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四季卖艺的情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阿炳卖艺度日的情景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音乐作品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华彦钧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泉映月
  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赏析一: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在录制它的时候,工作人员曾询问阿炳乐曲的名字。阿炳说,既然广东有《三潭映月》,那么这首曲子就叫作《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赏析二: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二泉映月填词作品欣赏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鬓早如梦,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王明生评析:华彦钧(阿炳)先生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享誉全世界的经典名曲。这首词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对原曲精神的理解——即“泉者冷也,月者寒
  也”,二泉映月喻意“以冷应冷”,就是以冷峻之心直面冷酷现实。全词既如泣如诉,又大彻大悟;既哀怨凄婉,又愤怒抗争;既执著于浮沉,又超脱于名利,对世界的观察直接冷峻,对人生的感悟透彻淋漓,伤而不悲.能提能放。
  譬如:“功名富贵如烟散,花落人亡似飘蓬”可谓如泣如诉;“清辉刺破遮月云,愁肠泻地,风吹雨打尽”可谓哀怨凄婉;“古今事,一样粪土掩悲容”可谓大彻大悟;“历遍沧桑还是恨”可谓愤怒抗争。更有“月儿弯弯泉中空,欲上天入地总无门,谁怜我月经风雨,风雨蹒珊月朦胧”使人顿感无助,孤苦仿徨,不知所从;“仰天难见月色明,低头惟觉泉水冷,春冷夏还冷,秋冷冬亦冷,泉冷不知天下病,月寒未解老与贫”使人益觉凄冷,荡气回肠,如霜似冰;“留得一天恨,看破老死心”,使人陡增沧桑,无限惆怅,百感交集。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阿炳详细资料

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无锡是个大道观,观主会弹琵琶,人称“铁手琵琶”。道观里有个帮工的女子,常痴痴地听观主弹琴,后来就和观主好上了,还怀了身孕。1897年,她生下一个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觉得阿炳的妈出生卑微,孩子刚生还容她活着,等阿炳四岁时送回道观后,族里就逼她自尽了……
阿炳回雷尊殿后,因为父亲是个道士,就只能管“铁手琵琶”叫师傅,从来没叫过父亲,他是多么渴望能叫他一声“爸爸”啊!铁手琵琶仔细教养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艺,和他懂得的民间音律都传给了阿炳。阿炳跟父亲学了20多年,到了他26岁那年,父亲去世,阿炳做了观主。
阿炳刚做观主时,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钱,就骗阿炳花街柳巷,让他吸鸦片,又染上了疾病。阿炳染的疾病很厉害,瞎了眼睛。他请堂弟帮忙管理道观的杂务,眼睛一瞎,堂弟渐渐控制了殿里的事务,最后终于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那是1930年左右,阿炳30多岁。
阿炳被赶出后,只能沿着无锡运河边的码头闹市边走边拉胡琴,做街头琴师。以卖艺为生,饱受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天灰蒙蒙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到大地。鸟雀低哀的鸣叫伴着阵阵凉风飘过偏僻、狭小的碎石小道。影影约约,出现了两个黑黑的人影缓缓地向前移来。有些看清了,那是阿炳在他妻子的引导下,背着陪伴他多年的二胡,走向他的卖艺场所。
热闹繁华的大街仍然沉睡着、冷冷的、清清的。他走到梁溪河畔,坐下。随后,操起胡琴,琴声优雅动听,犹如梁溪河波动的水声,又含着淡淡的悲哀,凄凉连绵。现在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家家户户缺钱少粮,人们为着生计奔波。而阿炳更贫穷、更寒冷、更悲惨,他是多么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啊!但现在眼前的却只有一片漆黑。
人们已吃过午饭,可阿炳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请他弹奏一曲,前面的破碗中也是空得出奇。
走来一帮酒足饭饱的商贩,正坐在一旁喝茶,看到阿炳连正眼也不瞧,神气地说:“阿炳,今天我们赚了钱,心情好,给我们拉两曲。”此时此刻,阿炳眼睛虽看不见,可是心中雪亮。听着神气活现的话语,心中想:“如果此时我的眼睛没瞎,也轮得到你们这么对我说话吗?”可是想到了自己肚子还饿着,想到家中已是破烂不堪,眼角流出了泪水,手臂开始挥动,曲毕,得到了两个铜板,却丢在了破碗外,阿炳赶紧伸出瘦骨嶙峋可手,颤抖地摸着,他是多么希望尽快摸到那两个铜板啊!
有个好心的人,提醒阿炳说:“你拉得这么好,怎么不喊一喊,拉一下听众呢?”阿炳说:“我不会拉客的,人们爱听就听,现在的我已不是个人样了,可我也是想要好,也想要过体面的生活啊!”
阿炳总是这样回答别人,但他必须为那两三个客人演奏,听几个铜板的叮当声,那时,阿炳的心就像被一座大山压着,想在挣扎中摆脱。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让一家人温饱。以后的日子中,阿炳天天过着卖艺的悲惨生活,起早贪黑,直到去逝。

