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蕾莎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特蕾莎修女的英文简介

Mother Teresa: A Biography
特蕾莎修女传

In this new biography, students will follow Agnes Gonxha Bojaxhiu from her humble Albanian birth to worldwide celebrity as Mother Teresa. The nun who attended to the dying and diseased in Calcutta, India, and established her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around the world is revealed to have a singular determination from a young age. As a woman in the patriarchal Catholic system, she had to prove to the hierarchy, even the Vatican, that she was capable of handling each project she proposed. Her vision to live and work among the "poorest of the poor" as one of them led to the founding of a new order that tended to society's outcasts. The narrative chronicles the expansion and success of the order and the eventual attention that was showered on her efforts. This increasing attention led to scrutiny and criticism of ideology, methods of care, and financing. Why did she reject better medical equipment for her patients yet receive the latest treatment and best care when she herself was ailing? Why did she take money from and try to help Charles Keating, a major player in the savings and loan scandal of the 1980s? The accusation of hypocrisy, among others, are discussed as is her controversial beatification. Readers will be challenged to consider for themselves whether Mother Teresa deserves to be sainted. Mother Teresa is characterized as being ordinary and her life as mundane. The biography suggests that she transcended her ordinariness with a singular belief that she was called to life's work. When this work brought fame, which she never sought, she used it to further her causes. In a global age, celebrity worship allowed her to work the system. She became an icon of service and selflessness, but her human flaws remained behind the saintliness.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特蕾莎传》
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有不少富豪,对穷苦人慷慨解囊,有不少慈善家,开办了不少孤儿院养老院……然而,她不是富豪,因为她没有留给自己一分钱,甚至她不去挣钱,不去募款;她也不是一般的慈善家,因为她的目的,不是仅仅为穷人和鳏寡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不是仅仅为病人和遭灾遭难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是要在这一切之中,这一切之外,给这些人带去爱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尊严、感到自己被人爱!为此,她愿意向这些人下跪;她立志要服侍穷人,所以先变成了穷人;她放弃了安适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五十年如一日;她的追随者们为了让服侍的对象觉得有尊严,也仿效她的榜样,过着穷人的生活,以便成为穷人的朋友。这种远远超过一般慈善事业的宗旨,体现在她的这句话中:"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所以,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的特蕾莎(亦译德肋撒或特雷莎修女)。她也被世人亲切地称为"特蕾莎嬷嬷"。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向克己的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诺贝尔委员会当然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把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予了她领导的仁爱修会。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支持。

从"印度伟大女儿奖"到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卡内基奖到史怀泽奖,全世界至少有八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都向她颁发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她的态度从以下两例可见一斑: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和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特蕾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农家,本名阿格尼丝。她的家乡位于现在脱离南联盟独立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那一带至今还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她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17岁时,她发了初愿,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随后到印度大吉岭受训,27岁时发终身愿成为修女。结业后在加尔各答修会办的圣马利亚女校教授地理和历史。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又多又脏,在世界大城市中是出了名的,以至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恶梦之城",特蕾莎所住的修院就位于其中最贫穷最肮脏的地区。在这位在女子学校和修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欧洲女子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薰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不但是不应逃避的,而且是不能漠视的;不但是不能漠视的,而且是必须帮助的;不但是必须帮助的,而且是值得去爱的!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退出了劳莱德修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无偿地服侍受苦人的修会,即"仁爱传教会"。她身无分文,只有两名志同道合的修女作帮手,先是到一个美国医护修女会学习医疗护理,然后向加尔各答市政府申请到一间旧神庙中的两个房间,收治被遗弃的危重病人,给予细心的护理,让孤苦的濒死者在修女们的爱抚中得到临终的关怀,最后还按死者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办理后事。这是仁爱传教会创办的第一个机构,被称为"纯洁之心"。随后,她又设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为他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的境况,这种已可治愈的疾病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痛远胜于身体的病痛。

