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在哪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佛教与道教的根本区别在哪

佛教是修出世法。道教是修天人道也就是说做天人当神仙,没有脱离六道,是六道其中一道。佛教是修脱离六道轮回!

道佛同源不同流。既然你说最本质,那就没有区别,区别是修行方法。道教本质是道,它是宇宙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则,学道就是为了找到"道”。具体方法就在道藏里面,修身然后在修性。
佛教本质就是空性。佛教要三皈依,发菩提心,发誓要救度一切众生,然后找适合自己根基的法门修行。修行经典浩如烟海,修行法门八万四千。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佛教的更精妙。佛教的慈悲程度完全超越道教。
下面的说什么道教重今生,佛教重来世,完全错误。道佛都重视今生来世,道佛都有讲因果。道教的贵生不是追求长生不老,而是生生不已。长生不老违背自然法则,生命力就如同射向天空的箭,飞得再高再远也要坠落。
认为生命是由元气构成,肉体是是精神的住宅也没错,最根本的东西不懂再怎么形神并养也没用。道教并没有什么,信道者永生的说法。 在批驳你佛教的说法,佛教的无生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等同于涅槃,也就是生生不已。佛教说了有求皆苦,并不是认为现实一切皆苦。佛教说的是一切无常,追求无常的东西,当然就是苦。完全舍弃物欲追求,试问谁能做到。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
所以道教 佛教同源,都是追求生生不已,名字表述不一样而已,佛教用自性、本来面目、如来藏、心等。道教用道这个字,伊斯兰教用真主、基督教用上帝、儒教用天道;科学上所谓探究宇宙人生起源、哲学上谓形而上。追求的东西本质上一样,但表述名相不同而已。
所谓教 就是教化,圣人观察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总结的规律用来教化众生。并不是现今所谓的佛教、道教。所以说儒生是孔子的罪人、和尚是佛的罪人。道士是道的罪人。你这问题问的颠倒,本质即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名相。但在用途上 科学上穷究物质的根本,儒家的是规范人的日常行为、道家是保存人的性命、佛教是善护人的心灵。想学什么 你自己已有答案了。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佛教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

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不生不灭",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佛家认为现实是虚妄的,是人心的幻化所现,人们要离开这种“妄境”必须学佛,主张通过“离欲”修行,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而还原人未颠倒痴迷轮回前的清净如来藏性。
相同:
不管任何宗教,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涵着或许是对普世的关怀或许是对个人的关怀。总而言之,都是对人生的终极追问而产生的不同思想及行为的派别。

佛教和道教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佛教讲究自性的功夫,讲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大开般若智慧,从而解脱六道轮回,成就菩提之道。

而道教我们是赞叹,但是就佛法而言,属于外道(外道没有贬低的意思,所谓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名为外道,佛教是心内求法)所以也有人讲佛教修心,道教修身,也可以这样说,只要不是自性的法门一律列为外道,外道就是不究竟,不圆满。

道教所追求的是种种的仙的境界或成生不老等,其追求目标依然还是生死六道轮回内,和佛教所欲达成之菩提之道可以说是很远的距离。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可以说一个是解脱生死法,一个依然还是六道轮回苦,佛教主张当以改变自心,大开本性的般若智慧,降伏内心的烦恼,而道教则主张种种的什么练丹啦、或者什么术啦来求得长生之仙体,虽然道德经中很多很有道路,但并无圆满缜密的思想体系,虽然有积极的作用,却能以就成解脱之道。

他们的境界可以说是已经有能力修道无色界天的,只是他们不愿意享受这个果报,而是说希望一直活下去,那么就会变成长寿仙人,比如佛出生时来帮佛占相的阿私陀仙,可是佛在楞严经中讲,纵然是阿私陀长寿仙福报享尽时间一到,他也死了,所以阿私陀在帮刚出生的佛看完相后就流泪说自己没命活到这个孩子成佛了,因此我们要知道,佛说的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是有相的东西,就是生灭法,就是无常法,就是一定会变化的东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佛教是开法内在的觉性,而道教却是拼命的向外追求想借此获得永恒,是了不可得。