春天,春暖花开,小草在风中哀伤地摇动着,坐在小道旁的阿炳操着胡琴,演奏出流水似的美妙音乐,乐声从指尖静静地倾泻出来,略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一件灰色的破棉衣仍然穿在身上,不知有多少个春夏秋冬了,鞋子早已磨破,只剩下了两个棉花团。衣服虽然破烂,但是却还是干净的,阿炳的眼睛是瞎了,可是心里却也向往光明,向往着过幸福的生活。听他曲子的人不多,二三个人听完以后,便把一二个铜子往地上一丢“叮当”,难道这就是对阿炳那高尚事业的回报?也许是吧!那时一个卖艺的是社会底层的人啊!
夏天,炎热的天气让人烦躁,听曲子的人也会对阿炳冷嘲热讽。阿炳衣服里的棉花被妻子拉了出来,成了一件夏装。此时他正不骄不躁地拉着二胡,突然一个大汉走到他面前,喊到:“喂,老头儿,给爷拉两段。”随手把一个铜板丢到地上,阿炳拉了起来,大汉瞄了一眼:“哦,原来是阿炳啊!你怎么还没死掉啊!哈哈!”阿炳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几天来常常发生这种事。
秋天阿炳同样反复地拉着琴,只是街上的落叶多了,冷风把落叶吹得来回飘荡,卷到了阿炳身上。
冬天,阿炳的生活格外艰难,冷风呼呼地吹着,身上的衣服根本不足以挡住寒冷。阿炳的双手被冻得发紫,但他好像不知道依旧拉着。街上的冷风把人们赶回家中,这里的人少多了,人们更不愿意在街上站半天,去听二胡曲子。这就意味着阿炳和妻子又吃不饱饭了,冬天对于阿炳夫妇来说是没法想像的苦境。
阿炳重复着那样的艰苦生活,他在拼命支撑着,坚持着他喜爱的音乐。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音乐,与所有的艺术一样,在没有走入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前,平凡与苦难才是滋养她们成长的土壤。当贝多芬为命运挣扎呐喊的时候,当肖邦先生流落异国的时候,我们的华大师正以天堂华音来与人交换他的一日三餐。
双目失明后,阿炳的命运在其眼前一片漆黑的一刹那,被确定下来了,他已没有了丝毫挣扎的余地,身上的力气全用尽了。他开始走上了那条上街卖艺、乞讨为生的末路。他融入了中国普通百姓里命运最悲惨的那一类人的行列。乞丐那常年不变的身份标志是草绳子、破衣烂鞋和一只等待施舍的瘦骨嶙峋的手,一只发黑的手,以及听天由命的微微佝偻的肩背,遭遇饥饿和寒冷、遭遇人们白眼或辱骂时的默默无语以及肮脏的外表,但阿炳没有这样。在妻子董翠娣的照应呵护下,他每天外出时仍旧尽可能穿上家中仅有的最体面的衣裳,虽然大多破旧不堪,但都经过缝补洗干净了。
这时的阿炳已经超越了生,进入了死亡的崇高境界。这永恒的黑夜渐渐给予这名乡村纯朴的孩子以一种新鲜而奇异的力量。现在,他倚赖于这种清醒而孤寂的力量,坚如磐石地支撑着自己伤残的身躯在市中活着,活下去!一年一年地持续着他那人类音乐史上最惊人的一个流亡者灵魂的杜鹃泣血般的吟唱。他的每一曲吟唱都为他换来每天的饭食,但更多的获取,却是他那在畸型社会的压迫下,仍然顽强跳动的一名歌者的心灵。他从未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即使在双目失明的不幸境遇里。他属于人类中少数几名真正坚信并且最终看到了神圣的曙光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在生命中悉心领悟,并且学会死亡这一门具有罕见的诗意的课程——阿炳却学到了!当他行走在他那风雨飘摇的人生途中,他承受了一切人所可能承受的最离奇非凡的痛苦,这痛苦凝聚起来,最终成为他内心或灵魂世界一种别人难以超越的境界,而在这一超常境界里,死亡慢慢地成了他手指的一段和弦,一个纯美之极的歌声,那歌声直插云霄,萦绕在虚幻的九天之上。暴风雨过去了,留给世人的是一片雨过天晴、明净碧翠的世界。阿炳又在他那双瞎掉的眼睛里面,找回了自己年轻的心情,和从不知道人生的得失轻重的一个混沌初开的快乐少年的世界!
闲暇时,他用得最多的乐器,仍是那家传的红木胡琴,经常拉的乐曲,也仍是那首象征了自己一生命运的《二泉映月》——温柔、凄苦、文雅、愤恨、宁静、不安诸多情感相交织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乐曲。他将此乐曲视为自己的眼珠一样重要。他仍在不断地修改它,对乐思、节奏加以润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乐的遭遇!同样,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种痛苦:音乐的痛苦。这一切,正是艺术臻于完善的崇高境界!
阿炳把自己的生命锤炼成了东方的树荫下或广袤的荒漠中的一潭深水。夜晚的月光上,远看,黑乎乎一片,无声无息,甚至有一点猥亵、肮脏;近看,或者在大白天里走近它,却是一汪泛动着无数微风和涟漪的澄澈明净的清泉……汩汩的清泉源自大地的深处,源自自然神秘且深沉的怀抱。
这里,同样验证了诗人布罗茨基的两段话:“磨砺速度是作者的自画像,更是对天体物理透彻的理解……”“他奔跑,直至找到空间。空间的尽头,他撞上了时间……”