特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汉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艾滋病开始被人们视为新瘟疫,一般人对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特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护理。在所有这些事情中,特蕾莎不仅仅表现了罕见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本真的爱心。她细心地从腐烂的伤口捡出蛆虫、亲切的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所有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们。靠着这种爱心,也仅仅靠着这种爱心,她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类似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他们。在这些事情中,特蕾莎和她的追随者的爱心已达到自我牺牲的程度,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越是人们的自私自爱之心阻挡人们前往的地方,他们越是要去:大城市里的贫民窟,荒凉贫瘠的高寒山区,饥荒和瘟设流行的穷国,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震区和战区……为了这些,有时她甚至得冒险犯难去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碍,例如,为了帮助海湾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她曾同一位神父两位修女前往巴格达;为了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地区帮助受害者,她曾到当时禁止宗教团体办慈善事业的苏联去提出建立工作站的愿望,并终于在两年后得到批准……特蕾莎也曾经上法庭打官司。1984年,她同一个名叫"赞助特蕾莎修女基金会"的组织对簿公堂,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她反对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募捐筹款;她希望人们不要关注她而只关注她要去帮助的那些人。确实,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及其资产,都来自她个人的奉献和人们自愿捐献。她要求手下的人只为受苦的人们服务,绝不要操心金钱的问题,因为,要让人感到被爱,需要的只是充满爱心的行动,其余的事听凭上主的安排。她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必注重成果数字。凡是有益于穷人和被弃者们的爱的行动,不管怎样微小,在耶稣看来都是重要的。"1969年,被这种精神感动的人们成立了"特蕾莎嬷嬷合作者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现有会员数十万人。这个组织不要求会员缴会费,也不筹集资金,只是通过"祈祷、克己和为穷苦人服务"来支持仁爱传教会的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无组织的组织"。

特蕾莎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在另一位以慈爱之心感动千百万人的妇女,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上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特蕾莎丈夫--菲利普•梅
菲利普•梅与妻子相识于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保守党舞会,当时两人还在上学,介绍他们认识的是后来的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亚•布托。
与丹尼斯•撒切尔一样,菲利普•梅在金融业的事业做得非常成功,且一直尽可能避免政治曝光。特蕾莎•梅夫妇结婚已有35年,两人都是板球球迷。与丹尼斯•撒切尔不同的是,菲利普•梅不擅长打高尔夫。

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帮助印度穷人,印度穷人不穿鞋,她就打赤脚,几十年如一日。最后她来到了生命的尽头。当她合上双目、永远地离开了印度时,人们不知道是该给她穿上鞋子,还是让她打赤脚。后来人们做了一个决定,不给她穿上鞋子,因为她自从和印度穷人一起生活时,就不穿鞋子了。特蕾莎修女,就这样赤脚走进了天堂。戴安娜王妃会见特蕾莎修女时,看着她的赤脚,再看看自己脚上的白色高跟鞋,说了一句话:“羞愧啊!我脚上穿了双白色的高跟鞋!”

特蕾莎,塞尔维亚人,1928年到印度加尔各答救助穷人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授予了特丽萨修女。1997年特丽萨走完了87岁的人生历程,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只有总统和总理才有资格享有的国葬,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政府要人参加了她的葬礼,其中包括三位女王与三位总统。

特蕾莎修女(1910-1997)
生于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
1948年远赴印度加尔各答
且于两年后正式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
竭力服侍贫困中的最穷苦者
一九七九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一九九七年九月葬于加尔各答

本书收集了特蕾莎修女的谈话
祷文、默想和书信
充分反映了她对人那份深切的爱
她的一言一语极具震撼力
既能振奋人心,也能安慰心灵
她的生命演绎了她的信仰
热爱人类生命 满足人的需要 唤醒人性尊严