不能这样说,<<道德经>>上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作品,但常被佛教徒拿来看

最高境界相同 得到永远快乐的生命 仙或者说佛
不同处,思想基础不同 道修今生,佛修来世
修法也有同与不同 不同者 道修周天 佛修中道
佛修无为自在,气集精成神.(神自在成佛)

而道修无所不为自明,神集精成气(气自行成道)

道万物之始,形法相万千,不一而足,选择的法道不同,那结果也是不近相同的,就有如一个表一个是里,有如一界,道是一个界的界因,而佛是界因中的果,一个是外形,一个是内里,功法不同但它们都是由相同的精气神而成,所以不论佛道,都是为一体的.

佛修的是一切是妄想妄为,一切是空,一切不可得不实在,可以简单说的是精神体,而道家修的是人之精气体,一个是由身体进化而不死,成仙成神,一个是精神结合体,神的进化是无我无为清静自在,一切气集脑中,由气团集精而成精神能量,达到精神不灭,精神永存,两者同修,气集精成神,而神集精成气,功法的运行不同,造就的结果不同.
说来说去,都有点乱了,还是简单说吧,佛就是改造脑袋达到精神永存,而不散,也就是说改造到脑袋永远青春有活力,那有神觉就是不死了,了是我们医说的脑子不死,人就不死,佛修的就是这个,所以说佛怕动念,念一动而神伤,气散,所以要不停的寻因结果,吸收念力为已用,达到精神灵能的不失.

楼主的问题就不对。
佛门中也有以霹雳的手段、慈悲的心肠这种方法。
而道门也有化渡众生的修行。
所以,这二门都是殊胜的

  • 佛教和道教最本质的不同在何处?
    答:佛教和道教最大的区别实际上是在实现终极关怀的方式上,也就是区别在人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上.实际上,人最大的精神痛苦就是面临死亡.佛教和道教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人的生死也是苦,而且人要持续不断的面临生死轮回,持续地受苦.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苦海.那么佛教认为只有人...
  •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
    答: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在于本质不同、追求不同。一、本质不同 道教:创始之初就是本着“悬壶济世”的目标,可以说是救世,也可以说是救人,道教的目标一直都是得道飞升,非常看重于修炼,修炼让我们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道教:追求的是成仙,要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佛教要做到成佛,也是不甘于命运,...
  • 佛教和道教的根本(最大的反差)区别?我理解的对不?
    答: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1、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2、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3、佛教以入世求超脱,...
  • 道教和佛教,求他们最本质的区别?
    答:这是两者根本的区别。无论从立论的角度还是内容都是不同的。一个是阴阳互根的,一个是孤阴寡阳的。
  • 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
    答:从根本上来说,佛教道教都是为了一窥宇宙真相,但是道教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境界;而佛教的目的则是明心见性,最后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二者其实有本质的不同。譬如以对待鬼的态度和方式来看,是不一样的,道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先降伏、再抓捕,...
  •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在哪?为何始终只灭佛,不灭道?
    答: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1、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 2、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3、佛教以入世求超脱,道教以出世之心...
  • 佛与道的区别
    答:1、宇宙观不同 佛家认为神就是物,物就是心,心也是神;然而神也可以说不是神,物也不是物,心也不是心。佛教说明“三界本无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宇宙间本来就无所谓事事物物,都是由真心引起妄念,生出千千万万的事物。道家认为万物的生成就是毁灭。万物之所以毁灭的原因,是在...
  • 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在哪
    答:1. 道教是中国汉族特有的宗教,它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信仰中,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身体是灵魂的居所,追求长生不老需要同时修炼内在精神和外在身体。2. 佛教在中国吸收了本土文化习俗,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道教与佛教有部分相似...
  • 道教和佛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1、世界观不同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
  •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答:1、教义不同。佛教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色亦空,无色亦空;“凡物之过程,成住环空,终归于空”,有亦是空,无亦是空;禅宗顿悟,只有悟空。道教则是教人存有:天地有道,由无生有,“道生一”,即有一;“一生二”,即有二,“二生三”,即有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