有关阿炳生平的另一个令人叹惋的情况是,在他眼睛瞎掉之后,无锡城里的人似乎就失却了关于他的记忆。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包括他的同行和熟人以及喜欢听他拉胡琴的人,都觉得这名从小孤儿出身的道士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是的,他不会再有别的作为了,除了沿街乞讨卖艺,就只好坐在家里等死了。有的人碰巧很偶然地在街巷中碰到阿炳夫妇,竟会瞪起很吃惊的眼睛大声说:“嗯?这个人还活着?” 1928年到1937年之间漫长的十年,阿炳成了街头巷尾沦落到生活最底层的穷卖艺人形象的一个抽象符号;一个人们司空见惯但却视若无睹的街头景象。他因为眼睛看不见,挺直的上身痛苦地僵硬着,不像正常人走路的姿态反而是颇为滑稽地要往后倒。看不见的双眼朝天,本能地向往更为辽远的空间。
这十年里,有钱人家、富豪子弟或本地所谓的文人墨客,大多对他失去了兴致。阿炳本人也彻底混迹于穷人、平民百姓、街头乞丐的行列之中,成了终日和小市民为伍的社会底层中的一员。他那少年气盛的脾气,出了名的倔犟劲头,也平息了一大半。有时他会在自己的床前摔倒,有时他撞倒了一个水果摊,一张茶馆走廊里光天化日之下的椅子,像一名不中用的老人,而他的年龄,才四十岁不到……他的嘴角挂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苦笑,他决不是笑别人,或者像从前那样笑这个世界,而是确确切切地在笑自己——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可笑,眼睛瞎掉的样子一定很滑稽……阿炳是经历了生命中最大限度的悬殊的火与冰境界的人。他让这一境界以音乐的形式渲染出来。他把他对人生、生命的终极见解,凝聚在胡琴或琵琶的弦上。可以听得出来,他性情中最大的成分,仍旧是爱……
他学会更为静寂、优美的聆听,他只是在聆听,在命运一次又一次将之推入苦难的深渊之际。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耳朵里的世界,耳朵里的信仰。悠久的古代中国的自然山水气息,在阿炳身上是最为充沛。他天生就沐浴在这层光辉里。他长大之后,也充分享受了这一份气息在自己乐器上的流露。阿炳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按时代的标准,他的学历不会超过小学三年级。他只是一名流落在中国民间的无名艺人。像他这样一名艺人,很有可能,在旧时代的中国名地市井乡镇,数量也有很多,他们的存在,按照某一类中国艺术的观念来看,本来就是不入流的。阿炳所代表的那样一类无名艺人,历来受到中国所谓的正史的歧视。
从外部环境而言,在一个大动荡的年代里,一个如1890年—1950年之间的中国那样的乱世里,普通人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时世如同泛滥的江河,使挣扎其中的无辜百姓在一大片惊恐的呼号和无人理会中四处出逃。阿炳无意中运用音乐记录下这一遭遇。从天翻地覆的中国乡村到最热闹的街市,他成了那个时代在情感上最为明晰的见证,包括古老中国的伦理、审美、智慧、道德上的变革的见证。阿炳在世时的年代恰好是中国在最近一千年里发生最大变革的年代。他琴弦上奏出的是真正的乱世之音。歌,说到底,是重建的时间。
参考资料:http://www.auzx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1431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音乐作品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华彦钧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泉映月
  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赏析一: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在录制它的时候,工作人员曾询问阿炳乐曲的名字。阿炳说,既然广东有《三潭映月》,那么这首曲子就叫作《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赏析二: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二泉映月填词作品欣赏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鬓早如梦,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王明生评析:华彦钧(阿炳)先生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享誉全世界的经典名曲。这首词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对原曲精神的理解——即“泉者冷也,月者寒