  • 关于真善美中的善的事例,100字左右
    答: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修女特蕾莎的故事,我深深的被她将全部人生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的事迹所感动。她的足迹遍布印度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关怀注入无数在贫困、饥饿与病痛中挣扎的孩子们的心灵。她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尽管自己成活拮据、却将全部奖金及变卖奖章所得到的钱捐给教会用来帮助更多的人。修女特蕾莎...
  • 麻烦高手帮翻译关于特蕾莎嬷嬷的一段话
    答:特蕾莎修女的任务是专门针对穷人里的穷人。那是因为她相信最可怕的贫穷是拒绝一个需要帮助的灵魂。那些去探访过她在加尔各答最差的贫民区建立的避难所的人,都被把那些地方浸透的爱和欢乐深深打动。为那些被抛弃的人带来希望,并为快死的人带来尊严。最后一句好像不是和前面那句连在一起的吧?
  • 关于特蕾莎
    答:特蕾莎修女,就这样赤脚走进了天堂。戴安娜王妃会见特蕾莎修女时,看着她的赤脚,再看看自己脚上的白色高跟鞋,说了一句话:“羞愧啊!我脚上穿了双白色的高跟鞋!”特蕾莎,塞尔维亚人,1928年到印度加尔各答救助穷人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授予了特丽萨修女。1997年特丽萨走完了87岁的人生历程,...
  • 特蕾莎:她的一生都背负母亲之重
    答:透过这一幕,我又看到了特蕾莎背负的那个人,她的母亲。因为糟糕的生活,母亲一直在怨艾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身体。她认为是身边人特别是特蕾莎毁了她。于是她选择粗野地活着,粗野地对待着自己及特蕾莎,刻意抛弃她曾美丽的过往。难逃原生的烙印,特蕾莎也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唯有把对自我的剖析放下...
  • 最邪恶的母亲
    答:而将她们残忍杀害的凶手,是她们的母亲,特蕾莎·诺尔(Theresa Knorr)。 受害人苏珊(左)和希拉。 Pinterest 泰瑞在15岁时就为了逃离母亲的魔爪而离家出走。她流浪街头,与精神疾病和毒瘾作斗争。每次当她因违法被逮捕时,她都会告诉警察自己那像是恐怖电影里般的、从小到大一直经历的遭遇。 她试图告诉他们,她的母亲,...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个人解析
    答:最后这一章按整体内容上看,该部分好像和前面部分没有什么关联,因为它似乎没有讨论任何关于轻与重的问题,只是描写了托马斯与特蕾莎远离城市的边缘生活。 但后续附的弗朗索瓦的《大写的牧歌与小写的牧歌》的描写中,罗列出了昆德拉其他作品中两种类型人物代表的“牧歌”。我是这么理解最后这部分的: 书中开篇抛出关于永恒...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托马斯与特蕾莎对生命轻重、意义的追求有何不...
    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托马斯与特蕾莎对生命轻重、意义的追求有思想和选择上的不同。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故事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共和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它围绕四个主要人物展开:托马斯和情人特蕾莎、萨比娜和情人弗兰茨。在跌宕起伏、爱恨纠葛的情节中,我们讨论了精神...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那本书的内容
    答:在这出走与回归之间,托马斯从生命之轻完成了向生命之重的过渡,特蕾莎终于成了他生命之中无法舍弃的唯一之重。为了释解特蕾莎心中的不安,他们来到了乡下,远离一切让她痛苦的根源,一切让她噩梦不断的喧嚣和纠缠,两人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托马斯所代表的生命之轻,他的玩世不恭与不负责任逐渐被心中...
  • 如何看待修女特蕾莎以及她所经营的仁爱之家的争议?
    答:回答:我个人认为,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有她的内心世界,你就是她了。所以我认为争议是必须的,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必须努力塑造我们的内心世界,努力向着正能量方向发展。 如果我有钱,我不会看到一个饥肠辘辘的可伶的人不给我食物。同样地,我获得了精神财富,我将无法看到所...
  • 托马斯和特蕾莎灵肉合一的小说
    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了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纠葛,托马斯年轻、英俊、多金,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但其生性放荡、追求自由,在其看来人类的灵和肉能够相互分离,男女双方可以互不干涉,无须为对方负责,生命应当完全的轻盈,不能有任何重量。而特蕾莎是一名餐厅女服务生,与托马斯则完全不同,...