 中国有几大战役
    答:前秦兵在前哨战斗的接触战中损失万五千人,后期决战时由于指挥的失误大败,被晋军追杀三十多里,自相践踏,随后有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流矢,只带少数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北方再次陷入了分裂(我本人是很替苻坚惋惜的,如果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对中国也许是一...
  • 历史上打的最精彩的战役有???
    答: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
  • 荆轲刺秦王是怎么回事?
    答: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 井陉怎么读_井陉的拼音是什么_井陉在哪里?
    答:井陉县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是山西、陕西连接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塞,井陉县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背水之战和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井陉拉花是井陉县著名的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井陉旅游景点介绍中国最美古村落大梁江村大梁江村地处...
  • 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师父究竟是谁?
    答:出生不显的韩信在后来的秦末战场和楚汉战争中,掀起了巨大的风潮,影响和推动了秦末的战争格局,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大将风范、英雄胆识、横扫六合的骄人战绩,让人刮目相看。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和潍水之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的杰作。韩信在刘邦拜为大将军后,向刘邦提出“还...
  • 权力的游戏——战国时代的下克上风潮
    答:我们看是如何救的,从史书记载来看此时朝歌应该已经被攻破(至迟在定公14年年底),所以此时主战场转移到了邯郸。而诸侯盟军为了救邯郸就包围五鹿(河北省 大名县 东),五鹿在邯郸城的东南方向,正是为了缓解守军压力所做的围魏救赵的战术运作。接着继续北上从4月份夏季到8月都在河北平原上激战,棘蒲之战应该是为了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