  也”,二泉映月喻意“以冷应冷”,就是以冷峻之心直面冷酷现实。全词既如泣如诉,又大彻大悟;既哀怨凄婉,又愤怒抗争;既执著于浮沉,又超脱于名利,对世界的观察直接冷峻,对人生的感悟透彻淋漓,伤而不悲.能提能放。
  譬如:“功名富贵如烟散,花落人亡似飘蓬”可谓如泣如诉;“清辉刺破遮月云,愁肠泻地,风吹雨打尽”可谓哀怨凄婉;“古今事,一样粪土掩悲容”可谓大彻大悟;“历遍沧桑还是恨”可谓愤怒抗争。更有“月儿弯弯泉中空,欲上天入地总无门,谁怜我月经风雨,风雨蹒珊月朦胧”使人顿感无助,孤苦仿徨,不知所从;“仰天难见月色明,低头惟觉泉水冷,春冷夏还冷,秋冷冬亦冷,泉冷不知天下病,月寒未解老与贫”使人益觉凄冷,荡气回肠,如霜似冰;“留得一天恨,看破老死心”,使人陡增沧桑,无限惆怅,百感交集。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音乐作品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华彦钧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泉映月
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赏析一: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在录制它的时候,工作人员曾询问阿炳乐曲的名字。阿炳说,既然广东有《三潭映月》,那么这首曲子就叫作《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赏析二: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二泉映月填词作品欣赏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鬓早如梦,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王明生评析:华彦钧(阿炳)先生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享誉全世界的经典名曲。这首词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对原曲精神的理解——即“泉者冷也,月者寒
也”,二泉映月喻意“以冷应冷”,就是以冷峻之心直面冷酷现实。全词既如泣如诉,又大彻大悟;既哀怨凄婉,又愤怒抗争;既执著于浮沉,又超脱于名利,对世界的观察直接冷峻,对人生的感悟透彻淋漓,伤而不悲.能提能放。
譬如:“功名富贵如烟散,花落人亡似飘蓬”可谓如泣如诉;“清辉刺破遮月云,愁肠泻地,风吹雨打尽”可谓哀怨凄婉;“古今事,一样粪土掩悲容”可谓大彻大悟;“历遍沧桑还是恨”可谓愤怒抗争。更有“月儿弯弯泉中空,欲上天入地总无门,谁怜我月经风雨,风雨蹒珊月朦胧”使人顿感无助,孤苦仿徨,不知所从;“仰天难见月色明,低头惟觉泉水冷,春冷夏还冷,秋冷冬亦冷,泉冷不知天下病,月寒未解老与贫”使人益觉凄冷,荡气回肠,如霜似冰;“留得一天恨,看破老死心”,使人陡增沧桑,无限惆怅,百感交集。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无锡是个大道观,观主会弹琵琶,人称“铁手琵琶”。道观里有个帮工的女子,常痴痴地听观主弹琴,后来就和观主好上了,还怀了身孕。1897年,她生下一个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觉得阿炳的妈出生卑微,孩子刚生还容她活着,等阿炳四岁时送回道观后,族里就逼她自尽了……
阿炳回雷尊殿后,因为父亲是个道士,就只能管“铁手琵琶”叫师傅,从来没叫过父亲,他是多么渴望能叫他一声“爸爸”啊!铁手琵琶仔细教养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艺,和他懂得的民间音律都传给了阿炳。阿炳跟父亲学了20多年,到了他26岁那年,父亲去世,阿炳做了观主。
阿炳刚做观主时,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钱,就骗阿炳花街柳巷,让他吸鸦片,又染上了疾病。阿炳染的疾病很厉害,瞎了眼睛。他请堂弟帮忙管理道观的杂务,眼睛一瞎,堂弟渐渐控制了殿里的事务,最后终于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那是1930年左右,阿炳30多岁。
阿炳被赶出后,只能沿着无锡运河边的码头闹市边走边拉胡琴,做街头琴师。以卖艺为生,饱受人间的艰辛和苦难。本人比较喜欢音乐,在介绍无锡的基本概况后,如果还有时间,我喜欢将无锡的名人瞎子阿炳以及他创作的《二泉映月》介绍给游客,当然,前提条件是,看看客人是不是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和艺术修养。

在无锡当地老人的印象中,阿炳是过去无锡一个司空见惯的街景,一个穷苦艺人的抽象符号。白天黑夜,长街短巷,这首今天名闻世界的乐曲《二泉映月》当初却是那么随意地在无锡上空中飘扬。

1893年,在无锡香火很盛的道观--洞虚宫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个私生子竟在雷尊殿后面的小房里呱呱坠地,他就是阿炳,大名叫华彦钧。阿炳的父亲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母亲是当地名门望族秦家的一个寡妇。二人真心相爱结合,却难容于当时的社会,阿炳被偷偷抱出道观,不久,他的母亲被逼自尽了。

这是位于无锡郊外东亭镇的一座老屋,当年,刚刚出生不久的阿炳就被抱到这里抚养,这是他父亲华清河的一位远方亲戚的家。在这里,阿炳度过了七年孤苦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的关爱,更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

阿炳七岁的时候,父亲华清河把他带回道观,却不敢以父子相称,而是让阿炳拜自己为师,出家作了道士。华清河就是一位精通各种乐器的道教音乐高手,从阿炳十岁开始,就对他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由于勤学苦练,阿炳小小年纪就熟练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7岁那年正式参与道场演奏,博得众人的一致好评。青春年少的阿炳长得一表人才,被人们称为“小天师”。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阿炳21岁那年,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父亲华清河突然因病去世了,临终时才向阿炳吐露了他身世的真相。

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阿炳非常痛苦。父亲去世前让他和一位堂兄共同执掌雷尊殿的香火,而那位心怀不轨的堂兄却找人设下圈套,勾引阿炳走上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的歧路。不久,阿炳坐吃山空,不得不交出道观的财权,而堕落的生活给阿炳带来了更致命的打击--他的眼镜瞎了。

现在的音乐家在演奏这首《二泉映月》时,往往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乐曲似乎是对痛苦人生的一种倾诉,但二胡上五个把位之间的跌宕起伏,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痛苦的强大力量。

是的,在命运一次次将阿炳推入苦难的深渊时,他是极端痛苦的,对世道人心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他终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里,千百次地和自己对话,世人在大街上为蝇头小利终日奔忙,他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行走,渐渐地,他心里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把所遭际的一切苦难积攒下来,凝结成手指间的一串音符、一段和弦,就像暴风雨之后的彩虹,也像二泉的那一潭深水,月光下黑寂无声,白天里却是一汪澄澈明净。

这个二泉映月是一种苦难人生的 可以说二泉映月是他生命的探索 是阿炳的天分 是中国的命运交响曲

在阿炳眼睛瞎掉之后,许多人觉得这个人完了,将坐在家里等死。但是,他们却吃惊地看到阿炳神采飞扬地在街头演奏,他靠演唱来维持生活,却从来没有做过乞讨的样子,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但都是缝补洗净的。他认可了“瞎子阿炳”这个艺名,其中既不乏自我解嘲的幽默感,也可以看出他在苦难面前的处乱不惊的。抗日战争爆发了,阿炳虽然看不见,但却爱听新闻,并把听来的消息用说新闻的形式表演给大家。

传说,在宋朝时金兀术给岳飞打得大败,狼狈逃窜到无锡惠山下,躺在石头上休息时,听到阵阵松涛以为是岳飞的追兵来了,又跳起来逃走了。阿炳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在格调上与《二泉映月》的细腻委婉截然不同二胡曲《听松》。

阿炳经常惠山演出, 他每拉到这首乐曲的时候 ,有的人说他真的是神采飞扬 ,他把全身心都放到这首乐曲当中 。阿炳想就是用他自己的心跟民众的心同在一起大家一起去推动这个抗战风潮。

人们说阿炳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他喜欢抱打不平,用说新闻的方式揭露财主恶霸的丑行,但是,这也为他惹来了祸端,那些人就指使地痞流氓报复阿炳,谩骂殴打,最后砸烂他的乐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阿炳已经贫病交加,不能再到街上卖艺了。

1950年夏天,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携带着钢丝录音机走进了阿炳的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六首乐曲,临走时,他们和阿炳相约过些时候再来为他录音,谁知,仅仅三个月之后,1950年的12月4号,阿炳就吐血不止,瞌然长逝,那六首乐曲竟成了阿炳一生的绝唱。

但是,阿炳留下的乐曲,尤其是《二泉映月》,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感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被认为是发自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咏叹。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留下了眼泪,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现在,矗立在惠山脚下二泉池边的阿炳塑像,已成为无锡人骄傲的丰碑。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 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大名华彦钧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个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经可见端倪。在外寄养几年的少年回归生父华清和的身边,他的眼光所见之处,也许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我从资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师傅”来到当道士的父亲身旁。华清河自号雪梅,精通各种乐器。阿炳勤学苦练,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此刻阿炳还当自己只是个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然而当他长到21岁时,阿炳突然在华清河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往后的日子说来也令人唏嘘。无锡城中道观洞虚宫里雷尊殿的新任当家道士华彦钧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荒唐的生活带来荒唐的结果:因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丧失对道观的控制。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新生了。有一篇当时见证人的回忆文章说,日本人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曾外出避难,在上海的昆曲班仙霓社担任弹奏三弦的琴师,其间甚至还在当时拍摄的电影《七重天》里表演了一个群众角色。

阿炳在这个卖艺为生的时期创作了他最为动人的乐曲。围绕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流传有许多故事,我在偶然中读到其一个,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松寿孩童时期和阿炳是邻居,少年时喜好二胡,在演奏技法上常常得到阿炳的点拨。后来他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一天天很冷,他在老师琴房外活动手指,随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乐曲。一曲终了,过来一个人讯问他拉的是什么曲子。老师告诉他,这位问他的先生是从中央音乐学院来的杨荫浏教授。黎松寿说这乐曲是家乡一个民间艺人教的,没名字。杨荫浏说这曲子好,还说他们正在收集民乐,要用刚从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这样好的民间音乐。黎松寿和杨教授约好,回到家乡一直等到9月份,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教授才来到无锡。这次他们带来的任务是录制无锡的道教音乐。等录完这些道教音乐,黎松寿坚持请他们去录阿炳的乐曲。等阿炳拉完一曲,杨荫浏教授轻声问这曲子的名字,阿炳说没名字。杨教授说没名字不行,要想一个。阿炳接着说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杨教授又说,《印月》这名字跟广东音乐重了,要不叫映月,无锡有映山湖么。

对这件事情,黎松寿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说:1950年9月20日,我和妻子陪着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找阿炳录音,那天一直录到晚上7点半才结束。录音的时候,阿炳因为身体很不好,手劲也不够,琴也是临时找的,所以录音保存下来的《二泉映月》并不是效果最好的。阿炳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5天,好像是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阿炳支撑着病体出门,由于他走得慢,到会场时演出都快结束了。我扶着阿炳走上舞台,坐在话筒前面。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对话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阿炳一开始是弹琵琶,后来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我和妻子就叫阿炳注意身体,不要拉。阿炳说了一句:“我给无锡的乡亲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我记得满场都是人,连窗户上也站满了人。演出结束的时候,台下掌声和叫好声不断,阿炳听见就脱下头上的帽子点头示意。那次演出后的第3天,阿炳就去世了。

80多年前,无锡街道的上空常常飘扬着阿炳卖艺乞讨所奏响的琴声。他的即兴演奏,不仅成就了《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摆脱了那种赏玩式的心态,上升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共命运感。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不是说人活着多么艰难,或者古人挂在嘴边的“天降将大任于斯人”,而是真切的自己的行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史,它折射了人之所以要站立的原因。我在阿炳音乐里常常感觉到的,在那一瞬间,就是能分清许多是非。我记忆里有过一段介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文字,说他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因为1950年那次录音保留了他创作的六首乐曲:即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是一件万幸的事情。作为民间艺人,他艰苦的一生也许只是有史以来无数血泪人生其中的一次。幸好他有了一个机会,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的心灵。

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无锡是个大道观,观主会弹琵琶,人称“铁手琵琶”。道观里有个帮工的女子,常痴痴地听观主弹琴,后来就和观主好上了,还怀了身孕。1897年,她生下一个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觉得阿炳的妈出生卑微,孩子刚生还容她活着,等阿炳四岁时送回道观后,族里就逼她自尽了……
阿炳回雷尊殿后,因为父亲是个道士,就只能管“铁手琵琶”叫师傅,从来没叫过父亲,他是多么渴望能叫他一声“爸爸”啊!铁手琵琶仔细教养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艺,和他懂得的民间音律都传给了阿炳。阿炳跟父亲学了20多年,到了他26岁那年,父亲去世,阿炳做了观主。
阿炳刚做观主时,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钱,就骗阿炳花街柳巷,让他吸鸦片,又染上了疾病。阿炳染的疾病很厉害,瞎了眼睛。他请堂弟帮忙管理道观的杂务,眼睛一瞎,堂弟渐渐控制了殿里的事务,最后终于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那是1930年左右,阿炳30多岁。
阿炳被赶出后,只能沿着无锡运河边的码头闹市边走边拉胡琴,做街头琴师。以卖艺为生,饱受人间的艰辛和苦难。本人比较喜欢音乐,在介绍无锡的基本概况后,如果还有时间,我喜欢将无锡的名人瞎子阿炳以及他创作的《二泉映月》介绍给游客,当然,前提条件是,看看客人是不是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和艺术修养。

在无锡当地老人的印象中,阿炳是过去无锡一个司空见惯的街景,一个穷苦艺人的抽象符号。白天黑夜,长街短巷,这首今天名闻世界的乐曲《二泉映月》当初却是那么随意地在无锡上空中飘扬。

1893年,在无锡香火很盛的道观--洞虚宫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个私生子竟在雷尊殿后面的小房里呱呱坠地,他就是阿炳,大名叫华彦钧。阿炳的父亲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母亲是当地名门望族秦家的一个寡妇。二人真心相爱结合,却难容于当时的社会,阿炳被偷偷抱出道观,不久,他的母亲被逼自尽了。

这是位于无锡郊外东亭镇的一座老屋,当年,刚刚出生不久的阿炳就被抱到这里抚养,这是他父亲华清河的一位远方亲戚的家。在这里,阿炳度过了七年孤苦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的关爱,更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

阿炳七岁的时候,父亲华清河把他带回道观,却不敢以父子相称,而是让阿炳拜自己为师,出家作了道士。华清河就是一位精通各种乐器的道教音乐高手,从阿炳十岁开始,就对他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由于勤学苦练,阿炳小小年纪就熟练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7岁那年正式参与道场演奏,博得众人的一致好评。青春年少的阿炳长得一表人才,被人们称为“小天师”。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阿炳21岁那年,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父亲华清河突然因病去世了,临终时才向阿炳吐露了他身世的真相。

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阿炳非常痛苦。父亲去世前让他和一位堂兄共同执掌雷尊殿的香火,而那位心怀不轨的堂兄却找人设下圈套,勾引阿炳走上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的歧路。不久,阿炳坐吃山空,不得不交出道观的财权,而堕落的生活给阿炳带来了更致命的打击--他的眼镜瞎了。

现在的音乐家在演奏这首《二泉映月》时,往往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乐曲似乎是对痛苦人生的一种倾诉,但二胡上五个把位之间的跌宕起伏,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痛苦的强大力量。

是的,在命运一次次将阿炳推入苦难的深渊时,他是极端痛苦的,对世道人心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他终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里,千百次地和自己对话,世人在大街上为蝇头小利终日奔忙,他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行走,渐渐地,他心里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把所遭际的一切苦难积攒下来,凝结成手指间的一串音符、一段和弦,就像暴风雨之后的彩虹,也像二泉的那一潭深水,月光下黑寂无声,白天里却是一汪澄澈明净。

这个二泉映月是一种苦难人生的 可以说二泉映月是他生命的探索 是阿炳的天分 是中国的命运交响曲

在阿炳眼睛瞎掉之后,许多人觉得这个人完了,将坐在家里等死。但是,他们却吃惊地看到阿炳神采飞扬地在街头演奏,他靠演唱来维持生活,却从来没有做过乞讨的样子,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但都是缝补洗净的。他认可了“瞎子阿炳”这个艺名,其中既不乏自我解嘲的幽默感,也可以看出他在苦难面前的处乱不惊的。抗日战争爆发了,阿炳虽然看不见,但却爱听新闻,并把听来的消息用说新闻的形式表演给大家。

传说,在宋朝时金兀术给岳飞打得大败,狼狈逃窜到无锡惠山下,躺在石头上休息时,听到阵阵松涛以为是岳飞的追兵来了,又跳起来逃走了。阿炳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在格调上与《二泉映月》的细腻委婉截然不同二胡曲《听松》。

阿炳经常惠山演出, 他每拉到这首乐曲的时候 ,有的人说他真的是神采飞扬 ,他把全身心都放到这首乐曲当中 。阿炳想就是用他自己的心跟民众的心同在一起大家一起去推动这个抗战风潮。

人们说阿炳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他喜欢抱打不平,用说新闻的方式揭露财主恶霸的丑行,但是,这也为他惹来了祸端,那些人就指使地痞流氓报复阿炳,谩骂殴打,最后砸烂他的乐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阿炳已经贫病交加,不能再到街上卖艺了。

1950年夏天,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携带着钢丝录音机走进了阿炳的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六首乐曲,临走时,他们和阿炳相约过些时候再来为他录音,谁知,仅仅三个月之后,1950年的12月4号,阿炳就吐血不止,瞌然长逝,那六首乐曲竟成了阿炳一生的绝唱。

但是,阿炳留下的乐曲,尤其是《二泉映月》,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感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被认为是发自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咏叹。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留下了眼泪,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现在,矗立在惠山脚下二泉池边的阿炳塑像,已成为无锡人骄傲的丰碑。
]

  • 阿炳四季卖艺的情况
    答: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
  •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答:早已失去师傅的阿炳双目失明,为了谋生,30多岁的他背上了胡琴,走上了卖艺的道路。他每天去街上拉胡琴, 饱受了人们的歧视。冬日来临,窗外飘着鹅毛大雪,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刮着,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曳。但阿炳还坚持走上了街头,他凭听觉找了个人多...
  • 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一个情景,写450个字
    答:下面,请看一下,阿炳在炎炎夏日的一天中是怎样度过的。 在六月的一个炎热的中午,阿炳穿着一件破烂的长袖衣服,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演唱。可是来来往往的人连瞧都不瞧阿炳一眼,更别说是停下倾听阿炳的乐曲了。 中午的太阳像火球一样,晒得阿炳脸上 *** 辣的,汗不停的流下来,但阿炳无暇去擦。因为,刚刚一个达官...
  • 阿炳卖艺的故事
    答:阿炳卖艺的故事: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
  • 阿炳的卖艺生活
    答:1897年,她生下一个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觉得阿炳的妈出生卑微,孩子刚生还容她活着,等阿炳四岁时送回道观后,族里就逼她自尽了……阿炳回雷尊殿后,因为父亲是个道士,就只能管“铁手琵琶”叫师傅,从来没叫过父亲,他是多么渴望能叫他一声“爸爸”啊!铁手琵琶仔细教养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艺,和他懂得的民间音律都...
  • 阿炳的坎坷人生:道士与寡妇的私生子,双目失明街头卖艺求生,你知道吗...
    答:阿炳失明后不久,认识了一位比他年长4岁的寡妇董彩娣,1929年,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在妻子的照应下,阿炳沿街卖艺,走街串巷。陆墟,阿炳的好友,他曾经描述过阿炳拉奏二胡时的情景:“依稀记得当时公园的路上没有什么灯光,街头传来的凄凉哀怨的二胡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停下了脚步,朝街头望了望...
  • 阿炳为什么会走上街头卖艺的道路呢?
    答:因交友不慎吃喝嫖赌甚至吸毒,于是在他三十四岁时导致了眼睛失明,不得不走上街头卖唱,成为街头艺人“瞎子阿炳”。一九三九年,阿炳与农村的一个寡妇董催娣结为夫妇,《二泉映月》就是这段时期内创作出来的。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四日,阿炳因肺病去世的,后葬入道士墓。
  • 音乐天才阿炳的坎坷人生:又抽又赌,因梅毒致使双目失明,为何活成这样...
    答:阿炳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道观中,原名华彦钧,父亲是道观的当家道士华清和。但因母亲地位低下,华清和不承认这个孩子,他的母亲只好带着他去别处谋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阿炳四岁时,母亲终无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备受世俗歧视、充满苦难的人生。八岁时,他被送到生父身边,华清和却没有认这个...
  • 阿炳的作文
    答: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烧到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选择一个画面,想象一下。 (《二泉映月》凄苦、悲哀的旋律回荡在礼堂,所有人都沉浸其间,默默...
  • 关于阿炳的二泉映月介绍
    答: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